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286部分

巨浪-第286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出了照明弹,最终确认那是一艘西班牙海军的轻巡洋舰。
  这一情况,早被白佑彬考虑到了。
  按照作战计划,钟长生一面安排侦察舰加强西北方向上地搜索工作,一面调整第41舰队的队列。六艘战列舰组成了第41…1主力编队;十二艘轻巡洋舰被编成了二支巡洋舰编队。其中一支负责外围侦察,另外一支负责近距离掩护;十二艘驱逐舰也编成了二支驱逐舰编队,分别部署在了主力编队前后。
  十点半,前出侦察的轻巡洋舰就现了规模庞大的英国大西洋舰队。
  与白佑彬预料的完全一样,英国大西洋舰队就在第41舰队的西北方向上,当时距离第41舰队只有五十多海里。
  十一点四十五分,“长江”号上的雷达探测到了英国大西洋舰队里的二艘战列舰。
  很快,雷达又现了其他几艘战列舰。第41…1主力编队里的其他五艘战列舰上地雷达也先后现了目标。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三十海里之内。
  十二点刚过。在确定英国大西洋舰队正在向南转向。准备抢站第41舰队前方的有利阵位之后,钟长生下令让舰队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二十五度。并且将航行速度提高到了二十节。因为受到“昆仑山”级战列舰,即“祁连山”号的拖累,所以二十节是第41舰队保持整齐队列的最快航行速度。
  十分钟后,英国大西洋舰队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一十度。
  毫无疑问,双方都已现了对手,并且都在做战术机动。
  在朝二百二十五度方向上航行了大概四十分钟之后,钟长生下令让舰队转向到二百七十度,继续向西航行。
  英国大西洋舰队也很快转到了同一方向上。
  凌晨一点过五分,在双方的斜距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的时候,第41舰队与英国大西洋舰队几乎同时开火。
  到此,“加的斯湾海战”正式开始了!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一章 … 老将交锋
  在前半个小时的炮战中,双方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与“复仇”级战列舰的外观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复仇”级减少了锅炉的数量,只有一根烟囱,而“伊丽莎白女王”级有二根烟囱。可是,这点差别在雷达上很难辨别出来。所以,炮战打响之后,钟长生还无法立即确认交战情况。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艘“复仇”级战列舰不在最前面,就在最后面。
  表现最突出的还是“长江”号与“黄河”号。
  在一点十分左右,“黄河”号就打中了二号目标舰,只是没有能够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据后来从英国海军获得的资料来看,那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打中了排在第二位的“厌战”号的舰尾,并且差点打中了舵舱,只是其穿甲威力过于强大,穿甲弹上的引信还没有来得及启动,炮弹就贯穿了舰体,掉入了海中。
  “长江”号也在一点二十分之前收到了第一个战果。
  从了望员的观察结果来看,这枚穿甲弹应该打中了其B炮塔左侧的炮墩副炮,并且引起了大火。只是火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并且被扑灭了。从战后获得的资料来看,这枚穿甲弹没有爆炸,只是在落下时刚好砸中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副炮炮墩里的几枚炮弹,并且引发了小规模的爆炸,从而引起了大火。
  跟在后面的四艘战列舰都没有超常表现,在前半个小时内,可观察到的战果加起来也不到四个!
  相应的,英国大西洋舰队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打了半个小时,第41…1主力编队里的六艘战列舰只挨了七枚炮弹,且造成损伤的只有三枚,另外四枚穿甲弹中,有三枚在爆炸前落入了海里,另外一枚则没有爆炸!
  可以说。这半个小时的战斗暴露出了老式战列舰的最大缺陷。
  除了“长江”号与“黄河”号之外,其他十艘战列舰地远战能力都不强,甚至可以用完全没有来形容。主要的问题不是双方的主炮没有足够的射程,也不是没有配备雷达,而是双方的主炮都没有合适的炮弹。
  不管是帝国海军地三百五十毫米舰炮。还是英国海军地十五英寸舰炮。都没有配备重型穿甲弹。其远程穿甲能力非常弱。拿英国海军地十五英寸舰炮来说。在八千米地距离内。能够对包括“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内地。几乎所有地快速战列舰构成致命地威胁。其使用地高初速。轻质量地穿甲弹在平射情况下。穿甲威力甚至在帝国海军地四百毫米舰炮之上。可是。只要距离拉开。英国海军惯用地高初速轻质穿甲弹就没有多少威胁了。
  在雷达广泛应用。且各国越来越重视远程作战地情况下。近战地机会又有多少呢?
