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千夫斩 >

第372部分

千夫斩-第372部分

小说: 千夫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弄着,石香姑虽然左遮右挡,却又岂是梁鹏飞这个老流氓的对手,不大会的功夫,娇喘吁吁,浑身香汗淋淋的石香姑只能由着这个小冤家肆意地轻薄……
  终于到了云收雨歇之时,石香姑浑身酥软地依偎在那梁鹏飞的怀中,光洁的胳膊搭在梁鹏飞那厚实得犹如礁岩一样的胸膛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夫君,您说要把那登基的时间推后至夏末,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收到了消息,莫卧儿帝国以及印度诸多土邦王都要派出使节来祝贺我成为中华帝国的君主,当然,还有缅甸、安南什么的……听外交部的说了,前来祝贺观礼的,怕是有过百使节上万号人。”梁鹏飞搂着石香姑那滑润的香肩笑道:“所以,我把登基的时间推到了夏末,就是要等着这些使团到达嘉定。”
  石香姑眼前一亮:“过百使节?”
  “当然,嘿嘿,本少爷已经让各地的报纸把这些相关的消息已经全部刊发了出去,嘿嘿嘿,那些人不是瞧不起老子海盗出身吗?看到本少爷这等功绩,老子看他们还有什么话敢再叽叽歪歪?”
  看到梁鹏飞咬牙切齿发狠的模样,石香姑不由得掩唇偷笑,虽然自己的小丈夫成天说不在意天下人怎么看待他,但是,在自己的跟前,他还是会暴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笑什么?乖香姑,莫非你也想取笑老公?”梁鹏飞大手在那石香姑那丰盈的玉兔上示威地轻捏了一把,惹得了一阵娇嗔。享受着石香姑那犹如挠痒一样的轻捶,梁鹏飞得意地笑道:“虽然我不太在意那些家伙怎么看待我的过去,但是,有机会让那些人知道我的功勋远超汉唐之主,为什么不这么干呢?”
  “不论证明还是不证明,在妾身的眼中,夫君都是天底下最棒的男子汉。”石香姑满眼爱意地柔声道。
  “哦?说说,夫君我是怎么棒了,是床上呢?还是床下……”梁鹏飞这个正经不到三句话的色狼又开始耍流氓了。又惹来了石香姑的一阵嗔怪。
  报纸,这是传媒,同样也是在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舆论工具,把这个舆论工具早就玩得无比熟溜的梁鹏飞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宣传自己的功勋和宣扬中华帝国强大与繁荣的机会。
  而这几期的报纸里,关于那些各个蕃属国将会前来嘉定观礼的消息自然是让那些不管对梁鹏飞有或者没有成见的天下读书人都有了一种与荣有焉的兴奋感,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是相当的有效,至少,天下的士绅如今有十之七八对于梁鹏飞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大力地提倡工商业,大力地开办学校,推广教育,梁鹏飞一系列的动作博得了那些人的好感。
  再加上梁鹏飞在对外作战上功勋赫赫,而国家的局势在数月之内终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白莲教教主刘之协称帝之后两个月,华中野战军四十一师由河南信阳出发,兵锋直指那位在湖北仙桃称帝的刘之协,虽然刘之协称帝起发了白莲教内部很多手握军权的大佬的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很尽责任地想要试一试这一只推翻了满清政府的梁家军到底有什么能耐。
  四十一师进入了湖北境内之后,就开始遭到了白莲教大军的疯狂进攻,但是,却丝毫也不能阻拦一下这一只精锐部队的步伐,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四十一师就击败了总数达十八万人的白莲教大军(唔,水份很多,其中至少有大半是连把菜刀都没有的,被白莲教蛊惑来的农民),把战旗高高地插在了那湖北仙桃的城头之上。
  那些还在为是战是降的白莲教和满清官兵残余被梁家军那可怕的机动力与战斗力所惊呆,那些残余官兵的指挥官们很清楚,任自己的实力跟白莲教作战,胜负不过是在伯仲之间,而梁家军仅仅派了一个师,也就是一万多人的部队,就将十数万的白莲教匪给打得找不着北,最后那位称了帝的刘之协甚至连逃跑都来不及,吞金而亡。
  这之后,那些原本还想要拥兵自立的家伙们总算是恢复了理智,暗中下定了决心,开始让人联系梁家军,决定与政府谈判,争取改编……
  正是因为原本搅得整个华夏大地中部纷乱不堪的战争渐渐地止歇,百姓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恢复正常的希望,对于梁鹏飞这位海盗出身的未来皇帝陛下自然就有了好感。
