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163部分

巨浪-第163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白佑彬才知道,推荐他地不是江洪波,而是祖寿清。
  当时,祖寿清是推荐他出任第一舰队司令官,考虑到第11舰队即将开赴南方战区,而且白佑彬出任舰队司令官的话,至少应该晋升为海军少将。最终,陈锦宽没有批准祖寿清的推荐,只是给了白佑彬一个舰队代理参谋长的身份。
  因为现在由祖寿清暂时兼任第一舰队司令官,而且没有设正式的参谋长,所以白佑彬这个代理参谋长基本上拥有舰队司令官的一切权限。
  十二月三日,白佑彬成立了第11舰队司令部。
  他用的仍然是原班人马,只是临时提拔了几个年轻有为,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非常不错地军官,包括让同样是学枪炮专业出身地“东海”号舰长杨定方上校兼任舰队作战参谋。因为知道谢昶伦将接替他出任“果敢”号的舰长,所以白佑彬将肖定邦与庞晋元留在了“果敢”号上。
  与祖寿清一样。白佑彬没有为自己设参谋长。
  说白了,他现在地主要身份就是第一舰队代理参谋长,哪有参谋长给自己设参谋长的道理?
  在白佑彬的参谋班子里,航海参谋于右任兼顾了参谋长的角色。虽然这与海军一般由作战参谋兼任参谋长的惯例不同,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于右任是白佑彬的老部下了,另外白佑彬自己就是学枪炮专业出身的,而且也担任过舰队作战参谋。他根本不需要一个作战参谋担任自己的参谋长。
  对这一安排,杨定方并没意见。
  能够在继续担任“东海”号舰长地同时,兼任舰队作战参谋,这多多少少让他感到有点意外。另外,通过前面几个月的合作,杨定方也非常佩服这个比他小了好几岁的舰队指挥官。特别是在炮击萨尔瓦多之后,白佑彬没有将责任推卸给手下。而是一个人承担了起来,更让杨定方感激万分。
  当然,他并不知道,海军司令部并没有追究白佑彬的责任。毕长胜仍然是通信参谋,顶替庞晋元的是金必辉上尉。虽然上尉显得有点年轻(与白佑彬同年),但是在舰队的表现一直非常好,而且对雷达以及通信设备都非常了解,精通电子学,有足够的能力干好他地工作。
  比较尴尬的是闵瑞生。主要是他的位置被杨定方占了。
  一直以来,白佑彬对这个手下都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在第12舰队与第62舰队,闵瑞生的表现都不如其他几个参谋军官。即便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不是看在老交情的份上,白佑彬还真想把他发配到基层去。
  最后,白佑彬让他留在了身边,没有设定具体职务。
  换句话说,闵瑞生仍然是白佑彬的小跟班。当时,白佑彬还没有副官(晋升准将之后就可以配一名副官),身边有个打杂地,而且在作战时能够帮点忙的“准副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此。白佑彬这才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地参谋班子。
  可以说,这是从舰长到舰队指挥官的飞跃。以前,白佑彬是以舰长身份兼任分舰队指挥官,没有真正的参谋班子,一般由旗舰的高级军官承担参谋工作。只有真正的舰队指挥官才能够设立独立于旗舰的参谋团队。
  这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
  作为舰长,只有执行任务,而没有策划任务的权利。只有真正地舰队指挥官才能够策划作战行动,并且在战斗中实施作战计划。
  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海军军官都不可能成为舰队指挥官。
  另外。在帝国海军数百年的历史中,舰队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是三十八岁。最近一百年中,舰队指挥官的平均年龄是四十一岁。白佑彬当时还不到二十五岁!
  当然,他还不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舰队指挥官。
  郑成功在成为舰队指挥官的时候,就比他年轻二岁!
