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盗宋 >

第290部分

盗宋-第290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颐谴缶裼惺に悖俊
  高怀远看众人听罢了他的话之后,受到打击不小,于是摆摆手道:“我等倒也不能妄自菲薄,虽说蒙古大军厉害,但是我等乃行伍之人,岂能长他们志气,灭自己威风呢?现如今我等只管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将护圣军打造为一支铁军,假如真的有朝一日用上我等上阵的话,也定不能要天下人笑话我等无能!诸位都乃护圣军肱骨之将,还望诸位能努力勤加练兵,确保我们护圣军能成为大宋可以依仗的常胜之师!大家共同努力吧!”
  众将听罢之后,立即起身一起称道:“请高大人放心,我等定会尽力而为,定要将护圣军练成无坚不摧之军!”
  朝堂之争 第369章 摊牌
  在此次谈论之后,护圣军诸将更是更加勤勉了许多,每日勤加练兵不辍,使护圣军上下风气一新,军威更是大盛许多,消息从薛极哪儿传入史弥远那里,史弥远挑了几下他花白的眉毛,对薛极说道:“你看这个高怀远到底如何?”
  薛极小心翼翼的答道:“下官不得不承认此子确实是当将军的料,护圣军到他手中才不过数月,便如同换了一支兵马一般,军力大增了许多,而且此子很善于结交朋友,军中上下无不对他十分佩服,相爷当初要他接管护圣军看来应该是非常明智之举!”
  史弥远摇摇头道:“老夫不是问你的这个,而是你觉得此子到底可否信任呢?自从老夫将护圣军交给此子之后,这两日忽然倒是有些不太放心了!”
  薛极脸上的肌肉跳了几下心思急转了几下之后,再次小心答道:“从下官和此子认识这些时日来看,此子倒是聪明人,不管如何,这件事对于此子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过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而现在有了相爷的支持之后,扶摇直上一直坐到了护圣军都统的位置上,可以说已经是飞黄腾达了,而眼下以相爷所计划之事,一旦成功的话,对于此子来说将更是好事一桩,此子没理由不和相爷一心呀!故此下官以为,对于此子来说,倒是不必担心什么!”
  薛极的话无异打消了史弥远的顾虑,史弥远点点头道:“看来应该是我这些年来养成了多疑的习惯了!照呢所说,此子应该会为我所用才是!既然如此,就让他折腾去吧!可能是他太急切了,想要为老夫尽快打造一支堪用劲旅吧!这件事且不说了,这段时间太子那边可曾有什么动静吗?另外官家今日身体如何?他可曾有意答应废立太子之事了吗?”
  史弥远放下了高怀远的这件事,转而又将注意力放在了赵竑身上。
  这个时候坐在下手位置的李孝知起来答话道:“太子这段时间似乎收敛了一些,不过东宫里面传出来消息,说太子对于相爷近期更加不满了许多,两次喝醉酒之后,都在东宫之中大骂我等误国,声称只要他继位之后,定要将我等尽数扫出朝廷!至于圣上的身体,近日病情加重了许多,已经开始不能起床了,臣等前几日联名请奏,奏请官家尽快废立太子,但是官家依旧不肯答应此事,对于此事避而不谈,我等的折子也被搁置了起来!”
  史弥远听罢之后心情立即大坏了起来,站起来焦躁的在屋子里面来回踱步,怒道:“太子欺我太甚!想我为大宋天下鞠躬尽瘁数十年之久,太子他不思报答,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放厥词!官家也是,早知当今太子无德,却始终不肯答应废立之事,这岂不是要将我等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吗?你们几个也都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尽快解决这个麻烦!”
  下面坐着的史弥远亲信党羽之人各个都有些愁眉不展,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都难为,毕竟虽然官家赵扩不怎么管事,但是废立太子之事却是人家赵家的家事,他们这些人可以帮着说话,却没有办法压着官家的脖子让赵扩答应一定要废立太子,眼下虽然他们想尽办法弹劾太子无德,但是官家始终不肯吐口,答应他们废立太子,这要他们又能如何呢?
  于是一般人顿时都默不作声了下来,屋子里面只剩下那只站在木架上的鹦鹉唧唧歪歪的不时说着一些不知所云的话,惹得史弥远心头一阵烦躁,一巴掌便将那只鹦鹉给揍下了木架,下人赶紧过来将那只鹦鹉给请了出去,屋子里面才算是清净了下来。
  “平日里你们不是各个主意都很多吗?怎么到了用得着你们的时候,都哑巴了?”
  史弥远烦躁的对薛极、李知孝等人斥责到。
  最后还是李知孝站出来答道:“相爷息怒,这件事官家那边看来确实无意更换太子了!眼下即便我等再上书恐怕也作用不大,以下官来看,倒不如从皇后娘娘那里想想办法!只要能说通皇后娘娘,这件事便不见得难办!”
