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33部分

兴宋-第233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州团练战梁山水寇时遭遇大雨,火器不能发,全军覆没;登州团练使呼延绰、水军指挥使一丈青张横,屡败于梁山水寇,朝廷切责严厉,呼延绰与张横反投了梁山水寇。”王氏回答。:“据说,登州水军也擅长火器,他们那么多火器照样败于梁山贼,姑爷……”
  黄娥眼睛盯着仆人挨个上前取走武器,很平静地说:“哥哥曾经谈起过火器,后来凌氏兄弟也曾谈起过朝廷火器状况,说朝廷的火器虽然多样,然而提炼技术跟不上,导致威力不足,火药储量不足,制备起来价格昂贵,步骤繁多,耗时甚长,以至于该用的时候没有储备。
  火药当中的配料,其中硫磺还好说,朝廷每年从倭国购买二十五船的硫磺,足够制备火药。但硝石却是个大难关。古书上用硝命名的东西有七种,哥哥说,其实很多东西算不上‘硝’,可是硝字从‘石’与‘肖’,古语凡是‘体积能变小变细的矿石’,都可以称之为硝。朴硝、芒硝、火硝……
  硝石提炼技术跟不上,导致许多火药只是‘发火药’,根本没有爆炸力。更有些火药配方中,添加的硝石不是火硝,连烟火都冒不出来,所以大宋百年前就知道火器,但至今还未曾将火器当作正经武器……“
  稍作停顿,黄娥继续说:“郎君的徒弟就是来自密州火器世家凌氏,他早先玩的火器也是类似霹雳火球,郎君说,凌氏的霹雳火球比官制的威力稍大点,是因为他增加了其中的火硝成分,后来还是郎君指点他分辨火硝,增加火硝成分,这才使密州凌氏名气越来越大……这不,因为他家玩火器名声在外,张大尹要征调他入军,凌氏虽然屡次推脱,但终究拗不过官府。”
  黄娥后半句话里,有股幸灾乐祸的味道,但马上她被这些话吓着了,立刻惊醒:“呀,须得告诉团练们,咱崔庄装备火枪的事,暂且不能外传,别让官府盯上了……啊,哥哥刚才说什么‘严防死守自家百姓’什么的,大约就是说这个吧。”
  王氏听懂了,时穿的火枪与官制的突火枪不同,那是一种要人命的犀利武器。这个念头刚刚转了一下,她也被黄娥的话提醒,赶紧劝解:“娥娘,那你去提醒一下姑爷,还是让团练们改用刀枪吧。”
  黄娥叹着气,回答:“刀枪啊,也不是不行,只是来的是梁山水寇,用刀枪抵抗,不知道这一仗下来要死多少人。唯有用火枪,可以远远的发射,阻止对方骑马冲到眼前,砍杀庄丁……听说他们移动速度非常快,沭阳已经打破了三个村子,郎君若是拿着刀枪去,万一抵抗不住,咱村中的老幼都免不了遭遇兵祸。
  唉,崔庄可是远近有名的富裕村,郎君送嫁的队伍庞大而缓慢,若是郎君不拿着火枪,可不敢保证全须全尾进入沭阳;要是崔庄不装备火枪,匪徒只要稍稍打听一下,难免要冲崔庄劫掠……呀,管家们快来,赶紧出去给自己的父兄交代一下,火枪的事情不要在人面前显露,这是保家的利器,无论让匪徒知道了,还是让官府知道了,对大伙儿都不好。“
  黄娥不太常住崔庄,崔庄的管家都是墨芍指挥,她这一焦急嚷嚷,墨芍提着裙角跑进来,福一礼汇报:“姐姐,前头已经说好了,二十九娘今夜与施衙内从码头走,坐船去通州,凌飞一路护送;十一娘的马车已钉上铁板,明日一早由郎君护送,沿大路南下。那些嫁妆带不走,郎君的意思是兑换成银钱飞票先装怀里……”
  等墨芍汇报完送嫁的准备,黄娥赶紧交代保密的事情。为了减轻大伙的担忧,她又轻描淡写地补充说:“其实,你告诉他们,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比如官府一向禁止弓弩散入民间,可如今盗匪虒祁,哪座庄子不藏几张弓弩,朝廷对这种违禁向来睁眼闭眼。咱庄子大,又是闻名的富裕,光靠庄丁用刀枪棍棒守卫,怎能守的过来?没有点利害武器,那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成。”
  墨芍添上一句:“就是就是——咱庄子现在有三五千号人,房子散布那么广,只有两百号团练,梁山水寇骑着马速度快,这里不行,打那里,庄上没有好武器,受灾的还是庄户——姐姐放心,我一定告诫他们闭嘴。”
  黄娥点点头:“咱们庄子大,许多人家把屋子盖在田间地头,孤零零的不好守卫,你们回去说一说,那些单独居住在外面的人家,这几天不要回田头住了,都搬到学舍里或者各族的宗庙,待在村里受灾难,村里会想法补偿——来的都是杀人不眨眼,动不动灭人全家的梁山寇,告诉大家不要存侥幸心理。
  还有,告诉他们:郎君因担心匪徒上庄内骚扰,已决定御敌于外,所以才接送嫁出了村子,这是想把匪徒驱赶的离庄子远点,你告诉团练家人,让家眷们嘴巴夹严一点,人是为了全村的安危而出击,胜负且不说,万一泄露了不当泄露的消息,全村都要受牵累,对这样的人,事后村里一定要赶他们出去,免得流下来祸害……“
  同样的话在崔小清屋里也在继续,时穿讲述完沭阳县的情况,接着说:“这是一次机会,一次整合庄中力量,并对庄户进行军事化管制的机会——如今,外面越来越兵荒马乱,庄子里,大家的住宅分布太散,我有意借这个机会整顿一下村庄……”
  目前崔庄的庄主仍是崔小清,她沉吟着问:“郎君准备如何着手?”
