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453部分

巨浪-第453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计划行动吧。”白佑彬长出了口气,又说道,“给陆少丰回电,让他代我感谢彭鸿飞以及第五大队的所有侦察兵。并且告诉彭鸿飞,他们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大功,我会将他们地战绩汇报上去的,并且为他们申请理应获得地嘉奖。”
  “还有别的吩咐吗?”
  稍微迟疑了一下,白佑彬才摇了摇头。
  想到没有让陆战队地作战部队上岸,没有让成千上万名陆战队官兵去冒险,白佑彬已经感到非常的满足了。设想,如果没有第五大队地出色表现,为了吸引美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让陆战队在新奥尔良附近登陆,那么牺牲的就不是三名侦察兵,恐怕是三百名,甚至三千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将士了。
  这次的作战行动,也让早已在战争初期就一战成名的第五大队再次受到了关注。
  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五大队在战争期间执行得最为漂亮的一次作战行动。同时,这也是第五大队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执行的最后一次重要的作战任务。虽然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第五大队的一千六百多名官兵都在各个战场上履行着帝国军人的本职工作,并且为帝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比起抢走一艘数万吨的战舰来说,其他的那些任务都显得相形见绌,不值一提。
  炮击在下午一点半左右结束,比预计的多了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点半,秦孝东率领的驱逐舰编队回到了舰队里面,第五大队的侦察兵也搭乘汽艇回到了登陆舰上。
  随后,白佑彬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当时,白佑彬并没有急着发出捷报。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害怕陈锦宽在收到消息之后,再给他安排更加艰巨的任务。
  并不是白佑彬害怕困难,而是他不想让帝国将士做出没有多大意义的牺牲。
  可以说,对数以百万计的帝国将士来说,在战争中坚持了七年,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眼看着战争行将结束,即便是白佑彬,也梦想着回家与亲人团聚,更别说那些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普通军人。从根本上讲,爱国的核心动力就是保家。如果军人能够舍弃家庭,舍弃亲人,又为什么不能够舍弃自己的祖国呢?只有爱家的军人才能真正的爱国,也才能真正的为自己的祖国流血牺牲。因此,在这个时候,军人梦想着回家,梦想着与亲人团聚,并不是他们软弱,也不是他们背叛了军人的本职,而是一种天性,一种不需要为之感到羞愧,更不需要为之自责的天性。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舰队已经到达了外海。
  直到这个时候,白佑彬才让庞晋元发出了捷报。
  等到他吃过晚饭,回到司令舰桥做离岗前的视察时,庞晋元送来了由海军司令部,而不是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
  显然,这是陈锦宽直接发来的电报。
  没有多少让人意外的内容,除了褒奖所有在这次行动中的有功人员之外,还要求白佑彬尽快安排人员与护送力量,将“缴获”的战列舰送回国内。
  看完了电报之后,白佑彬才真正的松了口气。
  电报中没有提到新的任务,甚至没有提到其他任务。显然,陈锦宽没有狮子大开口,夺取“澳大利亚”号战列舰,已经让他感到非常满足了。
  宣告了舰队将直接返回太子港的消息之后,白佑彬就让肖定邦负责领航,同时让庞晋元去联系杨定方,让杨定方安排好侦察警戒力量。在参谋们忙碌起来的时候,白佑彬已经离开了司令舰桥,回到了司令官住舱。
  几天下来,白佑彬绷紧了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
  即便在数十年后,当白佑彬回忆起这次的行动时,都有点后怕。在他口述,由别人撰写的回忆录中,白佑彬就多次提到,作为战场上的指挥官,必须以确保手下将士的安危为首要任务,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主。
  这一点,一直贯穿着白佑彬的整个军人生涯。
  后人在评价这位帝国海军的传奇将领时,也对其格外重视官兵的利益深佩不已。后来,几乎所有与白佑彬有关的传记类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到,白佑彬不但是一个擅长指挥舰队作战的战将,更是一个能够把官兵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的仁将。
  也许,对一个注定不会平凡的将领来说,获得官兵的支持与信赖,远比获得几个豪门贵族的帮助宝贵得多吧!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十二章 … 唯一任务
