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4部分

1908大军阀-第4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又换上一副惋惜道:“两个月前从日本回来的一个姓许的留洋军官,就因为衙门委任的职位太小,竟然跑去福建了。这样的人可要不得,也不想想他留洋几年的费用是谁给的。”
  吴绍霆知道孚琦是在说许崇智,他现在可不关心别人的事。
  “大人,在下什么时候可以赴任?”他问道。
  “嗯,你有积极的态度很好。其实广州这边并不是只剩下消防营一个哨官的缺,新军二十四镇最近新组建了一个步营,这个营的管带尚无人选。”孚琦故作神秘的说了道。
  吴绍霆怔了怔,管带一职相当于营长,这可不是一个小官。在二十一世纪营长平均的年龄都要达到四十岁左右,可想而知要在军队中混多久的资历才能当上营长。他知道以自己刚从军校毕业的学员军官来说,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因此并没有抱有过多的幻想。
  “大人,您这是……”
  “我对你的印象不错。但是我并没有如你所说的那样,一眼就能辨出你的真实才干。我之所以告诉你二十四镇还有一个缺,是希望你好好表现,用行动来说服我。你放心,我并非一个庸碌的人,军队乃国防之机要,军官乃军队之脊梁,我自然会重视。”孚琦认真的说道。
  “在下明白了,在下一定不负大人的期望。”吴绍霆挺起胸膛,庄严的说道。
  孚琦看着吴绍霆的气势,心中很是满意,说道:“好的很。下个月你就到山字营上任,其他的事宜军官处的陈主计会安排妥当的。”
  吴绍霆应道:“末将明白。”
  孚琦点了点头,道:“行了,你先退下吧。”
  吴绍霆行了一个躬身礼,然后退了出去。
  孚琦望着吴绍霆的背影,神色渐渐变得有些凝重了。如今全国上下的局势越来越让人不安,他不知道满人的政权还能坚持多久!他很清楚广州新军里的情况,革命的思想早已经渗透了许多基层士兵,如果不做好充足的应对措施,迟早会一发不可收拾。
  眼下在新军当中,能干的人都有会党的嫌疑,除此之外就只剩下那些捐出来军官和碌碌无为、混吃等死的庸人。一旦出了什么乱子,他真不知道自己还能调用什么人!
  尽管留洋的学生被“革命”污染的嫌疑更大,可据说日本和南洋一带才是这种叛逆的高危地区。好歹吴绍霆是远在德国,德国目前同样是帝权制国家(实际是二元制君主立政体),绝不会容许那种“共和”、“民主”之类的邪念发生的。
  他叹了一口气,在心里暗暗寻思着:尽管这吴绍霆是吴长庆的堂孙,只是时过境迁,也不知道他到底可不可靠!
  第7章,上任哨官
  两天之后,陆军衙门派人向吴绍霆送来了一些上任的物什,包括军官关防、七品武官公服和常服各一套、素金顶戴一顶、佩刀一柄等等。看到这些东西,他真有些哭笑不得,这都什么年代了自己竟然还要穿这样的旧军军服,幸亏晚清去德国留学的人不多,如果让同学见了只怕十之八九会笑掉大牙了。
  不过没办法,好歹现在有一份稳定的差事,总算解决了生计的问题。
  三月底的时候,吴绍霆派人按照胡汉民留下的地址去送了一封信,告知了胡汉民自己目前安置的情况。他甚至在想,自己现在没有被分配到新军任职,胡汉民会不会觉得自己利用的价值不大,从而疏远了关系呢?
  对于他来说,胡汉民这个大人物的关系可不能轻易断掉呢!
  哪里知道,当天晚上胡汉民就派人回了信,先预祝了吴绍霆上任的喜事,同时还询问吴绍霆什么时候空隙,他将为其设宴庆祝一番。
  对此,吴绍霆颇为感动,看来并不是每个革命党都将革命事业当作生命的一切,可见胡汉民还是有人情的一面。只是他这几日马上就要上任,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抽不出空来应赴胡汉民的庆宴,只好又回信表示心领好意。
  四月初一这天早上,陆军衙门派来一个小吏来请吴绍霆去山字营上任。
  消防营是一个大番号,辖下诸如山字营这样的四个营则是营编制的单位。消防营总兵黄士龙一直都嫌西郊不方便,所以率部驻扎在城区内,此时并不在西郊大校场这。因此,小吏只带着吴绍霆到山字营见了千总交代了一些手续上的事。
  吴绍霆跟着小吏来到山字营总营,在这里见到山字营千总。
  这位上司瘦巴巴的身段,面黄肌瘦,仿佛是抽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福寿膏了,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对吴绍霆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连自我介绍都免了。
  千总将一应程序上的事,全部推给一旁的一位属官来打理,他就坐在营房的门廊上,翘着二郎腿、捧着紫砂茶壶,一边喝小茶,一边眯着眼睛晒太阳。
  走程序只用了片刻的功夫。吴绍霆就从总营这边走了出来,整个人感到有些茫然,他到现在连自己上司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陪同一起来的陆军衙门的小吏看到吴绍霆的脸色,出于好心,笑呵呵的问了道:“吴大人,您心中有什么疑虑吗?”