  这句话倒是立即点醒了史弥远,史弥远脑海灵光一闪,马上计上心头,随即便坐了下来,微微闭目思量了起来。
  当初韩侂胄当权的时候,史弥远曾经和韩侂胄不对路,多次受到韩侂胄的打压,最后为了平息开禧北伐失败引起的金国不满,史弥远当初就是和杨皇后密谋,以杨皇后弄来一份假的诏书,指使夏震等殿前司的人将韩侂胄在玉津园槌杀,从此在杨皇后的扶植下逐步掌握了朝中大权。
  而这个时候当今官家不同意另立太子,他唯有再在杨皇后那里想办法了,想到了这里之后,他立即下令,请杨氏兄弟到府中一叙。
  当晚杨氏兄弟便如约来到了史弥远的府中,被请入了史弥远的内书房之中。
  当杨氏兄弟听罢了史弥远的要求之后,不由得都有些踌躇了起来,这种事情他们本不想卷入其中,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父亲杨次山曾经多次告诫过他们,要他们不要参与到这样的宫廷争斗之中,眼下史弥远提出要他们兄弟二人入宫找杨皇后说项,要杨皇后从中斡旋官家赵扩,废掉现任太子赵竑,显然令他们二人深感为难。
  看到杨氏兄弟二人的神色之后,史弥远便知他们二人对此不太乐意,于是开口道:“二位郡侯,此事非老夫独断专行,当今太子无德乃天下尽知之事,官家念及其为沂王后裔,舍不得废黜太子,假以时日由他执掌大宝之时,定会致使天下大乱!
  而太子恨我等入骨,一旦太子登临天下,岂容我等继续为国效力?二位郡侯也要回想一下,以太子对皇后娘娘的态度,老夫听说太子将开禧三年玉津园兵变之事详细记录下来,此中干系你们自然清楚,一旦太子继位的话,又将会致杨家为何地呢?此事不单单干系我等身家性命,同样对于你们杨家来说,也不容等闲视之!
  现如今官家优柔寡断,唯有二位前往宫中找皇后娘娘代为说项,否则的话,一旦事成定局,到时候就是我们一起被流放千里之外的时候了!”
  史弥远这些话算是彻底打动了杨氏兄弟,只要是在京中为官之人,都知道他们杨家和史弥远的关系匪浅,史弥远的当权和他们杨家的兴旺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而且他们二人也都十分清楚当年开禧三年的杨皇后矫诏杀韩侂胄之事,假如当今太子赵竑上位的话,保不准会以此事为由,追究史弥远等人的罪责,最终连杨皇后恐怕也难脱干系,到时候他们杨家子嗣恐怕也要跟着一起倒霉,这件事上史弥远并非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
  而杨氏兄弟这一两年来,也早已知道了史弥远和太子之间的纷争,眼下可以说他们之间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而他们杨家这边也都被看做是史弥远一党之人,假如赵竑登基的话,迟早连他们两个也逃不脱被罢黜的下场。
  如此一来杨氏兄弟便不能再作壁上观了,这件事已经牵扯到了他们杨家的利益,不由得他们做墙头草看热闹了,他们必须要选择帮或者不帮,绝无中立可言,于是二人对视了一下之后,最终只得答应了史弥远的要求,择日入宫,为史弥远到杨皇后那里代为说项,希望杨皇后能说动赵扩,罢黜赵竑另立新君。
  当史弥远说通了杨氏兄弟之后,于是便派人将郑清之招到了他的府中,对郑清之说道:“眼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官家身体已经撑不了几日了,拥立之事恐怕是迫在眉睫了,也该让贵诚知道此事了,你代老夫去问一下贵诚,看看贵诚对此拥立之事有何想法,速速回来禀报老夫得知!”
  郑清之自然是立即答应了下来,他辛辛苦苦教导贵诚两年多时间了,这两年之中所有人中,只有他付出了最大的心里,而现在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了,郑清之和史弥远一样,早已期待这一天许久了。
  当郑清之淡淡的将这件事告诉了贵诚之后,贵诚先是露出了一副震惊的神态,然后良久沉默不语,而且始终是一言不发。
  如此一来,让郑清之反倒开始大为着急了起来,于是走到贵诚身边,对他说道:“郡侯!下官也知道此事对于你来说定会震惊不已,但是下官和丞相交往已久,故此丞相才会将我安排在郡侯这里充作心腹之人,现如今下官已经将此事告知于郡侯您了,您总是该有所表态吧!否则的话,让下官又该如何回复相爷呢?”
  贵诚转过头看了看一脸急切的郑清之,拱了拱手道:“家中尚有老母!”