  当然。此时出现地情况。也是钟长生非常乐意看到地。
  按照白佑彬制订地作战计划。在第43舰队完成任务之前。第41舰队只需要缠住英国大西洋舰队。不用急着与其决战。另外。要尽量把交战海域控制在加的斯湾南部。为第43舰队争取到活动空间。
  现在地情况。对第41舰队非常有利。
  只要不缩短交战距离。“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复仇”级上地十五英寸舰炮对“长江”号与“黄河”号地威胁并不大。相反。只要运气好一点。不再出现穿甲弹在命中之后不发生爆炸。或者引信启动时间过晚地情况。“长江”号与“黄河”号就能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狠狠地教训英国战列舰。
  战斗这么拖下去,就算四艘老式战列舰全部战损,第41舰队也能完成任务。
  因此,需要着急的不是钟长生,而是英国大西洋舰队的指挥官萨摩维尔海军上将。
  情况正如钟长生所预料的那样,二点前。英国大西洋舰队首先转向到了二百五十度,以二十度的切角逼近第41舰队。
  为了避免过早与大西洋舰队决战,钟长生也立即命令转向到二百五十度。
  此时,双方的交战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三千五百米。虽然在这个距离上,十五英寸穿甲弹仍然很难打穿“长江”号与“黄河”号的主装甲带,但是其他四艘战列舰受到的威胁增大了不少。
  二点三十五分,位于编队最后面的“祁连山”号中弹。
  这枚穿甲弹打在了舰体右侧距离舰尾大概三分之一舰长处,且穿透了主装甲带,在二号锅炉舱外面爆炸。导致二号锅炉舱进水。
  损失了动力之后。速度本来就最慢地“祁连山”号战列舰再也跟不上舰队的步伐了。
  十五分钟之后,英国大西洋舰队再次转向。以二十度的切角逼近第41舰队,并且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四节。
  毫无疑问,在获得了兵力上的优势之后,萨摩维尔准备与第41舰队拼刺刀了。
  钟长生可不会这么快就放弃努力,仅仅五分钟后,他也下达了同样的转向命令,并且让舰队加速到了二十一节。这是第41…1主力编队在去掉了“祁连山”号战列舰之后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
  随着速度提高,这些原本高速稳定性就不太好的老式战列舰的炮击精度立即降低。
  很快,钟长生也做出了判断,位于大西洋舰队主力编队最后面的是一艘“复仇”级战列舰,其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前面。因为留在大西洋上地那艘“复仇”级战列舰,即“拉米利斯”号并没有像四艘姊妹舰那样,进行现代化改进,所以其最高航行速度仅有二十三节,战斗中则只能达到二十二节。如此一来,当英国大西洋舰队加速转向之后,最后面地“拉米利斯”号自然跟不上舰队的速度。
  显然,萨摩维尔并没有犯错误。
  丢下速度不快地“拉米利斯”号,利用“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速度优势,萨摩维尔让钟长生必须做出两难决策。
  如果第41舰队选择转向逃跑,“长江”号与“黄河”号的最快速度超过了二十七节,而且这次的轻载出航,“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根本追不上。如此一来,另外三艘战列舰就将成为牺牲品。如果钟长生不选择撤退,就必须于大西洋舰队决战,即便“长江”号与“黄河”号能够战胜各自的对手,另外三艘战列舰也打不过“伊丽莎白女王”级,最终导致“长江”号与“黄河”号遭到围攻。
  只是,萨摩维尔要想把钟长生逼得走投无路,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第41舰队没有后援,且执行的是掩护第43舰队杀入大西洋的作战任务。
  显然,这个条件并不具备。
  在大西洋舰队再次转向之后,钟长生也不甘示弱的让第41舰队转向到了二百三十度航向上,并且首先将航速降低到了十四节。这是老式战列舰能够确保炮击精度的最快航速,再快,炮击命中率就将大幅度降低。
  随着大西洋舰队追上来,双方的交战距离迅速缩短到了一万一千米左右。
  在这个距离上,不管是十五英寸舰炮,还是三百五十毫米舰炮,都能对对手构成严重威胁。
  也就是说,第41舰队摆出了与大西洋舰队决战的架势。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减速,舰队就将离开加的斯湾。此时,钟长生并不知道第43舰队在哪。按照作战计划,第43舰队在干掉了二艘“前卫”级战列舰之前,不会主动与第41舰队联系。即便第43舰队没有发来坏消息,应该按照计划到达了加的斯湾的西南部海域,已经不在第41舰队南面了,可是钟长生仍然不敢冒险。毕竟,确保大西洋舰队在第43舰队的拦截范围之内,是完成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
  就在钟长生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南下的时候,萨摩维尔也起了疑心。
  从英国海军掌握的情报,第41舰队的任务是掩护第43舰队与几支破交舰队杀入大西洋。在第四舰队的实力得到加强,至少另外四艘刚刚接受了现代化改进的战列舰到达之前,帝国海军不会在大西洋上采取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行动。
  按照这个任务,第41舰队完全没有必要与大西洋舰队决战。
  随着大西洋舰队追上来,第41舰队的最佳战术就是保持较高的航行速度,降低双方的命中率。另外,在到达靠近北非海岸线的海域之后,第41舰队向左转向,摆脱大西洋舰队,返回直布罗陀要塞。
  可以说,第41舰队什么时候向东转向,就意味着第43舰队什么时候突破了防线。
  无论如何,第41舰队都不应该摆出与大西洋舰队决战的架势,而是应该尽量的拖延时间。在情况不利的时候,第41舰队甚至应该主动退出战斗,让第43舰队凭借速度上的优势突破英国舰队的封锁线。
  现在,情况就对第41舰队不太有利。
  第41舰队不但没有转向,也没有加速,而是降低了航行速度,这与之前的所有推测完全矛盾。
  难道,第43舰队并不打算杀入大西洋,而是埋伏在附近?
