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136部分

兴宋-第136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煜轻轻摇头,调笑说:“长卿兄,你真是一个好人啊,那些女子与你非亲非故的,你居然如此操心。”
  时穿仰起脸来,突然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她们是我的时空锁链啊……嗯,还有,你知道什么是明星经理人吗?我现在把那些女孩当作明星经营……简单的说吧:明年我嫁出三个女孩,这就是榜样,世人贪慕实惠,看到三个女孩嫁妆丰厚,那么其余的女孩就不愁嫁了。等所有的女孩都嫁出去,我的枷锁,以及我所经营的明星产业,就该到了收获时节了。”
  “时空……这是个什么词,经营‘明星’?我更不懂了。哈哈,普通人家嫁一个女孩已经要竭尽家财,你居然要连嫁十九个,我本来以为你一定以为很苦,想着,或许能让你减轻点负担,但听你话的意思,那些女孩恐怕我没指望了——我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拿那些女子当正妻的!”
  “哈哈,你说你不懂,其实你懂的——那些女孩,绝不做妾。”
  黄煜补充一句:“大约,非举人不嫁吧?”
  时穿并未回答,这时,印度管家纳什走过来,递给时穿一份单子,这份单子就是旅行用品的分配方案以及清点目录,时穿瞥了一眼,回答:“你说的不全对,这次嫁出去的三位女娘,夫君只是我的徒弟……哦,我刚才去见了施衙内的父亲,你猜他住在什么地方,那老家伙居然花了七百万钱,典下了郑王的院落,好笑的是,你千里迢迢给他送来家信,他居然打赏我一千文。”
  黄煜叹了口气:“十一郎与他的姐姐都是小妾生的,这小妾后来难产致死。没娘的孩子不受人待见,加上十一郎姐姐嫁了之后,他主要跟随姐姐姐夫长大,施家人现在唯恐他翅膀硬了,捏着家里大笔的进项展翅高飞,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拿捏他。”
  时穿苦笑了一下:“我就不明白,既然施氏上下,过去有求于海公子,现在有求于施衙内,就不能态度恭敬一点,摆出一个应该有的低姿态,以便好好笼络,怎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非要想尽一切办法折磨,这不是把施衙内越推越远吗?”
  黄煜扯了扯嘴角:“这你又错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管父母怎么对施小胖,血脉至亲,衙内摆脱不了。况且,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又曰:‘棍棒底下出孝子’,施家人对施小胖越是倚重,越要对他严厉,这也是对施小胖的一种爱护,免得他以为掌握了家中大权,便不知天高地厚——这才是正理,圣人之道。”
  “哈哈,笑死人了,你是说越是要重用某人,越是爱某人,才要对他虐待——越虐待越是爱,哈哈,大家族的做法真是笑死我了!”时穿摆了摆手:“黄公子,伯涛兄,你忙你的事去吧,我该拜会娥娘的亲戚了。”
  黄煜赶紧招手:“话还没说完呢,我家水手说你路上添置了六只大箱子,卸货时发觉这箱子沉重,恐怕装的都是金银——你打算用箱里的财物买什么?”
  其实没有六只箱子,其中一只装满银子的箱子,已经让诸位举子与水手瓜分殆尽。而箱里东西的来路嘛——进入京城后,举人们已经感觉到那份赃款给自己带来了雪中送炭的情谊,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黄煜不往明白的说,时穿也装糊涂:“其中一只箱子我要带走(装金子的),装绸缎的箱子我也带走,剩下的琐碎银钱与珠宝,伯涛兄先拿出一千两给各位举子应急,防范各种不测之需,其余的东西嘛,伯涛兄替我随便采购些玩意吧。”
  “这个……”,寒暄过后,黄煜犹豫着问:“我记得长卿兄路上曾经跟我谈起过琉璃……”
  时穿一翻手,手上多了一面小圆镜,这面小圆镜就是他私下里制作的镜子,总共制作了十面,一直没拿出来见人。
  第238章 学蔡大官人的骗术,如何?
