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468部分

巨浪-第468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而言,裁减将领的影响更大。
  毕竟,能够成为将领的,不但是精英,更是不折不扣的职业军人。这些人在离开军队之后,除了自家有门路的,或者关系网比较广泛的,那些平民出身的将领,或者是在战争期间没有太大名气的将领,在社会中几乎无法找到适合的岗位。
  当然,海军对提前退役将领的待遇也是非常优厚的。
  简单的说,海军不缺养一批将领的钱,裁减将领的主要目的是要将一群已经没有办法做出贡献,却身居高位的人驱逐住海军,为那些有能力,有干劲,且能够继续为海军做出贡献的年轻人,特别是高级军官留出发展的空间。
  随后,就是轰轰烈烈的大裁军。
  作为战区司令官,白佑彬每天都会为一大批军人的退役文件签字。
  看着那些曾经一起浴血奋战,曾经一同出生入死,曾经一道同甘共苦的战友加兄弟一批接一批的离开了军队,白佑彬的心情可想而知。
  虽然他知道,这是军人的必然归宿,但是他却有点难以接受,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只是,对他这个战区司令官,临时军管政府首脑来讲,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得不抛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把精力集中到手头的麻烦上来。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五章 … 宝贵经验
  不知不觉。一年多就过去了。
  白佑彬没有能够如愿以偿的回家。只是在二次春节的时候。妻子带着已经会走路。会叫爸爸的儿子来看望了他。因为夏紫瑶也是现役海军军人。而且成为了军司令部档案处的少校机要室主任。所以夏紫瑶不能像其他的将军太太一样。留下来陪着白佑彬。她必须在探亲假结束之后回到国内。继续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
  无穷无尽的工作仍然在等待着白佑彬去处理。
  当时。白佑彬已经知道。只有在美国的民选政府正式成立之后。临时军管政府才会撤消。而美国的民选府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影子。甚至连具体的政治框架问都没有落实。很多关键问题的谈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当然。这一年下来。白佑彬的收获并不比他的付出少多少。
  七十八年(46年)年底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对战时划分的战区进行了调整。撤消了原来的战区。重新建立了四个战区。即负责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事务的本土战区(后更名为中央战区)。负责南亚、西亚与环印度洋地区事物的南方战区(后来更名为印度洋战区)。负责从北马里亚纳群岛到美洲大陆西部地区事务的太平洋战区。以及负责大西洋地区事务的大西洋战区。
  白佑彬仍然大西洋战区司令。同时兼任美国临时军管政府最高统帅。
  改制之后。帝国海军对军事部署。特别是舰队的部署情况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原本隶属于北大西洋战区第四舰队的四支作战舰仍然留在了大西洋战区之内。其中第41舰队驻扎在直布罗陀,第42舰队驻扎在扑茨茅斯。第43舰队驻扎在太子港。第44舰队驻扎在诺福克。另外。原先属于南大西洋战区的第六舰队的第61舰队划归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45舰队。驻扎在开普敦;原先属于中西战区的第二舰队的第21舰队划归给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46舰队。进驻亚历山大。
  第四舰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实际上却缩小了近三分之一。
  比如。前四支舰队各只剩下了二艘战列舰。辅助战舰则减少了三分之一。新编的二支舰队的主力则全是大型巡洋舰。且总战舰数量都不超过二十艘。
  显然。帝国海军已经开始缩减舰的规模了。
  其实。早在七十九年(47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开始出售。乃至赠送战舰。
