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143部分

兴宋-第143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穿很轻描淡写的回答:“哈,六十万贯,换取九百年的科研跨越,我认为还是便宜了——我回京的时候卖了个配方,是纯色琉璃制作配方。黄煜黄伯涛上京的时候,曾经跟我商谈过联手开办琉璃工房的打算,但我反复考虑,这玩意儿利润太厚,天底下没有人能保住这份厚利,若是吃独食的话,当今官家没准一锁链锁了店主去,让店主蹲在皇宫,只替官家制作鎏金琉璃瓶。
  哼哼,所以我想这,索性让这秘密扩散开,成为一群豪富权商的挣钱手艺,官家想要贡品,想要合买,只管找他们,咱躲在最后,慢慢挣钱小钱。哈哈,不久之后,你会听到很多商人突然之间拥有了玻璃的‘祖传秘方’,等他们都做起来之后,我就做玻璃产业的衍生产品。
  衙内,你现在去郁州岛,把那两座跟郁州岛相连的小岛买下来,赶紧修建厂房,大约今年秋的时候,等各地商人开始大量生产玻璃上市,咱们再动手——你放心,玻璃市场大得很,能做的玩意不仅仅是奢侈品,是珠宝,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
  有了这个收益,再加上你的捕鲸、造盐产业,咱们每天的收益要按斗来装黄金。那时候,褚姑娘的烦心事,不过是小菜而已。“
  施衙内的产业,很多是与时穿合股的,所以施衙内的产业扩张,也等于时穿的产业扩张——这俩人自己背后都有点烦心事,所以二人的产业彼此交织着,有时施衙内会打着时穿的幌子糊弄施氏,有时候则需要用施衙内的招牌来对付税吏。
  施衙内想了想,帮腔说:“哈哈,不仅仅是褚姑娘,那时候,你家里的十九名姐妹出嫁,也不过是小菜而已……听你这么一说,我顿时有了精神,啊,造盐与捕鲸两项产业,都是家里知道的,现在咱秘密造琉璃,还能拉上黄煜,那小子我也知道他的心思,别看他对素珍冷冷淡淡,但只要素珍有难,他绝不会袖手。”
  想到这里,施衙内兴奋的搓着手:“好啊好啊,这下子好了,有黄煜这位解元冲在前面,这笔琉璃的收益我可以全部瞒住家里,这是我自个的产业……大郎,如今海州县新上任的知县年老昏花,蒙县尉又大声声明三年后致仕,张知州对蒙县尉全盘放心,你跟蒙县尉关系好,不如由你出面买下那两座连岛……”
  时穿愣了一下,低声嘟囔:“不行,崔庄的产业是海公子的,城里顾宅以及豆腐西施那座院落,名义都不是我的——我暂时不想在这世界留下爪印。”
  对面的施衙内误会了时穿的话,他用一种了然的神态望着时穿,同情的说:“我忘了,嘉兴时氏已经把你认祖归宗,他们还迁来一支旁支来牵制你,你现在就是海州时氏家族宗室的‘守庙人’,现在还不适合在时氏面前露富……那么,咱让黄煜那小子露面,应该没问题吧?”
  “这事咱得细细商量……咱俩先密谋一番。我现在手头上可用的人不多,玻璃这产业需要一个嘴巴严,会算账,又有点品位的,懂经营的人秘密管理——这样的人才,我现在只想到褚姑娘,经过婚嫁大变,想必褚姑娘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想要褚姑娘出面,就必须先解决她的婚姻,这个,咱俩的合计一下……”
  ……
  时穿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了,那些女孩儿早就得到施衙内的通传,她们一直不肯安寝,等到时穿带着仆人回到院落,整个院子燃起了灯火,黄娥领着剩余的十八位女子盈盈下拜,齐声说:“哥哥辛苦了。”
  时穿在码头上之所以没有询问家里的情况,是因为他对黄娥的能力很放心,别看对方年纪小,那也是家庭内院宅斗里厮杀出来的,管理一个小家算什么难题?而且,如今时穿并不是孤身一人了,就近能找到三名做建筑商的徒弟支持,城外还有整个崔庄团练,一般的小毛贼谁敢招惹这样的人家?
  回家的时候,时穿没带随身行李,船上的货物已经送进左斜巷的库房,而大多数旅行用品也被他在东京城送人了,如今只有一身衣物,与留守的各位小娘子相互致意之后,一家其乐融融吃过晚宴,黄娥带着姑娘们告退,环娘有心腻在时穿身边玩耍片刻,也被黄娥以耽误时穿休息为理由,早早唤了出去。
  睡在自己床上的感觉真妙。
  清晨时分,时穿隐隐的听到院中女孩儿做早操的声音,他懒得起床,就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可那懒腰还未伸完,卧室的门开了个小缝儿,首先窜进来的是两只幼狼,一年不见,两只狼长的有板凳高了,很是威武雄壮。
  门缝里露出环娘的半个脸——姑娘中,也只有年幼的她敢大摇大摆地闯进时穿的卧房,如今她下巴搁在门槛上,眼巴巴的问:“哥哥,听说东京城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我犹记得父亲曾念到过曹婆婆的肉饼……,你从东京城回来,给我带肉饼了吗?”
