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逐倭 >

第158部分

逐倭-第158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耻。徐凤仪接过文安国递给他的文书,略为浏览一下,文书写的无非是说雇他作保镖,银子若干的话。
  文安国道:“从泉州到潮州这条海道,最近颇不宁静,特别是潮州一带,海贼固然多如牛毛,官兵也时常碰见,这两种人对咱们这些商旅都不怀好意,我也没有什么招数应付这帮混蛋,一味横冲直撞,不见得有个好结果。小弟想这批粮食干系庆余堂的兴衰成败,不敢托大。我想徐兄弟武功不错,就冒味拜托徐兄替我走一趟镖,看看能不能设法把这批粮食弄到潮州去。”
  徐凤仪点头同意道:“小弟这几日正好赋闲在家,了无生事,文大哥既看得起小弟,小弟也乐意效劳。”
  文安国喜出望外:“这酬劳按文书约定给你三十石大米,一千二百两银子,兄弟若不嫌少,咱们明早便起驾上路。”两人当时签约画押,谈妥事体。徐凤仪觉得这桩生意太值了,三十石大米够他和他的伙记吃几年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算是额外浮财了。
  徐凤仪把仙游城刘家贸易行的事务委托给自己师兄杨三鞭照应,安排妥当,便了无牵挂随文安国的海船粮队南下赴广。
  第十三章 走镖路上
  文安国手下的镖师几乎全军出动,共有近百条好汉参与护送这十艘海船粮队上路,可见这桩生意对文安国而言,不是一桩可有可无的小买卖,这批粮食干系到庆余堂生死存亡,文安国当然不敢掉以轻心,认为人手越多越好,文安国所以邀请徐凤仪加盟他们的护粮队伍,一来是他确是需要人手,二来是为了给予徐凤仪关照和报恩,添加徐凤仪这个生力精兵可以最大限度确保海船粮队的安全。
  从仙游城到潮州大概约有十天路程,最难走的是大澳岛这一段海路,这是广东海盗吴平的地盘,而吴平的海盗军队也不时在这里耀武扬威,或乘人之危,趁火打劫,找到机会不管是对手是官是匪,或是寻常百姓,只要对手有钱有粮,都会穷追不舍,直至把对手的东西据为己有为止。
  集结一百多个镖师,连同水手和听候使唤的家人,人员多达五百余人。真是一支声势浩大的商旅,寻常小毛贼根本惹不起这样一支近似军队商人队伍的。文安国的海船粮队浩浩荡荡上路了,这近几千石的粮米和布匹能否顺利运到广东潮州?文安国心中也有些担忧,有些吃不准,只是安慰着自己:尽人事而听天命而已。
  上船伊始,文安国在船仓中摆了一桌酒桌,集合几个镖头一起喝酒闲聊。籍此拉关系,套交情,不在话下。文安国把徐凤仪当成一个人物,当然也拉上徐凤仪陪酒。喝酒中间,文安国对众人道:“增广贤文有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出来混江湘,少不得依靠兄弟关照生意,今天咱们有缘聚在一起,何况结义为异姓兄弟!大家彼此以兄弟称呼,前途互相照应。”这是一般商人拉帮结派的惯用的伎俩,是否有福同享谁也说不准,不过以兄弟之名彼此利用却不假。
  老镖头黄志毅听了这话,乐呵呵对文安国道:“文老弟,我极是赞成你的建议,大家赶紧结拜吧!我年纪最大,我是大哥,呵呵,赚到了。那从今往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你们以后都叫我大哥,呵呵。”
