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12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2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面前的清秀佳人是袁妃,“爱妃不必多礼,坐吧!”
  袁贵妃心中苦笑,她现在哪里还是爱妃啊!只要能让她隔几天见到崇祯皇帝一面,就不错了。
  周皇后见袁贵妃有些拘谨,笑道:“今天的雪下的早,袁妹子特意给陛下做了一件披风,陛下试试看合不合适?”
  我哦了一声,见周皇后拿出一件披风让宫女帮我穿起来。那个宫女将披风抖开,不小心刮到了一旁的屏风,只听“啪嚓”一声,花瓶落地摔的粉碎。
  宫女深知那个花瓶是周皇后最为喜欢的珍品,看着满地的花瓶碎片,她的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娘娘饶命……奴婢不是有意的……。”
  花瓶是嘉定伯周奎送给女儿的礼物,一直是周皇后的最爱,饶是周皇后不爱发脾气,此时也有点沉不住气了,“这……这可是……景德镇最好的瓷器啊!五千两银子转眼变成了碎片……你……。”
  我别的没听见,五千两银子独独钻进了我的耳朵,一个小小的花瓶就值五千两银子?我将另外一个瓷瓶拿起来问道:“这是哪里烧制的?值多少银子?”
  袁贵妃马上答道:“那是宋代的白玉瓷瓶,价值万金。”她所说的万金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意思是无价之宝。
  我伸手摸着白玉瓷瓶,哈哈傻笑起来,奶奶的,我一直都在为钱发愁,没想到是坐在金山上找金子,这紫禁城不就是一座金山嘛!历朝历代收集的珍宝,古玩字画不计其数,要是都卖了,那得值多少钱啊?
  我放下瓷瓶,将跪在地上的宫女拉起来,笑道:“你这一摔可值钱了,朕以后一定好好赏赐你。”说着给了她一个狼吻。
  周皇后和袁贵妃看着大笑而去的崇祯皇帝,不知道到底怎么了?难道摔碎了一个花瓶就值得这么高兴吗?被崇祯皇帝狼吻的宫女大脑更是陷入短路的兴奋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自己被皇帝给亲吻了,皇帝还说要好好赏赐她,难道会册封她为嫔妃吗?
  “王总管,你马上带人清点一下,看看皇宫之中到底有多少古玩字画,凡是值钱的东西都登记造册,尽快拿给朕看看。”我回到乾清宫马上找来王承恩,让其清点皇宫的收藏。
  王承恩被崇祯皇帝这一旨意给弄糊涂了,“陛下,清点那些做什么?”皇宫本来人手就不足,干这个工作人少了可不行。
  “干什么?都卖了呗!不然哪有钱过年啊!”我开了一个不算玩笑的玩笑。打发走王承恩后做琢磨着这些东西应该怎么卖,如何卖才能得到更多的银子。
  首要前提是不能一下子拿出太多,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了,另外卖的地方也得找好,北京刚刚经历了地震,有钱人绝对不会拿钱卖古董珍宝,看来只能卖到江南去,那里的地主老财最多,而且也有收藏古董字画的传统,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怎么卖呢?显然不能张贴告示,说皇帝老子要折腾家底了,那样一来岂不是制造紧张空气;也不能委托给商人去卖,商人不太可靠,看来得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专门负责销售这些古玩字画,谁合适呢?
  “启禀陛下,周延儒求见。”
  我正琢磨倒“卖国家文物”的勾当的时候,周延儒来了。我一拍大腿,心说正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不就送来了一个嘛!周延儒这个人历史上是无能之臣,不过为人机敏,懂得看时机,倒卖文物就用他了。
  周延儒此来是为了崇祯皇帝将那些西学杂务放入春秋两闱的事情,他是一个正统的文人,绝对不能容忍将春秋大义弄的不伦不类,今天他是代表天下士子前来跟崇祯皇帝论理的。
  “周爱卿,朕正想找你呢!爱卿就不请自来,真是太好了,快坐!。”我想跟周延儒好好商量一下,另外看看他适不适合干这个买卖。
  周延儒见崇祯皇帝满面带笑,不由得愣了,不知道崇祯皇帝找他所为何事,因此他没敢说反对改变春秋两闱内容的话,问道:“不知皇上找微臣有何事?”
  第二十五章 空头支票随便开
  我满面带笑看着周延儒,“周爱卿,朕有件紧要的事情想要咨询一下你的意见,咱们坐下说。”
  周延儒见崇祯皇帝亲自搬过来一把椅子,吓的他赶紧接过来,“皇上这不是折杀微臣吗!微臣自己来。”
  我执意和周延儒相对而坐,停顿了一会才说道:“周爱卿,自从朕登基以来,朝廷上下就没有一天安宁过,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朕这个皇帝做的不容易啊!”