  时穿躺在床上,叹了口气:“我去东京城,花了两个月的工夫,回来的时候虽然一路急赶,但因为有些事情耽误了,也花了一个多月的工夫——一个月前的肉饼,你敢吃吗?”
  环娘下巴在门槛上滚动着,她歪着头说:“我刚才说那话,也是随口一问。娥娘姐姐说,若是你肯动手,做出来的肉饼没准儿比曹婆婆的更好吃。嗯,至少曹婆婆做不出挂炉烤鸭以及挂炉烤鸡来。
  哦,哥哥,贺小五如今得到你的手艺,也不卖签菜了,专门在海州城买烤鸡烤鸭,听说他每日五六贯的收益。哥哥,你这次没给环娘带回来曹婆婆的肉饼,一点不内疚么。为了减少内疚感,你不打算替环娘做一种新鲜吃食吗?
  哥哥,你走后世道可乱得很,环娘日日担心,都担心得瘦了。素珍姐姐说,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如今你回来了,可得把环娘好好喂养一下。“
  时穿哈哈的笑:“你个吃货,天天念叨着不吃闲饭,实际上最惦念吃……关上门,我穿衣服。”
  第249章 收个外室还是娶为妻?
  时穿这头一穿好衣服,黄娥墨芍领着众女孩儿进门来请安问好,时穿打开随身的行李,将礼物一个个分送,女孩儿们七七八八说着自己对时穿的惦念……如今已不是所有女孩能住在城里,有一组大约六七女娘要去乡下值守,她们拜见时穿,拿了礼物就要动身……
  娥娘见时穿还想挽留那些预备去乡下的女孩,赶紧解释:“哥哥,崔庄的作坊已经盖好了,因为今冬流民较多,乡下人手充足,哥哥筹划的那个占地百亩的玫瑰园,鲁大已经规划好了,如今已盖起了女墙与简单屋舍……”
  黄娥说话带有一丝欲语还休的问道,她的身体绷得很紧,小拳头紧捏着,时穿未卜先知的阻止了黄娥的接下来的话,暗示:“不着急,我既然回来了,天塌不下来,有啥事儿我们慢慢处理。”
  说完,时穿伸了个懒腰:“回家的感觉真好。”
  再经过一番相见、盘账,问讯等过后,总算是安定下来,坐在自家的大屋里,时穿躺在躺椅上,舒服的望着天空,懒洋洋的休息着。
  一下子出门三四个月,从冬季到春季垮了个年头,虽然领略了天下第一城市汴梁的风采,可是他虽然不在家,地球照样转动着,家里这段时间变化也很大,鲁蕴的匠做班总算是将顾宅彻底改建好了,原先顾宅的土木性建制房屋已被完全推到,新建好的时宅成了巨石砖瓦结构,那套房子除了没有电气设备与玻璃窗,从外形上看,与现代民居几乎没什么两样。浴室,厨房、会客厅,以及带上下水的厕所,一色的瓷砖地面,即使下雨天从屋内走出大门,两脚都不粘泥。
  这样的住宅,总算是个窝了。
  时穿坐在时宅的躺椅上,一边享受着春日的闲散,一边盘算着给新宅增添点什么……可人生啊,总是难得浮生半日闲,就这会儿空闲,环娘拎着个小布袋,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招呼说:“哥哥,黄家店铺的掌柜来见你,环娘已经收了十文钱的红包,哥哥不能不见啊。”
  说话间,环娘身子挤到时穿身边,拱呀拱呀的,在躺椅上拱出一块空位置,解开布袋的口,倒出几枚可怜的铜板,叹着气说:“从哥哥走了之后,环娘的门包就日渐稀少,可怜的,我现在钱袋里只有三十文。”
  时穿哈哈一笑:“那就让他们进来吧,不过,小环娘,我如今给你们备下的嫁妆足够将你们风风光光的嫁出去,这几个铜板的小钱,你就别看在眼里了。”
  环娘摇摇头:“这可不好,姐姐们都有自己的活儿,每月都有薪水等进项,环娘只能靠门包收几个私房钱,哥哥,你不在,环娘收不上门包,都几个月没有零食了,你瞧,环娘都愁瘦了。”
  时穿哈哈大笑,笑声中,黄家掌柜领着伙计走进来,冲时穿拱手:“承信郎,我家少主之前曾捎来信,谈起彼此商议的那件买卖,我黄家已经调拨好人手和款项,就等承信郎吩咐。”
  “别着急,我才刚回来!”时穿懒洋洋的回答。他依旧躺在躺椅上,不曾起身。倒是环娘看到时穿已经见过黄掌柜,自己的门包钱已经尘埃落地,赶忙招呼两声,紧着起身前去守门了。
  对面的黄掌柜倒没有责备时穿礼节疏忽,他招呼跟随的伙计,把账本呈给躺着的时穿:“自承信郎走后,我黄氏与小娘子们结过三笔账,大郎,你现在查查账簿,我把剩下的余款结了。”
  时穿一拍环娘:“让墨芍她们来盘账。”
  环娘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时穿一指对面的凳子,招呼黄掌柜坐下,仆人们过来侦察,一番忙碌过后,黄掌柜端着茶盅,上上下下打量着时穿这座新屋,摇着头慨叹:“我可是亲眼看着大郎赤手空拳打下这一片天下,真不容易呀……大郎,如今你的箱包与衣饰已经卖火了,我听说你在乡下的工坊已经建好,能不能将产量扩大一些,比如衣饰的供应量,再加大一倍如何……”
  时穿笑眯眯的回答:“哦,都怎么一个火热法,我刚回来,你说来听听?”
