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620部分

1908大军阀-第620部分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就能活活把英日联军拖垮。
  英国弗伦奇军团是大老远渡洋作战,后续补充兵力非常困难,能够做到半年补充一次兵力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日本,虽然国内还有很多师团的常备部队,但日本整体上下早已经失去对战争的信心,原本议和是最好的结局,倒头来却因为大隈重信一人之词再度开战。再加上“东亚经济复苏计划”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经济越来越脆弱,国家和民间的财富正在莫名其妙的大幅流失,如今能维持前线作战部队的兵力补充已经非常困难,哪里还有多余的财政派出更多的部队作战?
  正因为如此,蔡锷很有信心跟英日联军打消耗战,故而才像现在这样将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守。英日联军缺乏后劲,对他们而言这场战争是拖不起的。
  最终,蔡锷没有打算立刻派出三十八师支援开城,反而给开城下达命令,一旦无法坚守城郭,大可向平壤撤退构筑新的防线。
  蔡锷可能不会想到,多亏他将三十八师按兵不动,从而为两天之后发生的战局逆转保留了预备兵力。
  五月二十日清晨,日本南清舰队和沙俄临时编队忽然出现在日本海北部的海面上,在两支舰队的身后则是经过伪装的美国货船。这些美国货船在之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在台湾、日本本土进行一系列改装,增设了许多登陆艇和外挂装置,方便执行登陆作战。
  与此同时,早已埋伏在中俄边境的沙俄东方远征军团,立刻跨跃中俄边境,向着珲春县发起进攻。
  珲春除了驻扎着一个边防营之外,再无其他兵力,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庞大沙俄军团,边防营旧军当时吓得不战而逃,就这样让东方远征军团占领县城。军纪败坏的沙俄士兵在城内城外进行疯狂的劫掠,到了中午之后才再各自长官的约束之前,开始执行第二步行动。
  东方远征军团一分为二,主力部队继续向西北方向的延边挺进,后勤部队则负责接应南清舰队护送的弗伦奇军团第二师登陆。
  同一日傍晚,东方远征军主力部队开始进攻延边。这一晚对于延边来说可谓是近百年来最悲惨的一晚,城中为数不多的军警奋力抵抗,无奈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还有大炮、重机枪等重火力,防守如同纸张一般脆弱。
  破城之后,沙俄士兵在城内进行疯狂的劫掠和屠杀,但凡遇到的中国青壮年一律用枪射杀、用刀砍杀。一些杀红眼的军官甚至下令将成堆成堆的中国人押解到鸭绿江边,并排排成一列,用重机枪进行密集扫射。整个鸭绿江岸边全部是残缺不全的尸体。
  据后世记载,经此一役,延边足足一个月都有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好几条街道、小巷的地面上,全部染红,一寸不白。
  杀戮直至次日凌晨方才停息,整个延边城已经是血流成河。
  吉林省省府长春接到通报是延边陷落的第二天早上,省长孟恩远惊讶不已,紧忙向东三省统帅部发去求援电报,并紧急动员长春城内的预备役部队,同时招募壮丁组成民兵。然而即便如此,整个长春地区的兵力总计只有四千余人,七十五毫米大炮五门,重机枪十二挺,这等火力甚至连应付沙俄军团都不足,更何况还有弗伦奇军团第一师。
  吴佩孚在丹东收到奉天转发来的电报后,几乎没有多想,即可命令刚刚在营口落脚的国防军第二师两个机车团,火速向吉林省出发驰援。同时命令国防军第二师的其他部队,终止目前所有行动,调转方向北上前往吉林。
  目前西线战场上已经有国防军第一师和第三师,外交东三省第一路军,总兵力将近七万之众,足以应付两个英军师和日本第五师团。原本吴佩孚计划利用三个国防师的兵力,在月底发起一轮反击,不过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只能暂且搁置。吉林省兵力薄弱,如果不及时赶去救援,很容易会让敌人攻占全境,进而威胁黑省和奉天省。
  不仅如此,在平壤的蔡锷收到黑省告急的电报后,同样意识到大事不妙。
  原来之前开城、春川的敌人发动强行猛攻,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为奇袭吉林省提供掩护。蔡锷分析,这次进攻吉林省的军队很显然不只是沙俄军团和弗伦奇军团第二师,必然还有弗伦奇军团最后一支部队第三师。单凭国防军第二师一支前去增援只怕未必能顺利阻击敌人,于是他果断下令一直驻扎在平壤养精蓄锐的三十八师即日启程,直接从朝鲜北部进攻延边,切断敌人的后路。
