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盗宋 >

第303部分

盗宋-第303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败了!
  我也是去年刚刚搬到这里的时候,顺手种下的,不知道官人当初还记得不记得从鄂州回卧虎庄的时候,带回去了几盆这样的米囊花,还要我好好照料,说是赵大人馈赠于您之物,要我好好伺候着。
  后来这花开罢之后,便结了不少种子,于是我便索性在庄子后面的坡地上种植了许多,随官人来临安的时候,随手带了一些种子,这便种下了几株,没想到在这里长势很好,花开的也分外艳丽,这才留心再留点种子下来,下半年再种上一些,明年开花的时候,定要官人和我一起赏花!”
  高怀远看着花丛中这些米囊花的蒴果,脑子里面忽然间灵光一闪,当即便计上心头,立即对柳儿问道:“你是说我们卧虎庄那边后山上你种了很多这样的米囊花吗?”
  柳儿有些奇怪的看着高怀远道:“当然了,早年庄子后面的山坡上到处都种满了这种米囊花,难道官家就没注意到吗?”
  高怀远一拍脑袋,这些年他很少有时间关注身边的景致,整天都在琢磨着如何积蓄力量的事情,根本就没注意到卧虎庄后面的那片坡地,假如柳儿真的种了许多这种米囊花的话,那么他估计也从来没去关注过,以至于几乎要把这东西给彻底忘掉了,现在忽然间又见到这种东西,如何不让他感到意外呢!
  “若虎过来一趟!你速速派人回去大冶通知周昊,将庄子后面的坡地给我圈起来,将现有花种给我全部收上来妥善保管,下半年将那片坡地给我彻底耕作一番,全部种上这种米囊花,不要问为什么,总之我有大用便是!但是要记住,尽量不要将花种流散出去,假如地方不够的话,就在山中找个地方大批给我种植一些,让蒋鹏派专人精心养护,明年三月我回去之后再说!”
  高怀远立即扭头将李若虎给叫了过来,急切的对他吩咐道。
  李若虎和柳儿都不知道高怀远为何突然间对米囊花如此重视起来,于是柳儿开口问道:“官人为何今天突然对米囊花如此重视?有几株就够了,何苦费那么大力气去专门大片种植呢?”
  高怀远立即拉着柳儿的手回到了房间,李若虎也跟着一起进了屋子,高怀远从柳儿收集的这些米囊花的蒴果中拿起了一支,嘿嘿笑道:“山人自有妙计,此花将成为我等打败史党的利器!哼哼!无毒不丈夫,这下我要让这帮奸贼都变成隐君子不可!看他们还有心做什么事情!”
  柳儿和李若虎都被高怀远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胡说些什么,什么隐君子,他们倒是还没听过这个名词,于是李若虎便想开口继续询问,高怀远一瞪眼道:“我和夫人回房,你跟着来作甚?还不快去派人回大冶去?站在这里等什么?”
  李若虎当即便打住了他的问题,二话不说嘿嘿笑着便掉头跑出了屋子,嘴里面还说着:“小的真是没眼色,少爷骂的是!嘿嘿!我这便去安排!”
  说罢之后,还回身帮高怀远将房门给带上,并且在外面吆喝柳儿的贴身丫鬟冬梅,要他们不得打扰高怀远夫妇。
  高怀远扭头露出了一脸色迷迷的表情,伸手便搂住了柳儿的小蛮腰,心中的心事这会儿也随即一扫而空,嘿嘿笑道:“你我夫妻已经多日不见,今日官人我难得回来一趟,夫人可曾做好了迎接官人我的准备了吗?”
  柳儿顿时被高怀远的调戏搞得粉面绯红了起来,赶紧挣扎着说道:“官人,现在天光尚且大亮,如何能行此事呀!官人尚未吃饭吧,奴家还是先给官人做饭去吧!何况先帝尚未出丧,官人又身为朝廷命臣,岂能行此之事呢?”
  高怀远这会儿嗅着柳儿身上的幽香,不由得食指大动起来,两只手也着实不规矩了起来,抱着柳儿摇头晃脑道:“先帝死,那是人家的家事,又与我何干?古人云食色性也,今日夫人秀色可餐,岂还用饭乎?”
