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盗宋 >

第332部分

盗宋-第332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远知道高建难免会有这样的吃惊,于是郑重的对高建问道:“那么以父亲所见,孩儿当如何做为好呢?”
  高建不禁也有些语塞,他也知道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基本上被史弥远架空,而现在的圣上年轻气盛,也绝不会甘心皇权旁落于他人之手,和史弥远争权那是迟早的事情,而高怀远眼下的地位和身份确实是十分尴尬,一边是皇帝这个小,一边却是权倾朝野的权臣,说起来还真是不好选择。
  而高怀远接着的一席话让高建明白了过来:“父亲请想一下,史弥远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还能执掌朝政多长时间,假如孩儿这次作壁上观的话,史弥远只要一死,当今陛下能不能不清除朝中史党?那么孩儿将来又会有什么下场呢?”
  朝廷之中权利纷争想必父亲也明白,没有几个人可以当骑墙派,而孩儿乃是陛下少年时期的莫逆之交,假如连孩儿也不帮陛下的话,岂不令陛下寒心吗?
  高建听罢之后,顿时无话可说,沉默半晌之后还是说道:“那么这件事为父就管不了你了,还望纪先生能继续辅佐三郎,莫要让三郎惹下大祸才是!”
  纪先成捋着下颌的胡须笑道:“高大人现在太小看怀远了,以怀远现在的心智,即便老夫不在他的身边,怀远也犯不了什么大错,不过高大人放心好了,纪某会一如既往的帮助怀远的!”
  朝堂之争 第436章 途经黄州
  高建想想也没办法,于是撇下了这件事,问起了高怀远为何受伤,高怀远简单将太湖遇袭之事告诉了高建,令高建感到十分震惊,拍着桌子骂道:“大胆!太大胆了!你现在乃是朝廷命官,他们居然还敢伏击于你,真是要造反了!这样的人一定不能放过,定要剿灭他们不可!”
  高怀远又想起了那晚他在太湖边作出的屠村之举,叹息了一声不再多说什么,三个人静默了一会儿之后,于是又将话题扯回了京中的局势上。
  高建想了想之后对高怀远说道:“现在为父已经没有什么可帮上你的地方了,京城里面的事情,你自己妥善处置吧!但是你要记住,万不可意气用事,累得我们高家满门不得善终,我也只有这一个要求了!”
  高怀远点头答应了下来,转而说起了北边的李全军,这几天时间,他在路上,没有听闻李全那边的消息,很是有些担心。
  “李全乃是一个匹夫,只知投机钻营,前段时间济王之乱的时候,他大军压境,一看济王兵败,便立即换了张脸,眼下掉头又去和北军之中的那支飞虎军打了起来,听说两军在蒙阴一带展开了激战,飞虎军也不是好惹的,一边在蒙阴顶住了李全军的猛攻,另一边却在海州出兵,直下灌云,将李全军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又听闻飞虎军的主将付大全,攻克了灌云县之后,开始朝沭阳进兵,沭阳乃是楚州门户之地,李全恐怕是无法不回兵支援沭阳,而且我还听说北军中的彭义斌也已经引兵南下,从泰安州出兵,威逼李全军侧翼,如此一来,这一次他李全恐怕又讨不得好了!说起来这个李全我就有气,扬州本无事,但是因为他,搞得扬州这边也很是紧张,以前得你的消息,我不得不派人在扬州组织乡勇习武练兵,就怕李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和我们大宋反目,我这里当会当其冲,不得不防呀!”
  高建立即将他听说的消息告诉了高怀远,同时偷偷的观察高怀远的表情。
  果真高怀远不防备高建,听了这些消息之后,露出了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心道看来周俊和付大全他们还是按照他的吩咐做了,李全这厮这次恐怕是又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高建看罢了高怀远的表情之后,更加确定高怀远和这个飞虎军一定有所联系,于是对高怀远问道:“三郎,你可是有事瞒着我吗?这飞虎军到底和你有什么关系?你难道还不告诉爹吗?”
  纪先成也露出一副看好戏的神态,脸上的表情明显是看你这次还有什么话说的!因为纪先成也是个人精,早已听说了飞虎军的事情,并且在听说了飞虎军又出了一个叫周俊的将领之后,便更加确定飞虎军就是高怀远暗中扶植起来的一支兵马,但是纪先成却从未对高怀远问及过这个事情,他就是想看看,高怀远这么布局,到底是想做什么。
  高怀远事到如今,也知道瞒不住了,于是便将飞虎军的事情吐露给了高建和纪先成。
  “请纪先生恕我隐瞒,因为此事毕竟有些放不到台面上!其实我早已看出李全的狼子野心,他只不过想要在京东当一个山东王罢了,早已将当初起兵之时的目的给忘了!而李全和我们大宋反目也是迟早的事情,从许国之事便可以看出他心中所想,李全现在的想法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故此我才暗中扶植了飞虎军,在京东一带壮大起来,就是要以北军制约李全,至于彭义斌那里,我没有和他有什交往,但是彭义斌乃是一个大义之人,有他和飞虎军在,便可以在地域上阻止蒙古军南侵进入到山东等地,以此将来有朝一日蒙古军和大宋反目之时,起码淮东便不会受到蒙古人的威胁!