  众人纷纷附和道:“结拜就结拜吧,多个兄弟好照应,分什么大哥二哥小哥哥,都是兄弟,个个两头大。”
  文安国笑容满面,一点也不介意作大哥还是小弟,结拜兄弟又不是分家产,他钱最多,他依然是大老板,凡事依然是由他说了算。所谓有福同享不过是一起喝喝酒,吹吹牛罢了。没有哪个时代的异姓兄弟真正做到均贫富式的有福同享,真正均贫富的结拜不叫结义,叫做共产主义!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是中国结拜兄弟的经典,他们有真正做到均贫富吗?张飞什么时候比刘备更有钱?刘备穷的时候张飞赞助刘备,刘备富的时候张飞替刘备卖命,该占便(宜)那个人始终占尽人家的便(宜)。文安国是世故老油子,他并不介意自己作大哥还是小弟,反正他与黄志毅、徐凤仪结拜这件事情对他有利无弊。
  徐凤仪搔头苦笑道:“我年纪最少,看来我要屈尊小弟了,哈哈哈。”
  老镖头黄志毅得意洋洋道:“老夫欣然从命,能在一天收下这么多的大豪杰当我的小弟,哥哥高兴还来不及呢!哈哈!赚到了。”
  文安国笑嘻嘻道:“就这么说定了,我才不怕当小弟吃亏。来人哪,设香堂,请关二爷,咱们上香结拜。”
  几个听候支调的佣人把三牺案酒摆到桌面上来,众人在关公神龛下三跪九拜,完成仪式,结拜成异姓兄弟。
  徐凤仪糊里糊涂便与文安国结成拜把子兄弟,也不知是福是祸。文安国拍拍徐凤仪的肩头道:“兄弟,若想发财,跟着我好好干,我会手把手教你跟东洋人、西洋人做生意。你跟着我学艺,与西洋人谈判贸易,积攒起本钱,再组建自己的船队。不用两三年,你就可以赚到泼天的家私。”徐凤仪怦然心动,被文安国的甜言蜜语说服了。
  不消三日,文安国的海船粮队到了泉州。泉州原本是大明朝东南大港口,此时泉州也陷落倭寇手里,大明官府基本上对整个东南失去控制。一般仙游城的商旅南行到达泉州之后,肯定停下休憩几天,这倒不是因为旅途困乏,而是出了泉州港口之后前途凶险,从泉州港口到广东潮州这一段海路,危机四伏,堪称幽冥海域。因此仙游城商旅到了泉州之后就要及时行乐了,过了这村没了那店,谁晓得你明天是否还有命?好好在此享受一下吧!文安国给每个镖师三两银子,随他们自行找乐消遣。
  徐凤仪也收到文安国的三两银子。文安国想邀请徐凤仪一齐到泉州的花魁楼找个姐儿消魂。文安国向徐凤仪推荐道:“泉州城红装勾栏坊;牡丹折桂阁;得月楼台几个风月场,美女如云,咱们结伴到那儿去开开眼界,每人找一个姐儿乐一乐。”
  黄志毅人老心不老,推波助澜起哄道:“一个怎够,每人两个。”
  徐凤仪扬手伸出三个指头嚷叫:“一个怎够,我要三个。”然后他拍拍文安国的肩头,歉然一笑道:“大哥,承蒙关照,兄弟先谢了。我想我难得来到泉州,先到街市走一走,其他不打紧的事慢慢办吧!”徐凤仪年纪少脸皮薄,有贼心没有贼胆,他就是找姐儿消魂,也不敢跟文安国他们混在一起。
  文安国只道徐凤仪脸皮薄,不起兴师动众做这样的事,就心领神会道:“兄弟,我们就先到得月楼台去订个座位,请几个泉州姐儿唱曲,我们等着你哦,不见不散。”
  徐凤仪等文安国、黄志毅他们走远了,才从船上下来,投泉州城东街而来。徐凤仪年少好奇,也动了游兴,加上吃饭的时候喝多了几杯酒,便剩醉兴冲冲赶到泉州街市去吟赏风月。他三步迸作两步,匆匆走到城东街夫子庙附近,这个地方有许多烧香的善男信女,每年庙会举行祭祀时节更是人潮涌涌,热闹非凡。徐凤仪漫无目的走到街上,只见有几个穿着得体的富商在街头上到处张贴寻人启事。
