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410部分

1908大军阀-第410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我的妻子,就算是我新娶也要让你先知道,总之这位冯小姐不管有多么金贵、多么重要,她都必须位于你之下。”吴绍霆郑重的说道。
  “其实不必这样,我又不是迂腐守旧的女孩子。我一定会跟她好好相处。”张小雅笑道。
  “能听到你这么说,我真的很开心。其实我也认为如果那位冯小姐很懂事的话,日后我在外忙碌的时候,她也能当一个很好的陪伴。”吴绍霆诚心的说道。
  “是啊,家里多一点人自然要更热闹一些。绍霆,你放心去安排吧,我一定好好的准备。”张小雅甜美的微笑道。
  ——————————
  次日清晨,吴绍霆走进联合会馆自己的办公室,梁启超、熊希龄二人正在里面等候多时,邓铿则在办公桌前面整理新的文件。看到吴绍霆走进来,梁启超等人立刻站起身来打了招呼。
  “卓如先生,秉三先生,这么早就到办公室来可有什么要紧事?”吴绍霆微笑的问道。
  “震之,四先生发回来的电报你应该看过了吧。”梁启超平静的说道。
  “是啊,昨天中午就看过了。你们是来询问关于冯宣武联姻的事情,对吗?”吴绍霆点了点头,猜测的说道。
  “倒不是主要为这件事来,只是随意的问问。震之,这件事关系重大,我和秉公都认为应该尽力拉拢冯宣武。前线已经打到这个地步,理应考虑和平解决剩下的问题。咱们国家遭受的苦难足够多了,是该平息全国的动乱,恢复民生。”梁启超诚恳的说道。
  熊希龄在一旁点头附和。
  吴绍霆微微一笑,说道:“卓如先生果然忧国忧民,放心吧,此事于我是小,于国是大,我会有分寸的。稍后我会安排专人复电南京,希望冯宣武能尽快促成北洋改革,与我们南方握手言和,共创中华盛世。”
  梁启超与熊希龄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欣然的表情。
  吴绍霆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先请二人重新落座,然后自己才坐下来,随后他问道:“卓如先生,秉三先生,你们刚才还说有要紧的事,是关于什么?”
  熊希龄调整了一下脸色,显得很严肃的说道:“震之,我们南方的大军在前线争足了面子,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执政府不必再担心北洋政府的威胁,而是应该尽快争取国际的认可。只要各国承认执政府在华的地位和合法性,我们手里就掌握到最有用的筹码了。”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一点我自然明白。近日梧州不是已经接待了不少各国公使馆的商务参赞吗?虽然是商务参赞,但谁都知道‘商务’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眼下国内的局势再明显不过,新生的执政府无论是在民望还是实力上,都已经在北洋政府之上,或者说北洋政府早已失去法统地位,仅仅是一副空皮囊罢了。”
  梁启超说道:“话虽这么说,可从派遣商务参赞来看,各国对我们执政府仍然抱有观望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体现诚意来。”
  吴绍霆沉默了一会儿,他对“体现诚意”这个词感到很不舒服,缓缓舒了一口气后说道:“这段时间执政府与来梧州的各国商务参赞们可有接触?”
  梁启超颔首道:“这是自然。昨天下午我亲自接见各国商务参赞,差不多了解各国对我们执政府的看法。”
  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哦?卓如先生不妨把他们的意思说来听听吧。”
  梁启超说道:“各国之中,要属英、美、俄、法、日五国态度最强硬,当然他们也在国际上占有主导地位,若是能获得这些国家的承认,国际大局可定。”
  吴绍霆心想:理应还有德国和奥匈帝国,显然现在大家站在一条阵线上,自然不会不支持执政府。他沉吟的“嗯”了一声,说道:“卓如先生说的不错。”
  梁启超继续说道:“各国目前一致担心的事情,就是执政府代替北洋政府之后,原本享有的并且还未到期的在华条款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对于他们而言,这一点是执政府与各国达成和睦相处的最基础的条件。”
  “也就是说……”吴绍霆慢条斯理的说道,“除了这个所谓和睦相处的最基础的条件之外,各国还有另外的要求,对吗?”