  想想吧,不论是几年前肆虐大陆海疆,最后逼得那满清政府不得不割地赔款的英吉利,又或者是那占据着那个在古代几可与中华大地相提并论的印度半岛的莫卧儿帝国,还是那满清政府耗银过亿,十数万大军数次征讨也毫无办法的缅甸,还有那些强大的西方殖民帝国。
  要知道,自梁鹏飞悄然地往大陆送免费报纸数年以来,可以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读书人已经喜爱上了这种舆论工具,并且,对其中的内容深信不疑,毕竟,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报纸与事实的相互论证之下,不由得他们不相信。
  现如今,天下的读书人议论纷纷,不过,都在期待着梁鹏飞登基的那一天,看一看那万国使节来朝的盛况。
  第595章 内阁责任制
  而梁鹏飞这一手,自然是举国震动,很多原本不看好梁鹏飞的那些人,如今也都在渐渐地改变着看法,很多自喻清流名士的人,也在那袁枚、赵翼这二位名震天下的大名士的感召之下,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如今执掌大权的梁鹏飞,似乎都开始有些心动了。
  而原本因为梁鹏飞推翻了满清王朝,而辞官归隐,似乎想要看梁鹏飞笑话的那些人,也同样正在改变着自己的想法,通过那些留在了官场上的人,似乎想要再次出仕。
  西元一七九六年,中华纪年元年夏末,全国的名望士绅几乎都被邀请参加了这一场在中华帝国的首都嘉定举行的开国大典,在十数万嘉定百姓以及那些各国使节团的面前,一身崭新的汉服的梁鹏飞终于登上了中华帝国皇帝之位。
  看着那十数万百姓们在那帝国大广场上黑压压的一片,三呼万岁的场景,梁鹏飞还真有一种身心仿佛都腾飞到了天际的震撼之感。
  不过接下来的各种仪式,让梁鹏飞觉得自己他娘的根本就是特地来活受罪的,祭祀天地,宣告国家的建立,还有接见前来观礼的使节……
  从开国大典之前,到开国大典之后,梁鹏飞脚不沾地的足足忙了一个多月,要不是他这副身板还算得劲,怕是还没等到完事,怕是他这位开国之君已经趴在棺材里边要准备葬礼了。
  而在搞完了开国大典暨登基仪式之后,梁鹏飞接着搭建起了一个政府体系,应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府体系。
  原来的三省六部制梁鹏飞做出了一定的变革,首先,原本的六部演化成为了二十多个部委,比如原来的户部就拆分成为了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等……
  再加上那些各个直属机构,光是那些名称、各部门职能的厘清,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另外,梁鹏飞还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议会。
  议会又分为了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自然是那些闻名天下德高望重的士绅们入选,而下议院则是直接由各省选派。当然,关于议会这一部份只是搭起了架子,具体的实施起来,怕是没有个一二十来年根本没有办法完备,甚至会有更久的时间,但是,至少已经有了模版。九州华夏的政治构架,在十八世纪未,出现了一个转折,套用某个厚颜无耻的家伙的话来说:“我这是在帮助中华民族腾飞!”
  跶跶跶跶……一阵轻疾的蹄声在回荡着,两匹高大的骏马正迈着优雅的步态,拖着一辆四轮马车正在一条被参天古木掩映的水泥大道间奔行。
  而车门上描绘着一个十分显眼的徽记,代表着这辆马车属于是中华帝国总理府,而那略显得空旷的车中,正坐着看起来显得有些疲惫的赵翼,还有他的得意弟子王敬。
  此刻,王敬显得有些忐忑地望着闭上了眼睛,仿佛陷入了沉思当中的赵翼。“老师,这段时间实在是辛苦您了,要不,我跟陛下说说,让您……”
  “不用,怎么,以为老夫不中用了?”赵翼一翻眼皮,那双眼睛仍旧清亮锐利。
  听到了这话,王敬不由得大急辩道:“老师,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您千万别误解弟子。”
  “呵呵,老夫知道,不过是跟你开个小小的玩笑罢了,说句实话,老夫这几个月,怕是比这辈子前几十年加起来都还累,费心劳力,可是,老夫觉得值啊,无论如何,老夫都要干下去,干好喽,不论如何,老夫也得把任期做完了,要是身体允许,就算是再联任一界宰相也何尝不可。”抚着颔下的长须,赵翼扬起了眉头,方才的倦意仿佛也随着笑声散去毫无踪影。
  宰相,这个自明初便被朱元璋给取消的职务,被中华帝国拿了出来。而赵翼,成为了中华帝国皇帝梁鹏飞提名的第一任宰相。
  除了宰相之外,另外还有四位副相,他们所组成的总理内阁,负责着整个中华帝国的政务,并且向皇帝陛下负责。而碰上了梁鹏飞这么一位皇帝,对于中华帝国而言,确实是幸运的,至少,他懂得把权力下放。