  先被处理掉的就是那些到战争结束时还在服役的老式战列舰。而且几乎都是以赠送的方式移交给了几个重要的同盟国。紧接着。帝国海军开始兜售在战争爆发前。以及战争前期建造的战舰。其中就包括了快速战列舰。当时。如果不是帝国国内民众自发捐款。要求海军保留“太宗”号这艘“功勋战舰”。并且将其改建成海上博物馆,恐怕帝国海军真会将这艘战舰出售给别的国家。
  按照海军的计算。战后只需要保留十八艘最先进的战列舰。以及一半的其他战舰。就足以在战后维护帝国的全球利益了。而裁减名单中。几乎罗列了所有的大型巡洋舰以及全部的轻巡洋舰。
  反正。当时帝国海军几乎是把能够拿来卖的都拿了出来。
  陈锦宽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
  在七十九年(47年)的军费拨款中。海军的军费比七十八年(46年)的正规预算少了大概三分之一。如果算上七十八年(46年)上半年获的额外拨款。则少一半有余。
  随着军费减少。海军自然不能继续维持庞大的规模,必须想方设法的缩减开支,并且设法将手里的实物变现。
  换个角度看。如果时帝国海军不连买带送的把手里的多余战舰处理掉,恐怕绝大部分战舰在五年之后都得以废钢铁的形式卖给拆船公司。那时候就别想卖个好价钱了。而着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强大战舰有着足够热情的机会。尽快把手头的战舰卖掉。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让海军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壮大。
  其实。让海军决心卖掉大部分战舰的关键原因还是发生在七十八年(46年)年底的一件事情。
  当年的十二月十一日。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帝国南方城市广州的郊区成功试飞。
  仅仅在十五天之后。亲自到现场参观了试飞过程。并且返回帝国海军司令部。在严国荣手下任职的秦孝东(最初的时候。秦孝东已经被列入了退役将领的行列。后来在白佑彬、蓝凌波与江洪波等人的活动下。让他在严国荣手下找到一个不太合适。却比没有好的多的位置:新技术装备主任)就向陈与卫延年提交了一份海军未来发展报告。在其中格外强调了飞机对未来海战的影响。
  几乎同时。董翔宇一批帝国的尖人才也向帝国首辅提交了一份类似的报告。
  当时。萧鼎昆特别准了一批研制经费。让董翔宇与魏福莱牵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出一架具有实用能力的飞机。
  结果。他们二人率领的团队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制造出了第一架可以携带特制“炮弹”的飞机。并且在七十九年(47年)五月底。在舟山外海进行了一次秘密试验。将飞机携带的特制“炮弹”投到了一艘已经报废的船只旁边。而当时。海军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可以对付飞行的机器!
  随后。陈锦宽亲自会见了董翔宇人。
  六月初。陈锦宽命令卫延年与严国荣以“推销”的手段。尽快处理掉海军中多余的战舰。
  也就是说。当帝国海军就认识到了飞机的重要事价值。
  当然。海军成立航空兵。以及航空兵首次登上战争舞台。那还要到数年之后。只是。谁也不能否认。飞机的出现。将对海战产生天翻的覆地般的影响。其重要意义。丝毫不比年火炮装上战舰差!
  只不过。当时白佑彬对帝国国内情况确实不够了解。
  当时。他不但负责战区内六支舰队的事务。还得处理陆战队驻军的事务。虽然很多实际问题都是由余辉宏处理的。但是在碰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还的由他这个临时军管政府最高统帅出面。
  比如。在七十年(47年)八月份的时候。美国临时政府第一支地方警察部队在费城正式成立。白佑彬参加了相关的典礼工作。并且亲自将费城的治安工作移交给了美国警察部队。
  另外。白佑彬还直接负责占领区的物资配给工作。
  正是这件事情。给白佑彬的职业军人生涯增添了一个至今都抹不去的污点。
  当时。直接负责相关工作的是临时军管政府的物资分配部门。而该部门的负责人是一名陆战队少将。为了获取私利。该陆战队少将曾经想贿赂白佑彬。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结果。白佑彬的副官李明博充当的“中间人”。并且多次擅自盗用了白佑彬的印章。甚至伪造了白佑彬的签名。签发了数道文件。导致大量物资流入了黑市。而李明博也从中获益上千万元。
  当时。上千万金元大概相当于现数十亿金元!
