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500部分

1908大军阀-第500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括此时乘坐在专车上时,吴绍霆仍然在不停的盘算着该如何设计一个以元首制为中心的政府结构。
  坐在副驾驶席上的邓铿刚好在看今天出来的报纸,随后忍不住笑着说道:“霆帅,张秘书长可真是做了一手绝妙的安排,我看小日本现在想哭都哭不出来了。”
  吴绍霆回过神来,疑惑的问道:“哦,是吗?是《顺天时报》的事?”
  邓铿从前排转过身来,把报纸递给了吴绍霆,脸上还是一副忍俊不禁:“调查队在沈阳《顺天时报》总社开展工作时,意外调查出一批间谍器材,包括没有登记的无线电、监听器、伪造中国官方证件以及一些没有烧毁的文件证据。呵呵,这下可热闹了。”
  吴绍霆接过报纸,这是一份上海版的《大公报》,头版虽然还是国民大会的内容,不过头条指示时政版“揭露日本在华文化间谍单位”,还有一个小标题是“《顺天时报》十二年的真相”。他把报纸翻到了时政版,快速阅读了一遍这篇文章的内容,文章中间还附带了两张照片,是北京大本营调查队在报社废墟里拍摄的间谍“证据”,文章最后还提到北京大本营正式宣布以“间谍罪”逮捕《顺天时报》所有工作人员。
  “张闰农还真是一个机灵的人,干的很好,回头去一封电报,让北京那边放手去干,无论闹得多大都无所谓。”看完报纸之后,吴绍霆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说道。
  “我知道了。我看日本公使最近又要来拜访您了。”邓铿笑着说道。
  “是吗?他来不来都一样,不过我倒是要跟他好好谈谈青岛战俘的问题,如果日本政府还是那么小气的话,我可没那么多耐心和闲钱继续养活这些俘虏,到时候直接全部押送到西北去,支持西北大开发。”吴绍霆毫不客气的说道。
  “说的也是,潍坊军事基地那边已经催问过好几次了,俘虏若是万把千把人也就算了,可是海军陆军加起来已经有四万人了,其中还有不少伤员正在接受治疗,这些可都是钱啊。德国顾问鲁登道夫帮我们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每天花费在俘虏身上的费用起码是三十万。”邓铿脸色严肃的说道。
  “这个问题月内就要解决,嗯,决不能再拖下去了。下午我会正式宣布政府结构提案,只要把这件事定下来,之后我便能专心应付国际问题。”吴绍霆意味深远的说道。
  “霆帅放心,该准备的事都准备妥当了,今天下午绝不会有任何差池。”邓铿说道。
  车队开进雨花台,在随后早上的会议上国民大会主要讨论的是国家结构,一致通过仿效西方国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以国民大会、中央政府和最高大法院组成国家权治阶层。在大会上,吴绍霆以大总统身份提名由徐世昌出任最高大法官,经过国民大会的表决,以一千三百二十九票赞成、三百三十六票反对和两百八十二票弃权的结果,正式通过这项人事任命。
  十点三十分时,徐世昌走上主席台宣布正式退出北洋公党,并自愿解除所有公务,宣誓捍卫《宪法》,坚持公正、公理成为中华民国首位大法官。
  第861章,元首制
  对于吴绍霆提名徐世昌出任中华民国最高法官,很快成为舆论争鸣不下的话题,有人认为徐世昌根本不懂的律法,连最基本的职能都无法胜任;还有认为这是吴绍霆故意在拉拢北洋公党,形成强力的南北政治势力联合,以此来团结全国一致对外。不过这些争论仅仅是民间关注国民大会的一种形式,是无法影响到统治阶层的发展。
  中午休息时,总统府卫队将一封总统府转发到雨花台来的电讯送到吴绍霆手里。这封电讯是今天早上日本公使馆派人来到总统府递交的,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希望能在今天晚上面见吴绍霆。尽管电讯上没有留下滨口雄幸因为何事来拜访,但不难猜测是关于《顺天时报》和青岛善后问题的事,或许还会牵扯到协约国施压的外交事件。
  吴绍霆当即吩咐一名随员回总统府安排,把与日本公使见面的时间定在七点钟以后。
  下午两点钟,对于吴绍霆来说国民大会当中最重要的一节正式拉开帷幕。
  在国家结构和南京中央政府结构议案审议上,由吴绍霆、冯国璋、徐世昌、岑春渲四人联名提交的议案终于公诸于众。吴绍霆以议案发起者的身份走上主席台,从于右任手里接过演讲席,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扩音器说道:“第三百九十七号议案,二月十日最新修订,我以中华民国大总统身份,与北洋公党总理、国武上将军冯国璋。中华民国最高法官徐世昌,国民共进会新任总理岑春渲,联名在第四次会议提交一份非常议案。”
