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182部分

兴宋-第182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二急得满头汗:“娘,不是的,你忘了还有时大郎,咱已经遭时大郎恨上了,嫂嫂一走,时大郎再无顾忌,没准要把咱们往死里折腾。”
  罗母浑不在意:“没事儿,他时大郎不过是个从九品的承信郎,这官衔还是武职,咱大宋以文御武,只要你哥哥这次得了官,对付一个只有品级、没有俸禄的武职,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罗二连忙反驳:“娘,你忘了刚才听到的,人说时大郎已经发动海州举子弹劾哥哥,当初方举人被革去功名,不是也从这里下手的吗?这次手法完全一样,接下来,时大郎一定会给我们安个罪名……娘,我不想死。”
  其实,此前两位大将并没有说是时穿发动的举人弹劾的,实际上,这事儿,明面上出手的是施衙内。但现在罗二不管那么多了,昔日的方举人一家都丢了性命,就是从失去功名开始,如今的场景何其相似,他哥哥不是正在受读书人的围攻吗?
  接下来会有什么,罗二不寒而栗。
  “莫怕莫怕!”罗母轻声安慰小儿子:“举人功名可以革去,进士那都是金銮殿上考出来的,是天子门生,自古以来没有革去进士功名的。”
  罗二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娘,我最近也打听了一下,哥哥或许不会丢了进士头衔,但你忘了哥哥来信说的话:现如今,京中候选的官员多如牛毛,若不拿出十分精神打点,也就能得一两个闲官。
  娘,恐怕这种闲官跟时大郎现在的官职一样,只有品级没有俸禄……府城的衙役都说:官员没差遣,放屁都不响亮。“
  罗母一拍手:“怕什么,你嫂嫂这不是出去盘点她的铺子了吗?等她卖了一两间铺子,咱就把钱给你哥哥捎上京,让你哥哥在京城好好打点个官……啊,是差遣。
  呀,对了,你哥哥还说,现如今京城里比较流行时大郎弄得箱包与旅行套装,儿啊,记得提醒你嫂嫂,问时大郎多要几套箱包与旅行套装,好让你哥哥拿去京城送礼——她褚素珍本就是店铺的股东之一,就叫时大郎别算钱了,这样,你嫂嫂还能把铺子多卖出几个钱来。“
  罗二觉得跟母亲对话有点鸡同鸭讲,他想把一件事情说清,但母亲总能把所有的话题拐到如何盘算嫂嫂的嫁妆上:“娘,你醒醒吧,嫂嫂现在跑的没有影子,官府又打算清点嫂嫂的嫁妆……我看这背后有时大郎的影子。不对,娘,时大郎已经出手了,儿子的屁股现在还疼呢,照这种情况……”
  罗二马上又打了个哆嗦,越想越后怕:“娘,你没看到吗,城中那些大将跟时大郎同一个鼻孔出气,如今时大郎正在城外杀人,这眼看天色不早了,如果咱们被时大郎盯上了,他在城外指使几个泼皮无赖袭击我们,然后把这事儿推到方举人头上,就说是方举人家中逃出的残匪,你说海州城谁会替我们伸冤?
  娘,他时大郎的心狠手辣,海州城可是无人不晓,这样的事儿他绝对做得出来。“
  这下子,罗母也清醒了,她想了想,难以置信的说:“没准你嫂子正与时大郎盘账呢,嗯,你嫂嫂挺贤淑的一个人,会看着时大郎冲我们动手,也不在一旁劝劝?”
  罗二急得跳脚:“嫁妆啊,娘你忘了在西大街闹的那出戏,没准嫂嫂正准备去崔庄跟时大郎哭诉呢!”
  罗母还是不愿相信:“没事儿,你嫂嫂贤淑着呢,咱用她的嫁妆钱,给你娶媳妇下定,她不是也半句话没啃吗?儿啊,你莫心急,等你嫂嫂去崔庄盘了账,卖了两间铺子帮你哥哥选官,咱再去夺她的嫁妆,如今,她不把钱交来,是走不脱的——咱不许她走。
  咦,到时候,让你哥哥再娶个十万贯嫁妆的嫂嫂,大把的钱给你花,娘也可以插上你现在嫂嫂的首饰,满村子转着让人看,那日子,别提多美了。“
  “娘,这个时候……嫂嫂要卖铺子,不得去崔庄与时大郎商议么,时大郎总要问一问卖铺子的理由吧,那时大郎多凶狠的一个人啊,一旦他知道原因,娘,你觉得他只是打儿子几板就放手的人吗?娘,咱们今日走些回家吧,免得日头黑了,再遇到事端。”
  罗母想了想,回答:“不好,娘拉扯你兄弟这么大,没上过几回县城,好不容易来城里一趟,现在还饿着呐,不行,必须把那不孝的媳妇找见,让她请娘到城里最大的馆子吃顿饭,她有钱,娘好好还没花过媳妇钱呢,这顿饭她该请的。
  儿啊,莫怕,青天白日的,时大郎便是再凶恶,他也得讲理不是吗?大白日指使人袭击我们……儿啊,你说我们要不要去县衙告时大郎?“
  罗二虽然混账,但多少知道一点常识,他跺着脚劝解:“娘,咱去首告时大郎,说时大郎什么?说他意图袭击我们?无凭无据的,谁又会信?有这功夫,咱们不如赶紧回家——刚好嫂嫂不在家,她屋里总能漏下一两个没放好的钱吧,若是有田契、铺子的契约,那咱还费什么事?