  一个张贴寻人启事的富商看见徐凤仪无所事事,就把一张寻人启事递过来。徐凤仪接过寻人启事一看,只见纸上画像描形,却是湖州大富商朱古原通告江湖朋友,请天下英雄协助他寻找一个名叫朱云傲的失踪孩子。据说朱云傲是湖州大富商朱古原小儿子,十五年前被大倭酋麻叶九怨拐走。朱家群英在东南沿海到处打听朱云傲的下落,始终找不到朱云傲。寻人启事上许诺:提供线索者给予重酬二万两银子。
  “开玩笑,这孩子都失踪十五年了,还找什么呀?肯定不会找到,找到也认不出来。不过这二万两银子的酬金也太诱人了,明明是块大肥肉,偏偏吃不上,吊人眼馋。”街上群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徐凤仪看到这寻人启事,也很纳闷,甚至感到不可思议。他有点不敢确信这件事,看罢寻人启事叹了口气,苦笑道:“失踪十五年了,还找什么呀?找到也认不出来嘛。不过这奖金也太诱人了,不多不少,刚好二万两银子,好象成心准备好给我还债一样,真是吊人眼馋呀!嗯,待我从潮州回来,也试试替他打听一下,看看偶的运气如何。”于是把寻人启事折叠起来,收入怀中。
  徐凤仪嘴上说不找姐儿玩,心中却禁不住邪念丛生,又到街上向行人到处打听红装勾栏坊、牡丹折桂阁在什么地方?经行人指点,拐弯转角,小心亦亦摸到牡丹折桂阁来,仿佛是害怕遇上熟人一样,其实在这异地他乡,谁认识他呢?徐凤仪蹑手蹑脚爬上牡丹折桂阁二楼,在牡丹亭雅室坐下。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妈妈过来招呼接待他,嘻嘻笑道:“客官,你好嘛!你要关照我哦,喝花酒还是叫姑娘们给你唱歌?”
  徐凤仪道:“我刚喝醉酒,昏头转向,不喝花酒了,这花酒就免了。你唤个姑娘过来,我想听她唱歌。”
  老妈妈点头道:“看你醉得也差不多了,就唤个姑娘替你唱歌,醒醒酒吧!赵一兰,张九妹,你们过来,和这位官人聊聊。”然后歪头向徐凤仪伸手一只油手要钱,大声道:“承惠一两。先收钱后,然后才叫人陪话,此是行规。”
  徐凤仪吃惊地道:“才刚进门,人还见着,你就要钱,我还不知姑娘们是俊是丑呢?我亏大了。”无可奈何从袖里取出一两银子递与老妈妈。
  老妈妈笑道:“请你放心,牡丹折桂阁的姑娘们个个都是漂亮的人间尤物,不漂亮不收钱。”
  徐凤仪连忙掩上门窗,摇头晃脑道:“漂亮?真的漂亮?有多漂亮?你快点与我叫过来,我看看姑娘们到底有多漂亮。”老妈妈晓得徐凤仪是个初涉烟花宝地的小伙子,又敲了徐凤仪一两银子,才唤了两个姑娘过来供徐凤仪选择。
  第十四章 两个宝贝
  老妈妈喊来两个姑娘,一个年纪十七、八岁,婀娜多姿,胸大如奶牛;一个年纪十四、五岁,小巧玲珑,嘴唇涂得鲜红。分宾坐下,老妈妈又热情地摆上水果点心,替徐凤仪斟了茶,一边擦台桌椅子,一边跟徐凤仪攀谈,客官哪里来?怎么称呼?
  男人到脂粉地找女人风花雪月,这种场合一般不会说实话,徐凤仪当然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自称姓徐。老妈妈也知道男人的忌讳,便称徐凤仪为徐公子。问徐凤仪道:“徐公子,你喜欢那一个姑娘?”
  两个姑娘都很漂亮,让徐凤仪看得呆了,不知如何取舍选择。徐凤仪的白脸涨的紫红,沉吟良久,才纳纳说道:“我两个都要,行不行?”