  “这位千总大人怎么如此冷淡,我连他的大名都不知道,日后当如何同事?”吴绍霆冷着脸色说了道。
  “大人姓李,讳铭山,他可是黄总兵的外甥呢。”小吏说道。
  “难道李大人以为自己的舅舅是消防营总兵大人,对待所有人都是这般漠然吗?”吴绍霆一点也不在乎李千总的身份背景,再过几年官僚主义的格局就会发生大变化,指不定这姓李的就会被手下趁乱打死呢。
  “这倒不是,关键是吴大人您上任了,直接影响了李大人的利益,所以李大人才会对吴大人多有不满。不过等日子久了,这事就过去了,毕竟吴大人您补这个缺是将军大人亲自授命的,李大人可不敢多怨什么的!”小吏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很轻松的说了道。
  吴绍霆有些听不明白了,问道:“我上任与他有何干系?我这才刚回国,无端端的哪里触犯了他的利益?”
  小吏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多余的闲人时,这才说道:“吴大人,您刚从外国回来,可能还不知道咱们这里的习俗。山字营一共有五个哨,吴大人没来之前,其中一个哨官的职是空缺的,但山字营每个月向上面领的军饷却是全额,也就是说,这空缺哨官的月饷是多出来的,而多出来的自然就落进了李大人口袋里去了。吴大人,您可明白了?”
  吴绍霆恍然过来,这应该就是吃空额了,自己现在补了山字营哨官的缺,李铭山每个月就少了这份银子,心里理所当然会不痛快了。
  “这真是……陈年陋习呀!”他本来打算骂李铭山小鸡肚肠的,可是想到这小吏又不是自己的心腹,怎么能随便在外人面前抱怨自己的上司呢?
  小吏忽然掩嘴窃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吴绍霆沉声问道,他以为对方在笑自己是愤青呢。
  “吴大人勿怪,像吴大人这样出去见过世面的人,对事情自然会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卑职以为吴大人日后难免也会重蹈李大人的覆辙呢!”小吏带着几分认真的口味说道。
  吴绍霆忽然觉得这小吏还真有胆量,竟然敢对自己说这么直接的话!他冷笑了两声,说道:“你如何以为我会重蹈覆辙?”
  小吏见吴绍霆似乎没有生气,于是大着胆子说道:“吴大人有所不知,您所隶属的山字营是练军,练军不比新军。练军外委把总月俸名义上是二两银子,可到手的最多才一两二钱,另外八钱要么是虚的,要么就被扣下了。一年下来,纵然把养廉银算上,也才只有五十多两。”
  吴绍霆以前读过这方面的历史书,知道清朝自嘉庆之后,国力逐年降低,普通官员单靠俸禄甚至连三口人家都养不活。于是在咸丰年时,朝廷开始恢复了养廉银制度,每年各级官员派发的养廉银甚至都比年俸还要多。久而久之养廉银渐渐成为了官员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原本的俸禄只不过是零钱罢了。
  至于小吏所说的外围把总,正是他现在担任哨官的军衔,也就是说自己每年的俸禄一共只有五十两。他记得古代一两银子的价值还是很大的,宋朝鼎盛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三千人民币。只可惜现在是晚清,情况大大有所不同,据说晚清时期一两银子只相当于1995年时的四十五块人民币。
  “吴大人,五十两银子若是普通士兵倒罢了。可是身为大人的您,养家糊口之外还要打点应酬,这点银子远远不够用度的。”小吏继续说道。
  “原来如此!”吴绍霆淡然的应了一句,脸色却没有感到任何艰难。
  “呵呵,好在吴大人的哨下还有四十多个空额,日后吴大人上任了,这些空额可都是吴大人的补贴呢!”小吏笑着说道。
  吴绍霆缓缓点了点头,转而忽然问道:“还未请教兄弟尊姓大名?”
  他觉得这小吏还真有点气魄,不仅懂得东西多,而且很有胆气,对方虽然是一个小吏,却并没有任何刻意的唯唯诺诺。更重要的是一副和气的样子,就像是倪端一样,让人见了没有任何排斥感。
  小吏欠身回答道:“卑职梁鸿楷,字景云。”
  吴绍霆微微一怔,梁鸿楷不正是日后旧式粤军四大军阀的首领之一吗?
