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490部分

搅乱三国-第490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加强百米之内的警戒,不得任何人靠近!”
  “是!”
  郭嘉还是能及时冷静下来的,对曹智左右的亲卫人员发着令。他没看信,但从送信的信使那已经得知祢衡的越境采办重要物资的运输队遇袭了,祢衡也在其中,但事后失踪了,是生是死不详。
  祢衡虽说是豫章太守,曹智的嫡系家臣。他是死是活其实对整个曹智的统治和扬州地区的整体态势,无关轻重,但他另一个身份,或者说曹智一直委托他进行另一项秘密工作,却对曹智,乃至曹智整个的统治团队,整个军队的实力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他是个绝对重量级的人物。
  那就是曹智赖以在神州大地上成名,和撼动九州的秘密武器——火药。
  火药的配方和制作流程,在这个世上除了曹智知道外,还有一个人就是祢衡了。就连现在实际扬州第一把手的邓艾和好些曹智身边的嫡系成员都没有祢衡这么了解火药的配方和制造。
  这一情况曹智身边的人都清楚,所说义祢衡的失踪,就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可能敌人或是潜在敌人有预谋的行动。祢衡这个狂傲不羁的人,此时如果被有心人撬开了嘴的话,在当世一切对曹智有利的局面都将不复存在,甚至马上本来对曹智有优势的天平,会马上向敌方倾斜。
  但此时谁都明白这事还不能声张,郭嘉更清楚以讹传讹的可怕。许都可是有很多人等着看曹智和他的团队土崩瓦解,走向衰败的。在郭嘉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冷静,不但他需要的冷静,他更要劝阻他的主公,曹智要冷静。此时曹智一乱,或是马上采取过激行为,都将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错误决断,从而导致不合估量的损失,甚至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是曹智人生中致命的。
  但在风浪里挣扎了多年的曹智并没有让郭嘉很是失望,曹智并没有显得很激动,冲动的急着下令,采取措施。他而是拿着信札继续认真的阅读,直到确定自己一字不差的读完,没什么遗漏了,才缓缓抬起头,若有所思道:“黄祖知道多少我们在豫章的火药生产基地之事?”
  这问题显然是在问郭嘉,郭嘉低头想了想,马上回答道:“应该知道的不多!”
  “那他怎么会突然打祢衡的主意呢?”曹智将信递给郭嘉后,超前走出两步,一边沉思,一边继续问郭嘉。
  这次郭嘉没急着回答,他也快速的浏览着曹智递给他的信札,只有把事情尽可能的了解清楚、详细,才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应对。
  “此事还有待商榷,黄祖一直奉守刘表不主动与我们为敌的策略,应该是不会主动来绑架祢太守的。但很多时候巧合,或是有人故意想挑起我们的摩擦,干渔翁得利的事,都是可能的,主公还是不要早下决断……”郭嘉递回信札,躬身说道。
  “嗯!军师说的也有道理,此事先封锁消息,回信邓艾注意黄祖动向的同时,派人调差祢衡的去向,不遗余力一定要救回!”曹智背负双手的吩咐着。
  但在郭嘉应命准备转身离开时,又叫住他道:“喔,还有叫邓艾把先存放在豫章和丹阳的火药火速运往许都,再放在扬州我不放心!”
  “是!”郭嘉一愣,随即躬身应道。原先据他所知他们最犀利武器的原料火药已经断了供应,怎么曹智有命他调运储存在扬州的火药呢?
