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286部分

大宋权相-第286部分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就是贾太师。”杨亮节点点头,又侧耳听听天牢外面的打更声,站起来说道:“时间快到了——姑姑。这样吧,我隔壁这间监牢是空的。你在里面等一个时辰,看看一会发生的事,一个时辰后如果你还想去杀贾太师,那我决不拦你。”
  “等一个时辰?”杨秋儿有些糊涂,杨亮节却笑着催促道:“姑姑,你就听我一次,去隔壁等一个时辰。他们就快到了,别撞在一起。”杨秋儿更是糊涂好奇,便按杨亮节的吩咐藏到了隔壁监牢等待,天牢里的看守都是杨家花钱买通了的,又知道杨亮节地姐姐是宋度宗宠妃,自然不会干涉。
  片刻后,天牢走廊里果然传来繁杂地脚步声音,一个爽朗地笑声远远就说道:“亮节。等急了吧?不过这可别怪本官,是刚才在来地路上撞见程元凤丞相,被他拉着说了一通话,你要找人算帐就去找他。”听到这声音,杨秋儿吃惊得眼珠子差点没掉出眼眶——这竟然是杨秋儿最恨的贾似道老贼的声音。
  “贾老贼跑来这里做什么?”杨秋儿惊讶的从门缝中偷眼看去,果然看到贾老贼领着一帮亲兵挑着一担食盒过来。身边还跟着贾似道老贼的女婿、浙西安抚使兼知临安府陆秀夫!这时,杨亮节已经迎到走廊上,向贾老贼下拜叩头道:“学生见过恩师,承蒙恩师两日一次看望,学生感激不尽。”
  “恩师?亮节什么时候拜贾似道老贼为师了?贾似道还两天来看一次亮节?”杨秋儿越听越是糊涂。这时,贾似道已经搀起杨亮节,与他客套着走近杨亮节的牢房,陆秀夫跟了进去,其他亲兵则守卫在门口,杨秋儿立即贴到墙壁上细听。只听得贾老贼惊讶道:“酒菜?已经有人来看你了?嗯……菜地味道还不错。看来花了不少心血,不会是你未过门的妻子送来的吧?”
  “老东西。竟然吃我做的菜。”想到自己巧手烹饪的菜肴被大仇人贾老贼享用,杨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杨亮节却苦笑道:“恩师说笑了,学生尚未订亲,那来的未婚妻?这是家里人送来的,恩师若是喜欢,可以随意。”
  “那老夫就不客气了,你们吃老夫带来的酒菜,老夫吃这个……吧嗒吧嗒……嗯,这道红白鱼汤味道最好……还用上了花椒叶。手艺真巧,好吃,谁也别和老夫抢。”贾老贼一边厚颜无耻地把最喜欢的菜拉到自己面前,一边打哈哈道:“没定亲不要紧,老夫的大女儿已经许给了君实,其他的女儿你只要看得上,随便挑——虽然她们最大的才四岁,不过她们还会长大嘛。”
  “多谢恩师抬爱——小生一定再等十五年。”杨亮节也不客气,一句话逗得贾老贼和陆秀夫哈哈大笑。隔壁的杨秋儿却听得更加糊涂,“贾老贼竟然想把他地女儿许给亮节,又收了亮节做学生,那他为什么还要害亮节?”
  “坐下,坐下,咱们按老规矩,一边吃一边讲课。”贾老贼招呼杨亮节和陆秀夫坐下,亲自给他们斟上两杯酒,一边吃一边说道:“今天老夫给你们讲讲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区别和冲突根源,什么是游牧民族呢?现在的鞑子、以前的金狗和匈奴就是,他们以畜牧为主业,不事农耕,靠养殖牛羊为生存手段,每天在环境恶劣的大草原上骑马射箭,所以在冷兵器时期,他们就是天生的战士,能对农耕民族保持天然优势。而我们汉人靠种植五谷为生,就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我们虽然同样养殖牛羊,但同样一块土地用来养牛、养羊和养马,产出的粮食远不如种植五谷为多,所以我们的养殖数目远不如游牧民族,加上我们的自然环境远比大草原为好,养尊处优下缺乏锻炼,所以我们在冷兵器时期是很难对游牧民族占据优势,这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地根本区别了。”
  “恩师,那什么是我们和鞑子之间地冲突根源呢?”陆秀夫恭敬问道。杨亮节则飞快做着笔记,不肯遗漏贾老贼所讲地一个组。贾老贼答道:“游牧民族之所以对我们虎视耽耽,是因为他们地畜牧业是靠天吃饭,受各种因素影响太大——比如畜牧瘟疫、气候严寒、风沙、人口增多和雨水旱灾,每当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或者人口增加到一定数目时,他们所生产的粮食就无法供应他们民族所需,没有吃的怎么办?抢!抢谁呢?咱们富裕的农耕民族就是他们抢劫的头号对象!”