  早先大家都听说过吴绍霆会联合北洋公党提交关于国家结构和政府结构的议案,可是现在听到是一份“非常议案”,那些没有提前被联系的地方代表和旁听席都感到疑惑不已。不过在靠近主席台的国会两院席位以及部分已经知道内幕的代表,却保持着平静的态度,只等着吴绍霆把议案念完,然后开始投票表决。
  吴绍霆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鉴于半个月前发生的唐绍仪泄密事件,引发中华民国陷入国际列强外交危机,以及熊希龄与英国公使朱尔典私下密谋,妄图发动侵略我大中华民国的无义战争,昨日国防部亦获悉英军、俄军在西藏和蒙古边境调派军队,并且日本内阁也拟定向朝鲜增派四个师团的兵力。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华民国已经受到外国军事势力的实质威胁,在这非常之时必须提交这份非常议案,目的在于凝聚大中华所有人心、力量一致对外,避免在中央政府全力应付外侮之际,还会出现类似熊希龄事件影响大局。”
  这个消息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关于日本增兵朝鲜、扩建两个常备师团以及重建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的消息,《民国时报》军事版、《大公报》时政版都曾经邀请过国防部顾问、社会学者和外交界人士进行过详细分析。结论不言而喻,无故在朝鲜增兵,并重建被中国人打败的师团,目的就是要伺机报复中国。
  用这些事再联想到熊希龄、唐绍仪的事件,不得不说中华民国正是内忧外患的境地。如果不能像吴绍霆所说的那样凝聚全国人心一致对外,再在关键的时刻出现一些卖国贼,中华民国恐怕将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
  吴绍霆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显得郑重和严厉的姿态,中气十足的说道:“非常议案诉求建立强力集权的中央政府和严密的国家政治制度,务必到达上下一致。为此,我们提议取消执政府时期的二元总统制,推行共和元首制,也即西方政治史上的‘第一公民’制度。在彻底解决中华民国内外危机之前,中央政府必须绝对效忠于‘第一公民’,国民大会与最高法院则必须配合‘第一公民’的所有决策。”
  当吴绍霆把非常议案的内容说出来后,全场顿时起了一阵不小的议论声。很多代表并不十分清楚元首制是什么,不过“第一公民”这个词显然有很大的煽动力,这表示不管怎么样,“第一公民”终归还是中华民国的“公民”。至于取消二元总统制,经过一番议论之后大家才明白,吴绍霆这是要取消政务总理和内阁,由“第一公民”直接并且全权领导中央政府的运作,这一点与美利坚的总统制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关于中央政府绝对效忠“第一公民”,以及国民大会和最高法院尽量配合“第一公民”,从字面意思上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中央政府本来就由总统领导,当然要听命于总统;而现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会和最高法院配合中央政府的决策也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吴绍霆并没有把元首制详细的内容全部说出来,尤其是国会和最高法院配合这一节,对于他来说连这场国民大会都是形同虚设,无非是需要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而已。他故意只说了这么一点,正是在诱导大会堂的代表们支持自己,反正国会和最高法院都是自己人在掌握,日后要做任何事都能如愿以偿。
  然而坐在接近主席台位置的梁启超脸色变得很难堪,几度调整坐姿似乎要弹跳起来冲上主席台,不过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他内心正在进行艰难的挣扎,吴绍霆刚才的那番话已经是把独裁之心表达的非常清楚,什么共和元首制,什么绝对效忠“第一公民”,这就是在毁灭共和制度,中华民国的事由对方一个人说的算。
  可是即便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又如何,坐在自己前后左右的那些国会议员,几乎都与自己一样是了解真相的,连他们都没有任何异议,自己还能如何?整个国会现在就是吴绍霆手中的玩物,他要呼风唤雨谁人能阻止?
  就在这时,冯国璋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我等更应该同心协力应对外敌,绝对杜绝卖国贼的从中暗算。老夫愿全力支持吴执政推行元首制,加强国家集权,凝聚全国上下人心一致对外。老夫赞成此项议案!”
