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59部分

兴宋-第259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叔夜微微点点头,而后打着哈欠,捂着嘴,在亲兵的扶持下走下了城墙,通判大人站在城墙上还仰望了一下,这才走下城头——其实,夜幕下他在城头上什么也看不到,滨海大道有十余里长,现在的战斗已经移到了防波堤位置,而整条防波堤也有三里长。
  天亮了,被遗忘的时穿在海上辛辛苦苦封锁一夜,得到梁山贼投降的消息,他一边通知快船前往东海县报信,一边命令拔头水军靠上码头,嘴里抱怨:“奶奶的,早说嘛,早说,爷也去睡个好觉。”
  码头区还留着昨夜战斗的痕迹,但商人们已经急不可耐了,一大群商人候在码头区迎接时穿,见面就诉苦:“大郎,信风已经刮了半个月,再不出海,我们全家老小吃什么,我可是把全部家底都压在货物上了。”
  时穿点点头:“我已经派出快船通知东海县,你们如果还有门路,也赶紧通知躲避在那里的货船回来装货。把市舶司官员也通知到,让他们马上验货抽税,完税的船只立刻前往东海县汇集,以十船一纲,编队出海。每十艘商船由两艘炮舰护送,诸位,炮舰作战的声音你们都听到没?如今手快有,手慢无,大家赶紧动手起航吧。”!
  商人们一听这话,立刻炸了锅,东奔西走开始寻找货源,需找装卸工,寻找市舶司官员,以及寻找渡船赶往东海县——随着他们的动作,战斗一日夜的码头立刻恢复了生机,梁山贼们存在的痕迹被逐步抹去,等太阳高高升起,梁山贼的踪迹仿佛不存在一般,没人还记得这件事。
  最先跑来上岗的是花膀子们,这些花膀子们很有点军队的模样,他们十人一组,成一字队列进入码头区,一边收拾整理昨日战斗的残骸、清理焚烧后的废墟,一边架起简易吊装机械,做好了装卸准备。
  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小商小贩,有些小贩一边卖东西,一边收购着杂物,比如昨日战斗遗留下来的断刀断剑,遗弃的行李,甚至连尸体身上的衣服布料都收购,那些讨价还价声、买货的吆喝声,以及扑买时银钱发出的叮当声,让码头区像一所大戏院。
  此时,梁山水寇们被关押在时穿名下的一所仓库中。之所以关押到这里,是因为时穿的仓库全是巨石建筑,几处墙角还有守卫的哨塔,而这处仓库又恰好腾空了货物,来关押人犯非常合适……不过,说是关押,实际上被解除武装的梁山好汉们,处境还算自由——毕竟他们头上还有一个“招安”的名目。
  听到码头上从无到有,眨眼工夫变的热闹非凡,宋江坐不住了,他领着几个亲信漫步走到仓库门口,见到守卫没有阻拦的意思,便漫步走出大门,站在了台阶上——但走到这里,宋江不敢继续了,因为守卫的大将已经露出凶狠的目光,手中的弩弓也端了起来。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身穿锦缎丝绸、身上挂满各种黄金、珠宝首饰的商人们,宋江感慨:“海州可真富啊,才一个晚上的功夫,马上就恢复了元气。”
  吴加亮还在沉吟,李逵脱口而出:“哥哥,昨天怎么没见到这些富人,要是昨天见到这些富人多好啊——抢了就抢了,昨儿抢了今儿投降,想必我们降顺后,海州大尹也不会图谋我们的财物。”
  说罢,黑旋风李逵畅想说:“原来码头区这么富裕,我招安之后也要去守码头。”
  真实的历史上,著名梁山好汉、非著名卖国贼黑旋风李逵几经折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海州他不用想了,另一大市舶司密州可以努力一下,他最后被任命为密州“镇将”
  ……当然,当金人入侵时候,密州知州以及密州其余文官迎战金人,战败逃亡,负责守城的李逵李逵投降金人,大开密州城门迎接金人大屠杀,那就是后话了。
  李逵的话宋江不爱听,在他想来,自己这群手下无论是投降前还是投降后,都应该“紧密团结在以自己为核心的领导层周围”——虽然招安后,大宋的核心肯定不是宋江了,但宋江依然认为,这些人应该拿了皇帝发的薪水听自己的话,否则就是“投降主义”。
  “铁牛,今后怎么样,咱且放下不提,重要的是,不要让朝廷拆散了咱们兄弟。”宋江殷殷的叮嘱:“咱兄弟闯荡南北,结义的情谊深厚,回头到了官府上,依旧聚在一起,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宋江刚刚语重心长的吩咐完,对面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汉子个子很高大,长的白白净净,一副顾盼自雄、很嚣张的样子,张青赶紧踏前一步,低声提醒:“大哥,这位就是时承信。”
  其实宋江在白虎山口遭遇过时穿,不过那时双方都快打快退,并没有直接对话,这时候迎面撞上了,宋江拱手招呼:“郓城小吏、黑三郎宋江见过承信郎,真是不打不相识……”
  时穿翻了个白眼,打断了宋江的话:“好叫宋头领得知,承信郎已经是过去时了,咱家现在是修武郎,差遣是巡海水军防御使。”
  宋江愣了一下,但不等他回答,时穿马上直愣愣的问:“火船工张岑自哪里?”