  “你们仔细回忆一下。当初蒙古鞑子之所以对外发动战争,是为了什么?”贾老贼象老师给小学生讲课一样。耐心解释道:“蒙古发动对外战争之前,他们地各个部落之间战争频繁,人口始终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准,但铁木真统一蒙古之后内战消失,蒙古地人口大量增加,大草原上产出的食物就无法维持他们的人口增长所需。为了生存,鞑子就不得不发动战争。抢夺金狗的粮食和土地,偏赶是那时候的金狗内部已经腐朽,就象一棵根已经腐烂的参天大树一样,被鞑子轻轻一推就倒了。鞑子在金狗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土地和人口,尝到了扩张抢劫地甜头,自然要继续南下向我们大宋开战——鞑子不会种田织布,要想吃饱穿暖就得抢,这就是宋蒙战争的根源。”
  贾老贼说的词语对杨秋儿来说如听天书。杨亮节和陆秀夫却听得津津有味,杨亮节全然忘记他的姑姑正在隔壁偷听,只是不住问道:“恩师,那么我们农耕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又需要怎么做呢?”
  “农耕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方法其实也很多。咱们一个一个的讲。”贾老贼板着指头说道:“第一,咱们可以耗死他们,咱们农耕民族人口多底子厚,战争潜力巨大,就象我们大宋,现在人口已经接近万万,而鞑子男女老幼加在一起才一百来万,咱们十个换他们一个都亏。而鞑子大汗忽必烈就是个聪明人,知道和咱们耗是耗不过咱们的,所以他才拼命的在中原推行汉法。笼络汉奸。为的就是让咱们汉人自相残杀,让北方汉人来杀我们南方汉人。鞑子好渔翁得利。”
  “怪不得恩师你一直在和忽必烈争取北方汉人民心,原来是你想削弱忽必烈对北方汉人地控制。”杨亮节恍然大悟,贾老贼笑着点点头,又说道:“咱们要战胜他们的第二个办法,武器改进,让热兵器时代尽快到来。前段时间我已经给你们讲过热兵器和冷兵器的区别,但你们不要以为上次老夫带给你们看的多管火枪就是热兵器的极致,火枪技术继续发展下去,还会出现射得更远、更快和更多的火枪,到那时候,才是鞑子骑兵正在地末日。当然了,这个情景老夫估计是看不到了,你们能不能看到,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
  杨亮节和陆秀夫一起用力点头,站起来严肃答道:“恩师放心,你教我们的化学、物理、机械和数学这些学问,我们都做好了笔记,我们一定会努力把你的这些学问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学问,让你希望看到的那一天早一些到来,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老夫相信你们。”贾老贼拍拍陆秀夫和杨亮节的肩膀,感叹道:“我已经老了,这些年一直是你们两个和李庭芝、文天祥当成接班人培养,还有王坚的儿子王安节和杜庶地儿子杜鸿,他们迟早有一天也要到临安来接受老夫培训,只要你们这些青年俊才学到了我地这些粗浅的东西,有那么一天我即便……也可以放心了。”
  “恩师……”杨亮节和陆秀夫一阵感动。贾老贼笑笑,招呼道:“坐下,坐下,我还年轻着呢,一时半会死不了,要哭也等我蹬腿那天再说。坐下,刚才我对你们讲地是对付鞑子的长期战略,现在我给你们讲讲短期能见成效的,咱们其实可以对鞑子发动病毒战,你们有没有见过全身长得象黑炭的黑人?他们的国家是在一个叫非洲的大陆上,在那块大陆上,有一种叫做‘非洲马瘟’的瘟疫,这种瘟疫对人无害,但是战马一旦患上这种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你们想想,如果咱们到草原上散播这种瘟疫,让鞑子的战马死光死绝了,咱们还用怕他们吗?”
  “那我们能散播这种瘟疫吗?”杨亮节迫不及待的问道。贾老贼笑道:“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比如咱们可以从非洲输入病马,在路上等病马快死的时候,就用健康战马去感染瘟疫,如此循环,就可以通过海路把这种病马运到大宋,然后再传播到鞑子的草原。我多少知道一些预防瘟疫传播的知识,咱们的战马不用怕这种瘟疫,鞑子就有得哭了。”
  “那恩师你为什么不做呢?为什么还不弄到这样的病马?”陆秀夫早被贾老贼教坏了,自然不会反感贾老贼的无耻手段。贾老贼摊手答道:“我是前不久才想到这个办法,这段时间又没有黑人到大宋经商,所以一直没机会去弄病马……”贾老贼说到这里时,亲兵队长郭靖忽然吼了起来,“太师请小心,隔壁有人。”
  “抓刺客!”贾老贼的其他亲兵也鬼吼起来,杨亮节赶紧给贾老贼下跪磕头,“恩师原谅,因为学生的姑姑对你有些误会,所以学生让她在隔壁偷听,让她明白恩师你对学生的恩情,学生欺骗恩师,请恩师治罪。”说着,杨亮节转头叫道:“姑姑,刚才的话你也听到了,请你出来吧。”
  片刻后,满脸通红的杨秋儿被亲兵押到了贾老贼面前,扭扭捏捏的不敢去看贾老贼。贾老贼很快弄明白事情经过,苦笑问道:“杨姑娘,你现在该明白我对你侄子没有恶意了吧?”