  奥尔良的行动确是陈锦宽直接部署。且没有太大的军事意义。
  当时。陈锦宽的压力也不小。一方面。他要设法从首辅那争取到足够多的军费。为海军的最后扩张提供支持。也为海军在战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他还为正在进行停战谈判提供帮助。尽快让美国承认战败。最后。他还尽量控制住海军的行规模。减少海军在战争末期的损失。
  作为海军总司令。陈锦宽就确实有很多难言之隐。
  他并不是不在乎海军将士的性命。是他也没有别的选择。白佑彬发回捷报之后。陈锦宽首先询问的就是伤亡情况。
  在得知仅有三名侦察兵阵亡。十多名官兵负伤之后。陈锦宽才松了口气。
  当时。正好是帝国间上午七点。
  赶在首辅去召开新一天的内阁会议之前。陈锦宽赶到了首辅官邸。亲自汇报了这次的作战行动。
  三日后。陈锦宽就到了舟山。
  直到这个时候卫延年才知道是陈锦宽通过情报局这条渠道。直接安排与下达了这次作战行动的命令。虽然卫延年心里点不满。毕竟海军的所有作战行动都是由总参谋长部署的。一般情况下。海军总司令很少直接部署作战行动。但是卫延年也知道陈锦宽的难处。所以在没有过多的询问这次行动事情。
  “下一阶段。我们的主要行动就是打击美国在墨西哥湾地区的港口工业中心与主要的城镇。如果可能还要赶在明年期到达之前打开进入密西西比河的门。”陈锦宽一边说着。一边透过老花眼镜看着手上的文件。“你大概有十天到半个月的战役准备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再夺取一处前进基地。为我们地舰队在墨西哥湾的作战行动提供支持。第二轮谈判将在明天展开如果谈不拢。还打。”
  “恐怕。到年底都难以谈拢吧?”
  听到卫延年的话。陈锦宽抬起了来。摘下了眼镜,“没错。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谈出个什么结果来。主要就是。美国并没有完全失去作战能力,仍然有很多可以支撑下的条件。在我们打掉美国的支柱之前。谈判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对了。巴拿马运那边的工程进度怎么样了?”
  “中旬就能通航。”卫延年叉起双手,“新的船闸是按照容纳十万吨级船只进行重建地。到时候。们的大型船只就能直接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不再需要绕道好望角。因此在巴马运河通航之后我们向前线运送资的能力将提高至少一倍。”
  “这件事让严国荣去处理吧。”说着。陈锦宽就将手上的文件递给了卫延年。“好好看下吧。这是我从首辅那里拿到的。情报局对美国沿海地区。以及内河航道附近的主要工业区与城镇进行了分类。”
  “情报局?”卫延年立即皱起了眉头。
  “内阁的情报局。不是我们地情报局。”
  听陈锦宽这么一说卫延年才翻开了手上的文件。
  正如陈锦宽所说。是一份详细介绍美国国内情的情报。
  因为海军情报局主要负责搜集与军事。特别是海军有关的情报。而战略情报的搜集工作一直由直属于内阁的帝国情报局负责。显然。敌国地工业分布情况。资源分布情况。乃至城镇与人口分布情况都是战略情报。
  “如果谈不拢,就把美国打成废墟。”陈锦宽说很直接。“只要打掉了美国赖以生存基础设施。就能全面打击美国的战争潜力。另外只要我们的打击深入到美国腹地。就能对美国的军心士气造成严重伤害。在我们进行军事行动的同时情报局会在美国国内策划一些反战活动。动摇美国的政治基础。当一切都是为正在进行的谈判。按照首辅地意思美国在什么时候承认战败我们就在怎么时候停止行动。在此之前。我们是打击美国的主要力量甚至是唯一力量。”
  “陆军干什么?”
  “陆军?”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叹了口气。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卫延年的神也黯淡了下来。
  “管好我们自己的事就行了。陆军干什么我们没有必要关心。另外。尽快联系白佑彬。让他在前线抓紧一点,现在还不是松懈地时候。”
  卫延年没再罗嗦。立即起身告辞。
  其实。此时帝国海与帝国陆军间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了。
  在大陆战争结束之后。帝国陆军在其主战场上取得了胜利。问题是在接下来地战争中。陆军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最初的时候。陆军还想推动进攻澳洲大地行动。
  结果。这一提议根本没有得到萧鼎昆的重视。甚至连肖万青都觉得是无稽之谈。连海军都认为没有必要攻打洲大陆了。陆军在那里使劲。又有什么意思呢?再说了。澳洲大陆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大地岛屿。在没有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就算陆军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登上澳洲大陆。
  也正是如此。陆军在这个时候开始组建自己的海运力量。
  因为帝国本土的所有造船厂都在海军的控制之中。陆战队又霸占了日本地区的造船厂。所帝国陆军只能设法从土耳其等国订购运输船只。
  这件事情披露了之后陆军受到广泛的指责。
  毕竟。帝国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国。而且一直在向同盟国提供各种各样的舰船。帝国陆军竟然从其他国家订购船只。这让萧鼎昆的面子往哪里放?
