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逐倭 >

第390部分

逐倭-第390部分

小说: 逐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蛉盏拇妫惫城ǎ诮袢蘸5烈咽股先缺鞯氖焙颍庖惶撞恢褂忻挥行В
  刘云峰吩咐邻近的船只助攻,帮助他的部下冒着倭寇的炮火前进!众豪杰开火也是虚张声势,浪费弹药。原因是中国工匠自产的土炮射距最远只有四百码。除非他们愿意冒着被倭寇炮火击中的危险,主动进入对方射程内再开火,才有可能打中倭寇的战船。
  倭寇突然发现众豪杰的船队里窜出八艘小渔船,不一会儿就进入他们的射程,成为醒目的靶子。此时倭寇一齐开火,一盏茶功夫就可把靶子打个粉碎。但好奇的偻子想看看对方干什么,就故意放水,容许这八艘小渔船驶进礁石区域。
  八艘小渔船立即围住一只倭船开火,猛烈箭矢、暗器和土枪射得倭船上倭寇叫苦不迭。按此作战计划,众豪杰分割倭船,逐个击破,完全有致胜的可能。刘云峰正吼道:“兄弟们!一齐上。”众豪杰呐喊助威,吹角擂鼓,准备冲锋。
  也是这时候,附近的倭船一齐开炮射击八艘小渔船。而八艘小渔船依然原地打转,倭寇象打按一定轨迹路线游动的傻马大哈一样,不消一会儿就搞妥八艘小渔船。而被围的倭船依然屹立不倒。
  众豪杰的船队攻势受挫,为之气馁,只得又退下来。
  攻者无奇招,守者凭地形自固,彼此只能对峙。众豪杰看似人多势众战则必胜,妈祖岛的倭寇看似势单力薄,不堪一击。可众豪杰无致胜之道,倭寇露出更多败像也没有意义。
  有巡逻小艇发现妈祖岛还有其他登陆地方。探子向刘云峰报告说:“妈祖岛啊背后有一片空阔的滩头,同时也有一条天然的深水港。驶得大小船只进去。就是转到哪里要经过几座险滩,需要一两个时辰光景。”
  刘云峰就叫众豪杰佯装撤退,抄道奇袭倭寇的腹背。众豪杰谁也不想灰头土脸无功折返,听说还有其他进攻路径,也不假思索挥师急进。
  眼见众豪杰的船队慢慢的退到外海,在环岛礁石地带据守的倭寇立即把消息报告给舍利姬。
  舍利姬对河内千里说:“他们自动入局,咱们到灯塔搂顶看看老天爷怎样收拾他们他吧?”两人都带上千目镜,到妈祖岛最高所在灯塔楼顶观望即将耒临的海潮。
  在刘云峰领航下,众豪杰的船队迂回重返妈祖岛,并向最后的目标岛后的滩头驶去。不过他们经过岛一恻的礁石区时行动受阻。不少驶入该区域的船只被几股来历不明的潜流搅扰,完全找不到方向感。而风向也多变,结果他们几乎在原地打转。
  刘云峰挥舞旌旗,正要激励士气,鼓舞人心,催促众豪杰尽怏趟过这段危险的水喊。却是这时,天气忽然起了变化,海面猛地刮起一阵烈风。潮随风起,卷起万顷涛。
  只见远处几道白线际天而来,海潮如雪崩一样永不消停地倾泻,排山倒海般汹涌过来。
  蓦地间,礁石区十里范围内烟雾弥漫,寒气逼人。海潮越来越大,声若震雷。大潮如狂暴失控的恶龙,掌控着雄宏无双的玉城雪岭、千军万马似的战队,使劲地搅起三四丈高的波澜。站在礁石区中间,当事者感觉迎面而来的不是一幕幕水墙,而是一座座水山兜头盖脸压过来。更令人难受的那几道本来狂野无比的潜流此刻变得更加可恶、凶狠,变成几条吞噬船只的大黑龙。潜流交汇还冲撞出大小十几个黑洞似的漩涡。这些漩涡吞噬船只的能力简单有效,船只被卷进去,十不剩一……
  在这种情况下,众豪杰之间已不能自救了,俱在茫茫潮水中载沉载浮,苦苦挣扎……
