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315部分

兴宋-第315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宁继续说:“大人,若是大东沟启用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开始全面训练火炮手了。”
  “对从现在开始全面训练火炮手,我需要至少一万炮手——这样吧,明天让几艘战船隐藏在沙门岛附近,其余战船都集结大东沟前方进行操练,金使一定喜欢看到我们的火炮演练……具体细节你编的好一点,争取令金使对我们的绕道行为不觉诧异。到时候,金使坐舟驶过演练区域,真正动手的只要两三炮船就行。一定要隐蔽、安全。”
  徐宁敬了个军礼:“大人放心吧,我一定安排他们无声无息‘失踪’。”
  徐宁走后,时穿摊开手,对赵师侠说:“你瞧,现在我们的敌人不仅是金国人辽国人,还有经抚房还有朝廷,明明一个探查了我们虚实的探子,我们要处理掉,还要小心翼翼……介之,留下帮我吧,很多事情我不能假手别人,只能依靠自家人。”
  “好!”赵师侠答应的很快:“我闲着也是闲着,如今道路不靖,兵荒马乱的,也不是游山玩水的好时机,正好,我与十一娘在登州歇一下,抚育一下安儿。”
  稍停,赵师侠心中疑惑又起,禁不住问:“你说金国可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是盟国吗?为什么你要这么说?金国的虚实如何?”
  “金国的虚实,就要问高丽使者了!”时穿回答:“这个人上京的时候,曾在道左与我相遇,当时人多嘴杂,他只说了两句就告辞,如今他回来再找我,一定是觉得我是个清醒的人……其实国中清醒的何止我一人?那位曾经做过梁山好汉招降诗的李若水,秦桧、张叔夜,他们其实都看出来了。
  金国,虎狼之国也——我知道这一点,是因为我在南方抓捕了曾与方腊密谈的金国使者,张叔夜他们如此判断,大约是出于对‘东暴力漏斗’的天然恐惧……暴力漏斗呀,就是……
  自古以来,占据这片区域的胡人就是中原百姓的天然毒瘤。如今金人已破辽国三京,只剩下一个南京府(析津府)尚苟延残喘。辽国已经与我们百年和平了,金人怎么样,大多数人不还不知道。但金人比辽人凶悍,这是已知的事实。如今我大宋的虚弱人人都看得到,即使我们费尽全力打败了残辽,我们还能够抵御金国吗?
  辽国三十万精兵被金人一万人残杀殆尽,大宋两次北伐,被一万乌合之众屠杀三十万,你算一算这个比例。二次北伐,我们还要葬送多少士兵与军械,即使这次我们能打下了残辽,还有余力抵御金国吗?那么,金国见到如此虚弱的大宋,凭什么不攻击——我们的安危只能寄望于金人守信,寄望于金人跟别的占据‘暴力漏斗’的胡人不一样,期望金人能怜悯我们……你认为这种状况安全吗?“
  赵师侠恍然大悟:“不错不错,如今国力已空,咱们必须预作防范,不能指望别人施舍!”
  “所以,即使擅杀国使是大罪,这位金使也必须杀,不能让金国知道登州虚实。”
  时穿起身:“环娘,给你姐夫收拾一个别院,介之,今晚你就以我掌书记的名义,与我共同送行金使……”
  是夜,高丽密使王舒在柴房里越来越绝望,想到他被金使撞破,金使回去后,高丽密派使者来大宋的消息隐瞒不住,不知会给国内带来什么灾害,他心头阵阵懊恼,感觉前途一片昏暗。
  这个时候,前院的歌舞喧嚣逐渐平息,王舒走在柴房门口,解下腰间佩玉递给警卫,问:“上国小郎,屋里冻得紧,可否生把柴火暖和一下。”
  王舒初进来的时候是被捆着进来的,不久有人过来解开绳索,那时,歌舞声刚响起不久,王舒见到解绳索的人态度和蔼,试探的问了句:“转运使大人何在?”
  原本王舒不期望能得到回答,谁知那位军官马上回答了:“大人正在宴客,金使明天坐船回家,大人正在替他送行。”
  金使可以坐在宴席上,自己却要蹲在柴房,王舒一下子绝望了。如今听到歌舞平息,王舒想试探一下自己会得到何种处置——自己是密使,万一金使要求杀了自己,那么高丽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存在,甚至恨不得否认。如此一来,自己可就无声无息消失在大宋了。
  警卫跳了一下,马上对身边同伴说:“你要作证呀,我可没收他的东西……”
  王舒立刻醒悟——原来时大人的护卫如此……他手一翻,玉佩立刻收了回去,笑着说:“上国小郎,我这是听到酒宴结束,想着厨房可能空闲下来,小使蹲在这寒屋里又冷又饿,想央求肖郎弄点吃食烧柴……”
  正在此时,一声轻咳,那位把他拘禁起来的军官带着几个人走来,他立在院口喊一声:“大人有令,有请高丽王舒。”
  王舒腿一软,难道自己的噩梦成真了?
