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203部分

巨浪-第203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万五千米之外。”蓝凌波一边说着,一边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妈的,秦孝东这王八蛋吓了我一跳!”
  “让他们尽快撤出战斗!”白佑彬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了,“我可不想在战斗结束之后安排战舰为受损的大型巡洋舰护航。另外,把坎宁安逼急了,他肯定会出动驱逐舰,到时候,我们还要靠这三艘大型巡洋舰来抵挡敌人的驱逐舰呢!”
  蓝凌波点了点头,立即去传达了命令。
  可以说,如果当时犯错误的不是秦孝东,而是另外一名舰长,白佑彬肯定要骂娘了。
  按照白佑彬的安排,伴随第11…1主力编队活动的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任务是为四艘战列舰提供直接掩护,即对付敌人的驱逐舰。
  虽然打到现在,欧洲联合舰队的驱逐舰还没有登场,但是随着包围圈一步步缩小,坎宁安在获胜无望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撤退。为了能够尽快摆脱第一舰队主力舰的打击,他必然会派出驱逐舰。到时候,能否挡住敌人的驱逐舰,能否让主力舰追上逃跑的欧洲联合舰队,就要看护航的巡洋舰了。
  可以说,白佑彬没有别的选择。
  舰队里现在就只有九艘巡洋舰。另外六艘派去掩护第11…2主力编队了。如果敌人地驱逐舰在第11…3主力编队擅离岗位的时候杀过来,四艘“英宗”级战列舰将不得不暂时放弃炮击敌主力舰,转而对付敌人的驱逐舰。
  另外。白佑彬不希望在这场战斗中有任何一艘大型战舰受到严重损伤。
  舰队距离本土港口有一万多海里,距离开普敦也有一万多海里地航程,任何一艘大型战舰受到重创都将影响舰队的作战能力。在撤退的时候造成更多地麻烦。如果受损严重,很有可能在返航的时候沉没。
  相对而言。八艘战列舰皮坚肉厚,挨几枚炮弹没什么。
  那三艘大型巡洋舰地防护性能连“果敢”号战列巡洋舰都比不上,别说欧洲联合舰队五艘战列舰的主炮,就算是其六英寸副炮(“威尔士亲王”号只有五点五英寸副炮)都能在一万米之内打得其皮开肉绽。显然,就算“海龙”级的三百毫米新式舰炮能够对敌人的战列舰构成威胁。也绝对没有与战列舰拼刺刀的实力。
  似乎其他人也感觉到了白佑彬地无名鬼火,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开口。
  “长官,敌舰队转向了!”
  “转向?”于右任朝报告的通信参谋军官看了一眼。
  “正在转向!”
  消息迅速传了过来,三分钟后,雷达就探测到,欧洲联合舰队地航向已经转到了一百四十度,而且还在继续向西偏转。最终,欧洲联合舰队的航向转到了一百二十度,速度在此时已经达到了二十二节。
  “朝第11…2主力编队去了。”
  不用于右任说,白佑彬都看了出来。
  此时,第11…2主力编队正好在欧洲联合舰队东北面大概二十四公里处。
  听到炮弹飞来时发出的声响。白佑彬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转向之后。欧洲联合舰队仍然在炮击第11…1编队的四艘战列舰,而没有将炮口转向第11…2主力编队。
  坎宁安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他想挡在第11…2主力编队前面。不让第11…2主力编队南下?
  即便只有舰首方向上的两座炮塔能够投入战斗,随着距离迅速拉近,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主炮仍然能够摧毁欧洲联合舰队的战列舰。
  “注意鱼雷攻击,让第11…主力编队小心敌人的鱼雷攻击。”白佑彬的面部肌肉抽搐了几下,“第11…3主力编队撤出战斗了吗?”
  “已经撤走了。”蓝凌波走了过来,“刚刚撤走。”
  “让他们立即绕过来。”白佑彬用手指头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航线,“到我们右侧,如果敌驱逐舰向我们发动鱼雷攻击,就要看这三艘大型巡洋舰地表现了。”
  白佑彬地这个战术判断非常准确,坎宁安在做出了一系列的战术机动之后,肯定会派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
  九点二十四分,雷达就发现了从北面冲来地六艘驱逐舰。
  这六艘驱逐舰没有攻击东面的第11…2主力编队,而是朝着第11…1主力编队杀了过来,速度超过了三十节!