  老妈妈“哎呀”一声,乐不可支说道:“行!只要你出得起钱,牡丹折桂阁的姑娘全是你的。徐公子,你是贵人初踏贱地吧?也许你不知行情,牡丹折桂阁的姑娘行情是这样的,陪酒吃喝一两,当然酒菜钱由客人自理;陪话家常、唱曲解闷二两;陪睡过夜三两至五两不等……姑娘们的价钱因人而异,就看你选谁,花魁行首一般比较贵。这位徐公子,我看你眼界挺高,不如叫个花魁过来陪你吟诗作对,好不好。”
  徐凤仪正襟危坐,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鸟样,看见老妈妈这样唠叨,他也露了原形,不耐烦地挥手道:“别叫了,我坐会儿就走,不用麻烦了。”
  老妈妈连忙摇头晃脑道:“不行,你一定要吃过饭再走,不吃饭,姑娘不会放你走的。徐公子,象你这种慷慨的客人,是牡丹折桂阁姑娘们最受欢迎的人。我看你是读书人,姑娘们最喜欢读书人,我也喜欢读书人。”老妈妈确实是喜欢到脂粉地大手大脚乱花钱的书呆子,在老妈妈眼中,徐凤仪也是个不知柴米油盐贵乱撒泼银子的主。她最喜欢这种主顾,牡丹折桂阁也是靠这种主顾赚大钱的。
  徐凤仪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直翻白眼。
  老妈妈却不管他,继续没完没了说下去。老妈妈呼呼的说道:“我最喜欢你们读书人,不喜欢那些做官的,做强盗的主顾。哪些恶霸每次干完提上裤子就走,从来没给过一两银子,还扬言他是流氓恶霸他怕谁,让我有本事就拿刀子找他要钱去。忒他娘的缺德恶贼。我们做皮肉生意容易吗?千人骑万人入,起早贪黑挣点辛苦钱,每天迎来送往的人多了去了,就没见过他们这么不要脸的,上了姑娘不给钱。徐公子,你说是吧,这官匪是不是忒不要脸?”
  徐凤仪急如热窝蚂蚁一样团团转,口中念念有词,希望神来帮忙,让这老妈妈早些闭嘴。
  “你要吃过饭再走哦,我去给你预备酒饭。”老妈妈上前扭了一下徐凤仪的屁股,嬉皮笑脸地说:“徐公子,别装孙子了,我知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这酒饭是惯例,你别推辞了,这花不了几个钱的。”
  徐凤仪心里其实有些恼怒了,气得把脚一跺,叫道:“你下去做饭吧,让人家耳根清静一会。”
  话不投机,老妈妈这才觉得无趣,暗骂徐凤仪是只呆头鹅,搭讪走了。
  那两个姑娘,也不知徐凤仪来牡丹折桂阁的目的是什么?找姑娘喝酒吃饭?找姑娘陪话家常解闷?还是找姑娘陪睡过夜?她们对这件糊涂事反应不一。那个胸大如奶牛的姑娘则环抱双手坐在椅子上,不时偷看一下徐凤仪,并吃吃而笑。这个俊俏的姑娘非常大胆,居然旁若无人坐在徐凤仪面前,嬉笑自若。红嘴唇姑娘则转背低头,并捂着脸儿,似乎害羞,颤悠悠发抖。
  徐凤仪向那个大胆的奶牛姑娘略拱拱手,问道:“姑娘,你的芳名如何称呼?”
  那姑娘落落大方道:“俺叫张九妹。”这女孩一边回话,一边瞪大滴溜溜的眼睛打量徐凤仪。老妈妈如此敬重这个男人,这个男人肯定非常有钱!她也听说很多读书人都是书呆子,为女人花钱如流水。不懂得节制。这个书生是不是这种人?当她看见徐凤仪年纪轻轻,又长得好个模样儿,真是又年轻又帅气,一如她梦里见过却无法描述出来梦中情人一样。她也有一种跟徐凤仪交个朋友的冲动。
  徐凤仪也读懂了张九妹的眼中的意思,那是一种好奇、倾心、仰慕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