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03部分

兴宋-第203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
  哦,关于时穿的来历,随着嘉兴时氏的迁居,又添加了新说法。根据时氏内部人隐约透露,当时嘉兴时氏想要开枝散叶,所以派人四处考察可以供迁居的地盘,派出的人都经过特别的秘密培养,全是独当一面的人才——其中就有时穿。
  时穿在四处游历考察途中,误挡了拐子的路,被拐子敲蒙拐入桃花观,随后发生了那一切后续。等嘉兴时氏获知消息寻到门上时,时穿已忘却了部分记忆,但还是机械地按以前的计划,启动了迁居前的准备,于是,嘉兴时氏不得不迁移一支族人过来响应……
  这个解释稍稍交代了时穿一身学问的来历,他是嘉兴时氏秘密培养的,因为负有特殊任务,所学的都是务实的学问,而这个时代读书人之间攀比的技能,比如诗词歌赋、论语等等,反而半懂不懂。至于人情往来嘛,也是没受过相应教育。
  对于这样的人,两位王爷期待不高,他们随口响应着大家的招呼,心中已做好打算,即使时穿推脱,大家也不勉强。没想到时穿一声低咳,爽快地回应:“客来蓦记过重阳,补作樱花诗几行。红颜变雪英雄老,君看樱花莫带刀!”
  这首诗也是盗贴,不过进行了删节,删节的时穿并不满意,他干脆直接改版近代诗人苏曼殊的诗:“再来一首——秋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嘉兴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好啊!”陪同的几位时氏族老抢先喝彩,这时候没有“樱花似美人,红颜易消歇”的说法,所以他们直接忽略时穿的第一首诗,大呼:“何时归看嘉兴潮……踏过樱花第几桥……思乡之情,令人阒然泪下。”
  “好诗!”同样是诗人的赵师侠实事求是地说:“只是‘君看樱花莫带刀’这一句很豪迈,却不知典出何处?”
  “樱花,初开之时艳红如火,渐渐变白,仿佛美人白头。而樱花的花期只有七日,这一切都在七日呈现,仿佛美人白头,英雄迟暮的情景,都在七日内展现,真让人感慨万千啊。”时穿假装很怅然的回答。
  “好啊,七日之内美人白头,英雄迟暮,这就是好诗,让我来依景做一首!”赵师侠灵感顿开……他连做六七首相同意境的诗词,还感到意犹未尽。
  比起作诗来,王宜之他曾曾祖父都不如赵师侠,他这一诗兴勃发,只能让众人包子嘴并自惭形愧,结果,剩下的登高旅程就成了“赵师侠时间”,他一个人在沿路表演,刘旭的新妻望向赵师侠的目光充满了小星星,连王氏也不住的吩咐孩子多注意一下赵师侠的仪容行为——这才是诗人典范。
  重新成为一个旁观者,时穿觉得很自在,崔小清不忿的嘟囔:“其实郎君写的那几首诗,真的不错耶,怎么就没人夸几句?”
  时穿轻笑着回答:“你郎君如果做几首打油诗,大约你也会捧上天去……你过去好歹也是著名知客,怎么一点鉴赏力都没有了?”
  崔小清用力点头:“真的很不错耶,真的!”
  这个问题不必争论,时穿招呼几名插不上话的族老,低声说:“我们怕是没有三十年的功夫,来兴建海州这片基业了,如今外面越来越乱,今年冬天的气候还不知道怎样,如果今冬的气候恢复正常的话,我们或许能挺过这场天灾。可是人祸呢,人祸一起,天下还要乱,咱们必须提早预防啊。”
  在场的时姓族人大多数都在搜刮肚肠准备应景诗词,六伯老了不想争,他首先点头响应:“十七郎顾虑的对啊。就比如眼下,我时氏也算是宰相门第,如今迁移到海州聚族而居,明明村里最多的是我时姓人,可是进士牌坊却没有竖立在咱们宗祠门前。
  灾祸就在眼前啊,你们不努力得个科举正途,纵是我时氏在海州赚再多的钱,终有一日会被眼红的人赶出这片地方。“
  几名族老低下了头,他们不再想怎么作诗了。四名身在学堂的教授跺脚回应:“可惜我们现在基业未稳,到处是需要人手的地方,子弟们没有闲工夫读书做学问,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六伯翘起了羊角胡:“我听说十七郎也进学了,咱们宗子灿儿年纪还小,这几年指望不上。三年之后,我全族上下可就指望十七郎你与我们族人争气了。
  但是,十七郎,你独自住在崔庄,这不妥吧,我时家的人,进士牌坊要竖立在宗祠门前,那才是规矩。你说,按你现在的情况,以后的进士牌坊是建在崔庄,还是建在宗祠门前。“
  对于时穿选择崔庄居住这行为,时氏族人其实都有点不满意。时穿并不是时氏族人,这是时河知道,所以他默许时穿别居,是担心族人产业被时穿侵并。但族人并不清楚这个秘密,他们还真以为时穿是族中选派出来的,时河编造的时穿来历,族人们首先相信了。
  所谓聚族而居,不过是大家聚在一起,四时节日一起祭奠祖宗与先人。你时穿跑到外面住,虽然哪地方离我们也不远,可我时姓族人商议个什么事情你都不参与,大家约定祭祀还要特意去通知你,而后等你回来再决定议程……难道你想做孤魂野鬼,死后排位不进宗祠,不享受族人的敬奉与祭祀吗?