  说着一把拦腰将柳儿横抱了起来,朝着卧室便走了进去。
  柳儿嘤咛一声,顿时瘫软在了高怀远的怀中……
  朝堂之争 第390章 逐出京师
  对于权利欲很重的杨太后,在经过史弥远一党的一再恳请和赵昀假意的迎奉下,还是最终决定了垂帘听政,虽说这并非是个好事,但是对于赵昀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很坏的事情,首先他的表态,让杨太后对他的印象更好了许多,觉得赵昀这个孩子知孝心,同时她的垂帘听政,对于保住她在先帝赵扩死后在宫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所以对于赵昀这次的上位,她开始觉得不是一件错事了,第二个对于赵昀的好处便是,杨太后听政之后,终于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史弥远了一些制约,使史弥远起码在表面上要做作功夫,起码不会在跟刚开始时候,一切事情在赵昀面前连个招呼都不打,便自行决定了,这也是史弥远必须要在杨太后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恭敬。
  故此在杨太后第一天听政的时候,赵昀也正式在大庆殿迎来了他第一次早朝,一大早卯时刚到,大庆殿之中两列金瓜武士便就位在了大殿之中,这些武士隶属内殿直,乃是高怀远在殿前司诸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些兵卒,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出身正统,有着类似被杀的赵本实那样的愚忠,从小这些人便身受效忠皇室的思想熏陶,可以说视皇上为天一般,眼中只有皇帝,没有别人。
  之所以选这样的人在殿内充当金瓜武士,是高怀远留了一个心眼,毕竟偌大一个皇宫之中,他不可能将整个内殿直的人全部换成他的亲信,但是对于原来的那些人他又不放心,所以才会两手准备,一边将他的亲信人员安排到了宫中充当宿卫,一边公开选拔了一批忠勇之士充入内殿直坐班,也堵住了一些人的口,省的有人说他居心叵测,这也是纪先成开给他的药方,所以在他完成内殿直大调整的时候,也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像赵昀登基之后,进行这样的大患血还真就没人能说些什么。
  这天一早,朝中百官闻讯也都早早的入宫等候早朝,像这样有皇帝坐朝的日子,他们已经太长时间没有经历过了,故此不少人感觉很是兴奋,早早便准备好了奏本,准备上朝之后递上去供新皇审阅。
  但是就在他们听鼓声准备入殿的时候,忽然间却有人传令下来,令百官将奏本统一交到一个都知手中,然后由这个都知代转给圣上,百官一看才知道,原来还是史弥远在其中作怪,说白了,就是要将他们的奏本先交给史弥远把关罢了,于是一些朝官立即大为泄气,只好将奏本交给了这个黄门都知,有些人明知自己的奏本到不了圣上那里,于是便直接填到了袖子里面,这奏本不奏也罢!
  史弥远当都知将百官奏本都收起来之后,才率领百官入殿见驾,只见大殿之中呼啦啦跪下了一片,百官一起叫道:“恭祝圣上龙体安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贺太后娘娘垂帘听政!”
  而这次上朝,内侍早已将龙椅之后,扯了个纱帘,后面又摆上了一张大椅,供杨太后临朝所坐,而此时的杨太后也早早的来到了大殿之中,并且坐在了纱帘之后的椅子上,正好坐在赵昀的背后,赵昀听罢了百官朝贺之后,轻咳一声之后,才摆手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百官得赵昀的首肯之下,才一起站了起来,猛然间上朝,看到这么多文武百官面君,赵昀还真是有些紧张,稳定了一下情绪之后,才摆手说道:“诸位爱卿,此次上朝乃是朕第一次,诸位爱卿由本上奏,无本便可以退朝了!”
  这一套东西,自然是有人专门教给他的,在他自己看来,所谓的上朝,也不过只是走走过场罢了,真的有事的话,恐怕还是要史弥远和杨太后亲自处理,轮不到他什么事的!所以虽然有些兴奋,但是一想到这里,便立即又有些丧气了起来。
  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如此简单便退朝作罢的,于是一些官员立即出班,开始汇报这段时间以来的朝廷大事,首先提到的便是先帝赵扩大丧之事,像古代皇帝死后,虽然早在他们生前就开始准备陵墓,但是为了以示隆重,皇帝刚死还是要将他们的灵柩放在寺庙之中一段时间,然后才移至陵中安葬,故此这段时间以来,朝中主要事情就是赵扩的大丧,以至于其它事情都放在了后面。
  杨太后显然对于赵扩的丧事十分关心,接连问了不少问题,直至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之后,才点头算是对这件事满意了,赵昀得到了杨太后的指示之后,才下令七日之后为赵扩出殡,可怜他一个新君,这登基之后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为赵扩定下一个出殡的日子,说起来也真够悲哀的了。
  接下来的事情便开始热闹了起来,在史弥远的唆使下,立即他的爪牙们便依次出列,开始大肆弹劾当初帮着太子的那些大臣,林林总总罗列出了一大堆他们的罪状,上到不孝,下到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将这帮人弹劾成为一帮十恶不赦之徒,要求赵昀将他们罢官免职,逐出京城。