  同时,欧洲联合舰队内的五艘战列舰调转炮口,开始炮击北面的第11…2主力编队。
  九点半刚过,在距离欧洲联合舰队不到二万米的时候,第11…2主力编队转向到一百二十度,与敌舰队平行航行,并且用主炮进行了还击。
  此时,白佑彬下令让第11…1主力编队转到九十度,并且将速度提高到二十四节。
  如此一来,欧洲联合舰队处于两支主力舰队之间,而且与两支主力舰队的距离都不到二万米。
  九点三十八分,第11…3主力编队在向西北航行了约莫五分钟之后,跟随第11…1主力编队转向到九十度。此时,第11…3主力编队的三艘大型巡洋舰已经位于第11…1主力编队的西北面,正好挡在了敌人的六艘驱逐舰之前。
  用“海龙”级对付驱逐舰。简直是易如反掌。
  要知道,“海龙”级大型巡洋舰原本就是用来执行破交作战任务地,在战场上遇到的最多的就是敌人地护航驱逐舰。即便舰队驱逐舰的战斗力比护航驱逐舰强得多。可是在“海龙”级大型巡洋舰面前仍然显得不堪一击。
  在进入鱼雷发射距离之前,就有三艘驱逐舰被三艘大型巡洋舰的炮火送入了海底。
  对付驱逐舰,“海龙”级地主炮一般用半穿甲弹。这样。就能保证穿甲弹在进入舰体之后爆炸,而不是迅速穿过驱逐舰薄弱的身体。掉入海中。重达四百二十公斤地三百毫米半穿甲弹本来就是为对付护航战舰而设计的,其装药量得到了惊人的七十五公斤,爆炸威力非常恐怖。
  据帝国海军的测试,一枚三百毫米半穿甲弹就能干掉一艘驱逐舰。
  三艘“海龙”级凶猛的火力让剩下地三艘驱逐舰顿时放弃了攻击第11…1主力编队的想法。另外,“海龙”级地舰长超过了“英宗”级战列舰。外形也极为高大,特别是其上层建筑。几乎就是一艘标准的战列舰。还有,“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主炮也是三三配制,与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完全一致。如此一来,敌人很容易将“海龙”级当作战列舰。实际上,以排水量为衡量标准,“海龙”级甚至超过了“南海”级战列舰!
  结果,三艘驱逐舰都冲向了第11…3主力编队,并且在最大射程上发射了鱼雷。
  这对“海龙”级大型巡洋舰有威胁吗?
  在敌人发射了鱼雷之后,三艘大型巡洋舰都没有急着转向,只是开始加速。同时。三艘战舰上的主炮与副炮仍然在继续向撤退的三艘驱逐舰开火。结果。三艘发射了鱼雷的驱逐舰也没能跑多远,就纷纷被炮弹追上。
  二分钟后。也就是大概九点五十一分,三艘“海龙”级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二十四节,而且还在继续加速。又过了三分钟,三艘大型巡洋舰才以极快的速度向南转向。结果,三艘英国海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全部落空。
  可以说,这场对付驱逐舰地战斗彻底展示出了大型巡洋舰地强大战斗力。
  加速方面,“海龙”级大型巡洋舰比任何一种战列舰都要优秀得多。其零到三十节的加速时间只有十八分钟,而战列舰要完成同样地加速,至少需要二十五分钟。转向方面,“海龙”级的灵活性堪比轻巡洋舰,在二十四节时,转过九十度只需要四十五秒,而当时最灵敏的“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至少需要一分二十秒。
  火力方面更没得说,重巡洋舰至少需要用三到四枚二百毫米炮弹才能干掉一艘驱逐舰,“海龙”级只需要一枚。另外,其一百三十毫米速射炮的威力不亚于任何一种驱逐舰的主炮,而且在更大的舰体上,稳定性更好,炮击准确率也就高得多。
  可以说,当时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快速战列舰与少数战列巡洋舰之外,只有美国海军即将服役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战斗力能够与“海龙”级媲美,其他的所有战舰都不是“海龙”级的对手。不说别的,英国海军的“声望”号战列巡洋舰都不一定是“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对手。
  有一点必须得承认,“海龙”级大型巡洋舰不是主力舰。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不会白痴到拿这种不比战列巡洋舰强多少的战舰去与敌人的快速战列舰死拼。可以说,正是得到了正确的应用,“海龙”级,以及所代表的大型巡洋舰才没有步入战列巡洋舰的后尘,成为海军的“软肋”。
  大型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活跃表现也证明了一点:虽然战舰的性能很重要,但是能否得到正确的应用比战舰本身的性能更加重要。也就在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虐杀”英国与西班牙的六艘驱逐舰的时候,双方战列舰的战斗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
  在遭到两支主力舰编队夹击的情况下,即便坎宁安再厉害,也难以挽回败局。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九章 … 绣花枕头
  欧洲联合舰队里面,最先遭殃的(按照战沉时间计算)是排在第四位的“西班牙”号战列舰。当时,“西班牙”号同时面对两个敌人,一是北面的“仁宗”号战列舰,二是南面的“英宗”号战列舰。