  刘云峰若在前滩强行进攻,运气好的话或者侥幸缴利,毕竟倭寇人少,坚持不了多久时间,弹药和人员消耗得差不多时,他只能选择逃跑。可刘云峰他偏偏浅尝辄止,一旦觉得强敌难啃,就匆匆忙忙丢下另外开辟战场。结果把部队带入死路,踏入万劫不复之地。
  是日,众豪杰的船队人马在狂潮中损失过半,徐风仪为救兄弟不幸落水,不知所踪:刘云峰也被怒涛吞没,尸体都找不到……
  第九章 终战
  另一方面,汪直与胡宗宪的谈判密锣紧鼓进行。胡宗宪曾对属下说过:“汪直在海外,难与角胜于舟楫之间,要须诱而出之,使虎失负隅之势,乃可成擒耳。”胡宗宪曷虽说诱降汪直的话,但上面若不施重压,他也乐意跟汪直和谈。虽说大明官兵重兵压境,三大总兵俞大猷、戚继光、卢镗陈兵岑岛附近。这上万大明官兵是否给过汪直压力?从后面官兵的战果来着,大明官兵从来没有,甚至说不配给汪直压力。
  胡宗宪诱汪直上岸的手法是非常令人不齿的。是用流氓无赖的手段威胁利诱汪直。为了坚定汪直的投降决心,胡宗宪让汪直的儿子汪澄写下血书,让汪直老母亲按上手印,叙述胡军门不杀之恩,劝汪直早降。你看这种下三滥的阴招,能经得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天下文人臧否抨击吗?
  汪直是个聪明人,接到血书后就知道他没有退路了。他逃跑,他老母亲就得死;他投降,就可以成全老母亲和儿子的生命。他笑道:“胡宗宪真阴险呀,连老乡也用上这一套。这个老乡没救了,这个腐烂透顶的朝廷没救了。他们一直在愚民,一直在忽悠百姓。一个无信用的政府,还有什么资格继续统治?敢问大明朝廷,你的信用比我汪直强多吗?”只要他们同时在县城贴一张收购生丝的布告,老百姓肯定优先选择汪直,而非朝廷。
  发牢骚归发牢骚,汪直还员是乖乖打点上路投降。古代社会讲究一人犯罪一人当,大明朝廷既捉住真凶归案,就不能祸及无辜了!此刻已经箭在弦上,汪直不得不发了。汪直是孝子,至此他仍抱着舍他一人身,换全家性命的悲壮想法。
  自古招安都是一个大陷阱,胡宗宪客客气气表情下面暗伏机关,暗伏刀兵。草莽英雄的汪直一生中自然少不了经历过这样充满杀机的事,他洒脱地抛开自己的部队,坦荡荡地上岸,没有一丝畏缩露怯的表情。这一次,他舍死上岸谈判,力求终结明军与海盗无休无止的争战,他决定让步,谈出一个和平!其一,他已经得到小道消息,据说明朝确实要开海了,他一生的梦想实现在望;其二,老乡的诚意,胡宗宪交好他数年,甚至答应他的所有要求,尽管这些承诺能不能兑现,仍令人生疑。但胡宗宪也派出了指挥夏正到岑港作为人质。这样,汪直最终轻装上岸就顺理成章了。
  汪直象走访亲朋好友一样,带着他两个心腹叶宗满、王汝贤乘船离开岑港上岸,以非常随和的态度走入胡宗宪的总督府。
  一切如官样文章,胡宗宪热情大方地接待了他,把他视如贵宾。稍后,胡宗宪让汪直去见浙江另一个大员巡按使王本固。没想到汪直一行人刚到杭州,就被海禁强硬派王本固拿下了。汪直大呼冤枉:“我来投降,怎么样还抓我?未闻俘虏投降还再抓一次的,许诺与人不守,与禽兽何异?”这王本固是典型的伪君子真小人,看他表面大义凛然,一付为民请命的态度。但手段卑鄙,恐邪魔自叹弗如。稍后胡宗宪向皇上具表出脱汪直。这人为了搞垮汪直,居然造谣说胡宗宪收受了汪直数十万两白银的巨贿,并上书弹劾胡宗宪。如果有根有据,他上书弹劾胡宗宪还情有可原?现在他信口开河,造谣诋毁,就显得可恶了。他已欺君,还洋洋得意;他谎话连篇,还恬不知耻?类似王本固的“一身正气”的昏官多了,他们在官场混着的目的就是说:假话,谎话,鬼话忽悠老百姓!