  娘,乘嫂嫂不在咱赶紧四处翻一翻,即使找不见契纸,找见几个首饰不成问题吧?咱把好首饰自己收了,平常的变卖了,三两日的花销不用愁,等嫂嫂卖铺子回来了,咱再跟她好好商量,就说咱暂借她的嫁妆给我娶亲,只不要给她立契约。
  嫂嫂那么贤淑的一个人,娘,你回去后别跟她闹腾了,总要哄得嫂嫂自愿拿出钱来才好。“
  罗母与罗二商量的时候,甜水巷巷子里很僻静,这两人自说自话地商量完,急匆匆的窜到巷口,而后捡着人多的地方行走,慌慌张张的向家中奔去——母女俩商议时,所站之处是贺五宅院的斜角,而贺五跟豆腐西施是邻居,所以罗二与罗母身后那扇大门,实际上正是豆腐西施的骡马店。
  时穿一直不曾搬离骡马店,此刻这间店是他的箱包作坊。巧了,当罗氏母子商量事时,大门里面正站着褚素珍与黄娥,罗母与罗二的商议自认为神不知鬼不晓,但门内几个女孩听的一清二楚。
  刚刚指挥大将揍完罗二的环娘跃跃欲试,她挥舞着小拳头,眨巴着明媚的亮眼睛说:“娥娘姐姐,路上,他们在路上,要不要让环娘找几个人吓一吓他们?”
  褚素珍急忙说:“罢了罢了,婆婆虽然刻薄,但终归是我褚素珍的婆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做了。”
  黄娥看了环娘一眼,环娘甩着头上的小辫儿,张开嘴,露出掉了门牙的牙床,笑得傻傻的:“素珍姐姐,咱做的隐秘点,没人知道的。”
  褚素珍断然摇头:“天知地知我心知,便是能昧过鬼神,也昧不过我的良心。”
  黄娥还想再劝,褚素珍断然说:“小妹不要再说了,姐姐的名声已经糟蹋的不成样了,现在姐姐唯一自傲的就是本心纯洁,若连这一点都没有,这日子我怎么过下去。”
  褚素珍说完,扭头往回走。黄娥站在原地也不跟去,等人走光了,他抄着手,冲不甘心环娘的说:“这对母子如此恶毒,既然听到了他们的商议,咱不能让哥哥毫无防范。素珍姐姐不让我出面……衙内那头,没准正等着这个机会呢。”
  环娘高兴的跳了起来:“环娘这就去,把听到的都告诉衙内。”
  黄娥微笑着补充:“褚姑娘既然表了态,你又那么跃跃欲试的,接下来,无论那对母子的损伤来自谁,最终咱们脱不了干系,可这事儿,又不能不出手干涉——你没听他们说么,他们怀疑哥哥会出手恐吓他们。”
  环娘咬着手指头问:“那可怎么办啊,这可正是老鼠爬上了玉瓶,撵又撵不得,赶又赶不得。真要坐视不理,又怕那老鼠把玉瓶推下了桌子。”
  黄娥微笑着提醒:“往日里,哥哥曾给施衙内出过一个馊主意——贴身紧逼式追求。咱们现在不能出手惩治,嘻嘻,反正是恐吓,对两只惊弓之鸟,没准‘殷勤的照顾’也是一种折磨。衙内过去做过贴身紧逼的活儿,手上久经训练的人较多,你给他提个醒,剩下的,咱就不管了。”
  “好嘞!”环娘晃着小拳头冲了出去:“我一定让衙内贴身紧逼,吓死那个无赖子。”
  此刻,崔庄里的,时穿的蒸酒坊前熙熙攘攘,佃户们挑着果担,锅炉房生活冒出浓烟,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酒香。而熙攘的人群前,立着一顶小伞、摆着一张小桌,两只躺椅上,崔姑娘跟时穿悠闲地躺在那里,监督整个酿酒过程。
  稍倾,崔小清一声长叹:“百六十三口,下手太狠了。”
  时穿晃着酒杯,面无表情的回答:“还在想前几天的事呀……哼,你只要知道:没有无辜者。就行。”
  “这话怎么说?”崔小清垂下眼帘。
  “知道那个造假作坊吗?知道海边那座仿制晒盐场吗?”
  崔小清一声鲜艳的淡紫色衣裙,身上的首饰也是簇新的,发型梳得是少妇间流行的坠马髻,手上灿烂的金刚钻戒指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像颗小行星,她撩一撩头发,温柔的问:“郎君,妾足不出户的,作坊名义上是妾的股份,管账的都是你家女孩,嗯,还有你那个妾室墨芍,我怎能知道你为什么下如此狠手?