  而且,梁鹏飞所采取的就是内阁责任制,首先,梁鹏飞的手底下有一大堆的各行各业的精英,称之为顾问,首先,根据国家的情况,作出了一个大致的评估,根据皇帝的意志,作出了一些预期性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之后,把这些交给首相,由首相所组建的内阁来负责实施,内阁对此有问题,自然是可以向皇帝提出异议,但是,一旦确认之后,那么,做得不好,就是首相和内阁的问题,而责任,自然要由内阁和首相来承担。
  而皇帝,相当于是抽身于很多事情之外,再加上舆论的导向,那么,即使出了问题,天下人的矛头也只会指向内阁和首相,而不是皇帝。
  不过,既然如此,身为首任首相的赵翼很清楚梁鹏飞肚皮里的弯弯绕绕,却也不得不随着梁鹏飞安排出来的道路走下去,并且还甘之如饴,因为,赵翼知道,这样的政府构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挟制皇权的无限扩张。于国于民皆有大利,所以,再累也值。
  不过,身为首相,赵翼的压力也十分地大,首先就是要跟梁鹏飞这个无赖皇帝打官司,对于梁鹏飞提出来的每一项政务目标都展开你争我夺似的讨价还价,甚至俩人又恢复了在广东时的相处方式,总之拍桌子打板凳是常有的事。
  常常让那些新近踏入了这个政府的官员们惊得瞠目结舌,落了一地的眼球和下巴,不过,正是因为这样,反倒让那些内阁官员们对于他这位首相大人是越加的佩服,毕竟梁鹏飞的赫赫凶名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可人家赵老头却敢当着梁鹏飞的面拍桌子单挑,光是这份勇气,就足以让他们五体投地。
  就在这对师徒谈话间,车子已然停在了一处高大洁白的混凝土砖石建筑跟前,高达三层,占地数十亩的中华帝国总理府以及内阁各部委都设在了这里办公。
  而距离这里向北大约五里左右,就是梁鹏飞在嘉定的家,也就是中华帝国皇帝的宫殿所在,这样一来,一旦有什么紧急事务的话,那么总理府就能够把消息在第一时间之内传递到皇帝的手中。
  “赵相,您可算是回来了。”看到了赵翼下了马车走上了台阶,早已经在那总理府门口处徘徊的财政部长伍秉鉴赶紧快步迎了出来笑道。
  “原来是伍部长,呵呵,怎么,这么着急知道消息啊?”看到了来人,赵翼呵呵地笑着说道:“放心吧,陛下已经同意了你关于银两与银元流通的问题,大陆对于银元的流通可以暂缓,不过,外贸必须以银元为结算货币。”
  听到了赵翼给出的答复,伍秉鉴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这样一来,我们在外贸上既不会吃亏,在大陆,也不会因此而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是啊。”赵翼点了点头:“陛下的本意是好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要让天下人都接受银元而取消银两,是需要时间的。”
  “正是此理,赵相快请进吧,今天的常会,部长们和几位副相都已经到齐了。”说着话的当口,几人就在那街边的百姓们羡慕与向望的目光中进入了高大巍峨的总理府。
  “看到了没有,刚才那位好象就是如今的宰相赵翼赵老相爷。啧啧啧,没想到,咱们这边小老百姓也能有这等眼福。”一位身着绸袍的老书生抚着长须,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这有什么,前些日子,我还看到皇上他来过这里呢。”另外一位摆出了一副更加牛气冲天的表情道。旁边顿时有人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皇上长什么模样?”
  “模样可没看清,因为离得太远了,那些军爷不许咱们这些小老百姓靠得太近,不过啊,当时皇上穿着一身黑色的军服,对,就跟那些守在总理府周围的兵丁的军装差不多,不过更漂亮。”
  “老吴你该不会是瞎扯吧?皇上,那可是只能穿玄黄、明黄、金黄,怎么可能穿黑色的?”其中一位立即反驳道。
  “切,刘老弟,看样子你还真够老土的,知道不知道,咱们的皇帝他老人家说了,自古以来,天下之事,因世而异因时而移,如今之中华,我们要恢复汉唐的开阔胸襟,对于皇家的尊严和敬畏,只需要百姓们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边,所以,前些日子,就已经下了废除服色、着装、发势等一系列的限制,另外,陛下还曾言,昔日,我华夏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更有大唐那率十数万众转战关中,攻下长安,为大唐立国建下赫赫之功的平阳公主,如果她们都裹上了小脚,能上得马拿得剑?”
  “什么?乖乖,皇上这,这不是在改老祖宗的常法吗?这还了得?!”最开始说话的那个老书生不由得吹胡子瞪眼地道。
  不过他的话顿时遭到了其他人的反驳:“老祖宗,谁的老祖宗,皇上说了,这叫复古礼,他复的是宋朝之前的汉统,那个时候,华夏不论男女,可没有人在脚上缠布条,人人皆可拿刀枪,执纸笔。”……
  这样的戏码,在嘉定,在中原,在江南,在更边远的华人地区,正此起彼伏地上演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