  听到海边的炮船是由时穿指挥,宋江稍稍揭开了心头疑惑,他一边招呼人去喊张岑,一边试探的问:“修武郎,不知我家弟兄张岑哪里得罪了,在下这里向修武郎赔罪了,还请修武郎看在宋江的面子上,原谅我家兄弟。”
  时穿大笑起来:“你有什么面子?
  稍停,时穿又补充一句:“张岑有什么能耐得罪我?”
  张岑虽然是水军将领,但这位四十多岁的老汉最擅长的是操船,传说中他能够看星星确定船只的位置——用现代的话表述,就是这厮会牵星术,能在水面上进行船舶定位。
  还是据说,据说梁山的水军将领所擅长的都是冲锋陷阵,而历次水上会战,组织调配船队的都是这位张岑——用现代化表述就是:张岑这厮擅长组织学,知道如何在水面上编组船队,让各船协同作战以发挥最大威力。
  张岑的名字在梁山泊并不显赫,无论是宋代的笔记还是水浒传,都不曾把这人归结成三十六将中的一人,水浒传甚至压根忽略了此人,但时穿却知道组织学的用途……不久,张岑被召唤来,时穿上下打量这朴实的老头一番,勾勾小指头招呼:“你跟我走。”
  宋江踏前一步,焦急的想说点什么,时穿扫了一眼急促的张岑,转眼对宋江说:“天底下,哪支军队能一下子拥有三十六名将领?哈哈,你们已经投降了,若朝廷给你们官职小了,你们一定不情愿。朝廷方面为了面子,无论如何,总得给你们个防御使的官吧?三十六位防御使在一只军队里,天底下有这样的军队吗?
  再说,既然你们投降了,大宋是赵家天下,这支军队就不应该归私人所有——如果你是当今官家,费心招降一支军队,让这支军队拿你的薪水,你肯将让他们以前的头领,依旧聚集在一块统领这支军队吗?
  你不肯做的事,当今官家会肯么?所以你们终究是要各奔东西的——无论从军队的体制上说,还是从人心控制上来说,你们三十六人必将分开。正好,我那里缺一个船行大管家,张岑,就你了,赶紧收拾行李跟我走。“
  张岑只低头犹豫了不足五秒,立刻摆摆手,回答:“老汉我孤身一人,原本是败军之将,有什么行李物品与财宝需要收拾,我跟你走。”
  说罢,张岑冲宋江,吴加亮张青李逵拱手:“各位头领,就此作别了。”
  李逵往着时穿远去的背影嗷嗷怪叫:“这厮好不傲慢,如此小瞧人,当我铁牛的拳头是吃素的,什么赵家天下?惹恼了铁牛。咱把赵家皇帝扯下马来,让哥哥坐着皇帝位子。”
  第381章 我撬了梁山的墙角
  李逵只是原地跳腾,因为他的袖子被宋江拽着,宋江的力气并不大,李逵如果用力挣脱的话,也能挣开束缚,但李逵向来尊敬兄长,怕用力过猛伤了宋江,所以只敢原地怒喊。
  宋江叹了口气:“只怕朝廷对招降我们并不心甘情愿,刚才朝廷杀了索超兄弟、李海兄弟,现在修武郎又用言语刺激我们,这是逼反我们啊,可惜我们现在手头已没有了武器……”
  宋江说到这,对面已经跑来一队花膀子,这队花膀子头戴藤盔、身穿藤甲、手里拿着打群架的利器——丁字拐,腰上别着一尺多长的短剑,他们数目大约有五十人,领头的是一队十人组的火枪手,一路上他们目不转睛直奔这座仓库,接近仓库门前的时候,火枪手领队一声吆喝:“回去——招讨使有令,禁止梁山降卒上街走动,都回去。”
  李逵还想继续闹事,张青轻声提醒:“火枪队来了。”
  跟在领导后面溜须拍马的小跟班都是很有眼色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闹,什么时候该悄悄地走开,李逵顿时萎了,他转身目视着宋江,等待对方的招呼。
  宋江站在台阶上,眯起眼睛打量着对面的来人——那领队的是凌鹏,凌鹏带领的火枪队跟他弟弟凌飞的不一样,凌鹏手中的火枪实际上是时穿的二代产品,属于前装滑膛火绳枪。这种枪枪管粗大而沉重,发射时需要专门的支架,而且装填极其麻烦,射击准确度不高,但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好维护。
  火药燃烧,生成的都是些酸性物质,对枪膛的腐蚀很大,因此火枪每发射一次,都要清洗枪膛,防止火枪炸膛,越是精密的火枪保养维护越是繁琐,直到无烟火药、壳装弹药出现,维护的工作量才稍稍削减。
  时穿现在的火枪手使用的是燧发火枪,这种枪一次发火率并不高,而且机件中燧轮的更换与枪膛、火药池等等的维护很麻烦,尤其是时穿开始使用米尼弹之后,枪膛经常挂铅,需要专业的润滑油才能清洗,这让火枪使用起来,日常费用很高。
  凌鹏私下里对比了两种火枪,尤其对燧发火枪的发火率极其不满意,大将们都是生死基于一线的勇士,面对凶悍的匪徒做生死搏杀,关键时刻火枪打不响岂不要命?时穿可以靠增加火枪队员来提高射击率,对于走单帮的大将来说,还是这种必定能打响的火绳枪安全些。
  至于火绳枪射击频率不高,装填麻烦等等困难——对大将来说这不是困难。大将们出门捕盗,发现盗贼踪迹时,完全可以先装填好了弹药再动手,火枪装填麻烦,毕竟威力大于床弩,装填比床弩还要简单。至于射击频率……大将又不去冲锋陷阵,遇到对方大队人马冲击,打不过就跑是大将的本能,谁会站在那里死磕?