  周延儒听了崇祯皇帝的话,马上站起来,“皇上此言差矣,皇上登基伊始,诛除魏奸,举国上下莫不拍手称快……。”拍马屁本来就是他的强项,说到后来,他都快合不上嘴巴了,反正只要是好听的话,都从他嘴里冒了出来。
  “爱卿,前日温体仁混乱朝堂,朕连降了他三级,爱卿明显是帮衬温体仁,朕没有迁怒于爱卿,爱卿知道是为什么吗?”我见周延儒的嘴里快成飞机场了,赶紧用话题岔开。
  周延儒啊了一声,这个事他的心里也思考过,可就是想不通,崇祯皇帝既没责备他,也没升迁他,这很是反常,“微臣愚钝,望皇上明示。”
  “很简单,朕刚才都说了,有件重要的事情想跟爱卿打一个商量。爱卿久居朝堂,想必也清楚朝廷的状况,说的清楚一点,国库现在没银子了。”
  周延儒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心里暗道:“国库早就没钱了,皇上又不加派赋税,这样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皇上,微臣前日建议加征饷银,只有这样才是解决国库空虚的办法,皇上内库之中的银子也不是用不完的,几次支取想必也省不下什么了。”周延儒又把他的老办法抛出来,希望崇祯皇帝能加征赋税来度过财政危机。
  我摆摆手,脸色严肃的看着周延儒,“周爱卿,朕在这一点上不得不点醒你,你是读书人,无法体会到普通劳苦大众的生活,朕一纸加征会财源广进,可老百姓呢?嗷嗷待哺啊!爱卿去灾区看了吗?没有吧!可朕却去了,爱卿在府中吃香的喝辣的的时候,老百姓正在为一粒米发愁,为一口吃的发愁,朕提前告诉你一声,你无能朕不怕,你贪污朕也不怕,但是你心里不能不装着老百姓,如果你心中没有老百姓,朕会毫不手软的拿掉你。”
  周延儒被崇祯皇帝一番话说的脸上冒出冷汗,口中连连称是,“微臣知道,微臣知道……。”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话糙理不糙,你呀!缺的就是这份心境,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呀!”我见周延儒壮似磕头虫,觉得刚才那些话都白说了,这位愣是没长心。
  说了一番废话,我把话题绕到正题上,“周爱卿,老百姓现在拿不出多少银子,这银子嘛!还得朕自己来出,前段时间皇宫裁减太监和宫女,省了不少开销,但是节流远不如开源重要,今天,朕想到了一个开源的好主意,你来看。”我说着把书案上的瓷瓶拿过来,放到周延儒面前,“爱卿可看出这是什么吗?”
  周延儒定睛仔细观看,最后才不敢确定道:“这……好像是宋代官窑的瓷器。”
  “爱卿的眼力还不错,这就是宋代官窑的白玉瓷瓶,这个瓷瓶拿到江南去,作价不会少于五千两,在这皇宫之中,像官窑白玉瓷瓶这样的古董以及名家字画,不计其数,如果能将这些东西变卖,筹集到的银两不是小数目,应该能解决目前国库空虚的局面。”
  周延儒觉得嗓子眼发干,他听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也被这想法给吓到了,变卖皇宫中的古董字画,这……这不是败家嘛!自从永乐以来,只有天下珍宝入皇宫的说法,可没听说过皇宫中的珍宝往外流啊!
  我拍了拍眼睛发直的周延儒,“爱卿,朕思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办法能筹集到最多的银子,而且还不会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皇上!使不得呀!这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有损皇家颜面。”周延儒把脑袋晃的跟波浪鼓相似,他觉得崇祯皇帝这主意实在算不上是好主意。
  我嘿嘿的笑了几声,“爱卿,朕只把这想法跟爱卿说了,难道说爱卿会传扬出去吗?”
  周延儒打了一个冷战,惶恐万分道:“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这件事朕已经打定了主意,必须要干下去,如果爱卿不想帮朕,那朕再去找别人好了。”眼见好说好商量不管用,我马上拉下了脸面,由红脸变成了黑脸。
  周延儒有点小聪明,看见崇祯皇帝变脸了,马上意识到如果不听从崇祯皇帝的安排,估计他的官肯定不保,小命能不能保险也是两说,因此马上调转方向,“微臣驽钝,皇上体恤百姓,实在是天下之福,具体操作,微臣听皇上安排。”
  听话就好。我见周延儒见风使舵,甚感满意,有时候手下有几个这样的“小弟”也是必须的,否则做老大的肯定觉得没意思。
  “朕明天会罢了你的官……。”我见周延儒脸色突变,马上补充道:“那都是表面文章,是做给别人看的,私下里,朕会给你一道秘旨,让你负责销售皇宫之中的珍宝,朕会让太监曹化淳跟你一道去江南,具体的销售方法,你走之前,朕会告诉你的。”
  我想到的销售方法就是拍卖,价高者得,这样也能使利润最大化,而派遣太监曹化淳随同周延儒一起去,也是不想周延儒耍花招,倒卖文物得来的银子肯定很多,不派个人监督肯定不行。
  罢官!周延儒心里挺不是滋味,尽管崇祯皇帝另有秘旨,但是这罢官可是会传扬天下的,他这张脸没地方放啊!