  你还拿不拿自己当时姓子弟?
  崔小清立刻紧张的捏紧时穿的袖子,时穿微微一笑,拍了拍她的小手示意放心:这个问题早晚要提出来,但他经营崔庄那么久,让他放弃崔庄的一切,放弃崔庄地下埋藏的那些东西,怎么可能?
  但这一切无需向别人解释,时穿笑着回答:“我曾经听说过一个预言,说是一伙猎人遇到了一头熊,这伙猎人把熊逼入了困境,接着谈论起如何分配熊肉,因而彼此起了争执,结果熊跑了,猎人们也毫无收获——六伯,咱们现在正在立业,总得等把熊杀死后,再考虑分肉吧?”
  六伯摇摇脑袋,否决说:“我不知那头熊,以及时河当日是怎么想的,大家的宅院定在白虎山下,送给你的三百亩土地却在崔庄附近。在我看来,大约时河误会了你,担心你跟宗子住在一块,会逐渐侵夺了宗子的财产,所以才把你安置在外。
  现如今,十七郎你的为人,我时姓族人上上下下都看在眼里,你不用担心,时姓的地盘总有一块你安身之处。今天我做个主,在这白虎山坡给你划一块宅基地,你暂时顾不过来,也不要紧,族人们承受了你的恩惠,便出力替你建了这座宅院,也算族中对你的补偿。
  今后,既然白虎山有了你的宅院,这就是正宅,是你的祖屋,以后这进士牌坊嘛……“
  第335章 该动手了
  时穿动了动嘴唇,没等他做出反应,身边站立的宗老已纷纷击掌表示赞同,六伯话赶话的堵住时穿的嘴:“十七郎,这座宅院就建在宗屋附近吧(离祭祀的宗祠最近,显示在族中的地位高,以及与族长关系亲密),宗屋附近空地不大,修成的宅院肯定比不起你崔庄玫瑰园——听说那座正在修建的院子,是一座占地三百亩的大花园,但咱白虎山时姓能力有限,只能给你修建一座落脚之处。
  有了这个落脚之处,你何时候想回来居住都可……每年春祭、秋祭,你回到族中,总不成祭祀自家祖宗前还要借别人家住吧?族里怎样也要给你留个屋子,是吧?“
  六伯都说得这么严重了,时穿当然要配合一下,他拱拱手,顺嘴答应:“六伯如此照顾我……既然如此,以后我的仪仗就存放在这座宅院。”
  四位教授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六伯赶紧话赶话的敲定:“听到了吗,哼哼,罗家那座进士牌坊,修建的实在粗陋,你们几个现在就派人回嘉兴,聘任最好的石匠,提前制作……他罗家不过是一座木牌,咱时家要修建一座石牌坊,一定要超过他罗氏,以彰显我时家的气派,也让附近四乡明白,我时家才是正真的书香门第。”
  一名教授神色激动,他一指脚下,说:“六爷,咱们居住于半坡之上,不如就修一道向下的石路,等十七弟的牌坊修建好了,就竖在宗子门前当作门道起始,以后但凡我们时氏有人中了进士,就从十七弟的牌坊,沿着山路依次向下修建,哼哼,咱们宰相门第,今后一定把进士牌坊铺满这条石道。”
  六伯拍手大笑,语声癫狂:“有志气啊,我时青带领族人迁居海州,如果有一日,海州时姓的牌坊铺满了石道,我倒要看看,我等与嘉兴谁为主谁为次?”
  几个宗老被这种美好预期激动的面色发红,时穿看到话题没完没了,他赶紧拱手告辞:“六伯,几位客人要游兴很高,你们聊,我回头下山在与六伯相见。”
  六伯很热情的回应:“十七郎,等你下山的时候,咸肉也运回来了,六伯炖好了咸肉,你可别嫌六伯手艺粗陋。”
  “好的好的!”时穿拱手告退。
  时穿领着崔小清走后,六伯一摆手,说:“今日客人兴致高,咱的才学,肯定是比不上这位客人了,反正有十七郎在,咱时氏总不会沦落到门前没有一个牌坊。如此,咱跟客人比什么,无趣无趣……大家都别想什么诗了,心思放在看风景上,也是一乐。”
  跟在后面的黄爸听了这信心十足的话,心中略略有点悲哀——进士牌坊呀,每界四十万人考科举,才录取三百余人……咱考了三次,才混了一个同进士。女婿现在连举人都不是呢,却对获取进士牌坊一点谦逊都没有?什么世道?
