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虎吼 >

第364部分

虎吼-第364部分

小说: 虎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⒒菇角О谆⒕⒁徊糠謷I死亲卫、吴娲儿和展轻灵等人全都留下来辅佐段九灵,其中周纯和文正两个备受段虎喜欢的谋士也都自愿留了下来。他们两人都有自知之明,知道依照自己的才能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即便回到中原也不可能得到什么高位,倒不如留下来,辅佐段九灵称为吠陀之主,到时他们也算是一代开国元勋了。
  看着城外的大军逐渐集结整装完毕,长空婉如向段虎询问道:“王爷为何这么急着北上,若是能够多等一天的话,察汗便能击溃婆门教和吠陀王的大军,赶过来与王爷会合,到时……”
  “不必说了!”段虎摇了摇头,说道:“昨日在船上我便收到了来自摩云关的密信,上面说有一队士兵突然离开驻扎营地,朝北疆叛军大营的方向跑去,估计是去给北疆的吠陀大军报信去了,我现在必须赶在对方做出反应之前,赶到摩云关布置一切。”
  “什么?”长空婉如脸色略微一变,皱眉说道:“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早知道这样的话,属下派人将那摩云关占据便好了。”
  段虎脸色显得极为平静,说道:“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即便是你占据了摩云关,也不一定能够阻挡消息的传播。”
  长空婉如依旧皱着眉头,她提醒段虎道:“现在属下担心的不是北疆的叛军是否会回击摩云关,属下担心的是如果蒙达迦那三十几万精兵,出了摩云关和北疆的吠陀大军会合在一起,那样的话,对王爷的平叛大计将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这个你放心,”段虎自信的笑了笑,说道:“这个蒙达迦即便出关了,他们也不可能跟北疆的叛军联合在一起,说不定到时候还会称为我们的助力。”
  这时宇文卓君骑着一头剑齿白虎赶到了段虎面前,抱拳行礼道:“禀王爷,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是否立刻北上?”
  “当然立刻北上。”段虎点点头,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沿官道北上,
  孟九和目键三人率领本部人马担任先锋大军,周义臣军压后,其余人等随中军行动。“
  “末将尊令。”宇文卓君接令后,立刻转身下去传令了。
  看着位于前部的三支大军已经开始启动,向北方移动过去,段虎又朝长空婉如吩咐道:“等我大军离开之后,立刻派人联系察汗,命他极快击溃婆门教及吠陀王的大军,然后清剿全境残党,等北部邦郡的事情完结以后,命他立刻率兵南下,随同月护军战斗。你同时可另行组建一军,给予你三十万人的编织,以补充北部邦郡的军力。此外北部邦郡总督的任免权我也交给你,但人选必须经由九灵赞同才可上任。”
  “属下明白。”长空婉如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在达荼邦的小荒原上,爆发了吠陀北部邦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人数高大百万,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平民,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堪称精锐,但是其浩大的声势绝对是史无前例。黑压压的人群将整个小荒原占据,婆门教大军借用比敌方多出一倍的兵力,将两翼展开,对吠陀王联军形成了合围之势,而吠陀王联军也不甘示弱,他们拥有最好的武器、最坚固的盔甲,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大军集中起来,以点破面,随之准备化身成一把尖刀将敌军切成碎片。
  双方今日之所以会展开这样的激战,主要是因为有第三只手在背后推动,令昨晚双方的营地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婆门教大军的后勤辎重全部被烧,全军的军粮只够一日所需,若再不决战就有断粮危机,到时只怕这东拼西凑的六十万大军便会不战自溃。
  第二件事就是吠陀王联军的营地里面,两个人被刺身亡,这两个人的身份在吠陀王联军中的地位非同小可,他们和大部分联军将领有着亲属关系,而且声望崇高,备受尊敬,而且他们也是这次联军的发起人达荼邦的总督以及吠陀王北部势力的总知事。他们的死对于吠陀王联军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了避免动摇军心,他们二人身死的消息被封锁了起来,但是即便这样也封锁不了几天。后来不知是谁建议尽快与敌决战,结束这场战争,以避免消息泄漏后,引起全军士气大跌,那时再进行决战就为时已晚了。
  双方的现任统帅都赞同了自己麾下将领和幕僚的建议,不约而同的将战阵在小荒原铺开,随着双方统帅的一声令下,备受后世注目的小荒原之战被拉开了序幕。
  首先发动冲击的是吠陀王联军组建的重骑兵,他们参照的对象正是段虎的扞死铁骑,其中还结合了西域龙枪方阵,每个重骑兵都紧握这一根三米长的利矛,在奔跑的同时利矛斜上举起,与敌交击的那一刻利矛向下平举,人马合一对敌进行突刺冲击。这种方阵的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只见这支重骑兵瞬间便将前来阻挡他们去路的敌军方阵分割成了两半,便可看出这支骑兵的强悍。
