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

第279部分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第279部分

小说: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山在马上一揖道:“崔大哥,一向可好,你就别打趣我了,一个小小的钟离我攻了五日,结果连一个重要的俘虏都没有到手。”
  崔珏奇怪地道:“怎么,守将和钟离郡守都战死了么?”
  董山惭愧地道:“本来都被我俘虏了,却是我一时火起,将他们都斩了。”
  崔珏微微一愣,笑道:“这也不算什么,裴将军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责怪你,多半还会替你掩饰一二,不过淮西的南楚军果然是骁勇善战,你的军队先休息一下,明日和我一起攻城,也不知敢死营能不能将那里的守军重创。”说罢他提鞭指向寿春城,董山也向上望去。
  只见敢死营的军士已经顶着箭雨滚石登上了城头,似乎没有什么阻碍,董山一皱眉,道:“看起来似乎很容易。”
  崔珏也疑惑地道:“奇怪,这些天我攻城多次,每次从这个方向都十分艰难,就是上了城头,也是没有一人能够生还,怎么今次这样轻易。”
  两人眼看着敢死营勇士的青甲消失在跺口,都生出莫名的感觉,这一次的攻击定然不会成功。就在这时,寿春城头突然传来混杂着惨叫的厮杀之声,而在那里的跺口又出现了南楚军的身影。
  崔珏和董山面面相觑,崔珏苦笑道:“想不到这一次他们却是用了请君入瓮的诡计。”
  董山叹息道:“想必是他们也知道敢死营的厉害之处,所以索性让他们攻了进去,慢慢歼灭他们,我们看不到实际的战况,若是想根据那里的战况决定下一步的攻势,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可能是错误的,守卫那里的将领必然是自信十足且颇富计谋,可是我见帅旗不在那里,想必是个寻常将领,寿春城也当真是人才济济。”
  崔珏知道这次敢死营恐怕是自投罗网了,但是毕竟敢死营必定还在苦战,胜败未可预料,所以还是调派重兵趁机抢城,传令下去之后他苦笑道:“谁说不是,裴将军在淮东势如破竹,我们在淮西却是步步艰难。”
  董山安慰他道:“这可怨不得你我,淮东军糜烂已非一日,裴将军数年来派了无数斥候到淮东探查军情,对于淮东将领早已了如指掌,若非如此,裴将军怎会孤身涉险入楚州大营行刺敌军主将呢。”
  崔珏一边留意着寿春城头的情形,一边笑道:“我可是听说,皇上下了旨意申斥裴将军,不许他再涉险行事,差一点就将他独自夺取楚州大营的功劳也给抹去了。”
  董山不为意地道:“将军才不会放在心上,不过暂时想必是不会再轻身涉险了。”
  两人说着闲话的时候,城头上厮杀之声已经消失了,崔珏微微苦笑,知道自己赋予重望的敢死营已经全军覆没了,便传下军令,缓下攻势,这一次的攻城又失败了。
  城头之上,陆云喘着粗气坐倒在地上,看着重围中横七竖八的雍军敢死营尸体,再看看手上已经卷刃的钢刀,身上血染战袍,地上血流成河,方才这场厮杀可是让他从鬼门关打了一个转,若不是两个军士拼着一死替他挡住了敌人的刀剑,只怕他已经人头落地了。虽然他是将门之子,又是内外兼修,双臂神力,可是和这些悍不畏死的军士比起来,还是差些气势,想到此处,不仅有点后怕,自己这请君入瓮之计差点成了引狼入室。可是这有什么办法,明明知道来敌是敢死营的勇士,若不将他们围起来歼灭,而只是抵抗敌军的强攻,只怕会被敌人攻破防线的。
  将战场清扫了一下,负责防守这一带的将领陈明走了过来,笑道:“少将军,果然好计策,我们从前也和敌军的敢死营做过战,若是没有三倍以上的损失,是不可能消灭敢死营的,这次我们损失少了一多半。”
  陆云脸上一红,道:“都是大家拼力死战,我不过是出个主意罢了。”
  陈明拍拍他的肩道:“不愧是大将军之子,我们将军派人请你过去一趟。”
  陆云犹豫了一下,道:“现在方便么,敌军还在攻城呢?”
  陈明笑道:“没关系,雍军已经势弱了,这一天又可以顺利撑过去了。”
  这时一个军士高声喊道:“不好了,敌军打出了徐州大营的旗号,钟离完了。”
  陆云和陈明都是一惊,几步跑到城跺前向下望去,只见雍军的中军帅旗旁边,又多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徐州大营的旗号,另一面旗帜上面有一个大大的“董”字,陆云浑身一震,明明知道钟离陷落是迟早的事情,可是真的知道仍然是这样难以接受。
  这时,雍军中有人高声喝道:“我军已经攻陷钟离,钟离郡守和钟离都尉的人头在此,寿春守将听着,若是不降,一旦城破,尔等也将悬首城门。”说着有人用旗杆挑起两个人头立在阵前。
  城上的守军一片哗然,士气一时间滑落了许多,许多将士涌到城墙边,向下望去,看见高挑的人头,虽然看得不甚清楚,可是城头上已经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时,陆云身边突然传来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的声音,陆云偏过头望去,只见陈明满目怒火杀气,望着雍军中军的“董”字大旗,脸上的神情悲恸莫名,眼中一滴滴落下泪来。他心中疑惑,向左右看去,一个军士低声道:“钟离陈都尉是陈大哥的兄长。”陆云一声惊叫,黯然地看向陈明。这时候只见陈明跃上城跺,高声道:“城下的贼子听着,你们杀了我兄长,我陈明拼着性命也要报此血仇,兄弟们,干什么垂头丧气,朱郡守和陈都尉已经为国尽忠,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在阎王爷面前笑话我们贪生怕死么?”