  第862章,巩固
  虽然冯国璋没有通过扩音器来喊话,但这番话还是让周边的议员听得清楚。议员们知道这是一个信号,于是接二连三站起身来附和冯国璋的话,高声呼出支持吴绍霆的此项议案。随后,岑春渲、徐世昌等人也都陆续起身声援,仅仅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国会两院的议员大部分全部站了起来,即便有少数人没站起来,但也被其他人的身躯淹没。
  看到前方席位这么大的动静,后方的地方代表当中也有人站起身来响应。最先站起身来自然是北洋公党、国民共进会籍代表,还有广州、福建、北京、江苏等省的代表。受到这么现场气势的影响,其他代表也跟着站起身来,稀里糊涂的举起手来呐喊。
  “支持吴大总统的决定,中华民国一致对外!”
  “不管是元首制还是总统制,只要是吴震之的领导我们就信服!”
  “山东代表全部支持吴大总统,打倒小日本,替山东遇难百姓报仇雪恨!”
  “绝对效忠吴大总统,绝对效忠元首制。吴大总统万岁!”
  会场的变化就在一个瞬间发生,整个会场仿佛受到了一种狂热传染病的袭击,不管是明白人还是不明白,被周围的气氛这样带动起来,都觉得吴绍霆的议案是带领中国走出眼下国际危机的唯一办法。偌大的大会堂充斥着热烈的欢呼声,甚至连旁听席和记者席都感同身受,这些人也跟着起哄起来,大声呐喊着支持吴绍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在阵阵声浪中隐隐约约还听到一句“吴震之,我爱你”。
  唯独坐在主席台附近的梁启超额头青筋暴起,对他而言这每一声支持吴绍霆的喊叫,都是那么刺耳、那么摧残自己的心脏。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对坐在身旁的张謇说道:“四先生,这些人都疯了,他们都丧失理智了。这种个人崇拜只会让我们国家在极端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们连元首制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连吴绍霆想干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盲目的支持他。这到底是怎么了?”
  张謇其实同样是持对吴绍霆的支持态度,只不过他年事已高,没办法像青壮年那样站起身来呐喊。在听了梁启超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之后,他同样也理解梁启超的心情和想法。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他凑近梁启超说道:“卓如,其实这也是一种民主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民主的弊端。我们一路走过来,经历了许多届政府,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难道还不能看透中华民国的现状吗?在这个时代是无法推行真正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就是极端独裁,这两样都不好,因为他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梁启超怔怔的看着张謇,眉宇间凝成一个“川”字,迫切的问道:“四先生,您……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謇意味深远的说道:“为什么所谓的革命一直都是失败?为什么掌握国家真正权力的人都是那些军阀?因为我们国家目前的处境就是如此,是这个社会创造了这个事实。如若真的要有一番大作为,何必要一味心思想着民主政治,你推行民主政治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自己的权欲,那就跟这些军阀一样了;相反,如果你推行民主政治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那你为什么不能依附这个军阀,用自己的能力做一些更实际的利国利民之事呢?”
  梁启超听完张謇的话,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触,是啊,就像熊希龄那样为了单纯的民主信仰而斗争,到来头不仅仅损害了民主本质,更是糟蹋了国家利益;如果真心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哪又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为人民不明白的民主而斗争?难道不能做一些更实际、更有意义的事吗?
  几分钟之后,于右任迫于会场的压力,不得不上台来维持秩序,他先让会场安静下来,然后再要求国民大会为刚才吴绍霆的提案进行表决。不过这次表决显然情况不同,甚至都没有进行详细的统计,因为刚才那一番全场的轰动足以证实大部分代表是赞成这项提案。于是整个表决过程根本没用多场时间,当场宣布通过元首制的提案。
  在确定国家推行元首制的政治体制之后,接下来的会议关于政府结构和其他杂项事务的讨论要显得轻松许多。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国家基本框架该讨论的内容都讨论结束。规定中华民国为共和制国家,国旗、国徽等经过复审通过,仍然按照执政府时期为准,至于国歌则限期从民间征集,交由国会两院审核决定。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国家金融体系,决定由各省联合银行出资成立“中华民国共和银行”,原联合银行继续保留商业银行性质,“中华民国共和银行”则为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提名张直出任第一任中央银行行长;又表决通过由共和银行发行全新货币,之前各省联合银行发行的联合币照样通用,不过限期回收。新发行的货币命名为“共和币”,币种的发行方案和数量限中央银行四十五天之内提交详细方案。
  财政和银行体系方面,大会还进行了另外一项由财政部部长张謇发出提案的讨论。张謇认为要想最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