  胡宗宪受到的压力太大了,他撑不住了。他想枚救汪直却有心无力,上疏请求皇帝赦免他,但形势的发展已经由不得他了。主张禁海的王本固拉出一班海禁强硬派使劲摇唇鼓舌,称汪直罪在不赦,请皇帝立即处以极刑,不能待时。胡宗宪也知道宁犯天条莫招众怨的道理,见众怒难办,只能宁哲保身为上了。
  汪直在杭州狱中的时候,写过一封《自明疏》,希望朝廷许他戴罪立功,剿灭海上诸夷等等。特别是他在疏文的最后,念念不忘地希望明政府能够开放海禁,与东西洋通商互市。当时,大明朝廷内外对汪直普遍的口径是“恶贯滔天,神人共怒”,不过又担心立刻杀了王直,会带来倭寇大规模的报复,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在杀、抚之间犹豫,只好先令胡宗宪“羁养之”。汪直人虽在狱中,衣食卧具一直都受优待。挨了两年后,朱厚熜终于下达了死刑诏书,曰:“直背华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枭示。”
  嘉靖三十八年隆冬,汪直在杭州法场被斩首。但汪直以身就死却也挽救他母亲与儿子的性命。那是他的初衷,也算是死得其所。
  大明朝廷干掉汪直之后,接着想收拾汪直安置在岑岛的残部。三大总兵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他们都认为以他们象上菜园子摘菜一样,不用费什么劲就摆平这支只有千余人马的乌合之众。结果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太自信太轻敌了,二万大明正规军反而被千余倭寇打得溃不成军。
  宋朝时候,宋赵匡胤一句:“不以书生议政杀人。”两百年后在崖山有数十万百姓、士子投海殉国,这种士大夫气节,浩然正气,正是中国人恩怨分明的传统。
  明朱元璋经常廷杖大臣、设东西厂、锦衣卫监视所有人的口和手,同样他的子孙辱打文人老百姓的遗风一传至明未。两百多年后,明最后的悲剧皇帝崇祯死的时候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葬。
  百姓对国家如何,只要看统治者怎么对待百姓?岑岛千余倭寇中无疑是假倭占据主力,他们反抗得这么激烈,因为他们再也看不到希望!绝望的人以死悍卫人性最后一分尊严!