  不过,时穿获得进士资格后,仕途上不一定有多大上升空间——黄娥那段经历要被挖掘出来,肯定会成为政敌攻击的把柄,虽然宋人可以容忍寡妇再嫁,但宋代寡妇三嫁依旧可以容许竖立贞洁牌坊,因为每次她都是忠于一个男人,而一名妇人只要被打上“不洁”的烙印,即使在现代,这样的妇女,其丈夫依旧被人看不起。
  这是黄家亏欠了时穿呀。
  也许时穿知道这一点,知道自己在仕途上发展不大,所以他才纵情山水……嗯,纵情风月。对此,黄娥都采取了支持态度,自己这个不称职的岳父有什么可说的?
  在黄爸沉思的功夫,王氏已经跟刘旭之妻搭上了话。黄家要在海州开茶山,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刘家号称刘半城,刘旭之妻管氏又是商人出身,手下不少管账人才……没半晌工夫,王氏已从管氏手中挖来了两名管账先生,两人好的,已经很不得相互换庚帖结拜。
  客人那头,准备与时穿结亲的刘旭见识时氏宗族气派后,已开始以时氏姻亲自居,由他出面招呼,加上崔小清这个殷勤人,两位客人自然尽兴……只是没有时穿啥事了。
  半下午的时候,众人下了山,时氏摆出盛宴款待客人,时家的酒果然不同凡响,数量繁多、口味各异不说,仅仅每样品尝一点,就足够客人烂醉如泥了。
  席间,客人谈起书籍,迁居到海州的这支时姓宗族,目前虽然人人都是白丁,但这识字率普遍高,时家内部又有沧浪阁印刷的书籍供应,他们谈到的书籍,连燕王赵师侠、舒王王宜之都闻所未闻……
  而由沧浪阁再度转到褚素珍身上,知道这位海州第一才女名下还有一座印书坊,两位王爷顿时肃然起敬,赵师侠马上谈起自己的友人正在书写《梦梁录》,这本书因为字数繁多,据说光是刻版就需要花三四年的时间,沧浪阁能够快速出版,这套书干脆由《沧浪阁》付印……
  沧浪阁之前一直小批量的进行印刷,印刷物主要是时穿感兴趣的游记以及农、林、医、航海、兵书等内容,有《梦梁录》加入自然是好事。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两王爷乘着醉意感慨褚素珍的遭遇,时氏族人与刘旭在一旁煽风点火……总之,事后时穿立刻下了断语:这事在炒作层面,已经足够了,两王爷说话比谁都响,罗望京这次算是彻底杯具了,那么,也该动手了。
  ……
  第二天,黄爸是在摇晃的车马中苏醒过来的,他晃着昏沉的脑袋,掀开车轿的轿帘,认卿马车走的是来时路线,而时穿就在车轿旁骑马跟随,黄爸也不多想,揉着太阳穴,重新躺下。
  等到黄爸再度醒来,马车已回到城中的甜水巷,他睡在一张软床上,也不知睡了多久,但天还亮着,自家妻子不见踪影。黄爸自己穿了衣服,出去问过仆人才知道,这已经是重阳后第三天,也就是说他整整酣睡了两天。如今妻子又去逛街了,这次她是陪着刘旭的妻子管氏。而刘旭乘这工夫前去各处拜望,两位王爷已经告辞。
  黄爸躺不下去,他呼唤仆人端水上来梳洗,之后到院中寻找自己的妾室以及庶女,这些人正在前院,与一群高高低低的女孩一起喧闹,人群当中是娥娘。只听一位身量最高的清秀女子说:“呀,我听说每人能分到一座院落,院落内有小楼,还有自己的厨房……
  各自居住好是好,可我心里总有些忐忑——那么大的院子没几个人住,平常大家住在一起,挺热闹的,有啥事儿只要喊几嗓门,彼此都能听到。如果自己住一个院落了,那岂不是……“
  年纪最小的一位小姑娘跳着喊:“环娘不要,环娘要跟哥哥住在一起,那么大的院落就住一个人,万一环娘出了事,哥哥怎么来救我——嗯,还是跟哥哥住在一起的好。”
  其他的女孩儿七嘴八舌,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娥娘见到黄爸出现,立刻带领女孩们给黄爸行礼,行礼之后黄娥马上说:“父亲,沭阳县来了急报,说是涟水军兵变,乱军已经占了涟水城,州府已经下令在边境堵截流民与乱兵,哥哥去了州府应差,沭阳县让父亲赶紧回去,迟恐生变。”
  黄爸捻着胡须想了想,问:“娥娘,你家的婚事办完了吗?”
  娥娘答:“送婚的已经回来了,婚礼已经办完,只剩下几日后回门。”
  黄爸想自己的几位庶女点头招呼,又温和地问:“你们刚才在议论什么?”
  还是刚才那位身材最高的女子回答:“婚礼上,鲁大等人说,我家的玫瑰园已差不多快完工了,虽有少数边远院落还不曾完善,但搬进去住人,绝无问题。那座院子分二十四个小院落,我等刚才正在商议分配院落。”
  黄娥快速上前打岔,她先是冲父亲福了一礼,问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