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353部分

搅乱三国-第353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吗?怎么还有如此奢侈的排场?不要说张扬不明白,就连杨奉、董承也不明白曹智那去变戏法似的拿出这么多上品、绝品的器物。
  安邑郡府虽说比不得皇宫,但有了这些排场的确就让此地平添了几分皇家气息,有了蓬荜生辉之感。
  张扬送来的牛羊、米面倒是有点拿不出手了。张扬窘迫之际,献帝刘协很是高兴,又来了一个汉室忠臣,看来汉室还不会亡,有这么一个个的忠臣汇拢到他身边,让刘协看到了重塑辉煌的希望。
  献帝刘协很高兴的接受了张扬的供奉,并敕封了他为安国将军。安邑临时的大殿上,自是又上演了一场因皇恩浩荡而感动的哭戏。
  这天夜里,曹智驻扎的城外的营帐内,突然引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当值的亲卫长引着一位相貌堂堂,戴进贤冠,年月三十,人高一米八左右的美男子进帐时,曹智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张扬手下的谋士,今天在殿前负责唱诵张扬供奉礼单的也是他,但好像没机会报过自己的名字。
  “鄙人董昭,拜见曹乡侯!”
  曹智对着陌生的官员报出姓名后,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从席案后突然站了起来,上前几步问道:“你就是董昭?”
  这回轮到董昭愣住了,在他想来曹智应该不认识他,他们应该素昧平生。董昭此前到是做过袁绍的参谋军事,还多有建树。然而在在曹智去往冀州之前,董昭就因为胞弟董访投奔到了兖州张邈军中任职,而董昭却在此时觉查到袁绍有利用张邈对付曹操之心,他苦心劝弟弟董访离开张邈,另投他处,但胞弟董访硬是不听。于是董昭唯恐祸及自身,便悄然离开冀州,到河内投奔了张扬。
  这次也是他注意到了从弘农到河东大阳、安邑的异动,当得知是曹智奉迎了献帝在与李、郭汜为争夺献帝而交战时。
  董昭提醒张扬应该去迎帝,张扬对奉迎献帝之事和普遍诸侯一样,不是很乐意。而且听说曹智在那,他更不乐意去了。他告诉董昭:〃我就是要去的话,也是要和曹智那小子为敌,不能同殿为官!〃
  董昭明白张扬是为结义兄弟吕布抱不平,张扬知道不少曹智与吕布交恶之事。
  董昭也听张扬说过一些,于是便对董昭劝解道:〃其实温侯有此境遇,主要还是袁绍无容人之量,才逼得温侯无处容身,怪不得人家曹太守!〃
  张扬也知道这次吕布再次离开冀州完全是因为袁绍的手下,进了婵言,才使袁绍猜忌吕布,不但把他逼走,还派人追杀于他。就算逃到张扬这里,也只是做了短暂停留,就又匆匆离去,未感连累张扬。
  吕布蒙难,这前因后果是怨不得曹智。吕布甚至为在袁绍处建功,还伏击过曹智,差点要了曹智的命。要说吕布和曹智的恩怨,应该算是扯平了的。这时张扬再怪曹智,着实有些牵强附会。
  但就算张扬此时知道错,也是死要面子不会承认的。
  看出张扬有些懊悔之意的董昭适时地劝说张扬:“曹家兄弟眼下实力一般,但他们却不失为英雄,主公是有远大理想之人,从长远计,主公应与他们结交,而不是仇视。如今眼前就有机会,主公何不利用?我以为,主公当去安邑,即可让皇上见到主公的忠心,又可与曹智结交,何乐而不为呢?”
  张扬一想,的确不该意气用事,要为长远考虑,于是就听从董昭之言,携供奉来到安邑。
  “贵人!你就是我大哥的贵人董昭啊!”
  曹智一兴奋,又把历史知识拿出来了。
  董昭愣在那更听不懂了,曹智有大哥他知道,不就是兖州牧曹操吗!但他连曹操面都没见过,怎么就成了曹操的“贵人”?
  第六百五十七章 交换
  看来曹操早有对与张扬的结交之意,这个曹智倒是会说话,直接拉上他的手喊“贵人”,害得董昭以后在许多事情上不帮忙都不好意思了!
  在董昭完美误会之余,曹智反应过来,这个董昭可是张扬的人,不会是来摸他底的吧?事实证明历史不一定可信!
  曹智前一秒还热情地握着董昭的手,下一秒又突然赶紧甩开了,脸色一沉问道:“不知董先生深夜造访,有何指教?”
  董昭只疑惑了曹智奇怪态度几秒钟,就慎重其事的从怀中掏出一封奏章,“公仁(董昭字)是来为曹乡侯的兄长送信!”
  “送信?为我大哥送信?”曹智疑问着转身,看着董昭手中的专用官叠奏章。
  “是,乡侯请过目!”董昭微笑着双手把奏章递交到曹智手里。
  曹智一愣,这分明是奏章,此人非但硬说成是信札,还要他过目,这好像应该递交朝堂之物,怎么就先要给他过目呢?
