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28部分

兴宋-第28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成了中原世家的传统。能够保持这种传统的家族,在唐代之后的“五代”动乱中,才得以幸存下来。而那些放弃传统的家族,在五代中基本上被胡人杀绝了。
  而这样的人员,平常对外声称自己是家祠烧香人,或者像时穿一样,自称是家族藏书楼的图书管理员。
  这样的人平常是不在外面走动的,而黄氏家族并不悠久,人才的储备并不多。虽然黄煜隐约听说过这种传承方式,但可惜,黄氏没能力自己培养出一个这样的人才……现在他遇到一个“疑似”人员,且此人现在是没主的,虽然此人丢失了过去的记忆,但依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以及渊博的知识。
  幸运啊,这该是什么样的幸运?身为家族下代继承人的黄煜,遇到这样的大便宜,简直跟大马路上捡到钱包没什么区别——而且这钱包里面装的可不是一两文铜板,是无价的宝玉。
  所以黄煜一露面,立即摆出跟人很熟的亲热,很关切的询问时穿的遗忘症,他这一挑话头,黄娥紧张的站了起来,拦在时穿身前,警惕的望着黄煜。黄煜愣了一下,马上哈哈一笑:“这是黄知县的女儿黄娥娘吧,早听说你在这里,我已经快马给黄知县去了信,把你在此处的情景都告诉了黄兄,请他不要担心。”
  黄煜是举人,他这样的身份是可以跟知县称兄道弟的,但尾随黄煜之后冒出头的施衙内,身份就差点了,衙内再凶猛,见了有功名的读书人也要低一头,他探出头来的时候,胖乎乎的脸上满是不甘心,嘴里嘟囔:“早知道如此,不该让蒙都头独占了那份功劳,我若在桃花观事件中露一脸,没准也能恩荫一个小官,到时候,咱也可以说‘黄兄’这样,‘黄兄’那样。”
  哟,情敌相约跑到野外——打算单挑吗?
  时穿伸长脖子,期待的望了望两人冒出来的那座小坡。
  第057章 出的好主意
  施衙内出场造型,就是一副恶霸的模样,甚至比恶霸还恶霸——原先他老爹不过给他配了三五名军汉,桃花观事件发生后,施小胖身边有了一个“都”的军汉。
  紧跟他冒出头来的十五名壮汉,上身都不穿衣服,但他们也没有赤裸着胸膛——个个浑身纹满靛蓝色的纹身,以代替衣服。尤其是两个胳膊上,花纹爬满了,简直看不到皮肤原本的肤色。
  这群纹身的军汉,在宋代军中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花胳膊”,都是对精锐士卒的称呼法。
  时穿望着那群花胳膊笑了,有这十五名花胳膊存在,显然施衙内的武力值上涨,想必这段时间,褚素珍姑娘的日子很不好过……咱出的主意八错啊!
  果然,他还没有偷乐完,褚姑娘那薄怒的脸也从丘顶露了出来,让时穿一阵绝望的叹息——施衙内啊施衙内,你多大的人了,让你指挥十五个壮汉隔离一个女人,你都做不到,瞧瞧,黄煜还能自由行动……你你你,果然恋爱中男人都是白痴。
  褚姑娘见到时穿,怒火万丈:“时长卿,你给衙内出的好主意,我走哪他派人跟到哪,弄的我都成了海州城的笑话。好好好,往日你躲进小院子里,我倒不好找你算账,如今老天开眼了,让我撞个正着,你说,咱俩这笔账该怎么算?”
  时穿跺脚,开始耍无赖:“衙内啊,我人傻,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怎么我这傻人说什么,你就听了?”
  施衙内伸出三根指头,想了想,只恨不得把这三根手指头咬下来:“三千贯啊,我可是花三千贯买来的主意……你你你,不负责任。”
  当局者迷,施衙内与褚素珍都在抱怨时大郎出的主意太不着调,这两人,一个是根本没有那个心思与人交往,一个是过于急切,全然看不出这主意的阴损。独独黄煜旁观者清,他哈哈笑着解围说:“主意虽好,但也要看什么人使出来,具体实施人不妥当的时候……
  哈哈,有些时候,谜底一旦揭穿,事情就不灵了,衙内错就错在太早的揭开了谜底,褚姑娘都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你再耍什么心眼都已经无用。“
  黄煜说的话,充满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语气,褚素珍神情一黯。旋即,她把目光转向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时穿。
  施衙内胖胖的脸上,此时冒出一堆油汗,嚅嗫:“我不说,能行吗?”