  在首辅出面之后。陆军放弃了从土耳其采购运输船只的计划。
  最终。海军与陆军达成了协议。每年将百分之十五的造船份额分配给帝国陆军。只是由陆军采购的运输船只也要统一由海军管理。陆军只有使用权。而不能组建独立的运输船队。更不能组建独立的海上行动部队。
  而此时。英国的事已经闹的沸沸扬扬了。
  在多次谈判无果的况下。海军最先提出强行攻打英国本土。随后。陆军也提出了相似作战方案。并且表示愿意在进攻英国的行动中承担起主要的地面作战任务。
  结果很明显。陆军的计划再次落空。
  英国没有坚持多久。随后就向帝国竖起了白旗。缴械投降了。
  战争推进到这一步的时候。谁都知道。战火即将烧到美洲大陆。而当时。陆军与海军分别提交了一份战略计划。
  海军的战略计划大家都知道。就是现在正在执行的这套作战计划。
  陆军的战略计划则通过大规模的战略援助。以及高强度的海运投送尽快策动墨西哥参战。并且向墨西哥投送数以万计的作战部队。然后以墨西哥为跳板。进攻美国本土。同时。海军在太平洋方向上策划一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行动与陆军的进攻形成钳形攻势。迅速占领美国西部地区。
  显然。这套方案的规模太大了。而且问题太多了。
  首先是帝国在墨西哥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美国的重视。恐怕没等墨西哥武装起来。美国队就进入了墨西哥城。推翻了墨西哥政府。其次是墨西哥军队的战力。对一支历史上数次败给了美国军队。连国内稳定都难以维持的军队来说。有什么好指望的呢?第三是大规模的战略投送既难以组织。又难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且墨西哥主要的港口在大西洋方向上。而不是在太平洋方向上。第四是前往墨西哥的军队不是说运过去就能投入战斗。任何军队都需要军营。仓库。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一直驻扎在野外。不可能冲进城市去抢占平民的居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将非常困难。最后就是大规模地面战争所需要承担的伤亡。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帝国难以消受。
  在这几个严重问题的制约下。陆军的战略方案肯定会被束之高阁。
  当然。为了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陆军并没有放弃努力。
  比如在占领了太子港之后。陆军就一直主张进攻古巴。然后将古巴作跳板。进攻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动摇美国的战争基础。
  只是。当时海军连自己的物资运送工作都不能保证。就更不可能为陆军提供支持。
  随后。陆军又提出了几套方案。比如攻打冰岛。然后进攻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策动该地的法裔加拿大人独立。更有者。还有一批陆军军官提出。从帝国的东北地区出发。越过白令海峡。在美国的阿拉斯加登陆。
  反正为了能够登上舞台。陆军总参谋部提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作战方案。
  用海军总参谋部军官的话来说。大概是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人员闲得没事做。才会想出这么些完全没有实际可行性的作战方案吧。
  可最直接的问题是。不能让几百万陆军将士凉在一边吧?
  不管海军愿不愿意陆军插手北大洋上的作战行动。只要战争还没有结束。陆军就会寻找参战的机会。
  而海军要想独揽战功。就的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并且按照制订的战略方案。尽快击败美国。
  这也正是海军此时的唯一任务!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二十三章 … 主将分歧
  很多事情,到了真正执行的时候就变了样。
  比如,当时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的港口、工业区与重要的城镇,结果在战区司令部,却变成了为在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地区登陆,尽快夺取一处理想的前进基地。
  用后来白佑彬的话来说,当时的局势有点失控。
  虽然白佑彬是战区司令官,对战区内的所有军事行动都有决策权,但是在涉及到陆战队的作战问题时,他却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更恼火的是,此时主持陆战队工作的已经不是陆少丰一个人了。
  随着余辉宏带刚刚打下了巴拿马的陆战第五军到达战区,加上属于原南大西洋战区的陆战第十军并入了陆战第五军之后,余辉宏也开始对战区内的登陆战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