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盗宋 >

第542部分

盗宋-第542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等一干大将好好的喝了一场,着实的把他们给夸奖了一番,让这帮人各个都受宠若惊,连道不敢当。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本官从来不会对你们说违心的话!今日看罢了你们的操演之后,本官心中甚慰,假如这样下去,不用多长时间,我朝便将得到无数骁勇善战之士,又何愁中原不复呢?今日我之所以破例宴请你等,就是要奖励你等这段时间以来付出的努力!我再敬诸位一杯,望诸位今后继续努力,一旦到本官用你等上阵之时,定要给本官带来一支铁军!干!”
  高怀远站起来端着酒碗对在座众将说道,言罢之后一仰头便把手中的酒碗一干二净。
  众将听罢之后一个个都慌忙站起来端着酒碗道:“请高枢相放心,我等绝不敢辜负高枢相的期望!”
  说罢之后纷纷仰头把酒倒入了喉咙中。
  “痛快!那么本官就多谢诸位了!”
  高还远放声大笑了起来。
  从临安出发,高怀远这一路行来,一直到五月初才抵达利州城,不过这一路上高怀远可以说收获颇丰,起码是心情非常好,在他掌权之下的长江沿线,各个驻屯大军都在厉兵秣马,做着他要求做的事情,虽然有些地方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但是起码正在朝着他制定方向前进,特别是讲武堂的兴办,为大军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合格低级军官,加上这一年多来的高级军官入京轮训,使宋军军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在各级军官都在按照所学东西加强操练。还有就是军统司逐渐形成的监察网络已经基本上遍布了军中,在他们的监察下,各地那些吃空饷,喝兵血不干事的军官纷纷落马,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所以以前的那种做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在军中杜绝,宋军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满编状态,剩员以及冗员也都进行了裁撤,军官们自己也有一种危机感,只要稍有不努力,他们便很可能被立即赶出军队的压力,所以大部分军官开始认真起来。
  一切都怕认真二字,其实每个人都不算很笨,只要认真做事,总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所以高怀远相信,现在的宋军早已不同于以前了,收复中原的时机也越来越近了。
  赵葵提前就得知了高怀远要入川的消息,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高怀远的到来了,当得知高怀远已经离利州城不远的消息之后,便立即率领利州文武官员出城相迎。
  当二人相见之后,自然少不了一阵欢喜,因为他们二人也早乃旧识,赵葵乃是赵范的弟弟,也是当年的京湖制置大使赵方之子,从小就在军前效力,称得上是儒臣中的武将了,而高怀远当初效力军前的时候,受到了赵方的器重,赵葵故此和高怀远见过多面,两人相处的倒是也相当融洽。
  赵葵比高怀远大些岁数,所以高怀远即便是现如今权倾朝野,但是见到赵葵还是以兄称之,这次见到赵葵之后,高怀远依旧对赵葵很是客气,这让赵葵颇为感激,连称不敢当,又为高怀远引荐了他这次入川所携的一些幕僚之后,这才将高怀远一行迎入了利州城中。
  待到坐定之后,高怀远才对赵葵问道:“不知赵兄可是已经将学生所托之事安排妥当了吗?”
  赵葵赶紧答道:“请高枢相放心,大人所托之事,下官如何敢拖延呀!现如今下官早已为萨班?贡噶坚赞安排好了驿所,并且在利州城以为萨班选了一处地方,为期建起了寺院,专司供奉萨班此次前来所携佛教圣物,万不会有所怠慢萨班,眼下只待萨班随我朝使团到利州了!”
  高怀远点点头道:“这就好,那么学生也就可以放心了!这一次和萨班见面,还有劳赵兄多从中帷幄,务必要使得萨班诚心归顺我朝,至于条件方面,我们大可放松一些,只要征得萨班答应联络吐蕃诸部,皆归我朝既可!”
  赵葵答道:“这是自然,假如不是枢相你的话,我等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使得吐蕃归心我朝呀!此事下官定会帮枢相做好的!”
  原来高怀远这次到利州,其实还有一个主要的目的,那就是一年前他派出以周从安为首,李若虎为副的一支庞大使团出使吐蕃,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将要返回宋境,而高怀远提前得知了消息,于是便先赶到利州等候萨班的到来。
  周从安和李若虎不负众望,终于见到了萨班,并且沿途还谒见了许多在吐蕃有影响的高僧以及部族首领,向他们赠送了不少的礼物,并且还给不少的佛寺布施了相当的香火钱,在见到了萨班之后,周从安成功的通过交流,让萨班了解了周从安此次入藏之行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告诉他们吐蕃人,这将是南宋对吐蕃的最后通牒,要么吐蕃归顺于南宋,从此之后成为宋朝的附属,要么吐蕃可以不同意,但是南宋便将会再次征发大军,入藏以武力收服吐蕃诸部!