  “妖,如今的服饰越来越妖,自从你推出扣子之后,衣服做的越来越紧身,件件都塑腰收胸,仿佛布料多一点,穿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些还则罢了,现如今,人们在衣服上的花样越来越多——有了扣子扣住左右衽襟,再不怕大力活动让衣襟挣开,所以姑娘汉子们什么饰品都敢往布面上绣。大郎你推出的‘肩上桃花’,这款式才两天就过时了,附近的裁缝铺有样学样,将梅兰竹菊都弄了上去……嘻嘻,还有人用铜丝编成一个老粗的枯树桩,缝在衣服上标新立异,都不怕装饰品太重,坠坏了布料。“
  “这不就是‘时尚’吗,‘时尚’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意无极限的时代,我们有幸生在这个时代,那应该感谢上苍。”
  黄掌柜苦笑着回答:“我却只感到累——现在做生意可真是累人,苦思冥想推出一个新花样,上午还是最新潮流,下午已经过时了。生意做成这样,真是劳心劳力,苦的很啊。”
  时穿坐起身,回答:“可是,世界就是在这样的快节奏下走向进步的。”
  黄掌柜轻轻摇了摇头:“我是不指望了,老这样追赶潮流翻新花样,实在是累的慌,所以我听说大郎又想出一招独门生意,真是欣喜若狂……感动啊,总算不用怕别人追赶了。”
  时穿咧嘴笑了:“恐怕算不上独门生意……忘了告诉你,我回来的路上,一不留神把配方卖出去六份,所以,现在市面上至少有六个人和我们竞争。”
  “这样也好,独门生意不长久,一不留神那就是招灾惹祸的东西。”
  “哈哈,虽然不是独门,但黄掌柜你不用愁,这次咱只做两样东西,就做玻璃酒瓶与梳妆镜,玻璃瓶卖给那些酒坊,咱不直接跟顾客见面,想必也引不起别人的觊觎。至于梳妆镜,咱也别做的量大,我打算日产一块,就放在珠宝店里销售,价钱你别卖便宜了,至少要往五百贯说话。
  这样的话,作坊年产三百六十块琉璃镜,一年也是十八万贯的生意,十八万贯,不少了。“
  黄掌柜笑眯眯的:“十八万贯的生意,加上酒瓶,大约能凑成二十万贯吧,我一间小店,一年能做上二十万贯的买卖,论说也足够了。两样货物能做到二十万贯的出息,放在哪家店铺都值得夸耀,只是,大郎,你刚才说市面上有六家竞争者,他们不会与我们抢生意吧?”
  说话这功夫,墨芍领着几个姐妹,端着算盘笔墨纸砚走了进来,接过黄掌柜的账本开始盘账。如今,香皂雪花膏这点小钱已经不放在时穿眼里,他坐在原地没有起身,有一句没一句的跟黄掌柜聊着。
  不一会,黄娥阴着脸,带这环娘走进来,她手里拿着一张红色喜帖,随手递给时穿:“崔庄那位方员外,被哥哥教训了一次后依旧不知道收敛。哥哥,去年你走后,冬天爆发流民大潮,我们乘机雇了千把人手,那方举人也跟我们抢人,雇人的价格总比我们多十个铜板,我们涨他也涨,我们盖大作坊,他也盖。
  瞧,如今他跟庄子里的赵家要联姻了,这是给我们的喜帖……方家赵家打算合起来了,可不是一股小势力噢……“
  时穿接过喜帖,对黄掌柜说:“三家联合建琉璃坊的事情,我已经跟施衙内打好招呼,以后作坊的工人由他监管,黄家只管进料,你等等,我写下一个方子,你赶紧备药。”
  黄掌柜知道时穿有话跟黄娥私密交谈,他起身告辞:“账本就留下了,钱存在我柜上,大郎核对完账目无误,打算什么时候取钱用,只管招呼。”
  黄掌柜走后,时穿打开红色喜帖,不怀好意的问:“方举人都四十多岁了,我不信他之前不曾娶妻,这是一份娶妻的帖子,他这是打算娶妻吧?”
  黄娥嘲讽一笑:“他虽然是个举人,可赵家也是良人,怎肯拿自己的女儿给人做妾。原本嫁作商人做外室,倒也是个出路,但……方举人居然不说娶外室,帖子上说的是‘娶妻’。”
  《宋刑统。户婚律》规定“良贱不婚”,妾属于贱籍,赵家的女儿如果给人做妾,则意味着他们整家沦入贱籍。这样的贱籍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