  曹智暗思,此人颇有点怪,但区区一封奏章,曹智却是看就看了的,于是就点着头,接过后,道了两声“好好!”就侧过身随手翻阅起来。
  曹智开始还慢不在乎的看着这份奏章,粗略前面几行后,神色渐渐凝重起来,看完之时神色又转喜了。而董昭在曹智看信时,一直默默的双手背负的看着曹智变化的神情微笑着。
  这哪是什么信札,是份彻头彻尾的奏章,而且是张扬以他的名义向献帝表举曹智正式成为兖州牧的表奏。
  曹智看完信,挥退帐内的亲卫,只留下自己的亲侄子曹休。自从李黑死后,曹休就充当了曹智亲卫军门下督之职,对于来自敌对张扬出的谋士,他自是加倍小心,亲领八名亲卫守在曹智大帐中。此时,曹智挥退左右,让曹休很是莫名。他疑惑的看看曹智,又看看一脸得意的董昭,满腹疑虑的左右盼顾着,心下猜想事情大概有些蹊跷了。
  曹智当着董昭的面,唯独留下曹休,也是大有深意的,他呵呵喜悦地大笑两声,朝着董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再转首对曹休道:“文烈,你这次回去要告诉你大叔父,他得来兖州牧之位,都是他命中贵人所赐,而这位贵人就是这位董先生!”
  “不敢,不敢!”董昭没想到曹智把他定的级别这么高,听曹智对曹休的称呼,这个小青年应该是曹操、曹智的亲侄子,而且曹智如此慎重的意思,竟是要曹操记住他董昭的恩情,将来感恩图报。
  对于如此高的礼遇,董昭赶紧双手乱摆着弯腰拱手,解释道:“乡侯言重,此乃张太守的一点心意,其实”
  “其实这我都是董先生之功,据我所知表举我兄长为兖州牧,是董先生的提议!”曹智在董昭话未说完之际,就接口道。
  董昭本来是想借机阐明他此行的目的,代表张扬向曹智示好,以此拉拢他们曹家和张扬的关系。没想到曹智不但把话题一直围绕在他身上,竟还直言他知道此计是董昭所现。这说明什么,说明曹智即在拉拢董昭,又在展示他庞大精深的情报工作。
  如此机密之事,曹智竟了如指掌。董昭一下子惊骇的以为曹智早在张扬身边安插了耳目,否则那会如此清楚这计谋是董昭出的(其实是曹智根据历史推断出来的)。
  董昭吓得躬身拜倒之际,曹智及时扶住他,同样慎重道:“董先生务虚谦虚,曹某知道很多事,将来家兄还有许多地方要倚重董先生!”
  “是真的!”董昭确认着自己的猜想,心道:“还好自己是站在曹家兄弟一边说话的,要不然怎么死了都不知道!”
  接下来两人谈话的气氛就亲近的许多,曹智一副把董昭当成自己人的摸样,也让董昭很是受用。
  这天夜里董昭得意洋洋的从曹智出回转时,刚拐入一处城角,突然有个黑影窜出拽住了他,吓了董昭一大跳。
  “什么人?”
  董昭定睛一看,对面立即出现了一张满是麻子的丑脸。“喔!”原来是新近投到张扬帐下的黑山军余孽眭固,这小子算见机得快,于毒在朝歌兵败之前,就溜了,跑到河内投奔张扬。
  张扬因为见他手底下有两把刷子,而且在黑山军中地位也不是很高,袁绍并不一定要非追杀到他不可,于是就收下了他,派在自己都尉杨丑的手下任职,但至今未分兵权给他。现在还属于被张扬的考察期,但别看眭固这小子一脸麻子的粗像,但入了官场就很会钻营,没事跟一杆文官、谋士走得迫近。
  董昭对眭固虽说没啥好感,但这小子挺会做人,所以相互见着面还能说上两句。
  “董大人这是去哪了?”眭固两眼泛光的瞅着董昭问道。
  董昭哈哈一笑,也不生气,直接回道:“为主公送信去了!”
  “哦!”眭固满脸麻子抖动着,追问:“给谁送信啊?”
  董昭“嗯!”了一下,立时警觉起来,脸色一沉,不满地反问道:“将军你说呢?”
  眭固知道自己话问多了,他的身份还不该打听这么多。于是他就嬉皮笑脸的对董昭抱拳道:“董大人莫生气,不是小的不懂规矩,眭某其实也猜到主公有意联合曹智,眭固别无他意,只是守候在这里看看有什么可以为主公和董大人效劳的地方,眭固曾经在魏郡和曹太守有过一段合作,还算有些旧情”
  眭固大有深意的暗示,立时让董昭如明镜般知晓了他的用意。这小子是见缝插针的想建功和攀关系,曹智和黑山军合作过一起图谋邺城之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现在曹智贵为乡侯,又是车骑将军,谁还在乎他之前做过什么。
  眭固就是想利用曹智正在上升期的地位,拿出与曹智有过的合作的资本,借机看看能不能搭上线,在张扬面前立功出位。
  “哈哈眭将军好意董某心领,但董某已把事办妥了,日后要眭将军帮忙,董昭第一个来找将军!”