  粤军正式成立是从陈炯明组建广东民军讨伐福建战役的时候,这个时期名义上的粤军最高领导人只有陈炯明一个。可是在1922年前后,粤军内部分化越来越严重,直到陈炯明炮轰元帅府、“叛变革命”之后,粤军一下子分裂成了四路人马,分别是陈炯明、许崇智、邓铿(梁鸿楷)、李福林。
  在1921年时,邓铿担任粤军总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其坚持拥护孙中山的军队领袖之一,而梁鸿楷时任邓铿麾下的混成旅旅长。在1922年年初时,邓铿在广州火车站遇刺身亡,之后粤军第一师便推举梁鸿楷接任第一师师长,自此梁鸿楷就成为了粤军四大军阀之一。
  第8章,初到后哨
  吴绍霆万万没料到,原来梁鸿楷没有出名之前,竟然是陆军衙门的一个小吏。
  他真是感慨万千,自己穿越到来的这个时代,竟能在不期之间遇到那么多未来的大人物,这种与名人同行的感觉还真不错。
  “承蒙梁兄刚才的提点了。我与梁兄一见如故呀,不妨交个朋友,日后多联络可好?”他呵呵笑着说道。
  梁鸿楷倒有些不适应了,先前他还觉得吴绍霆是一个刻板的人,却不料突然之间变化这么大。他赶紧陪着笑了一阵,说道:“哪里哪里,卑职能与吴大人结好,这可是卑职的荣幸。正巧卑职最近一直寻思投考讲武堂,学习一身经略军事的本事呢,日后还真希望能向吴大人请教了。”
  吴绍霆笑着道:“这没问题,我能帮上忙的地方,断然不会推辞的。”
  梁鸿楷大喜,连连谢道:“多谢吴大人了。卑职先引吴大人去哨营吧!”
  吴绍霆跟着梁鸿楷来到了大校场东边的一片营区。
  这里的营房十分陈旧。墙壁斑驳不堪,好几处都有绿苔攀附的痕迹;房屋上面的瓦片像是换牙期的婴儿一般,缺东少西的;所有屋舍都是平房,房屋前面有一座牌坊,要不是牌坊左右立着大清龙旗、绿营军旗以及山字营的番旗,只怕路人会误以为这里仅仅是一处小村落。
  梁鸿楷告诉吴绍霆,这里十二间房屋就是后哨的营区,也就是吴绍霆麾下士兵驻扎的地方。他又指了指大校场东北、东南方向,将山字营前哨、左哨、右哨三部营区的位置也说了出来。至于最后一个哨是千总李铭山的本哨,自然是驻扎在总营那边。
  吴绍霆谢过了梁鸿楷,让梁鸿楷先回陆军衙门忙自己的事去了。
  等到梁鸿楷离去后,他才缓步走进了营区。穿过了牌坊,后哨十二间营房成扇形摆开,大部分营房都带着一个很小的院子,不过此时整个营区外面一个人影都没见到。他不由的纳闷了,自己的手下呢?
  就在这时,左边一间营房的院子里传出了些许声响,好像是有人在咳嗽。
  吴绍霆立刻走了过去,他推开虚掩着的院门,只见院子里面正有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蹲坐在院子中央,正用手里的一根树枝挑拨着地上晒着的一大片萝卜干。
  这少年穿着一件普通的旧夹袄,上面还打了好几个补丁,乳臭未脱的脸上很脏,似乎很久没洗脸了。如果不是他的脚上穿着军靴子,还真是一个正儿八经乡村娃娃。
  少年一见吴绍霆,一下子站起身来,疑惑的问道:“你系边个?你做乜野?”
  吴绍霆这才想起来,因为今天没有人通知自己,所以自己并没有穿上官府,仅仅只是穿着一身便装。他淡然的笑了笑,向少年问道:“小鬼,你会讲官话吗?”
  少年有些没好气的回答道:“我会说官话,但我不是小鬼!”
  吴绍霆一边笑着,一边故意说道:“是吗?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小鬼,难不成你还是一个兵不成吗?”
  少年“哼”了一声,挺起胸膛说道:“我就是兵,这里是山字营后哨的营房,闲杂人等赶紧走开,要不然有你好看的!”
  “这里是营房?那其他兵呢?总不会只有你一个小鬼兵吧?”吴绍霆不屑一顾的笑道。
  “他们都在睡觉呢,现在才什么时候啊?”少年生气的道。
  吴绍霆看了看天色,太阳早悬挂在半空中了,虽然还没到正午,但晌午的光景差不多已经到了末端。他暗暗把少年的话记在心里,原来这些旧军一般睡到晌午都还不起来,这哪里是军队,简直比养老院还懒散。
  但是他心里有数,后哨今天的表现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晚清时期旧军纲纪废弛的大局。
  他暗自叹了一口气,向少年问道:“那为何你起得这么早呢?”
  少年没有隐瞒,回答道:“阿启叔让我早点起来把萝卜干晒了,要不然这几天喝粥时就没有咸菜吃了。”
  吴绍霆笑了笑,道:“是吗?那阿启叔为什么不亲自来晒呢?”
  少年搔了搔自己的脑袋,显然并没有想那么多,道:“这,阿启叔年纪大了,起不了那么早,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