  原来因为缺乏原材料和生产极其不易的火药在前段时间的确断了供应,但在曹智的多次催促下,祢衡卯足了劲利用从江夏偷运过来的原材料组织生产。于是也就赶制生产出了百十斤的火药,但却没赶上徐州的下邳战役。
  曹智也是在拿下下邳城后,才收到了祢衡的密信,告诉他,他们又有火药了。
  第八百七十章 选择错误
  自从曹智的政治中心北上到了许都后,对于后方最重要的火药这一块,一直是这样分工的:祢衡在豫章负责收集原材料和生产,而原来丹阳的老作坊,就有邓艾负责,监管将火药制成能在战场上使用的炸药。
  曹智收到祢衡密信的当时诸事烦扰,后又有携美游山玩水,一时竟未催促祢衡尽快将这批火药制成炸药后运往许都,也未将此等越少人知道越好的机密,拿出来与郭嘉等人商议。这倒不是曹智对郭嘉等人存有防范之心,而是真的为色所迷,什么是缓重轻急都有点分不大清楚了。在曹智想来扬州就像自己的后宅一般安全、稳固,一时不调运,放在那里应该是很安全的,谁曾想祢衡的运输队会被人盯上,祢衡本人也会被劫持,所以此时马上亡羊补牢的要求邓艾组织人手把这批重要的战略物资先调运回许都,以策安全。
  殊不知就在曹智做出诸多安排时,扬州的情形却急转直下,正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发展着。
  江夏城的议事大厅中,四十多岁,满脸络腮胡的黄祖正将丫鬟递上的茶杯用足了力气,扔在地上砸的粉碎。
  作为在自己地盘出了这么大一档子事,他能不知道吗?而且是很快就知道了,与豫章近邻江夏太守黄祖,在收到这份情报时,着实心惊肉跳的忙乱了一阵。
  豫章方面到他地盘来采石和运输的曹智方面人员,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他能不紧张吗?他马上召开会议,专门议事此事和应对之策。
  “他们都是怎么死的?谁干的?”黄祖的咆哮震动的议事厅上面的瓦片都在颤抖。
  躬身在主位下的黄祖大儿子章陵太守黄射和江夏都尉甘宁对视一眼后,甘宁继续回禀道:“是被不明身份的人伏击而死,据查豫章太守祢衡也在此行队伍中……”
  “什么?祢衡那个细脖大头鬼也到过我的江夏,甘宁你怎么此时才来报,你个混帐……”
  黄祖性情暴躁这是出了名的,打骂属下那是家常便饭的事,哪怕是身居都尉高位的甘宁也不能幸免,一有不满就对他拳打脚踢。
  此时听到祢衡也在被伏击曹军队伍中的黄祖,大骂着案下的甘宁,甚至一把夺过惊呆了的丫鬟手中的端茶托盘,就要朝着甘宁砸过去。但被黄射赶紧“父亲息怒,父亲息怒”话语声中给劝阻了,并及时夺下了托盘,交给那丫鬟后,让她赶紧退下。
  黄祖的长子黄射和甘宁是要好的朋友,自然不能看着甘宁受辱。
  “那祢衡死了吗?”黄射帮甘宁解着围,又把话题迎上重点。
  “好像那帮贼人没有杀祢衡,据安插在豫章的细作回报,祢衡大概是被那帮贼人掳走了,但不知目的何在?”甘宁低着头咬了咬牙,继续躬身不卑不亢的应着黄射的问话。
  “好像、大概的,甘宁你作为这个都尉干什么吃的,怎么没个准信?他妈的,这些帮王八蛋还有什么目地,这是明摆着想给我黄祖头上拉坨烂屎,要陷害我啊!”
  黄祖说罢已是气喘吁吁,但激动的情绪在儿子的劝服下,明显比刚才好多了。
  厅中听闻此事的黄祖手下,此时都明白有人把祢衡的失踪和他部下的死,都是有人故意要刘表为代表的荆州江夏和以曹智为代表的扬州豫章之间发生摩擦,甚至为敌。这是有人故意要转送给黄祖一个大难题,其用意显然是要借刀杀人,然后从中牟利了。
  但黄祖他们这个团队明白其中一点,但就是没人再往下深入思考,是什么人要陷害他们,什么人这么做了能得到最大利益。这大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些人一点就透,有些人看待问题能举一反三,但就是有些人永远都只能看到某一点,就再也深入不下去了。
  黄祖一人智商有限有就算了,他旗下整个团队都不能把问题迅速看到点子上,还能存活到现在不得不说老天对黄祖实在太好了。他们此时唯一在集体思考的就是他们绝对是清白的,但曹智一方不等于也会这样理解,所以黄祖急得破口大骂的宗旨也就是,要求属下立时想办法怎么和曹智一方的人澄清。先下能和他们直接对话就是离得他们最近的豫章郡了,但从黄祖到他帐下任何一个人,却在此时不愿直接面对豫章方面的对话。只期盼着豫章、扬州方面有人会想到此时和他们无关,他们是被陷害的。黄祖此时甚至已经跳过解释、澄清的环节,一味的懊恼着要是为这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和曹智的人发生战事,那他真叫冤了。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你们平时一个个都不是挺能说的吗?现在怎么一个个都蔫了……”黄祖继续咆哮着。
  听着黄祖的咆哮,底下的一众官员都寒颤不已,一个个都躲着黄祖凶恶的眼神,尽量把头放低点。这时,还是黄射比较冷静些,他毕竟是黄祖的长子,这时也就他能在黄祖跟前说的上话了。
  只见黄射凑近咆哮的父亲,慎重道:“父亲莫急,此时我想已经引起扬州的大地震,接下来可能会很快引起许都曹智的注意。听说这个祢衡是跟着曹智起家的家臣,和曹智的关系很不一般,此人出了事,而且是在我境内失了踪,曹智知晓此事后,一定会向父亲兴师问罪。父亲此时站出来解释此事,不要说难以让扬州的一众官员信服,也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猜忌,父亲不如将此事赶紧知会刘州牧,以他的身份出面直接和曹智联络,解释此事,这样或许效果更好。”
  “嗯,我儿说的有些道理!”黄祖一听儿子拿出的方案,立时收了怒容,点着头肯定道。
  黄射一听老父夸赞,立即来了精神,继续道:“同时,我们这里呢,就加紧调查到底是谁在我们的地盘劫持了祢衡,只要尽快找到那个祢衡,那怕是具尸体,我们也好有个交代!”