  然而他们的弱点也随之凸显,由于从矛身传过来的冲击力极为强大,而重骑兵又没有办法将冲击力分散到自己和战马的身上,只能独自趁手这股冲击。于是乎一轮冲击下来,两万重金打造的重骑兵在杀伤敌军七千多人,并击溃敌军的同时,自己这边也因为冲击力落马摔死,手臂骨折等原因失去战斗力的人数高达四千,就伤亡比例以及战力而言,看似击溃敌军的重骑兵反而处于弱势。
  幸好担任重骑兵统领的将领不是一个愚蠢之辈,很快就见到了长矛的弊端,于是立刻下令所有人放弃长矛,改用弯刀,凭借战马冲势,与敌近战。这一简单的改动,非但没有减弱重骑兵的战力,反而令到重骑兵的冲击力以及防御力得以凸显出来,唯一的弱点就是他们的战马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反复的跑动,而不会停下来。
  婆门教大军中担任先锋统帅的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很快便发现了重骑兵需要借助马力所形成的冲击力,才能拥有强悍的战力。于是他立刻下令担任前锋的四支大军立组成层叠方阵,阻挡在重骑兵的前面,面对重骑兵的攻击只需用长矛略微阻挡骑兵的冲击便可。随着重骑兵逐渐深入敌阵,战马的冲击力被有如数张大网一般的敌军给消耗殆尽,最终停下了脚步,开始与敌展开了近战。由于沉重的盔甲,使得重骑兵被击下马后,便无法自如移动,而也是因为这密集的盔甲,只需这些重骑兵护住要害,便可像一只乌龟似的防护周身,使得周围的婆门教大军手中的那些劣质长矛无法突破重甲的防御,战事随之进入了胶着状态。
  随着重骑兵陷入敌阵,逐渐被数路大军包围,同时也令到婆门教大军的防御阵势出现了不少破绽,于是吠陀王联军统帅立刻下令,全军向前快速推进,在解救被困重骑兵的同时,对敌方中军形成冲击。
  对此婆门教大军
  有准备,两翼展开的两部人马在中军旗帜的挥舞下,方向,像是一只蟹钳似的从两面夹击联军大阵,同时从婆门教中军两侧两支战象军团也冲了出来,袭向吠陀王联军。然而在吠陀王联军两侧迅速集结成两个弓箭兵方阵,对靠近的婆门教大军施以箭阵阻击,其中不少人都拿着重金从中原购得的神机弩。虽然这种已经在汉国淘汰的神机弩比不上段虎现在所使用的连发神机弩,但是对于吠陀的军队来说,这种穿透力极强而且上箭简单的强弩却足以影响到战局的胜负。两翼奔袭而来的敌军在付出了大量伤亡之后,不得不回撤修整,从各个方向袭扰吠陀王联军,以消耗掉弓箭方阵的箭矢。
  此外吠陀王联军的中军也冲出两支战象兵团,向婆门教的战象兵团迎击过去,虽然彼此的战象都差不多,但是象身上的披甲,以及象背上那些士兵的装备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虽然婆门教的战象兵团比吠陀王的要多出了许多,但是兵团的武器装备却与数量极不相称,在短兵交接的时候,丝毫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只能凭借数量牵制对方的战象兵团。
  随着吠陀王联军的中军逐渐靠近重骑兵被困的军阵,婆门教大军统帅为了避免敌方重骑兵在此突出重围,并对自己形成冲击,于是下令全军出击,朝吠陀王的大军迎了上去,凭借混战以及人数的优势,将装备精良的吠陀王联军彻底的困死在小荒原上。
  惨叫声、厮杀声以及响彻整个小荒原的兵器交击声,成了这片贫瘠荒原上唯一的声响。鲜血染红了荒原上的黄土,令到地面变得黏糊,像是变成了由血组成的泥沼地狱似的,让人看了不禁心挛。交战双方这一刻都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只是机械式的挥动着手中的兵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死敌人,自己活着。婆门教的人数优势在遇到吠陀王的精锐武装后,丝毫不能占到半点便宜,他们总是在付出了数倍伤亡后才能消灭对方的一股兵力。六十万大军看上去庞大的数字,在半个时辰的厮杀后,也只是剩下了二十八万人左右,这二十八万人虽然都是活下来的精锐,但是浑身的伤势令到他们的战力也高不到哪里去。
  吠陀王联军的处境也不太妙,他们的三十万大军也只剩下十三万人左右,战象兵团、重骑兵、弓箭兵以及四部轻骑兵这些精锐战士全部战死,剩下的人全部都是中军那些帝刹世家的私兵,虽然他们一个个都没有受到什么太大伤害,而且装备精良,但是与那些浴血厮杀的精锐战士相比,战力不可同日而语,充其量是一群漂亮的草包,唯一保持着战力的只有担任中军护卫的两万人马。
  就在双方残余大军形成对峙局面,双方统帅心中犹豫是退兵还是继续交战的时候,一声沉重悠长的号角声从战场东侧响起,随后地面出现了不寻常的颤动,由鲜血汇聚而成的水洼出现了诡异的涟漪。战场双方的统帅似乎都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苍白无力,双眼充满了恐惧之色,转头朝东面号角声传出来的敌方看了过去。
  只见在地平线上先是出现了一条黑影,随后黑影越来越大,漫山遍野的骑兵逐渐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在骑兵后面依稀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战象,以及高举着长矛的步兵。随着对方中军前移,一杆高达数丈的旗帜迎风展开,只见在上面出了绣着萨满教的长生天图腾以外,在长生天图腾上面绣着一头下山黑虎,以及两个硕大的方块字。在联军中曾经去过中原的人立刻认出了这两个字以及下山黑虎的意思,脸色变得煞白,颤声说道:“段虎,这是中原杀神段虎的军队!”
