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602部分

搅乱三国-第602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智在荀攸等人离开后,就摸着下巴,径直走到了地图前面,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低头查看着那副新近精心制作的全国地图。
  此时帐中还有任俊、诸葛亮、曹真等人,他们都听到了曹智的呐呐自语。但都有点未听清楚,也就是诸葛亮对于刚才许攸酒后无意中透露的刘备也从袁绍那儿叛逃之事,也低头陷入了沉思。
  现在突然听到曹智提到刘备,不由敏感的竖起耳朵,听了一下。待弄明白曹智是在猜测刘备的去向时,就不自觉的站了起来,随着曹智的喃喃自语,不自觉的就走到了曹智身侧,跟着曹智的眼神辗转于那份地图之上。
  少顷,两声“益州!”几乎同时响起与盛放地图的书案边,说话的两人差不多同时为身旁的异声,惊觉的抬头。曹智一看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看说话之人时曹智时,两人又莫名其妙的对视而笑起来。
  “孔明啊,你来说说,刘备为何一定不会去偷袭许都,而是会去刘璋那儿?”笑罢的曹智突然向诸葛亮提出问题。
  “因为天下之大,他现在也只能去哪儿了!”诸葛亮的回答也算是信心满满。
  “嗯!”曹智愉快的一边点着头,一边拉着诸葛亮重新回到座位,坐下后,就一副等着诸葛亮解释刚才话语的意思。
  诸葛亮在一整衣衫,正襟危坐后,就开始了他的分析:“刘备既然在袁绍处只得三千兵马出征许都,那就等于是对他判了死刑,或者说是他人生道路最后通牒似的选择。刘备冒死去往许都是万万不可能的,既然不能再在袁绍处安身,他也不是那种苟且偷生、偏安一处的人,他必然是要出走的。但此时天下他能去的地方已是不多,主公这里可能是他最好和不二的选择,但主公有杀他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他是万万不会来的!”说到此处诸葛亮略作停顿,低头理了理思路,继续道:“刘备要在此时回走关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中间大部分都是袁绍的地盘,到了关外那里又都是荒蛮之地,刘备现在能从袁绍那带走的人马不多,去那种苦寒之地,他连立足都很难,所以他不会去。那么要是荆州还在刘表手中,刘备现在去往那里,是个绝佳的选择,刘表、刘备不但是皇室宗亲,刘表一定会接纳刘备,并好生对待,但现在刘表不但已死,荆州又已在主公治下,他没办法去了。关中一片混乱,并且大部分也在主公控制之下。那就只有剩下益州了,益州刘璋虽然称不上兵强马壮,而且刘璋现在表面上也已臣服主公,但他们毕竟都姓刘,刘璋时时对于局势的观望,和私下的一些小动作,我想肯定瞒不过主公,此人有二心,也是放在明面上的,刘备去投靠他,刘璋一定会悄悄收纳下他,并加以利用,所以微臣以为刘备只有、肯定会去益州!”
  “哈哈哈,精辟,精辟……”曹智听完诸葛亮的分析抚掌大笑的同时,不吝赞赏之词。
  接着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在曹智脑中形成:“何不让原本属于刘备的军师,去算计一番他呢?”曹智这个大胆想法,真的实施后,会是怎样一番胜景,曹智突然很是期待起来。
  “孔明啊,如果我要你……”
  曹智刚要将心中所想付诸实施时,来得快的李典、乐进等人已经进帐到来了。
  “主公!”
  “主公!”
  一声声的通传,收到通知的将佐接连来到曹智的大帐报到了。随之也打断的曹智与诸葛亮之间的谈话。
  曹智也不得不收敛心神,要准备接下来的会议。
  半个时辰后,曹智的大帐内已是坐满了文臣武将。曹智首先开口道:“今日收到袁绍军师许攸的信息……”
  曹智把今日的主题直接说出,而后有表达了自己准备接受许攸意见,出兵乌巢,偷袭袁军屯粮之地德想法。
  曹智一说完,接着就是属下文臣武将对曹智提出的议题展开讨论了。起先众将都有些在消化这个议题,都默不作声。
  还是李典因为和曹智关系近,又年轻有冲劲,于是便最先打破沉默发言道:“末将以为这个许攸的来意有待商榷,他早不来,晚不来,却在此时来到我军阵营,会不会是袁绍派来的……如果是反间计,我们轻出兵马,偷袭乌巢,那里很可能有个圈套正等着我们……”
  “对!”
