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570部分

1908大军阀-第570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映典心中顿时感激不已,李鸿祥可谓是滇系官僚在国防部的领头人物,有李鸿祥出面组织必然能拉拢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边。他连忙说了一些道谢的话,甚至还毫不遮拦的许下一个人情,不管怎么说只要国防部团结一致,再加上追随元首的交情,这件事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一半。
  李鸿祥之所以要帮倪映典,不仅仅是为了国防部的利益,更是为了滇系集团的利益。纵然云南现在没有了督军,可身为国防部副部长的唐继尧照样是重要大员,无论如何都要巩固滇系集团在中央政府的发展。
  第981章,分拆计划
  张孝准在接到奉天的电话后,自然感到十分冤枉,不过他心中并没有太多担心,只要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向元首交代清楚,元首必然会知道谁对谁错。当即他一边匆匆处理北京的事务,一边安排前往奉天的火车,只不过即便自己现在想要快点前往奉天,也要先把空军陆战队的编制工作完成,因此最快还需要三两天的时间。
  就在这三两天时间里,奉天的公务竟然越来越忙,吴绍霆不仅要听证市场花园行动计划方案,同时还要接见德意志银行的代表。纵然他最近情绪非常不好,可这两样事都是刻不容缓,无论如何都要耐着性子尽快处理。
  市场花园行动计划的细节基本上全部确定,正式执行计划的时间定于九月二十五日开始,空军陆战队和海军陆战队于九月二十六日行动。行动之前的所有船只、飞艇、武器装备等等从月初开始便再进行准备。
  空军陆战队第一着陆地点定于平城东北三十里的旷野,第二着陆地点则在平城西北二十里的丘陵荒野。第一空中骑兵旅会分别乘坐五十艘大型空艇,从一千米以上的高空跳伞降落,改装过后的空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浮力,一艘空艇最多运载四十名士兵,至于武器装备则由另外空艇装载,因此整个行动预计要持续三个晚上。
  海军陆战队的登陆地点定在苍洞里西南海滨,附近有一些小渔村,但是根据情报显示并没有日军的警戒哨。
  跟之前设想的情况一样,四个海军陆战队旅在辽海支队和远东舰队的掩护下,使用登陆艇抢滩登陆。行动分为四次,九月二十六日第一次,九月二十七日第二次,九月三十日第三次,十月二日第四次。
  当然,登陆地点不会是一成不变,根据每一次登陆作战的具体情况,以及敌后战场的开辟进度,海军方面会随时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如果战场顺利的话,可以更大胆的开辟新的登陆点,制造更多的敌后战场;反之,则循环渐进、步步为营,尽量以保守的姿态执行后续。
  吴绍霆在听完所有描述之后,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几乎能考虑到的地方都没有错漏,具体的效果就要看战场上的实际运用,以及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的实战发挥。
  总得来说,他对蔡锷制订的这一套方案感到很满意,在稍微提了一些小问题后,即正式签署作战计划生效命令。
  之后,吴绍霆来到苏家屯军营装备基地,视察了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装备,重新检查了各种跳伞包的配件,行军背囊的大小尺寸,特制防碰撞弹药箱,防水包装袋等等。
  一名陪同的国防部军官介绍,这些装备都是这一个多月以来加紧赶制,不过每一件成品出厂时都经过严格的检查,所有代工生产的工厂都派驻了监工人员,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瑕疵。
  当然,既要保证生产速度,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得不说这一个月来在这批作战装备的开销上可不小。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市场花园作战行动是中国军事史上目前最昂贵的一次作战,也将是革新战场模式的重要战役。
  次日,吴绍霆在奉天城内接见了德意志银行的代表,陪同银行代表前来的自然是菲利普上校和马克西米秘书官。