  这玻璃的镜面是用淡色水晶制作的,因为收集到的材料并不一致,所以十面小圆镜中,部分镜子是用纯色紫水晶做的,色泽匀称,品质上佳。但更多的镜子是用白色、淡黄色水晶制作,色泽并不均匀。而后两种颜色的水晶恰恰是水晶当中最不值钱的。
  时穿现在手中拿的这面镜子是一块烟水晶制作,水晶呈淡灰色,像是有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在镜面上。水晶的颜色也不均匀,有些地方颜色稍浓,有些地方近乎无色,使得整个镜面更像被一层飘忽不定的烟雾笼罩……但即使是这样,这块镜子的品质依然比青铜镜好了很多,它能清晰地看清楚人的胡子眉毛,与青铜镜模糊的影像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黄煜对着镜子歪了歪嘴,摸摸唇上的短胡子,还扭了扭身子,镜中的人像如斯响应……他好奇的伸过手,轻轻触了一下那面镜子,这时,时穿干脆一松手,那镜子落到黄煜手中。
  午后的阳光格外清亮,东京汴梁城的街头依旧是那么繁华,天空中飘着淡淡的白云——这一切都在镜子中清晰的呈现,可怜黄煜长这么大,第一次清晰的知道自己长成啥模样。
  时穿表情淡淡:“玻璃这个东西,在甲骨文诞生之前四千年已经发明了,很古老很古老。在春秋时期,咱华夏也有玻璃制作技术,但可惜我们一直走了一条弯路,总是用玻璃制作假珠宝首饰。比如春秋时期制作的随侯珠是黑色的,而且色泽并不均匀,所以我猜想,其实从那时代开始,玻璃制作技术一直绵延流传着,只是所有掌握这个技术的人,都不愿将这个秘密说出去。
  当然了,几斤沙子一些配料,就能卖出上好的珠宝玉器的价格,掌握这种暴利赝品的制作技巧,谁会傻得四处宣扬‘我这是假的,是我拿沙子制作出来的,我懂得这技术,快把我绑架去,奴役我压榨我,以便我给你们挣大钱’……
  蔡大官人那些珠宝玉器你见了么?我曾经说过那些东西全是假的,全是用玻璃仿造的,玻璃仿的翡翠,玻璃仿的白玉与玛瑙、红宝石、蓝宝石……更难得的是,那些仿制的玉器与宝石颜色非常均匀,几乎看不到瑕疵……“
  黄煜急急忙忙打断时穿的话:“我一直想问你,你怎么看出那东西是玻璃制作的。”
  在宋代,玻璃被称为琉璃,或者玻黎。这二者都是波斯语的音译,只是用不同的地域方言说出来的。
  时穿轻轻点头:“在蔡大官人坐舟上,我曾经端着一直翡翠玉碗对着光线打量,那只玉碗碗底有气泡,不注意几乎发现不了,另外,碗边还有一道模具留下的棱子——玉器不会有棱子的。”
  黄煜转动着银镜,爱不释手的说:“我昨日已经给家里送了密信,说你或许知道制作玻璃的手艺,难道这玻璃与镜子有什么联系?”
  时穿点点头:“做玻璃,最难得的工艺就是颜色均匀,或者颜色完全透明。前者,蔡大官人手上那批仿古董做到了这一点;后者,当今官家的镀金琉璃瓶做到了这一点。这说明这时代,玻璃技术已经很成熟,只是制造的人躲藏很深而已。
  如果能把这种技术更进一步,让玻璃的颜色变得更淡更均匀,我们就能制作出比这面镜子更清澈透明的玻璃镜——你记得街上卖的‘怅偟(麦芽糖)’吗?制作银镜就用那玩意,糖醛反应制作法,更安全更便宜。那麦芽糖一文钱买一大块,银盐更是容易获得。“
  一项暴利产业,千百年来人们隐秘其事,不知多少人靠这项手艺传承财富,却让时穿说得如此简单——黄煜满脸惊讶。
  其事,黄煜并不知道时穿说的方法,一下子跨越了早期制作银镜的汞齐法。早期的工匠知道水银可以溶解白银,故此银镜的制作多用水银镀膜。这是种纯物理制作法,而当化学参与其中时,还原反应原理的发现,给银镜制作法插上了翅膀,这种方法更安全,更廉价。
  大宋朝或许没有体系化的化学理论,但大宋是一个发明创造的时代,制科状元苏东坡曾在笔记中记载了银盐的照相显影反应——这就是一种还原反应。苏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他的实验主义,却差点把“照相机”、“相片”发明出来。
  那么,推动银盐反应再进一步,想必在这时代也不会有人过于惊诧!
  而银盐反应再向前推进一步,又会是什么?
  宋代强大的生产力,能否就此转化成强大的战斗力?
  海州解元黄煜再度拿起镜子照了照自己的模样,感慨说:“怅偟糖怎能制作出如此银亮的东西,我听说官家找的工匠们,是用水银融化金银,然后将这种金银液涂抹到琉璃物件上,给琉璃鎏上一层金银,我本来以为,你这面镜子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
  时穿满脸骄傲:“没错啊,你刚才说的是银汞齐制作法,我跟你说的糖醛反应制作法,两种技术相差一千年,而且银汞齐制作法毒性较大,镀上去银并不均匀,如今我既然有更安全的制作法,何必那么费事呢?”
  黄煜轻轻点点头:“那么说,还是需要银子啊……不对,蔡大官人背后的人能制作出精美的仿玉玻璃,他们隐身暗中并无人知晓,如果我们选择制作银镜……
  珠宝这东西来源复杂,一般人买到珠宝后,只会藏到家里,不是彼此亲眷看不到,而银镜却是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我是知道女人的炫耀心理有多么可怕,哪家小娘子有了这玩意,恨不得让所有的女伴都知道,怎么会不掏出来当众梳妆打扮一番。
  能如此清晰、纤细的看见自己的容貌,便是皇宫大院内,在争宠献媚上面,也能压过别人一头,不是吗?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化妆变的更加清晰动人,这样一来,这种宝物岂不口口传颂,人人都知道……“
  时穿微笑着打断黄煜的话:“卖货的,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货好,人人传颂你又怕什么?”