  时穿胸有成竹的回答:“首先是建立‘应急避难所’,整个村庄原先住了六姓人家——现在是五姓。咱们作坊里的雇工不算,其中四家大户都是有自己宗祠的,今后这些宗祠就是紧急避难所,各家必须在宗祠里储备一定的粮草,挖一口深井以便应急。
  另外,五姓的佃户以及作坊的雇工也要重新安排,这几年团练家中乱开作坊,雇工的宿舍住宅四处搭建,我希望统一规划起来,仿照我作坊的宿舍形式,围绕村落兴建一圈,比如把屋子的外墙连接起来,环绕崔庄修一圈,修成一个防御设施……“
  “等一下,你说的是八卦村吧?”褚素珍插嘴:“我听说福州某些山区,以及岭南某些聚族而居的大家族,曾经修建过这样的八卦村,村子外围是一圈石头打制的房屋,这些屋子都是连排建筑,每家屋子两侧虽然留着通道,可一旦封闭起来,最外围一圈就成了城墙。
  据说,还有大家族在最外围的屋顶修建哨塔钟楼,以及弓弩箭塔等防御设施。这样的村落,虽然被叫做八卦村,但大多数村庄通向村中心的通道不止八条,只是这样建成的村庄从高处俯瞰,仿佛是一座八卦图。“
  时穿竖起大拇指,夸奖说:“不愧是褚姑娘,果然见多识广。崔姑娘,其实咱们这个村落已经具备粗陋的八卦村的形状。当初海公子以崔姑娘的住宅为中心,修建了四个小园子进行四方护卫——这是‘四象’。
  而我的作坊又在这‘四象图’外围修成了一个弧形,似乎破坏了整个阵图,但玫瑰园是一个更长的弧形,如果把作坊与玫瑰园连接起来,整个‘八阵图’外围,我们等于完成了五分之三,剩下五分之二的土地,我希望跟崔姑娘召集村中的百姓,以及其余五姓人家商议一下。不管那些田地在谁手里,为了大家的安危,我希望由我,或者村中大户出面把它买下来,修建起配套的宅院,以完善整个八阵图的防御——屋子修好后,我会出租给雇工佃户,所以他们不用担心住宿问题。“
  崔小清立刻掩住了嘴,惊讶的说:“呀,你不说我还想不起来,你那玫瑰园分二十四个园区,虽然错落有致,但细细想起来,却也是按照几条主干线布局的,中心就是我门前的晒谷场。”
  褚素珍眨巴着眼睛,补充:“对了,你那玫瑰园与作坊之间是学堂,是五乡团练总部……那些建筑细细考量起来,似乎只要稍加修补,就能跟玫瑰园连成一个完整的八卦图。”
  时穿对崔庄的扩建是在海公子最初的布局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两个女孩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奖,让一旁的施衙内很是得意,但他马上想到失踪不见的姐夫,神态变的有点黯然:“好啊好啊,无论是四象还是八卦,这村子都太大了,守卫起来不容易啊……大郎,你玫瑰园占地三百亩,院墙漫长,而院中平常不过有几个园丁,一旦有事,百丈之内站上一个园丁都觉得不够,又该怎么守卫?”
  不等时穿回答,施衙内突然又想起一事,赶忙问:“大郎,你说,推算时间,我姐夫如今该从西洋动身了吧?我怎么觉得,前段时间传的纷纷扬扬,说那支船队从西洋回归,会不会就在这几日便要进港?我那姐夫……真的不会在船上吗?”
  第359章 我见过两位的海捕文书
  时穿狠狠的瞪了施衙内一眼,怪他哪壶不开提哪壶——那放出去的传言是时穿与施衙内两人商议好,专门为了对付罗望京的,最终,在锦绣会馆对船队消息发出质疑的时候,施衙内也在场,如今他却在褚素珍面前装傻充愣,有这样做人的吗?