  可以说,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也难以与两个敌人,特别是位于两舷方向上的两个敌人同时交战。首先是战列舰一般只有一套主要火力控制与指挥系统,因此在战斗中往往只能同时打击一个目标,如果需要打击另外一个目标,就得利用备用火力指挥系统,其炮击精度将大大降低。其次是战列舰的防御设置,特别是主炮炮塔的防御设置都是正面强,侧面弱,背面最弱。如果敌人来自炮塔的后方,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炮背面装甲都不可能挡住敌舰主炮的轰击。
  可以说,战列舰在设计的时候,工程师就不会考虑同时对付两侧的敌人。
  战斗中,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会尽全力避免出现被敌人两面夹击的情况。只是,在一些偶然性的战斗中,舰队是无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比如,现在欧洲联合舰队就遭到了第一舰队的两面夹击。
  九点四十七分到五十六分之间的十分钟里,“西班牙”号就遭到了第一轮痛揍。
  这轮“暴击”都是由“仁宗”号施加的。
  此时的“仁宗”号,已经不是“大东海战”时的“仁宗”号了。虽然还是那批官兵,但是在战场上磨练了一年多,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多场海战之后,“仁宗”号的官兵已经成为了帝国海军最优秀的舰队官兵。
  四十七分,第一枚穿甲弹就异常准确的打中了“西班牙”号的后桅杆。
  当时,“西班牙”号采用的还是美国海军战列舰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标准笼式桅杆,而不是更轻巧坚固的三脚桅!
  虽然这枚炮弹没有让“西班牙”号失去战斗力,但是后桅杆上地几名了望员,还有桅杆顶部的备用火力指挥中心内的十多名官兵死得不明不白。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美国的船舶设计工程师。
  上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班牙海军就提出了建造新式战列舰地要求。只是苦于没有自己地工程师队伍。以及西班牙地造船厂难以承建大型战舰。几个主要盟国又都忙着在为自己地战舰更新换代。所以西班牙海军建造新式战列舰地想法只能是想法。根本不可能立即付诸实施。
  直到《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条约签署之后。西班牙与法国获得了建造一批战列舰地“特权”。西班牙海军才重启了新式战列舰地设计与建造计划。当然。这个时候。西班牙仍然没有足够地工程师可以完成新式战列舰地设计。
  在此情况下。美国伸出了援手。
  当时英国在忙着开发“纳尔逊”级战列舰。法国则在设计“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意大利海军也在忙着弄自己地“维内托”级战列舰。西班牙又不太喜欢英国与法国战舰地前卫设计思想。意大利地“维内托”级在防护上存在严重问题。结果。只有美国能够帮助西班牙设计新式战列舰。
  按照当时双方达成地协议。美国不但要帮助西班牙设计战列舰。还帮助西班牙完成前两艘战列舰地基础建造工作。只是在完成了大部分舾装之后。才返回西班牙地造船厂。进行最后地建造与调试工作。
  进行基础设计地时候。美国工程师大量借鉴了“标准战列舰”地设计思想。
  而所谓的“标准战列舰”是美国海军提出的,在基本上相同的舰体上安装不同的设备,形成不同级别的战列舰,以此来简化设计工作,并且提高战舰地建造效率。其第二代“标准战列舰”的第一级为“宾夕法尼亚”级。随后又有“新墨西哥”级、“田纳西”级与“科罗拉多”级。由此可见,美国工程师采用的基础设计思想是比较旧的,根本没有用上当时美国的最新技术。
  当然,为了满足西班牙海军的战术要求,美国工程师还是动了很多脑筋。
  比如,重新设计了舰体的水下线条,减小了航行阻力;采用原本为快速战列舰研制的动力设备,使输出功率达到了十万轴马力,最终使其航速达到了三十节;为了提速。战列舰的防御能力比“科罗拉多”级有所降低,另外放弃了很多用来提高生存能力地设计方案,主要就是减重;采用与“科罗拉多”级一样的主炮配制,只是换用了由法国开发的十五英寸主炮,而不是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主炮。
  如此一来,“西班牙”级成了一种“四不像”战列舰。
  其基本设计来源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采用了为“北卡罗来纳”级研制的,而且还不算太成熟的动力设备,主炮却是法国货。生存能力向意大利战列舰看齐(当时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被公认为生存能力最差的战列舰)。
  由此可见。就算西班牙海军宣称“西班牙”级战列舰是标准的快速战列舰,也最多只是空有其表。除了速度之外,火力、防护与生存力都达不到快速战列舰地标准,战斗力更是比美国与帝国海军地快速战列舰差多了。
  对付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