  “大人客气,以后有事尽管说话,能为大人和主公出力是眭固的荣幸!”
  “好说,好说,虽说将军这次晚来一步,事情已经办妥了,但此事我还是会禀报主公。将军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大人请”
  第二日,张扬上奏朝廷,表举曹操为兖州牧。献帝初时一愣,他听说曹操是兖州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张扬还要表奏。后经黄门侍郎钟繇提醒,前段时日,李傕、郭汜把持朝政,一直把兖州州牧的正式任命压制未发,所以张扬此次再来表奏。
  刘协这才明白原来曹智的兄长当了这么长时间兖州州牧,是不合法的。于是刘协当朝准奏,并封曹操袭为他祖父的费亭侯爵位。
  刘协虽说只是十五岁的半大的孩子,也明白曹智肯定一直不好意思向他表露这件事,所以通过张扬来说。献帝刘协自感惭愧怎么没想到时,偷眼注意了一下曹智。
  曹智什么表情也没有,目不斜视的。看在杨奉、董承眼里,肚子里暗骂:“你们两个狼狈为奸的家伙,这两个外藩看来是联合起来了,以后要小心他们了!”
  杨奉、董承等人的猜忌并不是空穴来风,很快,在献帝准奏张扬的上书后,曹智代兄长曹操谢恩时,就立马表举了张扬手下的一位谋士为议郎。这人叫董昭,是张扬手下的一位谋士,这不是明摆着的曹智和张扬两人之间的一种交易吗?
  刘协虽说不甚清楚这个董昭有何本事,能做议郎,但一来是曹智表举的,二来议郎这种无定额的言官,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于是,也是当庭准奏,董昭跑到刘协跟前谢恩时,刘协才看清董昭的相貌,见董昭长得眉清朗目,相貌堂堂,顿时很是欢喜,把这家伙当好人了。
  这样一来,张扬也很开心,暗忖:“这个曹智真会做人,把董昭放入朝堂,以后自己在这权利巅峰之地,也算有了他的耳目,和可进言之人!”
  这夜,献帝赐宴曹智、张扬、杨奉、董承等一干重臣,宴上曹智突然献帝准假几日,让他回转丹阳处理家事。
  此言一出,刘协和群臣皆诧异,“家事,哪有国事重要?”这是刘协的想法。
  “一定要回去吗?曹爱卿为什么不能把家眷接来?”
  “启奏皇上,臣的家人臣一定会接来,但臣不光有家事需回去处理一番,臣的治地丹阳一直有些人不安分,臣请准圣命,回去平定,还望皇上恩准!”
  “喔!有人不服曹爱卿的治理,那就是不服皇道,倒是该回去一趟,但不知要多久?朕这里可缺不了爱卿”
  “臣一样不愿离开皇上,但贼寇不平,臣和皇上日后都是寝食难安的,臣此去,多则三月,少则一月便回,绝不会劳皇上和各位达人久等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丹阳危机
  曹智说这番话时,已是诚恳的离席,跪伏在献帝刘协跟前娓娓道来。但这最后一句,又说的大有深意,明摆着就是在威胁杨奉、董承之流,“不要以为我曹智离开几天你们就妄想‘老虎不在家,猴子就能称大王’了”。
  张扬话不多,但听了曹智最后一句,嘴角泛起的不为人注意的笑意,暗想:“斗去吧,我也不在这破地方多待,等你们几家斗得差不多时,我再回来,到时我一家独大,看你们还有谁斗得过我!”
  于是,在献帝刚刚准奏了曹智回丹阳之请,张扬又站出来,向献帝表示河内郡一样有些黑山贼余孽未铲除干净,他也要回去平乱。
  刘协一看什么意思吗?你个张扬刚来,就要走啊!好、好都走吧,我也,落个清净,过几天安生日子!
  杨奉、董承可不会像刘协一样无所谓,他们在曹智、张扬都请旨回转驻地时,都统一的认为,这两个混蛋商量好的!但其中又有什么猫腻呢?
  就算这时曹智讲出的是实话,他们也不愿相信,只当曹智鬼话连篇,借机离开献帝一段时间,不知去干什么?
  杨奉、董承一时没想明白,两人迅速的交流着眼神,但一时无果,宴散后,两人马上聚在一起秘议去了。
  曹智圣宠非同一般,宴会后,请送献帝回内宅。刘协自是答应,顺便有些不方便在众臣面前不方便说的话,两人边走边交流一番。
  安邑内宅还称不上后宫,但比大阳县府要大得多,也住得下刘协的皇后、贵妃了。当然在献帝到来之前,曹智早就把杨婉和贾诩的家眷转移到城外军营里居住。强占别人老婆这种事,还是满满藏藏的好,总不能光明正大的吧!
  在这恭送的一路上,曹智主要表达了曹智不在时,献帝刘协要亲贤臣,远小人。这贤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