  而时下飞虎军之中,孩儿也已经安排了不少手下在那里做事,就是要在那里为大宋培养一支精兵强将,有朝一日一旦用时,便可以牵制蒙古军大量兵力,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以后打算,绝无拥兵自重坐地为王的想法!请父亲和纪先生你们相信我吧!”
  高怀远说罢之后,又让高建吃了一惊,原来果真高怀远和飞虎军有着解不开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飞虎军就是他的一支私兵,如此作为在这个时代来说,可以说是大大的大逆不道,一旦泄露出去的话,他们高家恐怕就要卷铺盖跑路,到京东飞虎军的地盘避难去了!
  而纪先成听罢之后,也感到大为吃惊,一边是为高怀远的胆大妄为感到吃惊,另一边却又为高怀远的高瞻远瞩感到吃惊,可以说高怀远很早就已经开始了这种安排,这么做实际上就是为了以后应对蒙古军的南侵提前布局,如此作为,放眼大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由得让纪先成也对高怀远感到钦佩不已。
  这晚一场酒喝下来之后,高怀远简直把高建给震晕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曾经的这个傻儿子,现在居然成长到了如此程度,无论是眼光还是胆识方面,都不知道过他这个当爹的多少倍了,他再也不敢将高怀远还看做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了,最终对高怀远说道:“既然如此,爹也就无话可说了,我眼下能帮你的,也只有在这里,尽可能的为飞虎军提供各种便利,这也是你爹我唯一能帮你做的事情了,为了咱们高家将来,你爹我这次也胆大妄为一次吧!只要你在京城帮爹暗中支持住,让爹在这里多干几年,但愿能多给你做点事情好了!”
  高怀远在扬州逗留的时间不长,只待了一天时间,便再次登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朝楚州方向驶去,这一次的扬州之行,让他收获也算是颇丰,起码征得了老爹的支持,以后飞虎军在扬州采办物资,起码又多了一层保护。
  最让他感到开心的却不是这个,而是他进入了高建在扬州的家中的事情,高建这些年自从妾室李氏和大儿子高怀亮闹出了乱、伦之事,将李氏活活饿死之后,便没有再续弦娶妾,家中只剩下了那几房夫人,现如今这些人听闻高怀远的事情之后,哪儿还敢小看他呀,高怀远一进家门,这些女人们恨不得高怀远就是她们的儿子,把高怀远和柳儿奉作上宾对待,高怀远她们巴结不上,可是对柳儿却好的不能再好了,各个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送给柳儿充作给柳儿的嫁妆,特别是高怀仁的母亲全氏,更是因为高怀仁的缘故,对高怀远感激涕零,要不是因为身份的缘故,她甚至想把柳儿认作干女儿了。
  这让柳儿很是开心,在高家受了那么多委屈之后,她也因为高怀远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而柳儿的开心,也正是高怀远的开心,他也把以前在高府受过的那些委屈,抛到了脑后。
  一路上没什么好交代的,自从金主完颜守绪继位之后,宋金两国便休兵罢战,长江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来往船只如同过江之鲫一般,往来穿梭于江面之上,让人看的叹息不已,假若没有兵灾的话,南宋照这样的情况展下去,真不知道几百年之后,中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一想到这里,高怀远便不再为自己这些年来受了这么多累,吃了这么多苦感到委屈了,他现在只想着能推动历史,将历史的车轮扭转过来,保住南宋的繁华,为汉人多做一点事情,至于是非功过,就由后世之人去评判吧!
