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322部分

巨浪-第322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新掌握了舰队的指挥权之后,白佑彬就得立即做出取舍!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六十六章 … 夹尾而逃
  从七点半到八点,在三艘“狮”级的重炮面前,“台湾”号仅仅坚持了半个小时。
  这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半个小时。
  战后,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正是“台湾”号单独抵挡住了英国本土舰队的炮击,让第41舰队的另外三艘战列舰没有受到威胁,同时让第4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可以放心大胆的收拾第2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才为第四舰队获得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然,对战局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有白佑彬的战术决策。
  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官霍顿的战术风格也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如果换成了其他人来指挥本土舰队,恐怕遭到重创的就不仅仅是“台湾”号了。当时,本土舰队的三艘战列舰占领了丁字头,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在此情况下,三艘“狮”级战列舰肯定应该放慢航行速度,尽量提高炮击命中率,并且依次打击朝其驶来的四艘“省”级战列舰。只要战术安排得当,就很有可能重创四艘“省”级战列舰,甚至击沉其中一到二艘,从而彻底改变战场上的局面。
  问题就是,霍顿并不是那种敢于冒险的指挥官。
  从英国本土舰队这几年的表现来看,霍顿属于稳重有余,进取不足的那类将领。即便在形势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他首先考虑的不是歼灭敌人,而是保全自身的实力,避免承受过大的损失。
  前面已经提到过,霍顿的指挥风格在之前三年中收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可是,当他面对截然不同的战场环境,面对截然不同的局势时,却没有变通,仍然采取了极为保守地打法。在“台湾”号朝着三艘“狮”级战列舰冲过去的时候。霍顿不但没有下令减速,反而下令将航速提高了二节。也许有人会认为,霍顿下令提速,是为了炮击“台湾”号后面的另外三艘“省”级战列舰。实际上,直到“台湾”号退出战斗,三艘“狮”级战列舰才转移炮口,朝“广东”号开火。显然,霍顿不是在寻找歼敌的机会,而是在进行战术规避。
  如果霍顿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主动避让。那就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了。
  不过换个角度。也许就能明白霍顿采取避让战术地原因。
  从综合战斗力上看。“狮”级远不如“省”级。最多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持平。另外。“狮”级地防护能力远不如“衣阿华”级。随着距离逼近。“省”级地主炮随时都有可能击穿“狮”级地装甲。
  另外。当时第21舰队正在向本土舰队西面航行。即便斯普鲁恩斯更换了旗舰。他也没有失去对舰队地指挥能力。按照第21舰队地航线来看。斯普鲁恩斯肯定想用本土舰队来对付穷追不舍地第42舰队里地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从而获得喘息。甚至是逃离战场地机会。
  在此情况下。如果本土舰队放手对付第41舰队地四艘战列舰。最终很有可能遭到第四舰队里所有战列舰地夹击。结果将不言而喻。斯普鲁恩斯不会留下来给霍顿陪葬。在成功“掩护”第21舰队撤退之后。本土舰队将成为第21舰队地替死鬼。
  由此可见。霍顿主动避让。就是不想成为牺牲品。
  随着“台湾”号在遭到重创之后主动撤退。战场上地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此时,杨定方地表现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确定舰队旗舰失去了指挥能力之后,杨定方立即接过了指挥权,“武宗”号成为了舰队的临时旗舰。同时,杨定方立即向三艘还在作战的“省”级战列舰下达了新的命令,并且调整了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行动。
  以“广东”号为首的三艘“省”级战列舰首先提速。
  这么做,除了能够掩护“台湾”号向南撤退之外,还能逼迫英国本土舰队尽快向西转向。从而在进入战列炮战阶段的时候,控制住交战距离,让英国本土舰队不能随心所欲的离开战场。
  紧接着,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地速度也提高到了二十四节。这是当时“武宗”号与“世宗”号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