  黄射一说完,甘宁立即接口道:“在边防上,主公也要火速安排好防范准备,要防止豫章那边有过激的举动!我们不能等他们先打过来,才有所行动,那样就晚了!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主公,曹智善用各种计谋,我们现在关起门来,我瞎说一句,我们要防着这是曹智使得苦肉计,谁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曹智自己派人杀的,那个祢衡又是他自己藏起来的。要是他想找条理由出兵我们江夏,那现在这一条就是最佳的了!”
  “嗯,嗯,对,对!”黄祖刚才听儿子说一句,就肯定一句,现在属下又有了表现,他的表情随之也越来越满意。甘宁的话让黄祖眼前一亮,曹智借着要动他江夏的目的,自导自演陷害与他,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他此事更应该静观其变,不能轻易站出来表达什么看法了。
  “好,此事就以我儿和甘都尉的方案,各位马上照做!”黄祖大声宣布后,属下一众官员,齐声应命,便开始商讨和指派各人相应所要负责之事。该起草文书的马上有人动笔为黄祖书信,黄祖武将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一切公文都有属下代笔。而甘宁自然马上负责为黄祖往江夏和豫章的交接处调兵遣将。
  江夏水师强盛,无论本境内,还是与扬州的各处接壤之地,都是以水域为主,著名的赤壁就在其境内,当然现在还没出名,不过很快就要名满天下了。对甘宁来说在江夏的各条水道、湖泊调兵遣将,自是驾轻就熟。江夏上下此时心中也是一致认为,曹智要是真不讲理的就此事,要向他们江夏动粗,他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恐慌心理这是在江夏官员心中还是不存在的。
  有了一个应对之策的黄祖也转怒微笑,再次夸赞了几句儿子黄射,但对属下甘宁却吝啬地不肯多说一句褒奖之词,总摆出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
  但事情真向黄祖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好了,黄射、甘宁的主意出发点都没错,他们都是为了保护黄祖和江夏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但在这种敏感时期,直接跳过与一杆愤怒的扬州、豫章官员、将领直接对话的机会,不去跟他们解释其中的误会,去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怕正在悲愤中的豫章、扬州上下不信任,但最起码可以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和反思,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睿智。采取避守,甚至运兵至双方边界,摆出一副开战的架势,是一个多大的错误,也为接下来江夏的惨痛和浩劫埋下了祸根。
  此时,同样因为扬车带回可怕消息的豫章,正在经历一场代理豫章太守,主位者之间的谦让,和接下来一番决策的失误,最后综合江夏黄祖的不当举动,才酿成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事。
  枣袛是第一个赶到南昌城,说来也巧,在祢衡和运输队出事前,他正好在芜湖安排新一轮春耕的屯田事宜。
  第八百七十一章 理论与实际
  枣袛军事素养一般,领兵打仗更是不行,但好歹也带过兵,当过都尉。他的官职和与曹智连襟的关系,此时绝对可以暂代豫章太守一职,在邓艾或是曹智到来之前,处理豫章一杆事项。但他在悲痛那么多将士阵亡和着急祢衡失踪的去向同时,坚决不肯暂代豫章太守。他怕他做不好,他也怕做这种有实权的地方一把手。于是举荐了名满天下华歆暂代豫章事物,豫章现任的官员也很快同意了这项明主选举。
  在这之前华歆即使朝廷的议郎,又是曹智安排出任的豫章和庐江两郡的庐陵相。华歆这位才学和政治理论名动一时的人物,华歆有着非常著名的治国主张,就是推崇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他认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应当先留心于本国的治理,“以征伐为后事”。本国治理得好,敌人就会不攻自破。“兵不得已而用之”,作为皇帝或者上位者,不能舍本逐末。
  华歆的这套政治主张,虽说在现阶段诸侯并立的三国时代,并不适用,但这番理论还是引起了天下诸多文人、清流的追捧,所以华歆的名望非常高。
  华歆为官也十分清廉,应该算是个好官,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实际能力上并不强,是个典型的理论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相互融会贯通之人。曹智任用他也是看重他的名望,能给天下的文人、清流、士大夫一副容人,唯才是用的形象。
  但古代人对名望是非常看重的,同时古代人也是可爱的,特别是在豫章的这群官员。现代人都是抢着上位,做领导,古代人不这样。豫章这群人更是你推我让的,最后把这个非常时期,非常重要的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