  “是啊,是啊,我一直就怀疑这个许攸,他要是念及与大主公的旧情,在我军与袁绍一开战之时,就应该来投奔主公,怎么会等到现在我两军胶着之时突然来到,这其中肯定有诈……”
  “主公千万不可轻信奸贼蛊惑,轻易出兵啊……”
  李典的评论引起了曹智帐下的一片哗然,纷纷发言的都是武将,并且都是跟随过曹操的老将。他们中很多人都认识许攸,对于此人在敌对的袁绍阵营待了这么多年,又长得贼眉鼠眼,就怀疑他投诚曹智之心和背后是不是有阴谋等等。
  李典等人的担心和怀疑,不得不说也不是全无道理。在两军难以打开胜利天平时,一方军师级如此重要的人物突然来到,的确值得怀疑。
  但曹智心里被李典等人这么一说,就有点蒙了,随后又有点急了。他不知道按照原定历史,曹操会不会有这场讨论。又是怎么通过这么多反对者,做出决定历史的偷袭乌巢,这项英明决定的。
  正当曹智心下犯难之际,荀攸站了起来,“臣有话要说!”
  “荀先生请讲!”曹智眼前一亮,心想这种超级聪明人不会像武将那么眼光短浅吧?
  曹智满心期待的看着荀攸,荀攸果然没有让曹智失望。只见他环视一圈后,对着曹智和众将侃侃而谈道:“鄙人以为许攸的来意和提议,并不定充满阴谋。袁绍待人薄情寡义,或许许攸在袁绍那受了什么委屈,才会萌生叛逃之意也说不定!”
  “先生言之有理,我刚才和许攸私聊时,他的确提到了,袁绍已将许攸家人入狱之事。而且好像袁绍帐下的多位谋士明争暗斗之下,都有排挤这位许攸之心……”
  曹智经荀攸提醒,也算是记起了刚才他和许攸的单独谈话。但这部分内容,曹智一时还没来得及告之属下所有人知道。
  接着曹智就把许攸刚才对他的诉苦一番复述,倒是很多和荀攸的猜想如出一辙。
  众人在佩服荀攸的才智和分析能力时,也不得不重新思量起来许攸带来的这个偷袭计划。
  “咳咳……”正当大家又要陷入另一番讨论时,一直喜欢躲在阴暗里的贾诩也站了起来:“贾诩也来说上两句,暂且不论许攸的为人和目的,窃以为偷袭袁军粮草之后方辎重之地,的确是我们取胜的方向。诸位知道,现在我军二十万人马,在此地每日消耗的军粮是何等之巨,今日要是任校尉未把此批军粮及时送到,我军三日后,就有可能面临断粮的困境。各位想想,我军如此,袁绍已在对面齐集三十万兵马,还有后续军马在不断赶到,他们的军粮消耗比我们更大。如果我们能成功断其粮草供应,我军就有了取胜的希望!”
  “各位,其实之前徐晃在右翼的行动正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他做的很好,但袁绍家大业大,我们不可能一次性断绝他的粮草供应,所以频繁攻击其粮道、粮草供应基地,是我军接下来非常重要战略重点!”接着贾诩之后发言的是曹智现任军中的第一军事参谋郭嘉。
  郭嘉一说完,任俊也适时的插言道:“但我们不够家大业大,各位我出许都时,主公的各位夫人已经带头不再吃白米饭,而改吃杂粮了……”
  任俊的话透着酸楚,在场参加会议的人都为之动容。很多人没想到许都的情况都已经如此糟了,可以想象其他地方的普通民众。
  任俊的话其实也是在提醒在座的所有人,他们其实已经拖不起这场战事,曹军共同面临的就是速战速决,尽快结束这场战事了。
  “好,我心意已决,执行这个计划。并且有我亲自率部前往!”有了三大谋士和一名军需官的支持,曹智决定快刀斩乱麻,定下此事。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乔装打扮
  但没想到曹智一表态,决定“亲征”决意,底下又是一片哗然。
  “主公不可!”
  “末将愿代替主公前往!”
  “我去!”
  “我去比你合适……”
  又是一场争论即将展开时,曹智及时一拍几案,大声断绝这些人的争论道:“我意已决,不必再争了!”
  曹智讲得肯定,众人只能纷纷闭嘴。接下来,曹智也没再给他们请命的机会。与郭嘉等商议后,决定带许褚、张辽、李典和新近抵达的张颌,及其在看了看一直默不作声的诸葛亮处,最后还是点上了赵云这名将领随同前往。而官渡军事在他离开这段期间,则有曹仁、曹洪、于禁、荀攸、郭嘉等主持,乐进统领一支兵马的同时,兼任情报收集处理最高指挥官,处理一切情报工作。
  也有人建议,此事可以继续由徐晃的部队来完成此次偷袭,一来他们离得近,二来他们已经投入过袁绍的敌占区,比较有经验。但曹智以来不及通知徐晃为由,还是决定亲自带人去烧粮,让曹仁、曹洪、荀攸等守家。
  安排好这一切后,曹智正要进入下一个关于刘备的议题时,还是贾诩想的周到的提出,“主公此行身边一位谋士不带,恐怕不妥……”
  “要不我去吧!”急急请命的是一直跟在曹智身边的军师郭嘉。
  “不行!”
