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搅乱三国 >

第670部分

搅乱三国-第670部分

小说: 搅乱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刘备如何不急,当刘备急急忙忙奔进议事厅时,大厅内已经人满为患。张鲁的“治头大祭酒”们一脸惊慌失措的表情,并且这些高层间已经在上演争吵了。
  张卫,张鲁的弟弟,正站在大厅中与张鲁怒目而视,并大叫着“我绝不投降,就算汉中血流成河,我也绝不会向曹智那个奸贼投降!”
  刘备一听就明白了张鲁在益州和汉中都被曹军有所突破的双重压力下,已经意志松动,准备不战而降了。
  “好汉子,这才像男人!”说话的是一个长得很是粗狂,但不失威武的汉子。此人一身戎装,坐在左边的一个席位里,此时正举着酒盏向张卫表示敬意。
  刘备不识此人,但已在来的路上得知,这是晚来一步报信的关中另一豪强马腾长子马超的部将庞德。
  曹智下令要求关中势力帮助其牵制陈仓守军的视线时,早已对曹智有着诸多不满的马超,违背钟繇给他的命令,非但未执行命令,帮助曹军吸引陈仓守军的注意力,还派了人入汉中,想提前向张鲁通风报信。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一群蠢蛋
  可惜,曹军的行动是在太迅速,竟在庞德刚到汉中时,已经攻破了大散关,并已向阳平关运动了。
  张鲁对于来晚一步的庞德立时态度冷谈,并在立即召开的会议上,直接提出了与曹智“议和”的提议。
  但遭到了一众以弟弟张卫的好武者“治头大祭酒”的反对,说实话在刘备刚到前,短短的一盏茶功夫里,张鲁本来固若金汤的政治团队,已经在强敌压迫下,分列成了两派。
  张鲁和一群惊慌失措的“治头大祭酒”主张立即派人与曹智取得联系,想通过“议和”,保住自己汉中这一亩三分地。
  但张卫等好武的“治头大祭酒”则认为“议和”就是投降,这事他们绝不同意。
  刘备的到来使现场紧张的气愤得到了暂缓,张鲁对于这个让他取得前阶段连连胜利的盟友,还保留着最后的一丝客气。
  只见四旬上下,容貌清瞿,广额浓眉,直鼻口阔,二目炯炯,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气度雅然。头戴青布道巾,身穿一领极朴素的道袍,腰下一双草履,腰系黄丝双穗绦,手执羽扇,飘然而出,倒是果然是有着有道之士的气派。
  张鲁看见刘备,目不斜视,径自出去,热情地在为刘备介绍了庞德这位远道而来的宾客后,就邀请刘备先入座。然后在介绍了一番刚刚收到的紧急军情后,就再次征询在座各位的应对之策。
  张鲁的高级五斗米道幕僚,兼汉中功曹的阎圃最是了解张鲁心中所想。于是首先多发言道:“为避免汉中血流成河,我们目前在已被两头夹击的不利情势下,我主张与曹智议和!”
  “呯!”的一声,张卫一听之下,马上拍案而起,指着阎圃的鼻子大骂道:“阎圃你个老匹夫,你这是临阵脱逃,你这是要毁了我们在汉中的一切,我现在就杀了你……”
  张卫说着就要拔剑冲出去,一剑结果了阎圃。但被张鲁的喝止和众人的劝阻下,未能成真。
  张鲁这个亲弟弟,一向是以勇猛、残暴著称的。当年一刀砍下张修的脑袋,让张鲁成为汉中霸主的,就是这个人。张卫对张鲁今时今日的地位功不可没,所以平日里张鲁很是容忍这个敢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争执和大呼小叫的弟弟。
  正因为知道这一情况,阎圃接下来没与之争辩。刘备更是等着看下文,在深入益州的关羽这一部人马被曹智抄了后路开始,本来对刘备言听计从的张鲁,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听取刘备的战略意见。虽然就目前而言,刘备给张鲁的出谋划策,都让张鲁看到了利益。但张鲁身边也不是没有有脑子的人,像阎圃等谋士已经开始注意和针对刘备这个外来户了。
  刘备能在很多诸侯、豪强手下混的风生水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备会看别人的脸色。他知道这段时间,战局正向不利方向发展时,也就应该隐忍,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在必要的时候再出手。这样最安全,对他的身份和将来发展最好。
  就在刘备心思一转之时,一脸怒气的张卫并没有停止他的咆哮道:“就算现在曹军突破了陈仓,关羽和卓鹰在益州的战事也不是很利,但我们还有子午谷和阳平关等险关可据,岂有不战而降的道理!本祭酒不才,愿率部立即赶往阳平关据守,我保证人在关在,关破人亡!”
  “好!”出声叫好的依然是庞德,庞德是个真性情之人,也是在关中马家的部队中勇冠三军之人,他也喜欢那些像张卫一样敢想敢做的真汉子。
  “末将虽初来汉中,但也愿为师君尽一份绵力。我愿和张大祭酒共赴阳平关,和曹军做一场生死较量!”