  所谓强者剥夺一切大约就是这样。处于强势的褚姑娘只要放出威胁来,另一方的施衙内过于紧张,就过于容易屈服。时穿不好责备施衙内,对于衙内来说,也许褚姑娘一叉腰,威胁断绝关系,那施衙内为了推卸责任,还不立马全招了……指望恋爱中的男人对情人保密,那是傻子。
  时穿双手一摊,故作的说傻气:“哥如今可是身无长物啊,哈,你的钱已经全花光了,现在看上什么,你挑,该怎样赔偿,直到你满意为止。”
  褚姑娘的出现,其实挽救了时穿。黄煜打的心思谁都能看出来,所以黄娥才要挺身掩护。但这位是个精明人,总想着盘根问底,应付他比应付蒙都头还要累……如今褚姑娘一出现,主要目标转移了。刚才黄煜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一不留神说的话太伤人,让褚姑娘心中苦涩,她干脆抢过话题主导权,呛声问:“哟,大郎,常人寒食节出来,不过是祭扫先人、并上香祈祷,等到傍晚再打着火把回家。你倒好,不去寺院上香,却要做一个采花贼——这遍山的花花草草可都是有主的,平常都是和尚道士打点,专门为了逢年过节引人过来赏玩,等大家赏完风景好进庙里歇脚,让僧侣挣几个茶钱。你们倒好,庙门根本不进,遍山采花,节日里头和尚道士都不敢拦阻……哼哼,等你们走后,这云台山上还有风景吗?”
  时穿嘿嘿笑着:“言重了,偌大一座云台山,如果能让我们二十多个人折腾的失了风景,早几百年前,它已经没有风景了。”
  黄煜帮腔:“长卿兄自打进了海州城,从没有踏出他的院子,如今好不容易出来透口气,这点小小手段,又算得了什么?”
  褚素珍翘起了嘴:“长卿兄还有心折腾,看来是闲得慌?”
  时穿笑着回答:“没错,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次出来看风景,总得顺手带一点风景回家。”
  褚素珍悚然动容:“出门看风景,带一点风景回家,这句话好好组织一下,那就是一句好诗啊。”
  黄煜脑海里迅速归纳总结:“此人从来不做无用的事情,哪怕出来闲逛,也要顺手祸害一下湖光山色——好得很。不知道是哪个家族培养出来的。”
  施衙内嘴里嘟嘟囔囔的走了过来:“出门来玩,图的是个心境。时大郎总是忙忙碌碌的,这么麻烦做什么,你若想采集花朵,城里商铺都有卖花干的,什么花干都有,也花不了几个钱。”
  褚素珍截断施衙内的话:“她们不是没钱吗?可怜的,我听说城里的针线铺子收了她们的针线活,给的钱也不富裕。时大郎采集这些花瓣,大约是做香囊吧?可惜这些野花并不合用,做香囊的花干都是专门培育出来的,香气特别浓郁持久,你这些野地里采的花,香味淡的很,恐怕卖不出什么大价钱。”
  施衙内嘟囔:“三千贯啊,拿了我……怎么会没钱?”
  时穿摊开手,引开衙内的抱怨:“咱不为别的,就是让小娘子们学个手艺,亲手制作一下,以便学会如何制作花干,这样一来,无论她们将来嫁做什么的丈夫,至少也有个谋生的路子。”
  豆腐西施刚才插不上什么话,这时才得以开口:“我就说嘛,一大群人赶着寒食节出来,漫山遍野的采花做什么,原来是做香囊。”
  黄煜笑着解释:“长卿兄,我家里的店铺是族里公产,我虽然给他们打招呼了,但店铺的经营还要全凭掌柜……帮不上你多少忙,惭愧啊。
  长卿兄既然愿意出门了,什么时间我们找机会聊一下——也没有旁人,就三两个熟人坐一坐,喝茶饮酒,打发一下百无聊赖的时间,怎么样?“
  第058章 不采花,咱偷香
  时穿看了看天色,婉绝说:“有机会的话,必定与伯涛兄聚一聚,只是今日天色不早了,我们先回了。”
  黄娥紧张地看着黄煜,直到离开山坡,见对方并未追上来,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等走下山坡的时候,豆腐西施这才行想起来:“哎呀,现在就走,我还没有去庙里接火种呢。”
  时穿随口回答:“先不回家,我们在山脚下找一处人家,歇个脚先。”
  豆腐西施顿时松了口气:“也是,那群人不是衙内就是举人,说话文绉绉的,让我大气都不敢喘,还是早点离开的好,不过,我们真要折回庙里取火种的话,却要小心避开那群男女,免得迎面撞上了,彼此难堪。”
  出山的路上,时穿边走边与豆腐西施闲聊,身边那群女孩依旧蹦蹦跳跳沿路采花,有的人还哼起了小调。
  “李三娘,你以后剩下的豆腐就不要吃了。”
  “说的好听,我小门小户,攒几个钱不容易,哪能经得起那般浪费……”
  “不浪费,我记得一种发酵法,可以将剩豆腐继续利用起来。”
  “你说的是横山豆腐乳?那可是横山豆腐乳,我听说广南西路有一种利用‘隔夜豆腐’进行发酵,制作出豆腐乳块,听说那是贡品,是别人传子不传婿的绝技,大郎怎么也知道?啊,如果有了这方法,我开豆腐坊再也不用劳累了。”
  时穿哧的一声:“你本来就不劳累,这几天我注意看了,你每天卖豆腐,到了中午已经没啥客人了,整个下午都在东游西逛,哪里劳累了?”