  随着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加速赶上来,英国本土舰队的优势将变得荡然无存。
  当时,“肯塔基”号已经丧失了全部战斗力,“路易斯安那”号也仅有二门主炮还能继续开火。在此情况下,第21舰队是否投入战斗,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杨定方的战术意图也很简单:集中全部力量。打残英国本土舰队。
  只要七艘战列舰能够正常发挥。就能在炮战中干掉,或者重创三艘“狮”级战列舰。到时候。即便霍顿想主动撤退,也没有那个能力。
  因为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对付“缅因”号与“明尼苏达”号的时候用了不少的时间。所以不能及时赶到,最快也只能在八点半左右追上英国本土舰队,所以局势并没有立即变得对第四舰队有利。
  在杨定方赶上来之前,三艘“省”级战列舰要单独面对三艘“狮”级战列舰。
  另外,在此之前,杨定方与白佑彬都先后投入了一支驱逐舰编队与一支巡洋舰编队,向第21舰队与英国本土舰队发动了鱼雷攻击,此时第四舰队里只有一支驱逐舰编队可以调动,而二只巡洋舰编队还没有重新恢复队列,难以发动有效的鱼雷攻击。
  在此阶段,局面对英国本土舰队是比较有利的。如果霍顿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恐怕结局就会发生很大地变化。
  显然,霍顿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
  在面对三艘战斗力都有所降低的“省”级战列舰时,本土舰队的三艘“狮”级战列舰的表现依然谨慎保守。
  当时,“广东”号只剩下了四门主炮,“江苏”号还有七门主炮。“吉林”号则只有六门主炮,火力仅为本土舰队三艘“狮”级战列舰地百分之六十左右。另外,三艘“省”级战列舰上的副炮也都有所损失,连火力指挥与控制系统也有损坏。可以说,局势对三艘“省”级战列舰极为不利。
  炮战重新开始之后,霍顿首先想到的不是怎么干掉三艘“省”级战列舰,而是怎么避开对手。或者说,当时霍顿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与勇气了。
  这也不能怪霍顿。第21舰队在撤出战斗之后,即便能够战胜三艘“省”级战列舰,本土舰队还要面对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打到最后,即便第四舰队会伤亡殆尽,本土舰队也要承受极为惨痛地损失。
  明帝国海军能够承受损失,美国海军也能够承受损失,英国海军却不能承受损失。
  在仅剩六艘战列舰地情况下,如果再丢掉三艘最先进,最强大的“狮”级战列舰。英国海军不但会丢掉北大西洋地制海权,甚至还会失去保卫本土的能力。
  八点二十五分,三艘“省”级战列舰与三艘“狮”级战列舰地炮战打了不到十五分钟,本土舰队就再次转向了。
  此时,第21舰队在本土舰队的西面,且航线偏北大概五千米。
  霍顿没有与第21舰队会合,而是以四十五度的切角从第21舰队的屁股后面绕了过去,然后直接转向北上,并且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八节。
  显然。霍顿逃跑了,而且是丢下其美国“战友”,单独逃跑了。
  当初,斯普鲁恩斯为了保全第21舰队,丢下了坎宁安指挥的英国大西洋舰队,单独离开了战场。当他得知霍顿丢下了他,单独撤出战场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可以说。霍顿把握转向撤退的能力非常强大。
  如果本土舰队晚五分钟转向加速,杨定方率领的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就赶了上来,到时候本土舰队想逃都逃不掉。
  当然,霍顿地这一能力也在常年与德国海军的纠缠中锻炼出来的。
  到此,战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下来,在本土舰队主动撤出战斗之后,第21舰队成为了追歼的对象。
  此时,白佑彬也在“王博”号轻巡洋舰上收回了舰队的指挥权。
  了解了战场情况后,白佑彬立即让杨定方抽调几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去跟踪监视撤退的英国本土舰队。同时命令七艘战列舰加速追击美国海军第21舰队。
  很明显。白佑彬放弃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在继续战斗的七艘战列舰地最快速度都在二十四节左右。而英国本土舰队的撤退速度在二十八节以上,根本追不上。
  当时。“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的速度也在二十七节左右。
  八点四十分,白佑彬调集了能够及时赶来的八艘轻巡洋舰,然后让第41…5驱逐舰编队向第21舰队发动了鱼雷攻击。
  能否干掉第21舰队里的最后二艘战列舰,就要看这次鱼雷攻击了。
  万幸的是,“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上的主炮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其副炮对轻巡洋舰的威胁并不是很大。另外,斯普鲁恩斯之前已经在掩护“缅因”号地战斗中派出了一批辅助战舰,此时留下来为“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护航的辅助战舰并不是很多,难以阻挡驱逐舰。