  萨班在经过和周从安的交流之后,深思熟虑了一番,也审视了当下的局势,最终还是终于作出了他的选择,在和教派中的势力商议之后,他力排众议,同意了跟随周从安的大宋使团一起到宋境之中洽谈有关吐蕃入宋之事。
  在高怀远刚刚赶到利州不到三天的时间,李若虎便率军保护着使团以及萨班的随行僧俗回到了阔别一年有余的利州城。
  高怀远听闻消息之后,立即便带着利州的文武百官一起出城十里相迎,并且以隆重的吐蕃礼仪接待了萨班的到来。
  大宋权奸 第773章 幻化寺
  高怀远前世对于吐蕃的事情所知不多,但是到了这一世,他不得不四处搜罗有关吐蕃的各种事情,从他收到的情报上来看,萨迦班智达乃是一个睿智之人,法名萨班?贡噶坚赞(庆喜幢)是著名的“萨迦五祖”之一。古印度把通达“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的人称为“班智达”意为“大学者”萨班意即萨迦派的大学者,他是西藏地方藏传佛教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萨班不仅智慧超群,而且博闻强识,勤勉有加。萨班幼年从伯父受“沙弥戒”出家后改名为“贡噶坚赞”天资聪颖的萨班九岁就开始为人讲经说法。十八岁岁研读世亲撰写的 《阿毗达磨俱舍论》 二十三岁学习 《量释论》 等七部“因明”论著,以及 《现观庄严论》 。
  正确证悟声明、因明、修辞、韵律、词之修饰、密宗、般若波罗蜜多、论部、律部等诸经教和道理之精要,获得诸藏无畏之辩才,得神鬼人三者之慈心。学习方法得当,天分高兼之以勤勉,使萨班的学习之路顺畅而通达,很快就成为通晓五明、享誉西藏地方乃至印度佛教界的大学者。 《萨迦世系史》 在记载萨班求学经历时,说他依止高僧大德,求学一切知识;知难而进,融会贯通,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
  萨班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我之所以精通因明、声明等五明以及般若、俱舍等五部大论、密续,人神共敬,并且元朝皇帝等许多有权势的人也向我求法,敬重我,都是源自我视师如佛、如法学修所致。”
  萨班没有去过印度,但由于他超群的学术造诣,他的名言被悬挂在印度佛教名刹那烂陀寺的门口。
  萨班也是一位个性鲜明、非常自信的学者。他曾宣称自己精通声论,可谓人师;通晓韵律,明于诗词;讲述词藻,无人匹敌;内明外明遍知,智慧无与伦比。
  “凡此种种,皆为萨迦之人,其余学者不过吾之形影。”
  如此自负的自我评价也给他招来为数众多的挑战者,其中一位名叫措杰噶瓦的外道,即前来济咙(今西藏吉隆县)要与萨班辩论。双方约定,辩论中输掉的一方要皈依对方教派。结果萨班不负重望,赢得了辩论。按约定措杰噶瓦皈依佛法,成为了萨迦班智达的弟子。萨班不仅保全、而且弘扬了藏传佛教。
  萨班勤于著述,著作等身,不乏开山之作。声明类论著如 《入声论》 因明类如 《正理宝藏论》 佛学类如 《释迦牟尼赞》 、 《三律仪论》 等。萨班所著 《萨迦格言》 更是西藏格言体文学的开山之作,富于哲理而脍炙人口,在藏族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这次他见到了南宋派出的周从安之后,和周从安详谈了许多有关吐蕃入宋的事情,在得到了周从安的肯定之后,萨班终于答应,跟着他们一同回到宋境和南宋详细谈判此事。他此次前来,一是要看看南宋这边的高层的意见是否诚心,二是也要看看南宋到底有没有保护他们吐蕃的力量。
  毕竟南宋积弱百年之久了,被金人先是打得跑到江南龟缩于江南无法北复中原,这些年来蒙古人更是崛起于草原之中,连以前号称凶悍的女真人也打得抬不起头,近期还灭掉了好武的西夏国,所以他不敢轻易就答应南宋的要求,带着吐蕃并入南宋之中,以免一旦看走眼之后,令吐蕃招致蒙古大军的残忍报复。
  但是这一路上走来之后,萨班已经多少心意已定,因为护送他的这个李若虎年纪轻轻,却相当的骁勇善战,而且随行的这一万宋军,令行禁止,军纪十分严明,而且各个都很是骁勇,让沿途许多不友善的吐蕃人望之立即便闻风而逃,这一点使得萨班开始相信,现在的南宋已经不是以前的南宋了,他们的军队正在强大起来,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这样自信的要求他们吐蕃归顺南宋了。
  而这次当他进入宋境之中后,看到四川一带老百姓安居乐业,所过之处都异常的繁荣,比起他们吐蕃境内,简直可以称作天堂一般,这也让萨班深有感触,不由得心神摇曳了起来。