  比起中部的吠陀人,位于北部的吠陀人对北疆异族更加恐惧,经年遭受北疆异族滋扰的他们自然都很清楚这些马背上的强盗是如何厉害。这也就使得他们对能够将北疆异族剿灭,并被北疆残余族群尊为圣天可汗的段虎更加畏惧,而且北部的不少吠陀人也都到过中原,再不济也去过北疆龙庭,见识过段虎军力的强悍,特别是严勇麾下重骑更是备受推崇,从而使得这些吠陀王在北部的势力竞相模仿组建重骑兵。
  对于吠陀王和大德圣主联合出兵北疆,协助董斌叛乱一事,所有在北部邦郡生活超过十年的人都极力反对。然而他们这些人都远离吠陀政治中心,根本无法影响到吠陀王和大德圣主的决定,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固城防,不派兵参与北疆战事,但却又密切关注战事的进展。
  名震北部邦郡的萨满教大军竟然是杀神段虎的军队,这对于战场上所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原本就因为战事的惨烈而军心散的两方人马,此刻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溃逃的迹象。
  第523章
  见到刻意营造的势气已经发挥作用,察汗知道出击的时机到了,于是高举手臂,用力一挥,大声吼道:“全军出击。”
  随着察汗的一声令下,漫山遍野的骑兵有如洪流一般冲了出去,轰雷一般的马蹄声响彻天地,所有的骑兵都松开缰绳,夹紧马腹,手持弓箭,张弓激射。高高射出的箭矢飞到了最高点,随后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形成一阵恐怖的箭雨朝敌阵击杀过去。
  当见到萨满教大军几乎覆盖了整个战场的骑军方阵之后,两军的统帅都很清楚,逃是肯定逃不了了,唯一能够存活下来的方法只能是固守,撑过第一轮攻击后,再决定是投降还是死战。
  虽然双方统帅都下达了原地固守的正确命令,但是真正能够看清局势的又能有几人,双方大部分的士兵都被那潮水一般的骑军给吓住了,心中早已被恐惧充满,丝毫没有遵守将令的意思。不知是谁大声叫道“逃命呀!”,只见数股人马迅速的脱离方阵,向两边迅速的逃离,随后除了双方统帅本部的数万人马以外,其他的人全都把军令放到了一边,并且将力气放在了双腿上,不顾一切的四散逃跑,似乎他们认为自己的双腿能够跑过战马的四条腿一般。然而还没等骑兵追上他们,从他们头顶上斜落下来的箭矢就像是一场催命地骤雨一般钻入了他们的身体。
  密集的箭雨大范围的杀伤敌人。有些运气好的只是伤了手臂,而那些运气坏的就变成了刺猬。人性在这里变得微不足道,大量的婆门教和吠陀王的普通士兵因为没有盾牌,便将身边地人打翻抗在背上,充当挡箭牌,前一刻还生死相依的伙伴,在下一刻就变成了勾魂的恶魔。对周边所有事务的恐惧令人变得疯狂起来,不少人为了避免成为别人的挡箭牌都疯狂的攻击着身边地人。三轮箭雨下来,真正被箭矢射死的士兵并没有多少,而自相残杀却令到敌军死伤过半。
  比起周边那些为了生存而变得疯狂的士兵,已经不约而同用密集的盾牌结成防御方阵的两支军队却显得安全很多,除了少数人被穿透防御缝隙的箭矢射伤了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躲在了盾牌后面。静静的聆听着箭矢击打盾牌的声音。
  “变阵,长矛向外。”深知第一轮攻击还未结束,吠陀王和婆门教的大军统帅几乎同时下令道。
  随着命令声传出,两个乌龟式的方阵立刻变成了两个周边布满了长矛地刺猬,将近五米长的步兵长矛斜上举起,尾部死死地顶在了地面上,以应付接下来和骑军对碰的冲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