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巨浪 >

第91部分

巨浪-第91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枚穿甲弹中,一枚打中了“山城”号左舷的二号副炮炮位,另外一枚打在了“唉”炮塔左侧的汽艇上面,并且进入舰体后发生爆炸。随即,此处就燃起了大火。根据战后日本方面的作战记录,这枚穿甲弹引爆了储存在左舷六号副炮弹药库隔壁舱室里的汽艇煤气罐,并且由此引发了不可收拾的大火。
  确定是“太宗”号打出的穿甲弹击中“山城”号之后,白佑彬立即让另外三艘战列舰调整了炮击参数,随即就打出了第五轮齐射。
  此时,“长门”号上的高野五十六也被“山城”号上燃起的大火惊醒了。
  为什么在长达十分钟的时间内,此前一直频繁向各战列舰下达战术命令的高野五十六没有下达命令,特别是最为关键的转向命令,成为了这场海战中,除李玉民频频犯低级错误之外的原因之外,这场海战中最大的谜团。
  按照比较公允的说法,高野五十六是被突然杀出的快速战斗群给“震”住了。
  简单的说,当时高野五十六怎么也想不到,会突然杀出四艘战列舰,而且还是四艘极为强大的战列舰。即便他已经猜到,那就是大明帝国最新式的“皇帝”级战列舰,可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十天前还在开普敦的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会半路杀出来,并且用两轮齐射就干掉了“扶桑”号战列舰。
  别说高野不相信,恐怕当时日本舰队里没有任何人相信,四艘战列舰在十天内跑完五千多海里的航程,而且还保持着极为旺盛的战斗力!
  只是,不管高野五十六相信不相信,短短十分钟,联合舰队就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
  “山城”号上的大火明确告诉高野五十六,联合舰队不是快速战斗群的对手,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二十二章 … 双雄争功
  随着“山城”号上燃起大火,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的副炮也投入了战斗。
  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五十二倍身管的六十七年型舰炮在满装药的情况下,能将六十公斤重的穿甲弹打出二万六千米。当然,在这个距离上,穿甲弹对驱逐舰一类的战舰都没有太大的威胁,更别说是战列舰了。
  主力舰的炮战中,副炮的最大作用就是打击敌舰暴露在舰体外的设备与人员。
  比如救生艇、通信天线、了望员等等,即便伤害不到战舰内部的人员,如果能够碰上好运,打死对方的了望员,功劳就不小了。如果运气再好一点,从司令塔的舷窗钻了进去,或者是正好落到某门副炮的弹药堆里,那就是真正立下大功了。
  谁能否认运气在海战中的作用呢?
  当然,之前副炮没有投入战斗也是有原因的。
  不同口径的火炮发射的炮弹的飞行线路,即弹道是不一样的,即便同样的射程,火炮需要装几号发射药,炮管需要调整到多少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当时,雷达探测的精度远远达不到精确炮击的要求,所以解算炮击参数的工作仍然由枪炮长统一负责,而不是由各炮组的枪炮军官负责,不然每座主炮瞄准时的误差会非常大。如此一来,枪炮长就没有多余的精力与时间为副炮解算炮击参数。
  “山城”号暴露在火光下之后。副炮不需要雷达引导,直接用测距仪就能瞄准目标。
  当然,在超过一万五千米地情况下,一百五十毫米舰炮的准确率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即便其较快的射速(每门炮每分钟六枚)能够部分弥补过准确率的问题,一轮炮击(一般每门炮急促射击六枚炮弹为一轮炮击)下来,能够打中一枚就相当不错了。
  战斗打到这时,已无悬念可言。
  比起姊妹舰“扶桑”号,“山城”号的“表现”只稍微好一点。在四艘“皇帝”级打出的第五轮齐射的炮弹落下前,“山城”号首部的两门主炮进行了一轮还击。当然。那两枚十四英寸穿甲弹到底飞到哪里去了,恐怕连炮手都不清楚。随后,“山城”号就彻底失去了还手的能力。
  总共四轮炮击,消耗一百四十四枚穿甲弹,命中十一枚,命中率百分之七点六。
  虽然比之前炮击“扶桑”号的命中率低了一半以上,但是按当时地标准衡量,能够在一万五千米外打出这样的“成绩”。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另外。“山城”号的命运也快走到尽头了。
  这十一枚穿甲弹不但打掉了“山城”号剩下的三座炮塔(后证实,舰尾处的炮塔并未被穿甲弹直接命中,而是因为旋转机构被卡死而无法瞄准目标),还一鼓作气的打掉了前后舰桥,并且摧毁了“山城”号六台锅炉(建成的时候有二十四台锅炉。后来在改进中更换为六台)中地五台。最后那台锅炉除了非常“幸运”之外,还多亏轮机官兵不怕死地抢救,才能勉强工作。
  也就是说。此时“山城”号失去了还手能力,失去了指挥能力,航速也跌到了四节以下!