  虽然说有国防军第二师和三十八师奔赴吉林省支援,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
  从辽东赶往吉林省,二万多人的部队携带辎重物资,纵然有铁路和飞艇的输送,最起码也要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全部输送到位。这其中还不包括部队休整以及制订反攻策略的时间。至于三十八师从平壤出发那就更遥远了,哪怕一切都顺利,最快也要二十多天。
  支援部队所需赶路的这大半个月时间,吉林省和黑省可谓都处于真空期,以沙俄军团和弗伦奇军团第二师、第三师的进攻速度,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打到哪里。
  考虑到这个问题,蔡锷立刻想到在沙里院驻守休整的两个空中骑兵旅。伞兵部队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卓越的机动性,而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速度。蔡锷随即再次下达命令,让空中骑兵第一旅、第二旅备战准备,两天之后乘坐飞艇前往黑省,直接空投至长春。
  第1073章,突遭变故
  昆明,元首行营。龙云迈着急促的步子来到二楼元首办公室门口,经过一番通报之后,他走进了办公室见到正在起草“大陆桥第二兵团计划书”的吴绍霆。
  “元首,哈尔滨发来的战报。”龙云语气沉闷的说道。
  “哦?吉林守住了吗?”吴绍霆问道。
  两天之前昆明行营收到东三省统帅部发来的电报,告知沙俄军团和弗伦奇军团第二师已经逼近吉林。虽然英俄联军攻势迅速,前后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从延边快速的打到吉林,这样日行数百里的速度,实在让人感到吃惊。然而也间接应证东三省地方卫戍部队的能力低弱,一路上根本无法制造任何阻力。
  按照时间来推算,今天是五月三十一日,吉林的作战应该有了初步分晓。
  他对孟恩远还是寄予不小的希望,从辽东、朝鲜赶来的援军兵力不弱,只要孟恩远能在吉林拖住三五天的时间,吉林省便可阻挡住敌人的步伐。
  “长春……长春失守了!”龙云声音很低沉的说道。
  “失守了?等等,是吉林还是长春?”吴绍霆停下了手里的钢笔,立刻坐直了身子,盯着龙云认真的问道。
  “是长春……”龙云说道。
  “两天之前才告诉我英俄联军逼近吉林,才两天时间,他们就是跑步前进从吉林到长春也不止这个时间。到底怎么回事?”吴绍霆严肃的喝问道。
  如果长春真的失手了,这可是中国自开战以来遭到最严重的损失,直接沦陷了一座省会城市。这对中国全体的民心和军心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东三省的人心。敌军隔断了吉林省,也就等于让黑龙江和奉天省陷入孤立状态,纵然英俄联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威胁黑龙江,可被隔绝的影响必然会导致黑龙江人心惶惶。
  龙云还打算把手里的电报递上去,不过现在看到吴绍霆怒火上头,只好先忍了下来。他连忙说道:“弗伦奇军团第二师和第三师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登陆,军情处经过调查后才发现,美国一次性提供了三十六艘大型货船,推测有一百二十二艘登陆艇。弗伦奇军团第二师和沙俄东方远征军团全部快速行军,一路进逼吉林。孟省长调动长春的大部分兵力在吉林设伏,打算拖住英俄联军,却不料弗伦奇军团第三师的一个骑兵旅,竟偷偷的绕开吉林,直接偷袭长春。”
  不用龙云继续说下去,吴绍霆已经知道事情的大概,无非就是声东击西之策,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吉林,让孟恩远认定英俄联军是要进攻吉林,于是自作聪明调动兵力去设伏。结果让人抄了后路,到头来不仅长春丢了,吉林也根本守不住。
  他一直以为美国人扮演的角色不会太直接,哪怕提供一些商船、货船或者军火交易都无所谓。可是这次英军两个师的兵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登陆,全靠美国慷慨的提供如此庞大的货船船队。
  美国人,哼,迟早要你们好看!
  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冷冷的说道:“空骑兵呢?他们难道没有赶上?”
  龙云说道:“空骑兵第一旅在昨天刚刚投放下第一批物资,只有一个营的士兵着落。哪里知道当天凌晨弗伦奇军团第三师就开始进攻,这个营的战士们拼死顽抗,最后只有十二名士兵从城中撤退出来。”
  吴绍霆霍然站起身来,把手里的钢笔狠狠摔在了桌案上,大吼道:“孟恩远他脑子让驴踢了是不是?长春和吉林哪个重要都不知道?现在可好,吉林没守住,长春也丢了。吉林省还怎么反攻?”