  黄煜打了个哆嗦:“你刚才说,这项技术从春秋时代绵延至今,不知道制作了多少假古董,从没有人拿出来当众炫耀……娘也,这该是一股多么大的力量,为了掩盖与争夺这项技术,其中的血腥可想而知。咱们如果继续做珠宝,隐秘起来,别人不会注意,但如果制作银镜,人人都知道我们这项技术,别的不说……”
  黄煜再次打了个哆嗦:“长卿兄,此事还是作罢吧。如今你的钱也够花了,我家也不差这几个钱,再去弄这么危险的玩意,那是鲜花着锦,烈火添油,万一不谨慎,你我两家便要灰飞烟灭了。”
  黄煜其实想说的是:童贯还在苏州,为当今官家搜罗奇珍异宝、怪石奇花的苏州支应局并没有撤销,如果让人知道这项技术出自黄氏手中……当今官家拿老百姓的财产,一般是用抢的。
  时穿脸上出现一丝诡笑:“我们在路上不是遇到了蔡大官人吗?蔡大官人的做派,难道对你没有启发?哈哈,这是交给我安排,你放心,不会有祸事牵连你。
  郁州岛你知道吗?岛的东部还有两座小岛,这两座小岛涨潮时分就成了孤岛,一旦退潮,又与郁州岛相连……衙内目前正在那座岛上修建渔场,前几日我替衙内规划了一道陶瓷输水管,利用风车将淡水输送到那两座孤岛上。等孤岛上有了淡水,小岛中就可以立足了。
  那座岛面积不小,两座岛连接起来,大约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等有了淡水,岛上就可以办工坊,因为是孤岛,官府也不敢随便派人上去——否则的话,等大潮一起,报个‘衙役失足落水’,官府难道责怪到岛上居民吗?
  这样吧,我们琉璃工厂就设在其中一座岛上,你黄氏出力,与衙内重兵封锁两座小岛,生产的东西我们用小船运送到岸上——海州的海岸线长的很啊,拔头水军巡逻并不严密,岸边处处都可登岸,只要登到岸上,这玩意我们即便是说从海外输入,只要风格做的不类似于大宋风格,谁敢说个不字。“
  正说着,来来往往的人当中,已经有人注意到黄煜手上拿的镜子,那镜子反射出来的光斑一闪一闪的,照在墙上,仿佛墙上多了一个太阳。已经有人想往黄煜跟前凑,黄煜见到这种情景,赶紧捏着镜子,把手缩回袖中,说:“长卿兄不是要走吗,你赶紧去拜访黄大人吧,晚上回来,我在屋内等你。”
  说了这么多,是该让黄煜冷静一下,时穿拱手告辞。
  这个时间正是官员下班的时间,下班这个词是宋代创建的,意思是高品级官员结束了一天工作,从皇宫走出来回家。此时此刻,小商小贩叫卖的声音格外响,路边杂耍的、唱曲的、关扑的,嘈杂声响成一片,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气氛中,时穿穿过了喧闹的街道,顺路去金饰店银饰店买了一些小玩意,预备打赏,然后一路走到黄爸租住的院落。
  第239章 黄家那一地鸡毛
  黄爸居住的院落在外城城门边,城边一溜低矮的四合院,那都是东京汴梁城老百姓建起来专门出租的,逢到科考年份,这样的民居最受考生以及进京述职的官员喜爱,你要是两三个铜板,带上两三个仆人,租下这样一片民居,除了租金贵点,物价高一点,上下班不方便点,其他方面,挺好的。
  但如果这样的一个小院,住了八个妻妾,五个子女,那就……哈哈。
  黄家应门的不是仆人,是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妇女。这样的妇女搁现代是正青春年少,但搁到古代这个十五岁就嫁人生孩子的时代,已经是徐娘半老了。这名徐娘半老的妇女穿一身朴素的道袍,头上什么首饰都没有,只用一块兰花帕做成头巾,包裹了满头的乌丝,见到时穿敲门,立刻殷勤的鞠一躬:“是姑爷来了吧,义父,姑爷来了。”
  听了姑爷这个名词,时穿脸一黑,但没等他辩解,屋内大大小小涌出一堆人来,都用灼灼的目光渴望的盼着时穿,紧接着,黄爸也出现了,见到时穿站在门口踯躅难行,他随手一指应门的徐娘,介绍说:“贤侄,这位是‘义女’徐娘。”
  这位是徐娘并不奇怪,但黄娥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的姐姐,不对劲啊,不对劲。
  时穿被黄爸热情的拉着,迈步走进门内,猛然间,他明白了,他想起了当初与豆腐西施关于宋代妻妾的那番问答——妾婢的服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