  特别是当见到了这次专程到利州接见他的南宋左相兼枢密院枢密使的高怀远之后,萨班不由得更是吃惊,他也没想到高怀远这样一个权倾南宋朝野的大官居然也如此年轻,而且对他也是非常敬重,没有丝毫的托大之举,于是立即便对高怀远产生出了好感,加上路上周从安和李若虎口若悬河的对高怀远的称赞,让萨班对高怀远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充满了好奇感,一见面之后,看到高怀远身材高大,一脸的英气,也不由得让他暗中称赞不已。
  更何况他看到随高怀远出迎的这些宋军,一个个盔明甲亮,精神抖擞,根本不似以前他们印象中那样羸弱,这也大大的震撼了萨班,使之相信,宋军确实已经大不同于以前了。
  双方见面之后,都很是客气,高怀远根本就闭口不提吐蕃入宋之事,而是很虔诚的向萨班求教有关佛教方面的事情,显得十分恭敬,并且带着萨班到了正在为他营建的那处寺院看了一番,请萨班对这处寺院赐名,并且提出他不满的意见。
  萨班看着这座规模空前的寺院,这才相信,这一次南宋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吐蕃归心于南宋的。
  于是他立即将此寺院定名为幻化寺,就此宣布暂时寄居于幻化寺中,高怀远也当即同意萨班可以在宋境之内宣扬他们的佛教,双方第一次见面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但是高怀远却并未立即和萨班谈及吐蕃入宋的事情,这让萨班也感到有些好奇,不过萨班也并非凡人,他看到高怀远这些宋官不提这件事,自己当然也闭口不提这件事,就这么萨班一众,便在利州城暂时安顿了下来。
  大宋权奸 第774章 勋章
  高怀远安置好了萨班以及随众之后,在利州都统司校场上校阅了李若虎这次入藏所带兵马。虽然这些兵将一年来入藏之后风餐露宿,但是当他们回到这里之后,却各个都精神饱满,高怀远站在高台上面,看着这些兵将身上的衣服早已有些破烂,器甲也没有他们走的时候那样光鲜,但是隐隐间却感到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悍兵所特有的气质,心知这一年之间,这些官兵已经淬炼成为了一支骁军,于是当即他便宣布,凡是这次入藏之军,上下人等皆获得一枚为他们特别定制的勋章,以纪念他们这次伟大的行军。
  勋章这个东西也是高怀远新近才推出的东西,在他解释了之后,也获得了枢密院上下人等的一直支持,这种东西是个全新的玩意儿,确实可以让兵将们得到荣誉感,所以高怀远想尽的说明了勋章制度之后,众人自然不会反对此事了。
  而这次入川之前,他便设计了一枚勋章,令铸钱监铸造了一万多枚,随行带至了利州,这一次正好赶上派上用场。
  而这次李若虎率领了一万兵将出使吐蕃,沿途并不平静,他们可以说是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才算是抵达了萨班所在的地方,后来又回来的途中,也遭遇了不少麻烦,以至于不少官兵就此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吐蕃境内,一些人得以火化之后,将骨灰带回宋境,但是有些人甚至连尸体都无法找到,就此永远的留在了吐蕃。
  出去一万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不足七千人,即便是这七千人,也有不少人因为冻伤或者战伤而永远残疾了。高怀远不但宣布了每人都将会获得一枚以纪念他们此行的勋章之外,还宣布包括那些牺牲在吐蕃境内的官兵的家人也将得到一枚这样的勋章,除此之外,他还宣布,所有人都将换的一身全新的甲胄,也就是在宋军之中刚刚开始推广的那种陷阵甲,每个人还将获得除他们军饷之外的五十贯钱的奖励,凡是牺牲者家人将获取两百贯钱的抚恤,伤残者军方将会给予妥善安置,每人还将获取二百贯的特殊奖励。
  听罢了高怀远的话之后,校场上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之声,七千兵将在李若虎的率领下,立即呼啦一下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向高怀远称谢。
  “诸位不必谢我,这些东西和荣誉都是你们自己博取来的!你们为我们大宋赢得了声誉,国家给你们这些,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望诸位今后还能如同此次出使吐蕃之行一般,为国效力!国家永远都不会亏待你们的!”
  高怀远挥手对下面的官兵们大声的说道。
  说罢之后,高怀远还亲自下了高台,亲手为李若虎在他的胸前佩戴上了一个闪亮的铜质勋章,并且对李若虎行了一个军礼。
  随即大箱的勋章被搬了出来,摆在了校场前面,李若虎又亲自为他的部将都佩带上了这枚勋章,之后这些将官又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