  龙云沉默了一会儿,等到吴绍霆情绪不是那么激动的时候,他才说道:“蔡总司令已经改命令,让空骑兵第一旅、第二旅在通化降落,然后等待国防军第二师和三十八师到来,集合兵力向长春发起反攻。”
  吴绍霆负着双手来回踱步,他之所以如此勃然大怒,是因为原本可以守住的阵线却因为部署失误而丢失。不仅如此,既然沙俄军团和弗伦奇军团第二师、第三师进攻吉林省,那就意味着又要在吉林省内开辟新的战场。
  放眼东三省和朝鲜,如今已经有四个战场,多开辟一个战场就会多一份消耗。不管怎么说敌人是三个国家在分担消耗,而中国这边哪怕算上德国也只是两个国家。这终归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再者,一旦这么多战场都陷入僵持的局面,或许最终能够拖垮敌人,但对于他一开始制订的“亚洲战略”同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亚洲战略”是整体性的战略计划,任何其中的一个部分受到影响,就会导致其他部分一同受到拖累。这一点从北方第二集团军就能看出来,原本是进攻沙俄的部队,因为英军突然出现,延缓中日战争结束,最终不得不只能用来收复国土、平息叛军。
  龙云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但又不能什么都不说,犹豫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元首,情报部门已经查实,在吉林省的敌军是弗伦奇军团最后两个师,至于沙俄所谓的东方远征军也都是从东部地区临时征召来的士兵,大部分是沙俄需要安置的流民。”
  吴绍霆停下脚步,冷冷的盯着龙云,问道:“你想告诉我吉林的事情不必担心,只要援军开到就能轻易收回失地,对吗?”
  龙云知道自己说错话,连忙噤声不语。
  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言辞郑重的说道:“现在他们占据长春和吉林,整个局面就扭转过来了。之前是敌人来进攻我们,我们可以凭借防御工事消耗敌人;现在呢?现在是我们要进攻敌人,反过来就是他们凭借城池阵地来消耗我们。这才是弗伦奇军团这次进攻的主要目的,你真以为我们可以轻易收回失地?”
  自古以来兵法上就有记载,如果只有单纯的野外遭遇战,一比一的兵力之下完全可以拼一拼,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可如果是攻坚战,必须数倍于守军才有胜算。如今东三省可以调用的兵力全部在战场上面,单凭国防军第二师和三十八师,外加空中骑兵两个旅,要想短时间之内摆平吉林省的危机,实在有些困难。
  这个时候他忽然有一种陷入战争泥圈的感觉,而且是越陷越深。
  亚洲战略虽然没有死规定什么时候结束一场战场,可原本在一个月之前就能结束的中日战争,倒头来却又被迫继续拖延下去。这从心理上绝对是很难让人服气的一件事。
  中日战争消耗着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军事资源,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拖住了中国军事力量的一大半,战争继续下去只会让中国的军事力量受制更多。而相反,如果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就能从战场上解放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军事力量,同时还能立刻获得战胜日本之后丰富的战利品以及战后国家声望地位。
  因此,他非常不希望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战争规模再次扩大下去,更不希望中国在这场战争里越陷越深。
  第1074章,惨案和绿魔
  可是眼下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场战争?继续增兵,用强大的兵力压垮敌人,这显然是另外一种扩大战争规模,更何况未必能够得偿所愿。利用科技优势来击溃敌军,但新式武器虽然已经研发出来,只是生产还需要时间,哪怕是吴绍霆寄予希望的龙戟号还要再等几个月才能投入实战。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王局座王大人请见。”
  吴绍霆回过头来对龙云示意了一下,龙云立刻上前打开办公室的大门,王长龄带着几乎与龙云一样凝重的表情走了进来。他先向龙云微微点头示意,随后直接来到吴绍霆面前,将一份电报递了过去,说道:“元首,哈尔滨刚才又发来一封电报。”
  吴绍霆接过电报,不过没有打算看,只是问道:“又是什么事?”
  王长龄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怒的说道:“沙俄军团在吉林大开杀戒……”
  不等王长龄把话说完,一旁的龙云顿时大声吼了出来:“又开杀戒?之前他们血洗珲春、延边,如今拿下吉林竟然还要杀人!这群畜生!”
  王长龄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沙俄军团甚至还恬不知耻的打出口号,说是要灭绝吉林省所有中国男人,还要把东三省并入沙俄的版图。”
  吴绍霆脸上渐渐浮起一片阴沉,他冷着声音问道:“老毛子这次在吉林杀了多少人?”
  王长龄说道:“消息都是从吉林逃出来的老百姓口中得到的,他们说沙俄军团和弗伦奇军团在攻占吉林之后,就在城中和附近的小镇大肆劫掠。其中有一个小村庄因为过于贫穷,没有太多的粮食,被沙俄军团认为是故意隐藏财物不上缴,结果沙俄士兵杀光了全村的所有人,九十五口人,包括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