  李三娘急了:“什么东游西逛,下午我要出去采购新鲜的豆子,还要用水泡豆子,准备卤水。唯有傍晚的时候能打个小盹,夜里头你们睡觉的时候,我这里石磨已经开始转了。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几天能睡个好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时穿也不争论,他牵着骡子拉的车,车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迎着忙忙碌碌的人群,吹着口哨走几步,回过身,望着远处的云台山,突然感到一阵阵心悸。他在心里呐喊:“就是这种感觉,对了——是谁?谁在窥伺我?……坡上即有施衙内一伙儿,还有些闲人,难道他隐藏在闲人当中……不对,以我的本能,普通人绝不会躲过我的搜索——这是谁?”
  正沉吟着是否返回查询,陡然间,那种窥伺的感觉消失,并无影无踪。时穿站在原地想了想,这时他才感觉到黄娥正起劲拽着他的衣袖,小声说:“哥哥,你脸色很青,又有啥事了?”
  “没事,走吧!”时穿竭力装出平静,回答。
  正是春游时节,出来春游的人很多,有很多人当晚回不去,需要在附近山村安置下来,附近的农家也希望借这个机会挣点小钱,所以早早的扫榻恭迎游客。时穿等人下山的早,闲余的空房很多,任由他们挑,但时穿不知怎地有点犯拧,豆腐西施连续挑了几套屋子,时穿都不满意,直到他自己出面,挑了一间村中最偏僻的院落,这才觉得满意。
  是夜,一行人就此安置下来。
  寒食节乃初五,这是个没月亮的夜晚。傍晚时分,天空重新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村民们因此都窝在家中,甚少有人出门。在这个小雨的寂静夜里,半夜时分,黄娥却听到村里数声狗叫,她立刻惊醒,感觉心慌乱的几乎要跳出膛来。许久,她的心依然难以平静,等他心静下来,才发觉自己已经习惯性的走到时穿屋前——连什么时候穿好衣物,她都不记得。
  “哥哥!”黄娥怯怯的喊了一声。
  静寂的山村黑沉沉一片,这里没有城中的灯火。远处,狗依然在叫着,但不是那种狂吠,叫声仿佛是在与熟人打招呼,正是这种叫声,让村民们都懒得起来查看——这一定是村落某人晚归,没错。
  以往很惊醒的时穿,此刻屋里静悄悄。
  “哥哥,你睡了吧!”黄娥继续喊:“狗叫的慌,我心里乱乱的,睡不着,想在你屋里坐一会儿。”
  空寂的声音穿过夜空,但时穿屋里依旧没有回答。
  黄娥在门边坐了下来,喃喃说:“哥哥,这次春游,你总是心不在焉的,仿佛在等待什么,你在等褚姑娘嘛?我看你见过褚姑娘后,心情立刻平静下来,直嚷着要下山,是吧?”
  屋内没有回答。但黄娥也不指望时穿回答,她继续低声细语:“其实这次我出来,也是心慌慌的,总感到别人在笑我,在冲我指指点点……唉,想必那些姐姐们也是这种心情。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咦,细细想起来,唯有上课的时候,劳作的时候,难得心静。真恨不得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夜晚倒头就睡,什么也不想,就这样过完一天又一天……”
  “哥哥,你在听吗?”
  “哥哥,回答我!”
  屋内久久没有响应。黄娥站起身,随意的去推屋门,嘴里犹在问:“哥哥,你怎地睡得那么沉?”
  门被随手推开,原来门并未关,一直虚掩着。
  黄娥举步走到床前,她眉毛挑了挑,原来,床上没人。
  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站在窗前,黄娥只稍稍愣了一下,马上放开心怀,轻轻脱掉鞋子,熟练地爬上床,倦缩进被窝里,嘴里依旧喃喃:“哥哥,怎么一声招呼不打就出去,出来春游可是你提议的,你可不能丢下大家自己跑路。”
  一进被窝,顿时困意上涌,白日的劳作,肌肉的酸痛,全涌上来,黄娥闭着眼睛,低声说:“哥哥,这雨下不停,明天怎么晾晒花瓣,不晾晒,怕是一两天,花瓣都长霉便馊了。”
  又低声念叨几句,黄娥觉得困意难熬,不知不觉沉沉睡去了。这一觉她睡得很不踏实,噩梦连篇。不知过了多久,她猛然被噩梦惊醒,睁眼一看,天亮了。伸手往左右一摸,床铺还是空的。
  黄娥嗖的跳了起来,欠起身去抓床边的鞋子,但马上她的手顿住了——门外隐约传来哗啦啦的踏水声。
  黄娥赶紧穿上鞋,推门一看,果然是时穿回来了。
  此时的时穿打扮很奇怪,他头发湿淋淋的,脚上全是污泥,但衣裳干干的——不过,他的神态很兴奋。这种兴奋……仿佛是偷进鸡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