  在曹智一口否决之下,本也想请命随行的荀攸,连站起来的机会都达成。
  但好像知道曹智会拒绝的贾诩却在此时笑出了声,他道:“我又没说让我们这几个人中的一个去,我认为许攸应该去……”
  贾诩的提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郭嘉和荀攸愣了一下,就着狡诈的贾诩嘿嘿笑了起来。然后集体转身对着曹智赞叹贾诩的提议非常的好和必要。
  贾诩的提议大家心知肚明,是要防着许攸一手。如果有最坏的情况出现,曹智也好有个垫背的。再说此人贵为袁绍的军师,对袁绍的军队分布,卡哨设置,行军指令等都比他们了解。有他一路陪着曹智等人,潜进袁军后方,应该可以起到绝对作用。
  贾诩的这个主意有点损,也有点不尊重许攸的人格。但最后思虑再三的曹智还是同意了。
  接着郭嘉又建议曹智的单路偷袭,危险系数大,于是他提议,分批突进外,全部战线进行一次全面的佯攻。也就是说从徐晃的最西端到臧霸的最东段,曹军要组织一次全方位的进攻或主动挑起战斗行为,以掩护曹智的偷袭行动。
  而后郭嘉又根据收到的现时情报,称鞠义因在袁绍的北方战事,特别是平定公孙瓒的战役中表现出色。随即表现倨傲,袁绍身边又有小人向袁绍进谗言,称鞠义有反叛自立之心,所以在出兵官渡之前,袁绍刚刚剥去了鞠义所有的兵权,还将他的家人、族人扣留在邺城,关系出现绝对裂痕。
  曾经携手于共的两位君臣,现在关系很是紧张。鞠义现在人还在幽州,但被袁绍派人软禁着,据郭嘉收到的情报,鞠义的氏族和他的一群忠实最随着,很是不满意袁绍的这种行为,袁绍后方随时都有叛乱爆发的威胁。
  郭嘉建议要利用一番,叫出阎柔、鲜于辅和张燕,建议曹智派遣他们或他们的亲信,或亲自前往幽州,设法与鞠义或是鞠义的亲信取得联系,策反他们,让袁绍后方不得安生,掀起波澜。
  曹智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挑出来的这些人也的确都是非常熟悉袁绍后方的情形,他们都是在北方待过多年的一方人物,都是在袁绍平定北方四州的情形下,被迫离开家园、治地,投效到曹智帐下的,现在有机会让他们杀回老家去,甚至还可以衣锦还乡,风光一把,这些人自是愿意。
  于是,张燕自告奋勇决定带人潜回幽州,去寻找鞠义。而鲜于辅等人就立即着手发动隐藏在渔阳等北地的亲信和暗藏势力,准备在袁绍的后方发动叛乱活动。
  曹智把此事交由贾诩全权负责后,就提出了针对西逃刘备的计划。曹智直接点名此事要交由诸葛亮负责时,郭嘉好像也已是知道了此事一般,也主动请缨,要求前往长安,辅助诸葛亮策划拦截刘备之事。
  曹智一时对于郭嘉对此事的热衷有点反应不过来,但很快就想明白,郭嘉可能也是预见到了刘备出逃,曹智一定会忙里偷闲,进行打击、拦截,但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出道才不久的诸葛亮,他可能不是很放心。还有他很有预见性的认为,要是曹智搞定袁绍后,就是要再向西扩张,统一全国。所以就主动请缨,要求一同前往,属于有帮曹智看管好家当的同时,督促“新人”的意思,在顺带便看看,开始收集和注意西边各州、各个豪强的情况。
  曹智现在这些身边的人,都是对其很忠心,很是负责任的,大小事务都希望将事情做到最好,利益最大化。
  有这样一帮属下,这是让曹智感动和庆幸的地方,所以之后曹智也就同意了郭嘉所请,让他和诸葛亮一同前往长安,主持针对刘备和益州的诸事。
  当然,郭嘉讲得好听,此去要辅助诸葛亮。但诸葛亮哪敢就这样不懂尊敬前辈。于是在职务上,也就变成了郭嘉为主,诸葛亮为副的格局。
  曹智在确定留守人员,出征将领军,和五千步骑兵的抽调工作,携带粮草的数量和整条战线在他前往乌巢和乌巢事成、事败后的总总安排后。
  诸葛亮最后终于发言问道:“主公此去乌巢,意义重大。但主公准备如何前往,毕竟乌巢可是在大河以北,在袁军重重军事要塞之后,要是稍有差池,可就……”
  诸葛亮的问题很实际,也是做了这么多准备后,首先曹智和他五千军士所要面对的问题。一路杀过去,那是蠢话,莽夫行为,不但不会成功,也等同于是自杀行为。
  但诸葛亮话一说出口,曹智等人看着他,再相互互视着“哈哈”大笑起来。
  曹智等人的笑声,让诸葛亮明白曹智等人对这个问题早有定计,但还是不明白他们将怎么做?
  最后还是好心的李典拍着诸葛亮的肩膀道:“我们准备用老方法,乔装打扮后变成袁绍的一支增援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