  郑清之听罢之后楞了一下,贵诚这句话可以说有点所问非所答,问他是否愿意被拥立为皇上,他却说家中尚有老母,这算是什么回答呢?但是郑清之毕竟乃是大儒之人,当即便明白了贵诚这句话的意思,贵诚这句话虽然没有提及是否同意被拥立,但是却无形中表明了贵诚的心意,你不是问我愿不愿当皇帝吗?那么好!我不回答你,便是一种最好的答复了!
  郑清之想明白了贵诚这句话的意思之后,立即对贵诚拱了拱手,一句话也没有再说,转身便出了沂王府,朝史弥远的相府而去。
  朝堂之争 第370章 宵禁
  当史弥远听罢了郑清之捎给他贵诚的这句回答之后,当场便抚掌大笑了起来:“贵诚果真乃天子之风呀!如此大事却不喜形于色,所问非所答!果真不失沉稳呀!这也算是郑大人这两年多来的所赐了,贵诚终于算是被你教导出来了!”
  郑清之也很是高兴,对于贵诚的表现他非常欣慰,今天看来,贵诚的表现颇有些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境界,颇为符合一代明君的潜质,假如这次他们的计划成功的话,那么他便将会成为一代帝师,这将是何等荣耀之事呀!所以郑清之为此颇有点乐不可支的感觉。
  而高怀远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随即暗中开始加强对内城各处的守御,特别是对于沂王府的保护,更是开始内紧外松,同时还加派了人手在东宫太子府外面的监控,一切不着痕迹的开始运作了起来。
  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护圣军暂停了出城训练,同时严格约束军中上下人等的告假,将护圣军开始调整到了近乎临战的状态,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高怀远并没有告诉手下的诸将,但是这帮人也不是笨蛋,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同时他们也通过他们自己的消息,感觉到了临安城之中的这种不平静,整个临安城也随着赵扩病情的加重,开始呈现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官家赵扩病重的消息自然是不可能瞒得住任何人的,对于史弥远的紧张来说,太子府之中却洋溢着一种轻松的气氛,在赵竑看来,他苦熬这么长时间,总算是快要熬出头了,父皇的病危意味着他即将登临天下,而他的抱负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这个大宋的天下谁最大?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无需解释,即便史弥远再一手遮天,难道还能将他从皇座上拉下来不成?
  所以他们一边在关注着圣上赵扩的病情,一边暗中已经开始制定起了赵竑登基之后对付史弥远一党的种种计划,仿佛一切都要水到渠成了一般。
  而就在他们为赵竑做着各种登基的准备的时候,杨氏兄弟终于进宫见到了杨皇后。
  当听罢了杨氏兄弟所提的废立之事后,杨皇后不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闭目思量了许久之后,摇头道:“太子虽然行事多有瑕疵,而贵诚行为举止有度不假,但是当今太子毕竟乃当今圣上钦点的太子,岂能按你们所说,擅行废立之事呢?虽然现在圣上龙体欠安,但是吾岂能下懿旨擅定废立之事,此事不妥,你们兄弟二人不必多说了!还是出宫去吧!”
  杨氏兄弟一听杨皇后如此答复,于是连忙一再劝说起来,但是杨皇后在此事上第一次表现的如此坚定,一再驳回了杨氏兄弟的请求,令杨氏兄弟几乎要跪倒哭诉起来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宫女急急忙忙的跑来,在殿外叫道:“启禀娘娘,福宁宫那边传来消息,说圣上又咳血不止,已经不省人事了!太医正在对圣上进行救治,请娘娘定夺!”
  杨皇后闻听之后,顿时老泪纵横,摆手令杨氏兄弟退下,哭着便起身朝福宁宫而去,而杨氏兄弟得此消息,也不敢再在宫中逗留,立即起身离开了皇宫,马不停蹄的便朝史弥远的相府赶去。
  史弥远听罢了杨氏兄弟所说之后,当即便慌乱了起来,稍加思量之后,便立即让杨氏兄弟再返回宫中,无论如何,也要劝动杨皇后同意他们的废立之事。
  杨氏兄弟也知道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所以也没敢在相府多停留片刻,便再次赶回了皇宫之中。
  史弥远立即将李知孝招至他的内书房,开始紧急商议此事,不久他们便拿定了主意,随即几名相府差役便立即出门而去,奔向了城中各处。
  而其中一名差役飞奔入了护圣军大营,找到了高怀远将史弥远的密令传给了高怀远。
  高怀远在听罢了这个消息之后,当即便击鼓升帐,将军中诸将招到了大帐之中,只见他全身披挂整齐,端坐在帅案之后,待到军中诸将到齐之后,便立即大声对帐中诸将说道:“余刚刚接到史相钧旨,当今圣上龙体欠安,为防城中生变,从今晚起,临安内城将实行宵禁,凡是闲杂人等,皆不可私自上街游荡,违命者立即羁押,抗命者以谋反论处!凡进出内城之人,非有枢密院签押,任何人不得擅入内城!诸公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