  赵昀当然无法当朝作出决定,于是假模假样的将这些奏本收了上来,交给了太后过目,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傀儡皇帝。
  接着史弥远便亲自出面,提出了将济王移居湖州之事,这件事乃是他们早已定下之事,连杨太后也没有表示反对,于是当朝便定下了这个事情,将赵竑从最开始矫诏册封的济阳郡王改为济王,赐第湖州,并着令殿前司派兵护送他出京,到湖州定居。
  说起来这件事大家可以说心照不宣,太子一党在赵昀登基之后,便大势已去,各个早已自身不保,更没人能出面为他说情了,故此这件事只是在朝上公开宣布一下,便将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说起来是派兵护送,其实说白了就是将赵竑押解到湖州软禁起来罢了,可怜赵竑连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便就这么连先帝大丧都没机会参加,便被赶出了京城,一路被押至了湖州而去。
  当这些事情定下之后,没几天时间,朝中便开始了一次大清洗活动,在夺嫡之争中,帮着太子赵竑的那些大臣,随即便被扣上了各种罪名,一竿子打翻在地,丢官罢职被一个个的赶出了京城。
  而随即因为这次赵昀上位,又开始了一轮封赏,像史党之中这次参与的有功之人,自然是各有升迁,使他们在这次争斗之中,获得了更大的权利和利益。
  就连高怀远这次因为表现出色,在完成了到绍兴安葬先帝赵扩之后,也再次被擢升为上骑都尉,继续掌护圣军和内殿直两班人马,原来的御龙直统领一职免去,交给了他的一个手下担纲,一下便又从正六品的官职升到了正五品的官职上,算是武将之中官职很高的位置了,和步军司都指挥使方书达成了平级,要是到地方任职的话,起码也是个观察使的职位,令殿前司之中不少同僚都大为眼红,因为现在高怀远和殿前司副都指挥使都已经平级了,除了夏震之外,算是殿前司之中数得着的前几个人物了。
  而且这次因为护圣军表现出色,护圣军之中的诸将也随即各有封赏和升迁,陈震因为围困太子府有功,被擢升为神勇军都统制,到了京中另一支重要的兵马神勇军之中担纲老大去了,这让陈震大为高兴,知道高怀远定是给他背后说了不少好话,故此得到擢升的敕书之后,便立即给高怀远送了一份厚礼,算是对高怀远的答谢。
  而像赵府堂、华岳等人,在这次事件之中,分别被升任为护圣军统领和护圣军军都虞侯之职,其他那些各营诸将,也都各有升迁,连本来无官无职的李若虎在这一次事件之中,也获得了一个九品忠训郎领仁勇校尉一职,算是正式进入内殿直,成为了一个保护赵昀的镇殿将军,算是高怀远留在赵昀身边的一个贴身侍卫。
  至于方书达和夏震两人,夏震这次因为官职已经够高,捞取了大笔赏钱,而方书达却因为当初没有约束好手下的右虎翼营还有飞山军的事情,虽然最后平息了步军司对于太子赵竑的帮助,但是却没有受到任何奖赏,但是对于方书达来说,也总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对这样的结果很是满意了,没敢表示任何不满的情绪。
  至此算是完成了这次皇帝的更迭,在赵扩大殡之后,赵昀便以当今皇帝的名义大赦天下,得到了各地地方官员的认可,算是彻底正式成为了南宋的第五任皇帝。
  从开始行动,到这些事情的结束,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京城之中的局势算是彻底稳定了下来,渐渐的坊间对于这件事的议论也开始平复了下来。
  但是让史弥远和赵昀、高怀远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次的这个决定,居然险些酿成了一个大祸,只是现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罢了。
  朝堂之争 第391章 扮猪吃老虎
  高怀远在赵昀登基之后,便在纪先成帮他设计之下,开始了在朝野之中为赵昀笼络人心的活动。
  而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标不是别人,正是赵昀的老师郑清之,郑清之这一次在赵昀登基一事上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这次史弥远以赵昀的名义大封有功之臣的时候,被册封为王宫教授一职,正式成为了当代皇帝的帝师,终于达到了他最初的理想。
  但是通过这段时间高怀远安插在郑清之身边的细作的反应,郑清之却并不感到高兴,其中原由不太清楚,但是很可能和他当初的预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郑清之受命为王宫教授之后,完成了他的事情,便很少再和史弥远有所来往。
  一方面是史弥远眼下已经用不到郑清之什么了,另外一个郑清之似乎在刻意的拉开了和史弥远的距离,所有这一切都落在了高怀远的耳目的监视之中,并且很快便将这种情况报给了高怀远得知。
  高怀远找到纪先成仔细分析了一番之后,作出了决定,要先从郑清之下手,将郑清之先笼络过来,为赵昀所用,以此为突破口,然后再谋更多的支持。
  故此高怀远选了一个闲暇的功夫,轻车简从自己一个人提了一个大食盒,里面装了精美酒菜来到了郑清之的家中。
  郑清之这天正好也在家闲来无事,正在书房之中挥毫泼墨习画,听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