  唉,你是没什么感觉,可那些人跟我生活了数年……
  时穿一咧嘴,打断了崔小清的话:“我说没有无辜者,是因为他们都是偷窃者,他们都参与了偷窃行为,没有一个无辜——我在村里开作坊,原本想着将整个村落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才给村中大户每家分股份,方家的赵家的,都容许他们参与其中,当然,他们也学到了部分作坊里的新技术。
  我唯一没想到的是,在宗族的势力面前,利益共同体不管用。那方老头依靠宗族势力落足崔庄,利用姻亲关系拉拢赵家,于是,方家赵家拿从我作坊学到的技术,建立起了仿制的作坊——他们偷窃了我的东西,全体,两个宗族不曾有一人置身事外。“
  崔小清咯咯笑起来:“我明白,他们这是欺生,是排外。虽然你在海州总摆出一副很凶恶的惹不得的模样,但在那些人看来,你终归是外来户。他们一大群族人聚族而居,便是惹了你又怎么样?俗语说法不责众嘛,你不可能对他们全族宣战,所以人家才把造假作坊开到了你的门对面。
  哦,你还说他们利用从你这里学到的技术,开了仿制的盐场……盐场?郎君,盐铁专卖呀,私盐你也敢碰,你再说说,让妾身知道一下,郎君还涉足了什么坏事,妾身好帮着遮掩?“
  挑担的人擦肩而过,忙着将果实糊化的人在木桶里踩着浆果,欢声笑着,歌唱着,在这样的气氛中,时穿却冷冷的笑着:“没错,欺生,所以我才说他们没有无辜者,因为他们背靠整个宗族,占完我的便宜,以为我拿他们真没办法,所以把我的难堪与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与财富之源……那好吧,我便将整个宗族击碎,看今后谁还敢惹我。”
  时穿说完这话,抓起酒杯,一口饮尽:“当然,这是一次灭口行动,如果时光回溯,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如今的结局。”
  这个时代每个人物都是环环相扣的,都是时间之轴上的一个个节点。所以,这件事其他的后果且不说,直接后果是:如今,时穿把整条时光之轴全搅乱了,从今往后,他也别想着离开这个时代了。
  至于说到私盐,涟水军的参与至今还是个麻烦,自从大股涟水军袭击崔庄后,时穿不敢离开此地,而之后,涟水军的一切活动似乎销声匿迹,仿佛涟水军从不曾出现过,对于军中骨干被时穿一网打尽,他们居然置之不理,这让时穿很纳闷——这么多优秀士卒丧命,军官们是如何压下军中不满的?
  据施衙内交代,涟水军军监为人一贯刻薄,走私所得喜欢吃独食,这次他调动军中精锐,是怎么指使这些人的?私盐走私的事情,士兵知道不知?军中大批人手丧身,天长日久,万一下面闹起来,这件事能否捂住?
  第308章 地主家的私聊
  一般来说,大多数理性思考的人,其行动轨迹都是可以推测的,不过,国朝大多数官员都不是理性思考的,这使得推测官员的行动成为国朝第一头痛事。而最头痛的是:在官本位的社会,历史的走向基本上有官员决定,庶民都是个屁。
  时穿虽然可以在多个历史结局中,挑选最好的时空之轴选择进入,但对于毫无理性的官员来说,结局如何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不负责任的他们只管率性而为,对后果丝毫不加考虑,这就使得理性的人无从选择——因为任何一种结局都毫无理性,一点无法提前预测。
  思考了一会涟水军的行动,时穿决定放弃——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时穿灭了所有的挑衅者,线索全部掐断了,也就根本不怕后续挑衅者了。俗话不是说了么:真理总在大炮范围内。大炮在手,真理我有,怕什么跳梁小丑?
  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整顿团练,派出人手搜索四境,将附近所有的潜伏着全部拔出,涟水军再想捣乱,只能从涟水派军队来,本乡本土的地主武装,就不信干不过一个外乡兵。
  时穿想到这里,抓起杯子举到唇边,慢慢的品尝着杯中酒,这个时候,耳边传来街上衙役兴奋的喊叫声,以及彼此相互的攀比声……哦,这是县里来的衙役,在崔庄事态平息若干天后,县里终于承认时穿“剿匪”的合法性,派出衙役来收割胜利果实。
  崔庄的团练毕竟乡里乡亲,虽然知道方举人可能是教匪,他们与教匪厮杀起来或许毫不留情,但对于方家赵家幸存的亲眷下不去手,所以,战争的最后是由时穿所属黑仆来终结的,他们打了个快进快出,确认宅院内没有男丁后悄然撤离,现在开始由衙役接手,正好承担黑仆动手的后果。
  按照县上出的布告:方家赵家涉事的男女都将流放,剩下的财物则由官府查抄,时穿没给官府留下什么大件,但对于衙役来说,数十年财富积累的方家赵家,随便一个门环都是好东西,刚上手时衙役还有点顾忌,一旦有个人开头抢上手,你私藏的财务多一点,我藏的少一点,不免起了争斗之心。
  于是,随后的行为就有点肆无忌惮了……
  不过,这也是时穿有意纵容的结果。如今他听到街上的喧嚣,轻轻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