  李明博没有直接将这些赃款存入银行。也没有直接带回国内。而是在当的将其兑换成了金银首饰。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贵重物品。然后以司令官私人物品的名义。通过海军邮政部门送回了国内。
  在这起事件曝光之后。白佑彬立即受到了严厉的指责。
  如果不是白佑彬处理果断。立即将李明博移交给了军事法庭。并且让李明博交出了所有赃款赃物。随后李明博也在审判中承认。他做的所有事情都与白佑彬没有任何关系。是他背着白佑彬干的。而且笔迹鉴定专家也证明。在伪造的那几份文件上的签名确实是伪造的。而不是白佑彬的签名。
  只不过。白佑彬到底有没有参与这起贪污受贿案件。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
  也正是因为李明博这一案件。直接导致了帝国海军副官体系的土崩瓦解。并且让数千名副官失去了职务。
  可以说。这一年多下来。白佑彬最大的收获就是管理经验。
  他不但要管理战区内的数十万军人。还要管理临时军管政府的数万职员。以及进驻美国的数十万军人。
  对一名年轻的将领来说。这恐怕是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由此不难看出。陈锦宽与卫延年将他留在前线战区的根本用意。当白佑彬离开华盛顿。返回帝国本土的时候。他肯定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帝国海军。
  其实。到此时。几乎没有人怀疑白佑彬在未来帝国海军中的地位了。
  只是对白佑彬来说。一年半的时间仍然显得非常的漫长。
  八十年(48年)一月七日。也就是白佑彬送走妻子与儿子的第三天。一封电报送到了他手里。
  当他看完电文的时候。心情顿时起伏跌宕。
  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现在的帝国海军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帝国海军!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六章 … 进退两难
  明历五百八十年(48年)一月一日,帝国国防部正式挂牌成立。
  经过十年的酝酿,一年半的组建,帝国国防部终于诞生,并且正式从海军与陆军手里接管了军队的行政大权。
  次日,帝国海军陆战队正式独立成为第三军种。
  一月三日,帝国三军联合总参谋部正式宣告成立。
  到此,帝国的军事改革走完了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在新的军事体制中,直接隶属于内阁政府,并且由文职官员领导的国防部将掌握军队的行政、预算、人事任免、重要职务调动等等重大权利,而新组建的三军联合总参谋部则只负责军队的训练、战争准备与战时指挥工作。
  通过这道体制,帝国军人再也无法穿着军装进入内阁了。
  也是说,军人彻底的失去了政治权力,军队演变成了纯粹的战争机器,军人则成为了政治家手中的工具。
  可以说,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进步,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完善。
  通过这一改革,数百年来困扰帝国政坛的军人政治问题得到了根治,军人不再是政府的威胁,而是政府的工具。
  到此,萧鼎昆终于完成了从张居正首辅以来,数百年来历任首辅做梦都想完成的改革。
  当然,改革工作还得继续进行下去。
  一月四日,萧鼎昆正式批准了肖万青的辞去陆军总司令职务地申请,并且委任陆军总参谋长暂时履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次日,陈锦宽也辞去了海军总司令的职务,由卫延年代替他履行相关职责。
  在二大元帅相继退役之后,方国儒大将也在一月中旬宣布退役,并且推举余辉宏出任陆战队总参谋长。
  当时,三军最高统帅都是总参谋长。
  按照新的军事体制,国防部将设国防大臣一人,国防副臣五人。国防大臣负责国防部的所有工作,直接负责国防部的行政工作,是国防部地最高领导。而五位副臣中,三人分管海军、陆军与陆战队的人事工作,一人负责军费预算与装备采购,另外一人负责职务调动与军功评定。
  也是说,帝国三军再也不需要总司令了,因为国防部的相关职务已经履行了总司令所承担的职责。
  三军总参谋长都将进入联合总参谋部,并且轮流坐庄。
  只是,当时具体的制度还在修订之中,所以具体的实施办法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三军联合总参谋部也只是一个挂牌衙门,具体的军事指挥权还是分别由三个军种的总参谋部负责。
  在给白佑彬的电报中,卫延年就提到了这些事情。
  想到陈锦宽元帅黯然离去,白佑彬心里确实不是个滋味。一直以来,陈锦宽是他在海军中最大的靠山,也在他地恩师,更是他的伯乐。没有陈锦宽,就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白佑彬。
  让白佑彬稍感欣慰的是,主持海军工作的还是卫延年。
  另外,在这次的职务调动中,卫延年也给白佑彬安排了一个炙手可热地位置:海军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显然,这是一个临时职务。
  相对而言,这个位置在海军中算不了什么,甚至连严国荣的后勤装备处处长都比不上。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随着军事改革推进,海军的体制肯定要生很大的变化,同时还要牵扯到大量的人事任免,谁坐上了这个位置,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帝国海军的领导。
  明眼人都知道,卫延年让白佑彬去担任这个主任,就是要白佑彬利用这个机会,尽量提拔他麾下地军官,并且将这些人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而那些与白佑彬没有多大关系,或对白佑彬构成了威胁的人,则很有可能排除在未来海军的核心圈之外。
  只是,在白佑彬看来,问题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卫延年这么做,肯定是想帮他,可白佑彬却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从陈锦宽主动退役来看,这是海军元帅以退为进的策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这轮军事改革中尽量保护海军的核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