  无论如何,白佑彬都是近百年来,帝国海军历史上最年轻的舰队指挥官。即便放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一百年内,也没有比他更年轻地舰队指挥官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地是这个年轻的舰队指挥官在战场上地具体表现。
  四日,作战命令随同作战计划书同时送到了白佑彬的手里。
  次日凌晨,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十八个小时,白佑彬率领以“东海”号为旗舰,由“南海”号战列舰,以及三十二艘辅助战舰组成的第11舰队离开了高雄港,踏上了进攻俾斯麦群岛的征程。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十一章 … 节外生枝
  俾斯麦群岛,又名珍珠群岛,最初由帝国航海家罗文祥发现,并且为其命名。当然,并不是说这里盛产珍珠,而是罗文祥感叹岛屿上的秀美景色,觉得这座群岛如同大海上的珍珠一样靓丽。
  事实上,俾斯麦群岛并不“靓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座位于新几内亚岛东北的群岛都无常住人口,岛屿上的自然环境仍然处于原始状态。对人来说,这里绝不是天堂。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新不列颠岛,即腊岛并不属于俾斯麦群岛。
  在上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帝国将包括俾斯麦群岛在内的,西南太平洋上的众多群岛割让给了协约国。其中俾斯麦群岛与新不列颠岛归属英国管辖,也正是如此,新不列颠岛被并入了俾斯麦群岛。
  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战略资源,而且离英国本土,以及澳洲大陆并不近,所以英国在这里也只象征性的行使管辖权。直到明历五百六十八年(公元1936年)年底,在新的世界大战危机降临时,为了加强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在美国的支持与援助下,英国扩充了在腊包尔的驻军数量,并且修建了一些军事基础设施,包括可以供大型货轮停靠的码头,以及为大型战舰提供的锚泊地。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再次将盟友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以说,战前美国的战略规划中,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这些盟国都是用来帮助美国登上世界霸主宝座的垫脚石。
  利用战略支援帮助日本扩充海军,甚至不惜向日本提供一些先进的造舰技术。这是美国为了在帝国身边按插一个对手,让帝国无法在太平洋上扩张,并且为美国赢得做好战争准备地时间。
  当然,日本没有能够完成所有任务,毕竟日本太弱小了。
  英国也一样,美国资助英国扩建在腊包尔的军事设施,也是要让英国当排头兵,替美国挡子弹。
  说简单点,帝国要向南下澳洲,必须首先打下俾斯麦群岛。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英国一没实力在太平洋上扩张,二不甘心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说白了,英国的战略核心利益在北大西洋,而不是在西南太平洋上。
  如此一来,英国自然不可能在腊包尔投入多少兵力。
  从帝国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看,当时腊包尔的守军大概有一万八千人,其中只有三千名英军。在这三千名英军中。还有二千一百人负责港口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与使用,不是战斗部队。也就是说,英国在腊包尔只部署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军事力量。
  承担主要防御任务的还是美军。
  当时,美军至少在腊包尔部署了半个陆战师地兵力。而且,这些部队都是十一月份地时候从澳洲调来的。
  随着帝国失去了攻打关岛的机会,美国肯定知道腊包尔将成为新的攻击目标。
  在此情况下,美国肯定会出兵加强腊包尔的防御。
  当时,美国在澳洲的兵力不会低于五万,而且还正在向澳洲增兵。因为帝国暂时无法威胁到澳洲大陆。所以美国很有可能先抽调澳洲的兵力去加强腊包尔地防御,然后再用本土派遣的援军补充澳洲的兵力空缺。
  当然,关键不是看美国可以动员多少兵力,以及想投入多少兵力。
  美国要想加强腊包尔的防御,还得看能够投入多少兵力,也就是美国在战争爆发后动员起来的海运力量能够运送多少部队去腊包尔。以及能够为多少部队提供作战所需要的军事物资。
  说白了,美国陆战队与帝国陆战队很相似,打的不是兵力,而是火力与后勤。
  没有足够的重武器,没有充足的作战物资,投入再多地兵力,都只是让官兵去送死。显然,只有日本那种资源贫乏,又不缺乏兵源的国家才会用兵力替代火力与后勤。让士兵做无谓牺牲。
  对白佑彬来说。这次作战行动的目的是明确的,任务也是明确的。
  唯一不明确地就是敌人的具体实力。
  当时。海军情报局能够提供的情报非常有限。毕竟,腊包尔不是位于世界中心的大型港口城市,甚至算不上是城市,完全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即便帝国海军情报局有通天本事,也很难准确掌握腊包尔的情况。
  当时,情报人员只能根据美英两国向腊包尔运送的生活物资数量来估计守军的数量!
  可想而知,要想真正搞清楚腊包尔的防御状况,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仅仅这一点,就足够让白佑彬感到头痛了。
  第11舰队(很快就是第31舰队了)地首要任务就是打掉守军地炮兵阵地,摧毁重型岸防炮,为陆战队登陆做好前期炮火准备工作。现在,连敌人有多少炮兵,岸防阵地的部署情况都不太清楚,还怎么打?