  “明白了。”杨秋儿脸红到了脖子根,声音低得象蚊子哼一样,“我错怪你了,对……对不起。”贾老贼大度的一挥手,“道歉就不必了,本官很理解你的心情,自然不会怪你。先回去吧,本官今天不怎么累,想给你侄子多讲一会的课。”
  “谢……谢谢。”杨秋儿红着脸向贾老贼行了一个礼,飞一般逃出牢房。不过跑了几步后,杨秋儿又猛然想起一事,回到牢房向贾老贼羞答答的说道:“太师,你如果喜欢秋儿做的菜,秋儿以后可以经常给你做,算是代亮节感谢你的教导。”
  “算了,多谢杨姑娘好意。但家有河东狮,不敢享受啊。”贾老贼一口拒绝。杨秋儿脸更红,低声说道:“还有一件事,太师你刚才说的那种全身黑得象黑炭一样的人,我今天正好在街上见到了,他们好象是来大宋购买瓷器的,住在……”杨秋儿话还没有说完,贾老贼已经跳起来抓住她的手,“在那里?带我去!”
  “好。”杨秋儿羞答答的答应,也是抓紧了贾老贼的大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襄阳血》。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七十一章 襄阳血(1)
  晚冬的寒雪不知不觉间已然消融,大地回暖,枯枝吐芽,灌木青葱,微黄的野花随着暖暖的春风轻轻摇晃,将襄樊战场打扮出点点春意。也亏得蒙古军从新年后就没有对襄阳和樊城发动过一次进攻,否则在蒙古铁骑的疯狂践踏之下,这点春意只怕早就化成齑粉,被无边无境的鲜血彻底淹没。但这份宁静,却注定要被铁与血打破。
  公元一二六五年,南宋咸淳二年,忽必烈中统六年三月二十九下午,经过近四个月的雌伏后,忽必烈的四十万大军终于行动起来,除了约十万的军队留在汉水以南继续围困襄阳外,其他军队全部部署到主战场汉水以北,从三面包围相对容易攻打襄樊。三十万大军的行军何等壮观,从樊城城头看去,东西北三个方向十里之外已经看不到土地的颜色,除了蒙古军的蓝白军旗外就只剩下刀枪的反光,间或有几只北归的大雁经过,也被这浓重的肃杀之气惊得哀鸣远行,不敢从樊城城上飞过。
  忽必烈选择在今天发动进攻是有原因的,一是攻城法宝毒气弹已经重新生产储藏到了一定数目,山寨老贼炮也基本仿造成功,已经在襄樊城下被吕文德兄弟拖了将近一年的忽必烈自然急于发动进攻。二是根据精通星象的各族星象家推算,今天晚上将是一个无风的夜晚,也是最适合毒气弹发挥威力的日子。而第三呢,则是忽必烈收到喜讯。盘踞在中亚一带建国地伊儿汉国国主旭烈兀已经于上月病逝,继位人阿八哈在外交立场上亲忽必烈反阿里不哥,主动派来使者请求忽必烈策封汗位,并表示愿意攻打阿里不哥的盟国察哈台汗国。天上忽然掉下来一个强大盟友,忽必烈倘若再能一鼓作气打下襄樊,打通与四川、吐蕃的联系并获取两湖鱼米之乡,那么天下局势有利的一面必然又将倒向忽必烈。阿里不哥与贾老贼都不足为惧也——至少忽必烈是这么一相情愿的认为。
  忽必烈军的异常举动,自然有人飞报樊城守将吕文德、范天顺和牛富等人。重病卧床数月的吕文德不敢怠慢,不顾范天顺和牛富等将地反对坚持上到城墙,亲自观察敌军动向。到得城头一看,吕文德立即倒吸了一口凉气,“鞑子近四个月没攻城,这一次一口气动员这么多军队,看来忽必烈今天对樊城是势在必得了。”
  “势在必得?那要看鞑子有没有这个本事。”牛富一边在青石砌成的城墙箭垛上磨着斧头。一边咧着嘴狞笑道:“快四个月没杀过鞑子,手都痒了,今天一定能杀过够。”
  “牛富,不可轻敌,鞑子既然敢来,就一定有他们地把握。”范天顺长喝一声,又看看天上的日头,向吕文德疑惑问道:“大帅。现在已经是申时过半了,鞑子竟然现在才开始排兵布阵?难道他们想打夜战?”
  吕文德不答,仅是举起左手感受天空风势,又叫亲兵把自己背上城楼看楼顶背阴处的青瓦,并用手去摸瓦片感受湿气,末了才下楼说道:“鞑子肯定是想打夜战。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将是微风或者无风的夜晚,到了子时左右,还有可能下小雨,是鞑子毒气弹最能发挥效果的天气。”
  “鞑子那边也能知道今天晚上没有风和下小雨?他们也有能人?”范天顺语气有些轻蔑。吕文德眼睛一瞪,喝道:“刚才还叫牛富别轻敌,你自己倒轻敌上了,鞑子那边凭什么不能出能人?没有能人,他们怎么能造得出毒气弹和回回炮?马上传令下去,全城军民做好防毒准备。每个军民百姓至少要准备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