  “震之,我知道这件事很无奈,可是我大中华历经了这么多苦难,长痛不如短痛,换做任何人都必须做出这样的抉择。”梁启超叹息的说道。
  “是啊,当初南京临时政府时,就连孙逸仙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忍让。再者放眼东瀛,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没有立刻废除所有不平等的条约,而是通过一步一步壮大国力才逐渐完成国家独立。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熊希龄强调的说道。
  “二位放心,我不会不通情理,毕竟我们执政府仍然是中华民国的政府,既然中华民国之前有这样的条约,我们执政府理所当然应该延续下去。此事也并非没有可谈的余地,稍后我会亲自派人主持外交事务,详细与各国逐条讨论。”吴绍霆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心里早已经打定主意,既然第一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爆发,执政府又是站在德国这一边,因此现在给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的承诺全部都是空头支票。只要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一战足以打掉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想到这里,他内心的战斗欲望更加强烈,因为现在的赌注越来越大,这一仗一定要把中华民国的威名打出去!
  第714章,案件进展
  “如此甚好,我们也宽心了。”熊希龄缓缓的点了点头。
  “那么,卓如先生,除此之外洋人们还说了什么?”吴绍霆换了一个正严肃的坐姿,一丝不苟的向梁启超问道。
  “是这样,英法俄三国之前以五国银行团身份与北洋政府签订善后大借款,一旦北洋政府垮台,这笔贷款显然无法收回来,所以英法俄三国同样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这笔款项已经发有三期交到中国手上,总不能把钱当作泡影吧。”梁启超说道。
  “善后大借款之前也是由清末朝廷借贷转嫁到北洋政府身上,所以这是有先例可循。当然,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执政府的处境,愿意将之前的利息降低一半,同时仍然可以以海关盐税做抵押。”熊希龄用一种倚老卖老的口吻说道。
  吴绍霆冷冷的瞥了一眼熊希龄,对方还当真把前后两件事当作一回事来看待,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真想不通对方一把岁数了却还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他只能认为进步党人一个个心里想着当权都快走火入魔了,为了能早一天当权甚至可以舍去更多的底线。
  “如果这笔贷款是用在国家建设、民生改善,哪怕是增加国防力量上面,我一句话都不会多说,连本带利我全部可以答应继续偿还。卓如先生,秉三先生,你们应该明白北洋政府借贷这笔款项的目的,袁世凯拿这笔钱是来对付咱们南方,是用来镇压人民、破坏共和事业、对付我们南方军队。”他语气由弱渐强,到最后竟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
  梁启超、熊希龄二人有些措不及手,没想到吴绍霆的态度变化的如此之快。
  “震之,你先冷静……”梁启超打算说几句劝慰的话。
  “冷静?卓如先生,洋人这是在把我们当傻子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北洋现在还有什么值得洋人支持的地方?洋人就是看着咱们急着完成大统,所以才这般不顾道义的漫天要价,什么叫趁火打劫?这就叫趁火打劫!”吴绍霆严厉的打断了梁启超的话。
  “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如今洋人是捏准了我们的命脉所以才敢如此开口。震之,之前我们都说了不能义气用事,你怎么还是这么倔强?”熊希龄没好气的说道。
  “倔强?义气用事?哼哼,要我们为敌人的债务埋单,除非我脑子秀逗了。说什么弱国无外交,那是因为以前我们中国不团结,军阀割据,恃兵内斗。我吴绍霆今天坐在大执政官这个位置上,就是要结束这混乱的局面,一统南北,恢复大中华的和平安定。只要我们中国人一致对外,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们是弱国!”吴绍霆情绪激动的说道,说到不能控制之处还伸手重重的砸了一下桌案,把邓铿刚刚整理好的一摞文件又震翻了,邓铿只好跑过来再次重新整理。
  熊希龄和梁启超都被吴绍霆的气势震慑住,虽然他们知道吴绍霆是少年壮志,可是也难保对方不是年轻气盛,只顾着逞一时之强。关于五国银行团贷款的事情,他们曾做过设想,可以要求洋人把剩下的贷款继续拨给执政府,用以南北统一之后的国家建设,如此说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中国常年征战,南北言和意味着百废待兴,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金钱的投入,以战后中国的处境根本不可能负担那么多。
  “震之,”熊希龄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这是关乎国际政治的大事,无论如何都要通过国会来决定,如果有什么闪失你岂能担负责任?”