  让白佑彬感到欣慰地是,陆少丰没有让他“赤膊上阵”。
  十二月八日,第11舰队正式变更番号为第31舰队的那天,一艘快速散装货轮追上了舰队的步伐。
  这艘货轮送来的并不是货物,而是第五大队的一批侦察兵。
  为了尽量不让更多的人知道第五大队的存在(这是陆少丰的唯一要求),白佑彬仍然安排“嘉陵江”号轻巡洋舰负责“接待”工作。另外,他也没有去迎接这批侦察兵,毕竟他去了“嘉陵江”号,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这批侦察兵只有一个任务。提前上岸,确定敌人的防御部署。
  相关的作战计划早以确定下来,舰队进入俾斯麦海之后,将派遣战舰将侦察兵送上新不列颠岛。完成侦察工作之后,第五大队地侦察兵将仿照上次炮击三浦半岛的做法,为舰队提供目标的具体坐标,然后引导舰队炮击。
  只是,与上次不同,这次陆战队还派了几名联络军官随同舰队一起行动。
  似乎要刻意做到保密,这些军官都临时编入了海军的战斗序列。而且换上了海军的军服。并且作为第31舰队的参谋军官编入了舰队司令部。
  毫无疑问,这批侦察兵让白佑彬更有信心了。
  只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十二日,舰队刚刚到达俾斯麦群岛西北大概二百五十海里处,正要准备与提供燃油的综合补给舰队会合,一封电报就发了过来。
  将补给工作安排下去之后,白佑彬将所有参谋军官。还有装扮成海军少校的彭鸿飞叫到了“东海”号的作战中心。这些人中,就数彭鸿飞最刺眼,因为他的身材、肤色与神态都不像海军军官,如果不知道他地真实身份,还会认为他是海滩救生员呢。
  做情报介绍地是于右任。
  一支由轻巡洋舰护送的美国船队已经在十二个小时之前离开了布里斯班,随后就在大堡礁东南与一艘伪装成了新西兰货轮的帝国袭击舰遭遇。因为有护航战舰,所以袭击舰没敢轻举妄动,只是跟随其航行了大概一个小时,确定其航向为正北。
  也就是说。这支由十五艘商船组成的船队正在赶过来。
  “毫无疑问,这是向腊包尔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的船队。”白佑彬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众人一眼。“十五艘商船,至少能够运送一个陆战师的兵力与配套的武器装备,外加至少十万吨作战物资。如果让这支船队安全抵达腊包尔,陆战队肯定需要付出更大地代价才能完成这次作战任务。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将其拦截下来!”
  “海军司令部是什么意思?”出任意料的,彭鸿飞首先打破了沉默。
  “这是战区司令部发来的电报,郭怀平将军让我们自行做出决定,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白佑彬又说道,“从陆少丰将军的角度考虑,肯定不能放过这支船队。现在,我们在这边没有破交舰。袭击舰又不足以对船队构成威胁。所以这个任务只能由我们来完成。”
  彭鸿飞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吗?”
  白佑彬看了眼提问的杨定方。说道:“显然不够。只要船队被我们拦了下来,腊包尔守军就会获得消息。因此,我们要尽快到达新不列颠岛,先让侦察兵上岸,然后再派遣巡洋舰与驱逐舰南下。主力舰仍然留俾斯麦海。拦截行动成功之后,我们立即炮击腊包尔的防御阵地。”
  到此,包括彭鸿飞在内,所有军官都皱起了眉头。
  按照计划,炮火准备应该从十五日开始,五天之后,也就是二十日,登陆舰队就将到达,登陆作战行动最迟不晚于二十二日。
  如果要南下拦截,即便走最短的航线,最快也只能在十七日才能干掉那支运输船队。
  如此一来,前期炮火准备的时间将缩短两天。在敌情不明地情况下,缩短两天的炮火准备时间将对登陆作战行动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当然,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落到了白佑彬与彭鸿飞的身上。
  要想顺利完成任务,舰队与侦察兵必须全力配合,争取将炮击效率提高六成。即便对学枪炮出身的白佑彬,以及帝国顶尖的侦察兵来说,这都是一个艰巨地挑战!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十二章 … 战术规划
  作为俾斯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新不列颠岛到的面积达到了三万七千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新不列颠岛的面积超过了台湾岛。因此,仅二万不到的守军只能集中守卫腊包尔,无法扩大防线。
  作为一座还未得到开发的岛屿,除了腊包尔之外,新不列颠岛上只有十多个土著渔村。另外,岛上没有一条可以供车辆通行的公路。最重要的是,新不列颠岛中部为地形陡峭的山区,而且覆盖着热带雨林。在此情况下,登陆部队不可能在别的地方上岸,然后跋涉几百公里,再去攻打腊包尔。
  山地与森林对陆战队正规部队作战的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