  也直到这个时候,斯普鲁恩斯才猛的回过神来,发现霍顿“抛弃”了他。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六十七章 … 全歼死敌
  面对来势汹汹的驱逐舰舰群。在“文森斯”号上坐镇指挥的斯普鲁恩斯立即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发现本土舰队“不辞而别”之后。斯普鲁恩斯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在三艘“狮”级战列舰完好无损,拥有完备战斗力的情况下,霍顿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率领舰队撤出了战斗,丢下了遭到重创的第21舰队。当然,选择性的“失意症”让斯普鲁恩斯忘记了当初他是怎么丢下坎宁安的大西洋舰队。
  八点四十分的时候。斯普鲁恩斯就下令舰队加速前进。
  他没有急着让舰队转向。此时态势还不是很明朗。无法判断出白佑彬到底会去追击本土舰队。还是追击第21舰队。如果转错了方向。结果很有可能使第21舰队遭到第四舰队的围攻。
  此时。白佑彬已经让驱逐舰赶了上来。
  五分钟后。“文森斯”号的雷达探测到了正在逼近的驱逐舰舰群。
  毫无疑问。白佑彬放过了已经逃出战场的本土舰队。决心全力对付第21舰队。从对方迅速派遣驱逐舰来看。第四舰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至少其主力舰都损失了一些速度。难以全速追赶第21舰队。也正是如此。白佑彬才会放弃更有油水,可是速度更快的本土舰队。选择对付已经被打残,却难以提速的第21舰队。
  问题是,第21舰队的情况更糟糕。
  二艘主力舰不但损失了几乎所有主炮。而且左舷上的大部分副炮与速射炮也在战斗中被摧毁了。面对杀奔而来的驱逐舰。只能指望随行的辅助战舰。
  当然,白佑彬没有给斯普鲁恩斯这个机会。
  在八艘驱逐舰的身后。八艘轻巡洋舰高速跟进。其中至少有六艘是明帝国海军最先进。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功臣”级。
  在之前的战斗中。“功臣”级轻巡洋舰就表现出了压倒性的战斗力。
  当时。为了阻止对方的鱼雷攻击。霍顿就派出了八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结果其中三艘轻巡洋舰与全部四艘驱逐舰在不到十五分钟的炮战中被第41舰队派出来的六艘“功臣”级轻巡洋舰打成了“废物”。
  此时。第21舰队里只有六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可用。
  除掉担任旗舰的“文森斯”号。斯普鲁恩斯只能派出五艘轻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这点兵力。根本无法阻挡冲来的驱逐舰舰群。也不可能打败对手的八艘轻巡洋舰。
  打到这一步。第21舰队基本上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八点五十分。八艘“花”级驱逐舰齐刷刷的向西转向。随即。跟在其后面的八艘轻巡洋舰向迎面驶来的美军战舰开火。
  “功臣”级不但拥有轻巡洋舰中首屈一指的防护能力。以及极为强大的火力。其速度也不输给当时任何一种驱逐舰。因此。在伴随驱逐舰行动。为驱逐舰提供火力掩护的时候。“功臣”级往往能够非常及时的赶到。并且非常及时的投入战斗。
  此时。第21舰队里的二艘主力舰仍然在向西逃窜。
  不远处。第四舰队的七艘战列舰也在以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向西追赶。
  双方辅助战舰之间的战斗打的异常激烈。
  与以往不一样。第四舰队的八艘轻巡洋舰没有分散迎敌。而是像战列舰一样。排成了整齐的队列。纷纷将炮口转向了右侧。以最大的火力密度向正在追赶八艘“花”级驱逐舰的美军战舰开火。
  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派出的九艘战舰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效果。
  随着一艘艘战舰被密集的炮弹打中起火。或者在爆炸中沉没。斯普鲁恩斯心里的希望也在一点点的熄灭。
  九点刚过。一束电波从“文森斯”号轻巡洋舰上发射了出来。
  当“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的舰长收到电报的时候。“文森斯”号已经转向到了三百三十度。并且以三十三节的最快速度离开了战场。
  斯普鲁恩斯选择了撤退。是他个人的撤退。而不是舰队的撤退。
  按照他的命令。“肯塔基”号与“路易斯安那”号的舰长有权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弃舰。或者投降的命令。只是按照美国海军的军规。如果舰长决定投降。也只能是战舰上的官兵投降。舰长在离开的时候。必须打开战舰底舱的通海阀门。或者在战舰底部安设炸药。不能使战舰落入敌手。
  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既痛苦,又无奈的决定。
  他并不知道,就在五分钟前,英国本土舰队转向南下。大概是霍顿意识到丢下第21舰队是很不“道义”的举动。或者说第21舰队覆灭之后。英国海军将失去最有力的支持。从而失去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问题是。霍顿会不顾自身安危来营救第21舰队吗?
  如果他有这个胆识。半个多小时之前就不会撤出战斗了。
  最终。当“文森斯”号与英国本土舰队会合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