  关键是这枪平时需要的费用少,维护也方便,结构简单,真有部件坏了,凭大宋现在的技术,村里的铁匠也能维修,不像燧发枪,其中很多机件都是车床、冲床、镗床、削床做出来的,精度要求很高,手艺差一点,做出来的部件都组装不上去。
  所以这次来海州,虽然眼看着弟弟的火枪队很眼红,但凌鹏还是觉得自家火枪好,哪怕张叔夜问起,他也是这样回答的……但即便是这样,凌鹏部下约五十人的火枪手做了张叔夜侍从,依然声震山东。
  张叔夜大约是把火枪当作床弩一类的武器使用,凌鹏到了他麾下后,顺手剿灭了泰山附近几股贼寇,每次凌鹏都是在关键时刻出手的,五十人组队,火枪一发,声威赫赫,基本上起到了床弩该起到的作用……等张叔夜将目光转向梁山好汉时,基本上全世界都知道他弄到手了一支威力很大的火枪队,故此,不甘心坐以待毙的梁山好汉们,不得不从骆马湖隐身处冲出,直奔海州寻找出路——这才有了今日之祸。
  凌鹏带的这些人,就是时穿从花膀子里面给他挑选的五十名火枪手,只不过凌鹏对火枪珍若拱璧,闲暇无事时不喜欢火枪手拿出来炫耀。仅仅为了有备无患,他让十名火枪手背上火枪,其余的火枪收藏在仓库里,平常依旧是打群架的装扮。
  那些背上火枪的火枪手带齐了全套射击装备——肩上背着枪管粗大的火枪,手里拿着长柄斧钺——这个斧钺实际上就是火枪的支架,斧刃细长,斧柄有枪头,斧尾是个细长的两齿叉,用于戳在地上固定支架,当火枪设计完毕,双方开始短兵相接时,这斧钺也是火枪兵的格斗武器。
  凌鹏自己肩上背的是一杆燧发枪,枪管细长,做工精美,这杆枪是他刚从弟弟屋里找到的,可惜弟弟前去通州送嫁未归,屋里并没有多余的火枪存放。因这杆枪是军官配备,做得很精致,凌鹏爱极了——长兄如父嘛,弟弟不在家,海州凌氏他做主,于是凌鹏顺手把这杆枪扛上了。
  说实话,凌鹏为这事挺郁闷的,虽然火绳枪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且弟弟凌飞是时穿的徒弟,他不是。时穿有义务给凌飞配备质量好的枪,对他没任何义务。可是火绳枪与燧发枪毕竟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前者是铁匠的手艺,后者是机械化产品。而机械化产品有它征服人心的机械美,对于宋人来说这种魅力无可抵挡。
  所以,自从见了弟弟火枪队装备后,凌鹏一早晨都闷闷不乐,虽然他跟弟弟都是一个亲爹生的,可是在时穿那里,感觉兄弟俩似乎不是一个娘养的。弟弟凌飞已经装备上了如此精美的燧发枪了,自己还在使用时穿的外销产品——突火枪的改进版、前装火绳枪。
  果然,不是自己的徒弟就不是一个待遇。
  带着这种心情,听到李逵在台阶上嚷着:“拿我们当贼防吗?这样戒备森严的,有本事发给我们兵器,我们再来打过?”
  凌鹏自然很不乐意了,他翻了个白眼,很不客气地问:“今早,你吃饭了吗?”
  李逵愣了一下,凌鹏话赶话的又问:“今早,你吃的是谁家的饭?”
  台阶上的众人已经反映过来凌鹏的意思,只见凌鹏跳脚大骂:“你这黑厮,吃饱了我家的饭,现在有了力气,就嚷嚷着,要跟那些给你饱饭吃的人厮杀吗?果然是天生贼囚,不拿你们当贼看,当什么看?告诉你,现在给我滚回去,等待招讨使大人的传召,若想反抗,我今天轰你个满脸花。”
  凌鹏话音刚落,知道李逵脾气的张青抢步上前,使出个相扑手段将李逵绊倒,随即,门里抢出来铁鞭呼延绰与大刀关必胜,拖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