  从寿春正面的帅旗下,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道:“誓死守城,杀敌雪恨。”寿春守军闻声也随之高呼道:“誓死守城,杀敌雪恨!”声音惊天动地,再也没有方才的悲恸消沉。
  城下的崔珏和董山相视一眼,打击敌人士气的计策失败了。崔珏一皱眉,对一个亲卫使了一个眼色,那个亲卫是有名的神箭手,在长孙冀麾下,擅长箭术的将士本就特别多些。他领会了崔珏的意思,策马上前,在几个军士的掩护下,一箭向城上射去,这一箭如同流星电闪,几乎看不清箭影,三百步距离转瞬穿越,向仍然站在城跺上的陈明射去。陈明仍在望着兄长首级流泪,丝毫没有留意雍军的暗袭,城上众军都是大声呼叫道:“小心!”
  但是比起他们示警的叫声更快地是两道箭影,从陈明身后和帅旗所在之处分别射出,这两道箭影几乎是同时射中那支偷袭的箭矢,那支箭矢断成了三截,那两道箭影也是反弹而回,可见力道上要差一些,城上的守军都是高声叫好,城下雍军却也高声叫道:“好箭法!”雍军本来就不吝于对敌人的赞誉,不过他们的战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旺盛起来,都是跃跃欲试。
  崔珏和董山都是露出苦笑,城上敌军士气正旺,己方虽然也被挑起了战意,可是若是这个时候继续攻城,除了增加损失之外,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看看天色,两人同时决定收兵。
  望着缓缓退去的雍军,陆云放下弓箭,心中感叹道,怪不得大雍多年来可以在群雄环伺下屹立不倒,只见这些军士竟替敌军喝彩,而又丝毫不曾减弱气势,反而更加生出斗志,就知道即使是父亲麾下的精兵也比不上他们,终究是缺少这般的信心和坚定。这些雍军,只怕失去了主将仍然能够进退有序,而若是父亲出了什么意外,江夏大营和九江大营都会群龙无首,慌乱失措。
  在陈明的谢意和其他将士的赞颂声中,陆云好奇地问道:“不知道方才是谁和我同时发箭的,我怎么不记得石将军身边亲卫有这样的高明的箭手呢?”那些将士听了,突然都露出诡秘的笑容,陈明已经从丧兄的悲痛中挣扎出来了一些,强笑道:“少将军,反正我们将军正在那边等你呢,你何不过去看看呢?”
  陆云心道也是,就向那边走去,不多时走到帅旗之下,只见淮西主将石观正在那里吩咐整修城墙,准备明日的作战。陆云的目光却是一下子就落到了站在石观身边的一个少年身上,那个少年年纪和他相仿,相貌和石观有七成相似,只是眉宇间秀气许多,石观本就是相貌堂堂,那少年自是俊美端秀,虽然不如陆云雄壮,可是腰间佩剑,肩上挂弓,一身剑气隐隐,英姿飒爽。
  陆云一见这少年便觉得惺惺相惜,心中觉得定是这少年射了方才那一箭,但是不便先和他说话,上前对石观施礼道:“将军传唤,陆云姗姗来迟,请将军恕罪。”
  石观看了陆云一眼,笑道:“云侄果然是年少英杰,箭术超群,用兵也颇有章法,不愧是大将军虎子,你也不要过于客气了,我在镇远公老将军麾下多年,和你父亲也是兄弟相称,如今虽然权位悬殊,不过想来你叫我一声世伯还是应当的。”
  陆云原本是因为这位石将军严肃可畏,一直不敢使用这样亲切的称呼,只是按照军中的规矩称呼他将军,今日见石观神态和蔼,心中一宽,下拜道:“侄儿陆云拜见世伯。”
  石观伸手相搀,指着那个俊秀的少年道:“这是我的女儿石绣,自幼顽劣,被她祖母、娘亲当成男孩养大的,比你大一岁,你就叫她姐姐吧。”
  陆云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这个少年虽然俊秀非常,可是眉宇间英气勃勃,完全没有一丝女孩儿家的娇柔温婉,怎么可能是个少女。
  石绣见状冷冷一笑,上前就是一脚踢去,正中陆云的小腿,陆云痛得一个踉跄,差点叫了出来,石绣怒道:“瞪着眼睛看什么,还有,不许叫姐姐,若是你敢乱叫,可别怪我砍你十剑八剑。”