  吴绍霆不能猜出辛慈公使极力动用私人关系,拉拢德国国内私人财阀来执行“东亚复苏计划”的用意,或许是辛慈公使确实被这个计划打动了,又或许是这些私人财阀闻讯之后,看到有利可图所以反而找到辛慈公使来促成此事。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或者有没有第三种、第四种可能,吴绍霆从一开始已经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与私人财主合作必然会承担很多无妄的风险,没有一国政府牵线搭桥的战略利益始终是无法得到保障。
  正因为如此,他已经在心中留下一道底线,如果这些德国财阀不能遵照自己的要求来执行这套“东亚经济复苏计划”,自己宁可暂时搁浅这个方案。
  会谈被安排在奉天城内一处官方会馆之内,整个楼层都被特勤处严格清理检查了一番。
  德意志银行的代表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名叫奥古斯特·霍夫曼,有着德国人普遍的啤酒肚,留着上个世纪末流行的俾斯麦胡须。举手投足之间显得彬彬有礼,但是同样给人一种刻板而不通变化的感觉。
  奥古斯特一直从事德意志银行私人财政管理工作,是德意志银行与各大财阀之间保持联系的经纪人,至今过手处理的资金超过三十亿帝国马克,在德国金融界算得上小有名气了。
  吴绍霆在会谈上没有继续透露任何关于“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的内容,只是一味心思的从奥古斯特口中询问关于合作的方式。
  奥古斯特算得上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既然中国人一定要先了解德国方面的意见,鉴于自己之前已经听说中德双方同意加强保密措施,因此没有太过固执某种意见。
  他将一份合作草案的内容大致介绍了一番,这份合作草案是由德国方面提出,但最终是需要与中方进行详细的磋商和修订。在此次会面之前,德国六大财阀已经举行了多次碰头会,先是确立了可调用资金的数额,折换成美元大约有六亿之多。
  不仅如此,以六大财阀的经济人脉,在瑞士、瑞典、美国、阿根廷等国家都能招募到更多的二级合作伙伴。并且对这些合作伙伴根本不必透露任何机密消息,只用告诉是一次金融投资活动,然后把“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分拆为多个子计划来制订投资计划书。
  至于六大财阀的合作方式,奥古斯特告诉吴绍霆,既然德国方面的出资者是商人,那自然应该以获利为首要目的。德国财阀之所以对这次计划很感兴趣,一方面是其中有极大的利益可图,另外一方面则是投资和获利的时间不用太长。
  正因为考虑到这两点,德国财阀认为他们只需要介入整个计划中的两个部分,其一就是打压国际黄金价格,趁机做空黄金,其二是在日本制造一场金融泡沫,榨吸日本社会财富。
  当然,这仅仅是目前德国方面掌握的有限资料为依据,具体的方案还要在获得全面“东亚经济复苏计划”之后才能确定。
  对于奥古斯特的介绍,吴绍霆感到很中肯,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从对方的话中获得一个灵感,那就是把整个“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分拆成多个子计划,不同的参与者执行不同的计划,而中国则做为幕后调控者,把这些计划撮合在一块,点燃东亚金融风暴的火药桶。
  随后,他没有与奥古斯特继续深谈什么,只是似是而非的说了一些闲话,然后表示自己需要慎重考虑一段时间再做答复,约定下次会谈的时间地点,便结束了这次谈话。
  奥古斯特、菲利普上校和马克西米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都觉得这次会谈根本没有谈到任何实质的东西,甚至怀疑吴绍霆是不是还因为顾虑私人财阀介入的问题,所以不太希望执行这次计划。
  不过好在吴绍霆约定了下次会谈,对于遵守规矩的德国人来说,他们当然会允许吴绍霆有另外的打算和考虑的时间。
  吴绍霆返回苏家屯军营,立刻召集金融战略办公室的众人,他先听取了马寅初等人最新预测的“东亚金融复苏计划”的汇报,接着又吩咐马寅初把整个计划分拆成多个子计划,尽量消弱破坏的痕迹,让这些子计划看上去无非是普通的投机活动而已。
  马寅初不太明白吴绍霆这种做法的用意,但是却没有过问其中。
  第982章,返回奉天
  张孝准抵达奉天是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他顾不上在城里休息一夜,立刻乘车前往苏家屯面见吴绍霆。此时当他重新走进苏家屯军营里,总发觉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目光多有变化,尤其是在走进元首行营楼房,那些高级幕僚和军官们脸上的猜疑跃然纸上。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总不会事情越来越大了吧?