  时穿随手拿起一支筷子,也不与施衙内搭讪,用筷子沾点酒水,在桌子上画起了崔庄的全景俯视图,这座庄子虽然布局接近八卦,但它却不是完整的圆形,跟接近杏仁形。而杏仁的尖端就是时穿玫瑰园的主城堡——为了有别于玫瑰园的称呼,时穿最终借用蔷薇河的名义,将主城堡命名为“白蔷薇堡”。
  白蔷薇堡的后方是时穿的学堂,这座学堂修成的奇形怪状的三角,仿佛是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才修成这般模样,但实际上它是白蔷薇堡的一个附属建筑,与白蔷薇堡前的三角工坊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个完整的八角形棱堡。
  既然有了整体性棱堡建筑,那么白蔷薇堡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防御群,其身后的玫瑰种植基地以及附属的二十三座园林,与其说是后花园,不如说是棱堡的战略物资储存基地,以及藏兵点、战略疏散地等等。而学校前的空地,说是学校的马车停放点,但其实是被时穿特意清理出来的射界……
  不过这些,时穿没必要跟两位女孩儿解释,而且,白蔷薇堡的“后花园”其实没必要守卫,那里的空旷花田,其实是为了防止人接近白蔷薇堡。
  说起来,崔庄的防御布局不可谓不完善,前方是火器时代的大炮克星——棱堡。后方是彼此相互支援的宅院群,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这两个防御群彼此进行火力支援,都会让进攻的人很头疼,但这两座防御群里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平常是作为住宅作为掩饰的,住宅的主人都是格外讲求舒适的人,所以他们的宅院很空旷,很宁静,这就意味着,万一有事,这两座建筑群都没有足够的守卫者。
  “玫瑰园的守卫问题不用担心,我刚才说过各家族宗祠可以作为避难所,我的玫瑰园将来也是一个避难所,三百亩的土地,院子中那么多闲置的观景房,以及各种卫生设施,水井引水渠,可以保证我们即使遭遇长久的围困,也依然衣食无忧——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施衙内想了想,回答:“你的意思是说,万一有事儿,除了最外围那些防御墙、防御屋,你还可以接纳大量的军队进驻玫瑰园?”
  时穿一拍桌子,表示赞同,然后绕过这个话题:“崔姑娘,你去召集其余四姓的家主吧——不如你们先商议着,等我从沭阳回来,再开会表决崔庄整顿问题。”
  正说着,团丁赶来报告:“教头,庄内武器已经分发完毕,共发放四千一百余柄砍刀,长枪头约三千柄,弓一千张,弩箭五百付……庄主,散居于村外的百姓要求暂时借助团练总部,如何处理,请庄主示下。”
  崔小清望了一眼时穿,等待时穿的命令,时穿赶紧问:“粮食够吗?”
  报信的庄丁迟疑地回答:“如今正是春耕季节,谁家的粮食还能剩下?各家各户的存粮都不多了?”
  崔小清连忙回答:“我库房里还存放着约一百石,此外还有熏肉、腊肉、咸肉无数……”
  说到这儿,崔小清嫣然笑起来:“这些肉啊,还要多谢施衙内,只是我一个女人家的,吃都吃不过来,只好剩在仓库里……”
  “我库房里常备着三百石粮食!”时穿一咬牙,下令:“命令村外的人全部迁入团练总部,实在住不下可以住进玫瑰园的空房,让他们临走前把财物带上,家里的粮食全部搬走,鸡鸭鹅等牲畜全部宰杀了,告诉大家,这几日住在我这里,食物由我全包了,事后,每人补偿买鸡鸭鹅的钱,以及每月五贯钱补助。”
  战争拼的是什么——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
  时穿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梁山好汉,是即将汹涌而来的女真人。在正常的历史上,海州是宋金双方争夺的焦点,它曾三次落到金人手中,又三次回归南宋,但最终还是落在金人手里,因为反复的拉锯战,海州的文化典籍都被焚烧一空,连水浒英雄最后在海州的活动也变得模糊一片,只有《县志》上一百来个字给予了记述。
  面对这股汹涌而来的狂澜,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哪怕因此受一点钱财上的损失,时穿也是愿意的。
  时穿还记得曾看过一部讲述一场中世纪西方战争的影片,那部影片中,国王、领主下达坚壁清野命令,老百姓开始集体撤退,以至于数百里纵深找不到一个人。当时时穿曾感慨,老外怎么就没一个说“故土难离”的人?
  慢慢的,时穿才知道,老外之所以没有“故土难离”的人,是因为在“国情不特殊”的国家里,惯例对战争造成的平民财产损失,由官府承担保赔偿责任。包括二战中,苏联因德国入侵而进行的大撤退,战后苏联也对民众进行了赔偿。而所谓“战争赔款”,就是用来干这事的。
  既然自己的财产损失有人赔偿,傻子才“故土难离”呢!
  毕竟在枪口下的“故土难离”,是拿生命做试探,而生命只有一次。
  宋代是个对老百姓极其宽容的朝代,这朝代遇到雨灾雪灾,官府都要对百姓发放补贴——唯独对战争灾害没有赔偿。而且九百年之后也是如此。二战之后,天朝不要日本的战争赔偿,全世界都对此感到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