  石观只装作没有看见,撇开两人继续安排军务,他这个女儿自幼男装,哪有半分女孩子的模样,若非如此,怎会明年就要及笈了,却还没有许人,就连自己麾下的将士也都乖乖叫她少爷或者少将军,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石绣原本是一个女孩儿,不过他总不能对陆云说自己有个儿子吧,而且这几日通过对陆云明里暗里了解,他心中倒有一个想法,只不过不知道是否高攀,所以一上来就说明了石绣的身份。
  这两个少年少女自然不明白他的心意,见石观忙着处理军务,石绣扯着陆云到一边去,威胁利诱,不许他以姐姐相称。
  石绣上面本来有一个兄长,只是年幼夭折,所以石绣出生之后,石观为了安慰母亲和妻子,就将石绣当成儿子教养,石绣也是性子像极了父亲,女孩儿擅长的女红之类一概不通,对于弓马武艺却是一学就会,后来又拜了一位从蜀中避难而来的峨嵋高手学习内家拳剑,小小年纪,武功已经出类拔萃。她性子刚强,不喜欢和那些同龄少女一起做女红,只喜欢使枪弄剑,走马射猎,一见陆云也是小小年纪便武艺高强,心中生出意气相投之念,相谈片刻,两人已经是言笑宴宴,和乐如同手足。
  第二日,崔珏和董山重整旗鼓,再次攻城,这一次两人也不理会什么攻心和士气的事情,只是中规中矩的攻城,抓住每一个破绽,捕捉每一个时机,在如同细水长流的攻势中,不时发起狂风暴雨似的攻击,夜袭、突袭,无所不用其极,石观也是毫不示弱,守城时稳如磐石,夜里也趁机偷营截寨,整整十二天,两军几乎是将所有攻城守城的手段一一演练了一遍。借着坚城的保护,寿春守军可以说和雍军实力相当,战力上面,雍军虽然强些,但是淮西军也不是弱者,可以说双方拼得就是士气和毅力。这方面寿春守军也不欠缺,陆云这些日子几乎是敌军从哪里主攻,他就到哪里去守城,从初时的稚嫩,到后来的成熟,他成了南楚军千里挑一的勇士,就是下面攻城的雍军,也知道寿春有一位年纪不大的神箭手,少年勇士。这样的陆云成了寿春军民心中的支柱,只要陆云在这里,那么就一定会有援军,陆云小小年纪就这样勇猛,陆大将军一定是名不虚传,只要援军一到,就可以击败雍军。这样的念头让每一个淮西将士都悍不畏死,也让寿春成了雍军心目中收割人命仅次于襄阳的修罗场。
  石绣也没有丝毫示弱,对于陆云,她有着极强的较量意识,她的宝剑雕弓,收取的性命不比陆云少多少,而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两人都穿着同样的盔甲,身量相仿,有着同样出神入化的箭术,虽然一使刀,一使剑,可是在雍军眼里,他们被当成了同一个人,所以寿春的少年勇士瞻之在左,忽而在右,成了雍军心目中颇为神秘可怕的眼中钉。
  十一月二十日,酉时,雍军终于停止了攻势,再次毫无所获地退走了,陆云望着远去的雍军,这些日子,因为南楚军的袭营,雍军已经将大营挪到了十里之外。陆云疲惫不堪地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四肢,将手中的横刀丢落,他自己的钢刀早已毁去,这柄刀是从攻城的雍军手中多来的,用得卷了刃自然丢掉即可。这时候,石绣大踏步走了过来,她身上的戎装也是尽被血染,在守城或者袭营的时候,两个人颇有默契地不在一个地方出现,但是冥冥中似乎有无形的力量让他们彼此牵绊,即使隔着千人万人,似乎也能够感觉到对方的存在。
  ※※※※※
  石绣上前对陆云道:“云弟,今晚还去劫营么?”
  陆云摇头道:“玉锦,今天不行,连续劫了三日,今天雍军一定会有防备,我已经跟伯父说过了。”在雍军和南楚军彼此偷营袭城的过程中,陆云表现出了十分机敏的直觉,选择劫营时机十分恰当,而且敌军若有埋伏,陆云总能在斥候探查之前便生出不妥的感觉。就连陆云也觉得奇怪,是不是在长安上了太多的当,让他变得这般敏感。至于称呼石绣“玉锦”,则是因为石绣不许他称呼姐姐,直接称呼名字又觉得失礼,所以陆云索性称呼石绣的表字,这是半年前石绣的师父离去之前赠给她的字。
  石绣点点头,无所谓地道:“好吧,那么咱们回去吧,这一身血衣穿着多不舒服。”说完不耐烦地耸耸肩,这个姿势若是别的女子做来必定粗野难看,可是石绣做来,却有一种洒脱不羁的感觉,更何况她本就穿着男装,活脱脱一个少年将军,哪里有半分女儿情态。
  这本是陆云看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