  萨摩维尔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证明他的疑虑是正确的。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二章 … 再逢敌手
  白佑彬是在十一点左右被杨定方叫醒的。
  此时,第4舰队派出的侦察舰已经发现了英国大西洋舰队,钟长生也已下达了战斗命令,随时准备与敌人交火。
  第4舰队与英国大西洋舰队遭遇,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
  以大西洋舰队的航行速度,此时肯定在加的斯湾北部某处海域,而且其首要任务肯定是寻找第4舰队与第43舰队,而第43舰队在第4舰队的南面,所以大西洋舰队肯定首先与第4舰队遭遇。
  只是,双方遭遇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
  回到司令舰桥后,白佑彬询问了一下各艘侦察舰的情况。派出去的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没有发现敌舰队的行踪。也就是说,那二艘“前卫”级战列舰还没有到达,或者与第43舰队的距离还很远。
  白佑彬并不担心找不到“机动舰队”(之前,英国海军的机动舰队由战列巡洋舰为主力,随着“胡德”号在拦截“俾斯麦”号的战斗中被击沉,“声望”号与“虎”号在太平洋被击沉,英国海军将二艘刚刚服役的“前卫”级快速战列舰编入了机动舰队,负责协助本土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作战)。
  直布罗陀海峡西面的大西洋海域并不宽敞,北面是伊比里亚半岛,南面是非洲大陆,整个海域像一个巨大的平底碗,其东西深越二百公里,南北宽约四百公里。对三支舰队来说,如此狭窄的海域根本没有藏身之所。
  第43舰队与第41舰队一共安排了近二十艘侦察舰,在西面进行拉网式搜索。
  如果找不到机动舰队,就只能证明机动舰队并没有赶来参战。
  这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二艘“前卫”级战列舰在三个月前才建成,而英国海军的官兵素质在战争期间降低了不少,大量新兵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基本战斗力。三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短暂了一点。如此一来,英国海军很有可能为了保存实力。仅仅虚晃一枪,不会让仅有二艘快速战列舰的机动舰队来对付第43舰队。
  制订作战计划地时候。白佑彬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如果机动舰队没有赶来参战。第43舰队就将向西北方向转向。绕到大西洋舰队地身后。然后与第4舰队联手干掉大西洋舰队。当时。白佑彬甚至想到。如果大西洋舰队不来应战。他就率领第4舰队与第43舰队去炮击拉科鲁尼亚港。摧毁大西洋舰队距离直布罗陀最近地海军基地。迫使英国海军收缩防御圈。当然。大西洋舰队已经出现在了战场上。这种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最让白佑彬担心地是机动舰队赶来参战。却没有来对付第41舰队。
  如果机动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一同行动。则有可能对第41舰队取得绝对优势。从而导致第41舰队在第43舰队到达之前战败。甚至被全歼。即便机动舰队没有前去协助大西洋舰队。也可能埋伏在大西洋舰队附近。等着第43舰队主动送上门去。然后与大西洋舰队夹击第43舰队。
  出现这种情况地话。就证明英国海军识破了白佑彬地战术计策。
  可是。英国海军会相信第41舰队不会去破坏大西洋上地生命航线吗?或者说。英国政府敢拿自己地生命线打赌吗?只要第41舰队出现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