  “呃,庞将军远来是客,又怎好意思劳烦将军!”张鲁很是有礼貌的说道。
  但马上被不领情的庞德反对道:“师君此言差异,我家主公早有和曹智决裂之心,今日我来帮师君,就等于是在帮我们自己,何来劳烦之说。师君阳平关此战我庞德是一定要去的,我不要你给我兵马,我只要在张大祭酒手下当一名士卒即可!”
  “好,庞德大丈夫也,你我一起去阳平关,定能叫那曹贼知道我们的厉害!”这回是张卫哈哈大笑的站起身来,大呼小叫,甚至在和庞德干了一盏烈酒后,还英雄惜英雄的来了个虎抱,最后哈哈大笑着,不管张鲁最后拍没拍板要增兵阳平关,就已经在展望热烈的庆祝了。
  张鲁撇着眼,看着张卫和庞德的作态,心下一阵厌恶。但张卫毕竟是他的亲弟弟,张鲁拉不下这张脸,一点不给他留面子的就此大肆叱喝他一番。
  张鲁叹了口气,只能暗自责怪自己平时太放纵了自己这个弟弟,以至于张卫时常目中无人到没有他这个大哥,他这个“师君”的地步。
  张鲁叹气后,无奈看了一眼右下首的阎圃。对方也给了他一个无奈的点头,意思先这样,让这帮不知死活的武将先去抵挡一阵,能守住阳平关的话,还能和曹智谈判时多一份讨价还价的筹码。
  张鲁和心腹手下用眼神交流时,刘备一直躲在一旁偷瞧着。他也在心里无奈的悲叹:自己为什么老碰上这种三心两意之人做合伙人?
  “玄德兄……刘皇叔,刘皇叔……”
  “呃呃,师君唤刘备何事?”
  张鲁叫了三声刘备,才把出神中的刘备唤醒。阎圃、张卫等皆以为刘备是被这一系列不利的战局吓傻了,纷纷眼露鄙视之意。
  还是张鲁城府最深,只见他仍旧用最亲切的笑容,对着幡然醒悟过来的刘备道:“皇叔认为舍弟等主张的据守阳平关是否可行?”
  对于张鲁的询问,刘备迅速眼睛一扫,心念数转后,马上有了计议的笑道:“张祭酒和庞将军都是当世人杰,只要师君给足兵马,据阳平关天险而守,定能抗住曹贼的虎狼之师,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运筹帷幄!”
  刘备最后将“我们”咬的特别重,这是在提醒张鲁不要忘记与他之间的合作。
  张卫等人听得刘备也支持他们的计划,纷纷鄙视的眼神有所好转的,举起杯盏,遥遥说着“英雄所见略同,皇叔高见!”等,赞颂的话语。
  刘备一一还礼,仿佛一点没有感觉到这些人对他的鄙夷,显示着良好的风度和彬彬有礼的皇家风范。
  刘备暗想着自己目前的处境,认为也是没必要得罪张卫等人。但他心里是不看好张卫这种莽夫能守住阳平关的,他此时心里已经在盘算如何在张鲁着拿到自己应得的东西,然后尽快抽身了。
  张鲁一看现在大部分人支持继续和曹智打下去,这虽然违背他内心的意愿。但现在众口一词,张鲁也不好违背众议,只能皱着眉头,沉思半响后,才开口道:“两位有决战之心是好的,但我们现在兵马有限,又要据守子午谷,又要支持进兵益州的部队,现在又要调兵增援阳平关,本师君现在手上实在有些捉襟见肘了!”
  很多人一听张鲁的苦处,都犯了难,的确像张鲁这种身家,要三线作战,的确有点为难他了。
  “大哥,我们这里不是还有万余兵马吗?不如你都给了我,让我好去增援阳平关!”
  “你个蠢材,人马都给了你,我怎么办,一个人守南郑吗?一派胡言,滚一边去!”张鲁再也忍不住没好气的一通臭骂自己这个缺心眼的弟弟。张卫的提议也是绝对触及了张鲁的根本,张鲁行事沉稳,从来不将手上的实力尽出。现在张卫竟要他讲最后镇守南郑的兵马调给他增兵阳平关,他再好的道家风范,此时也丢弃的一干二净,直接怒目而视张卫,对其大骂一通。
  张卫也是一愣之下,暗忖到自己的这个提议太过分了。于是被张鲁斥责几句后,也没反驳,只是低着头开始沉思从那调兵。
  “师君,不如从子午谷抽调一部分兵马回来,北上前往增援阳平关!”眼珠子转了很久的阎圃建议道。
  “不行!”阎圃的建议刚说出口,就把刘备急得从坐席后跳了起来。
  “万万不可,阎祭酒,师君此时从子午谷调兵,无异于自杀!”刘备的冲动之言,立时震得全场一静。没人会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刘备会这么激动。
  但从子午谷调兵的确是刘备的死穴,那里还有他的一个兄弟张飞在那,而且刘备很清楚,这个时候张鲁忍不住从子午谷撤兵的话,留在谷外的夏侯渊可不会心慈手软,到时他们可真是要受三面围困了。
  “哼,皇叔好像把手伸的太长了,就算子午谷内现在有你的人,我家师君又不是要弃之不顾,皇叔也太激动了!“说话的是阎圃。
  阎圃提议从子午谷抽调兵力,看似一个无奈的选择,其实也是一个有私心的举措。将汉中三万多人马,这么一支主要力量,放在子午谷,托付在外人手中掌管,一直令他寝食难安。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出卖
  当时张鲁被刘备灌了迷魂汤,不顾他的反对,把子午谷的防务重任交给刘备的人。但今日一有机会,他还不赶紧趁机收回一部分兵马。虽然他同刘备一样,不看好张卫这个武夫能带好、用好这些兵马。但阎圃显然是个宁可自己亲手扔了,也不便宜外人的主。
  “师君,子午谷外一直有夏侯渊的数万兵马对这条直入汉中的通道虎视眈眈,现在为了阳平关防御就去抽调那里的兵马,这无疑于拆了东墙补西墙,是自毁、自掘坟墓之举,忘师君三思,三思啊!”