  夏正作人质是为死间,郑若曾主持编写的《筹海图编》里,载有一篇名为《擒获汪直》的战役资料,里面明确无误地记载:“乃以夏正等为死间,谕直曰:汝欲保全家属,开市求官,可不降而得之乎?带甲陈兵而称降,又谁信汝?汝有大兵于此,即往见军门,敢留汝耶?况死生有命,当死,战亦死,降亦死;战死不若降死,且万一有生焉?”郑若曾是胡宗宪幕僚,记录当属第一手资料,可确信无误。
  《孙子兵法》里首次提出“死间”的兵法。“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所谓死间,是指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一旦真情败露,我间难免一死。
  王滶等到汪直被斩的消息传来,我想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恼羞成怒叫骂出这句名言:“不守信用!不守信用!”王滶是相信夏正的,所以他才上夏正的当,汪直是相信大明朝廷的,所以他才被忽悠了,愚弄了。这句话不光只有王滶向苍天发出质疑,就在徐海被胡宗宪用计收拾后,王翠翘投海殉情时也发出同样疑问:“为什么骗徐明山,为什么骗我?”大明朝廷卑鄙无耻到对一个小女人的承诺也不放过,也厚颜无耻违诺。自古及今,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用尽一切谎言欺骗百姓。执迷不悟的老百姓依然相信政府,政府相信老百姓吗?早有人给出答案了──望京城内外,跨省截访;庙堂上下,贪/腐猖狂。──幻想上京告御状的小民该醒醒了,政府忽悠和患愚民的本质,几千年来,一脉相传!
  愤怒妁海盗乱刀支解夏正,把他碎尸万段。
  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三军兵马齐发,企图一鼓作气吃掉王滶余部。王滶擅长使用佛朗机等兵器,在海外也算是一号人物,因而被王直收为养子,作为心腹栽培。
  汪直的佛朗机营是汪直跟佛朗哥人打交道后,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佛朗哥火炮。汪直这支装备佛朗哥火炮的部队,叫做佛朗机营。全营大概四百人左右,有部分是佛朗哥人、北欧海盗,小部分是倭寇和中国人。因为佛朗机营装备佛朗哥火炮和火铳,这支部队人数虽少,战斗力却非常彪悍。佛朗机营是汪直的镇海之宝和核心力量,是他横扫东海,让其他海岛倭寇俯首称臣的尖刀。这把尖刀也插在大明朝的软胁上,成为明朝剿倭名将张经、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噩梦。
  尽管佛朗机营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这支部队始终不能发挥出最强的实力,到底是什么原因?汪直也莫名其妙,为了搞清楚什么原因影响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正常发挥,汪直委任王滶为佛朗机营的总管,主管佛朗机营操练和维护工作,并负责调查研究影响佛朗机营战斗力不能正常发挥的原因。
  聪明绝顶的王滶很就发现1,佛朗哥火炮太贵重了,每尊动辄数千两银子,一旦损坏,没办法及时更新。2,佛朗哥火炮太笨重了,机动能力差,跟不上大部队的行动。3,佛朗哥火炮的火药弹丸最怕潮湿,而倭寇恰恰在海陆之间频繁地移动,火药弹丸经常被潮水浸湿,严重影响战斗力正常发挥。4,装备维护跟不上,佛朗哥火炮一旦被海水侵蚀,生锈损坏,几乎成为废铁。而有限的补充永远跟不上损失。5,王滶同时发现有些海盗凭感觉乱开火。王滶很快用稻草多孔眼木箱解决火药潮湿的问题,用精细计算解决随机开火。
  结果他破解一个困局,汪直的佛朗机营战斗力提高十几倍。
  而那些大明朝的造炮工匠,他们造的土炮非常随意,根本没有解决准确度的难题。官兵开火就是凭感觉打。
  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三军面对的通过精细计算才开火的佛朗哥火炮,被打抢抱头鼠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明军如影随形的炮火打得无处藏身,除了潜水之外。
  强硬派王本固这位浙江大员还使谎报军情,在他奏疏中表现出的文笔绝对比倭寇的火炮还要锐不可挡,他纸上谈兵的吹嘘道:“是役也,我三军不折一矢,不缺一刃,徒以命将出师,声灵遐鬯,能使数年逋寇,一旦惊逃,海波不扬,边鄙无耸,视彼功成而骨为枯、虏灭而水尽赤者,不啻倍之。”简直把倭寇说成蚂蚁,随便他踩。
  明军被岑岛残倭打得怎样?可谓死无丧身之地,尸体都找不到。王滶准确,完美的打击让俞大猷吃尽苦头。岑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