  我早就看出周延儒是官迷,此时他苦着那张脸,分明是因为要被罢官引起的,要想马儿跑,就得喂点好草,“爱卿不必苦楚,朕保证,只要销售的渠道一打开,马上调你回京城,至于入阁,做大学士,都不在话下。”反正以后要改变体制,内阁和大学士等于咨询机构,这个空头支票开一开也无妨,哄的他高兴,使劲的为我效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十七章 王二虎的幸福生活
  远山近水,炊烟徐徐。破败的村子内,王大虎一边烧火一边数落儿子,“你整天野跑什么?没事的时候去山里捡捡柴禾,眼看就到冬天了,难道要冻死了才去吗?别像你那个二叔,不知道干正事。”
  王小虎替二叔王二虎辩解道:“二叔不是去投军了吗?怎么会是不务正业呢?”
  “就他?”王大虎把嘴一撇道:“一顿饭吃的比四个人一天吃的还多,哪个愿意要他啊!这些日子没看到他的影子,不知道又躲到哪里去了,真是跟他操不完的心。”
  王家爷俩操持好简单的晚饭,还没端上桌子呢!院子外面传来了喊声:“大哥,小虎,快出来啊!我回来啦!”
  “是二叔!”王小虎听出是二叔的声音,一溜烟跑出去,接着在外面喊道:“爹,快出来啊!二叔拿了好多东西回来。”
  王大虎对兄弟很有意见,本来他们就是庄户人家,今年年景虽然不好,但是他们摊上了一个好皇帝,又是给救济,又是搞好治安,听说明年开春的时候还会给种子和耕牛,这要是熬过这个冬天,明年还不是很好混嘛!要是收成好,还能给兄弟说一门媳妇,可兄弟像是犯了疯病,一门心思去想投军,投军是说笑吗?那可是会掉脑袋的,而且兄弟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能吃,跟饭桶差不多,去投军,不是等着被人撵出来嘛!
  王大虎想着心事走出门,看着门外的兄弟一下子愣住了,兄弟正在和儿子捧着白米,不错,真的是白米,白的晃人的眼睛,他不是看错了吧!
  王小虎嘴里嚼着生白米,对父亲傻笑道:“爹,白米真甜啊!不信你尝尝,比过年吃的还甜呢!”
  王大虎愣过之后,一个箭步跑到兄弟近前,“二虎,你……你……这是在哪偷的?还不赶快还回去,这要是被官府知道了,可怎么得了。”
  王二虎被大哥说的有些发蒙,傻傻问道:“偷的?官府?”过了好一会才明白大哥是什么意思。
  王二虎哈哈大笑道:“大哥,这怎么会是偷的呢!还官府,这就算是官府发给我的,这算什么。大哥你看。”说着,王二虎在怀里一摸,竟然掏出了一块白花花的银子。
  银子比白米更晃眼,王大虎揉揉眼睛,接过银子咬了一口,是真的,他不能置信的看着兄弟,“二虎,这,你真的没犯什么案子吧?你可别让大哥为你操心啊!咱们家还能活得下去呢……。”
  王二虎见大哥急的都快哭了,忙道:“大哥,我能犯什么案子啊!这些白米,这些银子,都是皇上给我的。”
  “你说什么?是当今皇上给你的?”王大虎越发的不相信兄弟的话了,就他兄弟,还能见到皇上,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那还能有假。大哥,我不是去投军了吗?去的第一天就被选上了,还分了我一个好活,帮着做饭。”王二虎觉得当伙头军还真是不错,最差也能吃饱饭啊!虽然他头几天都是偷着吃剩饭剩菜。他也害怕因为吃的多被人撵走。
  王大虎一双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兄弟,兄弟去做伙头军,那还了得,缺了四个人的饭量,人家不跟他急嘛!“你一顿吃多少?”
  王二虎的脸突然红了,“一顿,就是十七碗。”他说着还比量了一下碗的大小。
  王大虎的脑袋一阵迷糊,小心的问道:“军爷没为难你吧?”
  王二虎一愣,大笑道:“大哥,按说我这大字不识的老粗,这辈子是没出息了,你不老骂我是饭桶吗!这次还是借了这个饭桶的光呢!人家卢大人听说我一顿吃了十七碗饭,就把这个当作笑话说给皇上听,哪知道皇上当即拍板,说我能吃也是长处,还升我做代职队长呢!大哥,我是队长了,手底下还管着一百个人呢!”
  “你……还当官了?就因为能吃?”王大虎真是一百个不相信,可看兄弟的模样又不像是说谎。
  王二虎一拍胸脯,“大哥,皇上说了,就是因为我能吃才让我当的队长,这可是谁都比不了的长处,能吃就有力气,有力气才能上阵杀敌,皇上说了,不怕我能吃,就怕我孬种,我这个队长还是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