  即便“山城”号还挣扎着浮在海面上,离沉没也不会太远了。
  其实,早在第五轮齐射之后,白佑彬就确定“山城”号失去了还手能力,只是当时第六轮齐射已经准备完毕,所以他没有调整战术安排,到第七轮齐射时。才下令四艘战列舰按顺次交战的方法。炮击各自的对手。
  也就是说,“太宗”号的对手是三号目标舰。也就是“伊势”号战列舰。
  此时,以“伊势”号领头的四艘日本战列舰已经将航向调整到了二百七十度,也就是朝正西地方向前进。
  显然,高野五十六被打“怕”了。
  仅仅二十多分钟,敌人的四艘战列舰用六次漂亮的“集火炮击”,不但击沉了“扶桑”号,还击毁了“山城”号。更要命地是,联合舰队不但没有打出一轮像样的还击,甚至连瞄准敌人都困难。
  这仗,还怎么打!?
  打不了,只有逃。
  就在“山城”号遭到炮击的时候,高野下达了撤退命令。
  当时,他并不想抛弃“山城”号,毕竟对主力舰“匮乏”的日本海军来说,任何一艘主力舰都是宝贝。可是,“山城”号的舰桥已经被摧毁,根本收不到高野下达的命令。无奈之下,高野只能命令“伊势”号带队,从“山城”号的后面绕过去,直接转向到二百七十度。四艘战列舰与“山城”号交错而过的时候,还纷纷打出了“为天皇效忠”,以及“武运长久”的灯光信号。
  “山城”号上地了望员有没有看到这些灯光信号已经不重要了。
  说白了,高野采取地逃跑战术与当初小泽治三郎在“大东海战”中的战术一样。利用注定要战沉地“山城”号做掩护,借机逃出战场。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吗?
  如果帝国海军的战舰上没有雷达,高野还真有十足的把握逃离战场。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帝国海军的战舰没有装备雷达,炮击有这么准确,高野还需要逃跑吗?
  此时,祖寿清肯定不会“允许”高野逃跑。
  “加速到二十四节,可以在十五分钟之内追上。如果日本舰队进一步加速,恐怕……”
  “将军,主力战斗群发来电报!”
  正在分析情况地孙弘明微微皱了下眉头。他注意到,祖寿清的神色明显出现了变化。
  “又是什么狗屁电报?”祖寿清回过了头来,“念吧,让大家都听听。”
  “我舰队正在追击溃逃之敌,命快速战斗群尽快击沉敌山城号战列舰,以便与我舰队一同追击逃窜之敌,主力战斗群司令官……”念到最后面几个字的时候,通信军官的声音已经变得非常小了。
  “笑话,真是笑话。”祖寿清立即露出了嘲讽的神色。“我早就说过,李玉民这乌龟王八蛋。逃跑的时候简直是脚底摸油,拣便宜的时候比谁都积极。现在大家都看到了?让我们去收拾残敌,他是想抢功劳吧!”
  “将军……”孙弘明迟疑了一下,等祖寿清朝他看来的时候,才说道,“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
  祖寿清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孙弘明继续说下去。
  “现在,主力战斗群在我们的南面。如果他们要追击联合舰队。只能向西航行,而且航速必须在二十五节以上。这种情况下,恐怕他们的炮击不会有多少准确性可言吧?”
  祖寿清又微微点了点头,并且习惯性地摸出了香烟。
  白佑彬也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朝孙弘明面前的海图瞄了一眼。
  快速战斗群投入战斗之后。正在向东南“逃窜”的主力战斗群立即将航向调整到了西南方向上,当时战列舰上的雷达都探测到了主力战斗群的动向,孙弘明也在海图上做了明确的标注。
  后来。快速战斗群一直挡在主力战斗群与日本舰队之间,所以主力战斗群没有参战。
  在二十多分钟的炮战里,主力战斗群航行了大概十海里,并且进一步将航向调整到了偏西的位置上,准备绕过快速战斗群炮击日本舰队。
  现在,日本联合舰队向西逃跑,主力战斗群正好向西追击。
  按照孙弘明地判断,不出一个小时,主力战斗群就将与日本联合舰队平行。间隔距离在一万五千米到一万八千米之间。显然。李玉民一直在寻找这样地机会,而且通过这二十多分钟(实际上是半个多小时)的机动。最终摆脱了快速战斗群的“干扰”。
  “从现在的情况看,高野肯定想从进入战场的方向逃离战场。”孙弘明在海图上标出了日本舰队可能逃逸地方向,然后又斜着画出了一条航线。“如果主力战斗群追上去,高野不见得会立即撤退。就算高野有所顾忌,也不见得在主力战斗群的追击下全速撤退。趁此机会,我们从后方斜插过去,然后沿着萨兰加尼岛与巴卢特岛南面向西航行,天亮前就能到达日本舰队的东北面,然后在这里等着高野送上门来。”
  “高野会掉以轻心吗?”白佑彬提出了疑问,“如果高野发现我们不见了,他会不会想到我们抄到了前面去,从而掉头向东逃跑?”