  不能和阎圃这种小人多做交流的刘备,直接跳过他,对着主位上的张鲁语重心长说道。
  张鲁仿佛被刘备的真挚感动了些许,但显然张鲁不是一个枭雄的材料,他一生最会做的就是保持自己团队的平衡。
  张鲁面露难色的左看看刘备,再右看看阎圃,难以做出抉择的摸样。
  还是张卫等不及了,他张口就道:“我看这样,从子午谷和咱们这里各抽调一半人马,调往阳平关,这样子午谷和南郑都保留有一定兵力,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哎呀,我怎么这么聪明,哈哈……”
  第一次发现自己不光会打仗,还有一副谋士的头脑的张卫说完自己的见解,别人还没发表意见,自己竟裂开嘴哈哈大笑起来,一副自得其乐,沾沾自喜的样子。
  刘备和阎圃一看张卫的嘴脸,同时默契的从脑海中显现出“蠢材”二字。但他们还没就自己的立场发表意见时,张鲁却是眼神一闪的抢在他们之前大声叫好道:“这主意不错,既有了增援阳平关的兵马,又可保证南郑、子午谷有坚守的兵马,好,就这么定了……”
  刘备和阎圃瞪大的眼睛等待张鲁说完,心下摇头道:“有什么样的弟弟,就有什么样的哥哥,真是一家子!”
  刘备更是再次狠骂一句“一窝蠢材”后,马上又是心电狂转着自己的去留问题。
  然后在张鲁真的按照张卫的提议,调兵遣将完毕,就主动对张鲁提出道:“师君,我那结义兄弟关羽和卓膺卓将军,现在涪城被夺,他们后路被抄,我担心曹智会让许褚乘势继续北进,进犯我白水关灯重要关隘。刘备不才愿率部亲往镇守此处关隘,以防敌军再进我汉中圣地,望师君恩准!”
  刘备这话说的极是客气,不但又拿出了本来那套彬彬有礼的皇家风范,还对张鲁卑躬屈膝的以一个绝对属下的态度,请求张鲁同意他带兵离开南郑。
  张鲁一看前后判若两人的刘备,心下略略诧异后,还是很受用的对着刘备好言一番,然后眼注一转,看了看一旁阎圃的暗示,也就欣然同意了刘备所请。
  阎圃恨不得这个刘备快点离开南郑,是躲起来,还是另投新主,甚至死在曹军的屠刀下,他都是能接受的。这个阴险的家伙,他阎圃早就看不顺眼了。现在他主动请命那是最好,否则他也正头疼派何人去镇守来之不易的白水关等汉中与益州的这些重要边防关隘呢。
  刘备刚走,张鲁和阎圃正在商讨如何不叫曹智看轻了他们,在做出阳平关据守,作势抵挡一阵后,如何再在将来的投降中,为他们多讨要些封赏的问题时,一名“治头大祭酒“匆匆忙忙的奔进议事厅,报告张鲁关羽在蜀中战死,他们的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
  张鲁一听再也控制不住惊慌失措的表情,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重新召回一群“治头大祭酒”商讨对策。
  这次张鲁听从阎圃的建议,未在邀请刘备等外人参加会议。而刘备也是在离开议事厅后,竟不作停留的,当天就率部离开了南郑,走得还挺急。
  但对于张鲁的坏消息还未完,随后又有人来禀报,汉中、巴地最大的三处蛮夷造反了,军情显示曹智的部将许褚已经和一伙巴中蛮夷合兵一处,此刻就在绵竹等地,先头部队离白水关只有一山之隔。其他蛮夷也是打起归顺汉王朝的正义之师大旗,在巴地、汉中各处作乱。
  张鲁等人还没对益州的军事失败商量出个结果时,又迎来这个坏消息,真是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他们此时又何来兵力,去平定这些蛮夷之乱呢?而且这些蛮夷竟然比张鲁先一步投降了曹智,有了正义皇道之师的保护伞,真是气死了张鲁。
  他们这时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