  高怀远现在可是朝廷之中身份显赫的大官了,而且他们乘坐的官船也乃是京师特有的官船,所过之处难免会引得各地官员前来参谒,而高怀远懒得为这种应酬耽搁时间,一路上着令水手加快赶路,尽量减少停靠的时间,并且推掉任何官员的宴请,以不便打搅地方为由,推掉一切应酬。
  既便如此,这一路回大冶,船上也还是收到了不少的贵重礼品,高怀远也不在乎这些东西,时不时的就拿出来分赏给手下以及水手,让这些人无不喜出望外,更加卖力的朝前赶路,如此一来本来需要六七天才能走完的水程,只用了四天时间便抵达了楚州一带。
  高怀远在到了京西江面上之后,却并未立即到楚州登岸,而是先在黄州靠了岸,并且在黄州下船,住入了黄州官方的驿馆之中。
  说起来黄州这个地方,高怀远可是记忆犹新,黄州可算得上是他高怀远成名之地,黄州之战在南宋战史上后来被列入了大捷之列,使军中将领大多都得以了解了这场战争,也知道了高怀远的名字,而且黄州知州在得知了高怀远驾临黄州之后,兴奋之极带着黄州的文武官员,一起到驿馆参见高怀远,并且要在驿馆设宴,款待高怀远一行。
  朝堂之争 第437章 再见岳琨
  高怀远之所以要到这里停留一下,并非是要进行什么旧地重游,而是此处有一些人他必须要见一下,他在回来的路上便消息给了孟珙、黄严等人,约他们到黄州见一面,所以黄州才成为他途中唯一停泊的一站。
  所以对于黄州地面的官员的盛情,高怀远最终还是推辞掉了,以他坐船时间太长需要休息为由,让黄州的官员不要麻烦,他只需在这里休息一下,便回楚州去。
  这让黄州的官员颇有点遗憾,他们这里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高怀远主持的黄州之战,颇想趁着这个机会,表达一下黄州当地人对高怀远的感激之情,但是高怀远说他累了,这些人也不敢太过要求什么,于是留下了不少黄州当地士绅所赠礼品,便退出了驿馆。
  倒是只有一人没有被赶出去,那就是时下在黄州任驻军已经升至准备将的岳琨却被点名留了下来。
  岳琨对于高怀远这个名字也甚为熟悉,他自从当初投军,到了黄州之后,便从一个押队做起,以他的本事,很快便从诸多低级军官之中脱颖而出,后来因为他老爹岳霆现派往京城祭扫鄂王之墓的小儿子一去不返,追查之下才现岳琨居然抗命投入了军中,而且还是投入了当年由岳飞亲手组建的鄂州驻屯军当兵,气的岳霆好是大了一通雷霆之怒,写信要求岳琨回家。
  但是岳琨来了个将在外父命有所不受,不予理睬,搞得岳霆毫无办法,只得默认了岳琨从军的这件事。
  而岳琨的身份就此也被其他人得知,许多人一听岳琨乃是岳王爷的嫡孙,对岳琨甚是客气,而且很快岳琨也被擢升为京西军准备将,步入了将官之列,而且还是驻扎在黄州。
  岳琨也不辜负他乃是岳王后代的名分,治军十分严格,而且做事也同样以身作则,十分清廉,颇受部下尊敬。
  高怀远到了这里之后,因为赶的快,故此孟珙和黄严都没有来得及赶到黄州,于是索性便想起了岳琨,点名将岳琨留在了驿馆之中。
  岳琨对于高怀远点名留下他颇感意外,他印象中和这个近来在京师里面混的风生水起的新任殿帅没什么交集,不知道高怀远为何要单单接见他这个小小的准备将,但是岳琨对于这次高怀远指挥的平复霅川之乱的战斗,却是很感兴趣,专门收集了这次有关湖州之战的详情,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故此对高怀远的指挥能力,颇为敬佩,同时也为高怀远能带出一支精兵,感到十分钦佩。
  当岳琨被人带入驿馆中的一间大屋之后,看到一个人背着手站在屋中正在看屋子里面的一幅画,因为背对着门,岳琨看不到他的脸,但是也知道此人就是高怀远,只觉得这个背影似乎很眼熟,但是他因为级别的关系,不敢放肆,进屋之后就赶紧拜倒低头称道:“小将岳琨参见殿帅大人!”
  岳琨言罢之后立即看到两只大脚快步转过来走到了他的面前,接着一双有力的大手便抓住他的肩膀把他硬是从地上揪了起来。
  “哈哈!岳兄别来无恙,可还认得愚弟吗?”
  洪亮的声音落入岳琨的耳中,顿时让岳琨感到一惊,这声音他实在是太熟悉了,这几年他不断的在和黄滔书信来往,怎么能不记得在京师有一个兄弟呢?于是岳琨赶紧抬头定睛观看,顿时大吃了一惊。
  “黄兄弟!你如何会在这里,我刚才把你当成高殿帅了,你难道现在也在殿前司做事不成?咦,你不是那个……”
  岳琨一眼便认出了高怀远,依旧把高怀远当成黄滔,赶紧双手抓住了高怀远的肩膀,接着他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屋子里面还有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并且立即认出李若虎正是以前跟着黄滔的那个家丁,于是大奇道。
  高怀远和李若虎都笑了起来,高怀远给李若虎使了一个眼色,李若虎立即吩咐其他人离开这里,在四周布防,不得任何人靠近这里,并且将房门关了起来,这才躬身对岳琨见礼道:“小的李若虎参见岳将军,正是在下!”
  岳琨有点被这主仆二人搞糊涂了,看样子黄滔在这里地位应该相当高,连李若虎都能对高殿帅的侍卫们呼来喝去的,那么黄滔又是一个什么身份呢?
  看着岳琨糊涂的表情,高怀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