  “怕什么?我们有雷达,一直用雷达监视日本舰队地行踪就行了!”
  听孙弘明这么一说,白佑彬才微微点了点头。
  说白了,就算不用主力舰的雷达,也可以用装备了雷达的轻巡洋舰去监视日本舰队,这样四艘战列舰就能一直在日本舰队的视野外行动。
  这时候,祖寿清似乎也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抓起了放在一旁的电话筒。“尹朋辉,战舰能够达到二十八节的速度吗……对,至少二十八节,能达到三十节最好……好,立即去准备,五分钟后加速!”
  尹朋辉接替了禹庚垣,是“太宗”号的现任舰长。
  放下电话后,祖寿清朝孙弘明与通信参谋点了点头。
  白佑彬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岗位上,并且继续指挥四艘战列舰炮击“山城”号。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二十三章 … 无声追杀
  扮演“山城”号战列舰“终结者”角色的不是四艘“皇帝”级战列舰。
  在战列舰用主炮和副炮一一清除掉“山城”号的副炮炮位,打掉了“山城”号最后一点动力之后,两艘一直尾随在战列舰屁股后面的“江浙”级驱逐舰用八条鱼雷完成了最后一击,将“山城”号送到了海底。
  随后,这两艘驱逐舰留下来搜寻与打捞“海南岛”号战列舰与“库叶岛”号战列舰的幸存官兵(同时也捞起了包括“扶桑”号仅存的十一名官兵在内的,三百八十四名日本海军官兵)。
  与此同时,祖寿清对舰队的行动做出了新的安排。
  “金沙江”号与“涪水”号轻巡洋舰负责跟踪监视日本联合舰队的行踪。本来一艘巡洋舰就足以完成任务了,考虑到电眼乙型雷达的可靠性,祖寿清还是派出了两艘轻巡洋舰。事后证明,他的这一决定非常正确。
  随后,四艘主力舰的航向调整到三百三十度。
  在向西北方向航行的时候,曾经有机会炮击正在向西逃跑的日本联合舰队。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加上李玉民主动“请缨”,所以祖寿清没有下令开火,而且还让四艘战舰关闭了所有的外部发光设备。
  “黑龙江”号与“鄂嫩河”号轻巡洋舰率领“西风”号、“洋风”号、“电风”号与“雾风”号驱逐舰在战列舰编队东北方向上同航向前进。同时。两艘轻巡洋舰用雷达监视搜索东北海域,防止遭到敌人地突然袭击。
  显然,祖寿清在指挥作战时相当冷静。
  从之前收到的战报中,祖寿清判断出,这次日本联合舰队是齐数尽出。虽然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情报,但是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杀入达沃湾的是日本第二舰队,在南面“阻击”主力战斗群的是联合舰队本部、第一舰队,甚至还包括了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也就是说,日本联合舰队将“拿得出手”的几支舰队全都派了过来。
  如此一来。祖寿清不得不提防可能遭到的袭击。
  之前的战斗,最多打残了第一舰队,联合舰队本部没有遭到重创。另外,近藤信竹在收到南面的战报之后,很有可能以最快地速度返回战场,支援联合舰队本部与第一舰队。双方主力舰之间的战斗已经打了四个多小时,就算近藤信竹先歼灭了达沃湾内的巡洋舰编队,现在也差不多快赶到了。
  对快速战斗群来说。第二舰队的重巡洋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二十四艘驱逐舰!
  显然,他在舰队的右翼部署一道防线,是绝对正确,也绝对必要的。完成转向后,舰队内恢复了平静。
  趁此机会。战舰上的后勤官兵将早已准备好,热了几次地宵夜送到了各个战斗岗位上。看来,祖寿清让炊事兵准备两份宵夜地决策确实有先见之明。
  激战之后的官兵也很疲惫。而且旗开得胜,击沉两艘敌舰,自身却几无损伤,个个不但信心倍增,还胃口大开。只是,在祖寿清没有下令解除战斗状态的时候,除了四处送饭的炊事兵之外,其他官兵都得留在自己的岗位上。
  只是,祖寿清似乎没有多少食欲。白佑彬也只草草吃了几口。就到各炮组询问情况去了。
  现在。最让祖寿清担心地不是日本联合舰队将朝哪个方向逃跑,也不是可能突然杀出来的第二舰队。而是战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