  当然,他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中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太过担忧,自己坚信只要能把事情解释清楚,一切迟早会水落石出。
  吴绍霆本来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接见张孝准,一方面是时候已晚,另外一方面则是故意要给张孝准一个坏脸色。不过最终考虑到市场花园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而张孝准这此次行动中担任的重要角色,总不能误了这头等大事。
  经过一番通报,张孝准走进了吴绍霆的办公室,在看到正站在窗户前抽烟斗的吴绍霆时,他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元首,第一空中骑兵旅的编练工作差不多……”思索了一阵,他只好先以公事开口。
  “我打电话让你回来,你以为我是让你汇报军务工作吗?”吴绍霆没有回过身,在长长的吐了一个烟圈之后,他低沉着声音说道。
  张孝准怔了怔,他当然知道元首迁怒自己的原因,只是颇有感到冤枉。
  “元首,您是说北京大本营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一定有所误会。我也是前不久返回北京时才听说了此事,至于秘书处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是因为之前已经处理妥当,而且没必要因为这件小事来劳烦元首。”他用诚恳的语气说道。
  “小事?新兵造反,学生暴动,这是小事?就算你是回到北京才知道的消息,我把北京大本营交给你来打理,你却打理出这样的管理效率,怎么,你还觉得冤枉了?”吴绍霆转过身严肃的训道,把烟斗狠狠的在茶几上的大理石烟灰缸上敲了一下。
  “是,是,这是在下失职。但有些话在下不得不说,并非是在下推脱责任,但这其中确实有许多内幕,还望元首明察秋毫。”张孝准硬着头皮说道。
  “什么内幕?”吴绍霆冷冷的问道。
  “北京大本营的暴动事件本来发生在八月初,肇事者是国防部驻京营军官处总长的儿子,本来按照军事法的程序已经将肇事者定罪,参与暴动的新兵、学生业已得到安抚和解释,严格的说这件事已经结束。或许正因为这一点,所以秘书处认为没有必要再往上汇报。”张孝准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做了详细介绍,在说完这些前面的话后,他又把张汉举的儿子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恶行做了述说,还说自己正因为这件事才得知暴动的前科。
  吴绍霆当然是第一次听说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样,没想到一个官僚子弟竟然猖獗到如此地步,判了十年徒刑结果却只服刑十天,这简直就是法制的严重败坏。
  “张汉举?一个驻北京大本营的军官长竟有这样的本事,他难道不知道北京大本营是什么地方吗?”他愤怒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一切终归是在下的失职,未能将北京大本营上下治理妥善。经过在下的调查,为张汉举儿子开脱的人当中还有不少是京营的官僚,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这也是在下无德无能,不能威信服众的结果。”张孝准哎声叹息的自责道。
  吴绍霆深知北京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经过前清政府、北洋政府两届的班子,眼下在京任职的官僚大部分都是底子够硬的人物,不管有没有实权在手,最起码也有声望威信摆在那里。他原以为张孝准与蔡锷是同一类人,不仅有能力,更是精明灵活,因此让其在处理北京这个复杂的圈子。
  不过现在看来,他或许高估了张孝准的处事能力,又或许是低谷了北京的环境。
  总得来说,他不应该把责任都怪怨在张孝准身上,可北京大本营是自己的直辖行营,在这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无论如何都要从严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打击那些胡作非为的官僚集团,更是为了顾全自己身为元首的威严。
  “你这不仅仅是失职,更是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你明白了吗?”吴绍霆严肃的说道。
  “是,在下明白。”张孝准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现在告诉我,你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吴绍霆旋儿又问道。在他看来,继续判处那个纨绔子弟十年有期徒刑已经不足以做一个交代,在监狱里还能被放出来,可以想象张汉举绝不会让儿子继续受苦。
  如果罪犯不受苦,那就是掉自己的面子!这种事岂能容许发生?
  “违反军事重地管理条例,无故制造事端,故意伤人,依照刑事律法规定,罪加一等,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不接受任何减刑诉求。”张孝准回答说道。
  “立刻给我改判死刑,罪名是煽动新兵暴乱。张汉举革职查办,所有为肇事者打掩护的人,全部严办。”吴绍霆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直接下达了命令。对于那些自以为有特权的人,他是绝不会手下留情,在整个中国真正有特权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如果仅仅是北大门事件就算了,老老实实在监狱里服刑十年,这件事即便被隐瞒下去也无所谓。可问题就是这小子居然坐了十天牢房就放出来,不仅不思悔改,还跑到师范大学闹事,这让当初参与暴动的学生们如何作想?老百姓们又如何作想?
  今日有此一例,他日必然会愈发嚣张,官僚阶级只怕再也不会把法制放在眼里。
  张孝准听到这里,脸色瞬间就变了起来,即便他希望元首能严办此事,但也不至于严办到这种程度,居然直接判处死刑?
  “元首,”他赶紧说道,“您……您可要三思呀,死刑的的确确太过刑重。而且,也许您还不知道,张汉举是倪总长的妹夫。”
  “倪总长?倪映典?”吴绍霆质问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正是。虽然我不知道这件事是否与倪总长有关,但请元首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