  “欧洲马上就要开战了,各国列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亚洲。就算我不答应他们所有的要求,就算我不需要这些帝国主义的支持,我们执政府照样有生存的机会。说的再简单一些,一旦欧战爆发,他们即便恼火我们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企图支持北洋政府死灰复燃,欧洲各国也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来。只要南方大军继续北进,彻底消灭北洋政府,中国只剩下一个执政府,他们为了保全在华的原有利益反而还会来讨好我们。”吴绍霆毫不示弱的说道。
  熊希龄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己居然忘记了欧洲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看来有必要重新盘算一下与洋人的筹码。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把北洋政府的债务转嫁到我们执政府头上,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如果秉三先生一定要闹到国会去,我也奉陪到底。”吴绍霆态度坚硬的又说道。
  熊希龄脸色很不好看,吴绍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不过此时此刻他不便发作,毕竟吴绍霆说得有道理,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方面上自己并不在行,绝对不能拿国家的利益随随便便开玩笑。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与熊希龄交换了一下眼色,改变了态度说道:“震之,你的心意是好的,这一点我们都很钦佩。这样吧,我会尽快派人去上海和北京,无论如何尽快请唐少川、伍文爵出山,完善执政府的外交部门。由专业的外交人才来与洋人细谈,一定竭尽所能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就先这样吧。”
  送走梁启超、熊希龄之后,吴绍霆凝神沉思了起来,他越来越觉得这些文治派政客们不可靠,明明欧洲的局势对远东地区国家来说是一次独立自强的大好机会,可是这些人实在是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一个个只想坐享其成。他甚至担心当自己宣布与德国结盟联手对付日本时,国会众多议员当中根本没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支持。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政府内部越是如此,自己就越要加强强权统治。尽管国家的命运不能单靠赌博的方式来决定,但也不能任由这些软弱的旧资产阶级政客们一味妥协。若真是如此,大中华的局势只会周而复始的被帝国主义践踏。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错过这次机会有可能将会是两代人的悲剧。
  没过多久,吴绍霆回想到刚才梁启超、熊希龄提到各国公使馆的代表似乎并没有太多日本方面的消息。他不禁皱起了眉头,相信日本就算发觉德国与中国南方关系密切,可也不会那么容易察觉到中德盟约的事。更何况以日本目前在华的势力圈,真要察觉到中德结盟,只怕早就把这件事公诸于众,然后从各方面打压中德关系。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英法俄三国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南下交涉,偏偏同属于远东国家的日本居然如此慎重。难道日本还寄希望在北洋政府身上?
  他倒是希望日本首相的智商只局限于此,从现在开始每一份在北洋政府的投资都是直接丢进水里,自己倒要看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有多少实力浪费在北洋身上!
  “对了,士元,上次黄埔军校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收敛了一下思绪,吴绍霆向还在给文件排序的邓铿问道。
  “昨天上午倪司令有递过一份最新的报告,恒荣贸易公司已经在上海方面与朝鲜民族学生联合会取得联系,证实在黄埔军校受害的两名学员是朝鲜流亡革命者。”邓铿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堆里找到那份报告书,递给了吴绍霆。
  吴绍霆打开报告沉着心思看了一遍,随后喃喃的说道:“金忠义、崔重根……”
  邓铿说道:“死者是崔重根,目前金忠义在医院的情况还算稳定,特勤处和广州警察局加强了病房和医院附近的保护措施。”
  吴绍霆继续看着报告,了解到这两个朝鲜籍学员之前在广州的活动,以及宪兵队法务团给出的分析推论,他表情严肃起来,说道:“他们以黄埔学员的身份通过广州花旗银行办事处购买军械?好大的胆子!”
  邓铿点了点头,说道:“关于这一点昨天下午广州已经打来电话,倪司令亲自去了花旗银行办事处了解情况,花旗银行给出相关记录证实了他们购买军械的情况。预付金都已经支付了,不过前后只有三十支步枪、二千发子弹和五公斤工业炸药原材料。”
  吴绍霆脸色很不好看,冷冷的说道:“有黄埔军校的名义购买私人军火,他把黄埔军校当做什么?是他们朝鲜人的后花园?岂有此理。”
  第715章,枭雄病逝
  邓铿见吴绍霆没有继续看完报告,索性由自己说下去:“恒荣公司向朝鲜学生会施压,总算得知了朝鲜革命运动的行动。朝鲜学生会意图将这批军火和炸药秘密运往台湾,用以刺杀即将访问台湾的大正天皇同母兄弟建宫敬仁亲王。不过此事不知道如何遭到泄露,日本巡捕已经在上海开始大肆搜捕涉案人员,朝鲜在台湾的接应人也在三天前遇害。”
  吴绍霆暗暗吸了一口气冷气,这些朝鲜人还真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他反而庆幸这次日本人提前破获了朝鲜的阴谋,如果朝鲜人在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