  战战兢兢的王舒被请进时穿的书房,书房桌子上摆着一桌酒菜,数名军官站在门口亲自把守,烛火下,时穿与赵师侠站在地图前查看着,酒桌前坐着环娘,见到王舒进来,殷勤地斟上一杯酒,并连续给王舒布了几道菜。
  王族出身的人讲究礼仪,王舒虽然惊魂未定,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但在环娘的殷勤下,还是故作镇定的吃了起来。在此期间,时穿一直与赵师侠忙碌着查看地图——主人如此晾着客人,虽然很失礼,但考虑到时穿是上国五品官,王舒也无话可说。
  等王舒吃完了这顿饭,几名军官把书房门掩上,而后分布在四角站着,时穿领着赵师侠走到饭桌前落座,一直四角站立的军官,介绍说:“这四位是我的亲信:这位你见过,莱州团练使、都监徐宁;这位是登州团练使、都监呼延绰;这位是青州团练使、都监林冲;这位是登州马军都监孙立……”
  稍稍停顿了一下,时穿感兴趣的望着王舒,问:“我听说高丽王年幼,我现在应该叫你高丽王舒,还是高丽王叔?”
  王舒噎了一下,答:“都一样,都一样。”
  “很好——高丽王睿宗去年去世,外戚李资谦拥立14岁的王锴为王,号仁宗(庙号‘克安恭孝大王’)。仁宗天性柔和,朝政均为王之外祖父李资谦及其党羽拓俊京所把持。民间里巷间流传”十八子(李)将王“,李资谦闻之,遂益生妄想之心……
  可这些跟我没关系,高丽王叔来我大宋,透露一个惊天内幕给我,现在我想知道:你凭什么说金国对我大宋有不测之心?或者,我问得更明确点:金国的战争准备,进行的怎么样了?“
  第438章 借你身份一用
  王舒轻轻的放下筷子——直到此刻他心中终于有了底: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了。
  脑海中整理了一下思路,王舒回答:“上国贵人,金人去年占了三京……”
  王舒稍稍停顿了一下,时穿立刻接过对方的话:“东京府、上京府、西京府,中京府——金国占据的应该是四京。”
  “上京府已经没人了!”王舒长长一声叹息:“近年来天气越来越严寒,上京府的冬季越来越长,原本上京府迁移到中京的人数便越来越多,金国取了四京之后,立刻将其余上京全部迁移至中京……嘻嘻,所谓上京,不过是一座帐篷城,人走光了,原先的上京只留下一片垃圾。”
  时穿也不说话,沉默地等待王舒继续发挥,王舒稍停了片刻,见到时穿再无问话,继续补充说:“辽人尽迁上京府人口,为的是什么?上国贵人且猜测一下?……哦,贵人心中有数,却不愿说出来……那么,更蹊跷的是:金人将西京府的人口也迁至中京,如今中京府一带人口密集,牙帐密布,甲士磨刀霍霍。贵人,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金人偏居一地,骤然取得富饶的辽国四京,光是消化这片地域,恐怕要花十数年工夫吧。但金人大胜之后居然不骄不躁,兵将未曾解散,得胜之师未曾放下刀枪,反而集重兵与与毗邻南京府的中京,磨刀霍霍的,为的什么?“
  王舒说完,意味深长的看着时穿。时穿沉默片刻,答:“童贯是蠢货。”
  这句话没头没脑,赵师侠皱眉想了想,以为时穿说的是童贯与金国密约灭辽,未能识别金人的狼子野心——但实际上时穿说的是:我们的军事最高统帅,对军事一窍不通。
  一支军队要集结起来,是需要时间的。大宋尚有运河可以快速调动军队,但辽东这片地方,一年有半年时间道路被极雪覆盖,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在这种交通状况下,筹备一场战争是很花时间的,且不说军事物资的积累多么麻烦,就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通知牧民带上武器加入军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21世纪,在深山老林里搞选民统计,尚且花了数年时间,在12世纪想筹备一场战争,更得提前数年准备。
  高丽王舒告诉时穿的是:金人连续占据了辽国三京之后,并不想就此息兵,他们没有解散军队刀枪入库,反而把其余两京的优势资源与人口聚集起来——这很明显:他们在筹备下一场战争。
  童贯自己曾指挥过数场大战,比如在南方征讨方腊,当时朝廷光是为此集结兵力,就花去了半年时间。但亲身经历于此的童贯,在这次北伐失败后立即向金国借兵,而金国人一点不眨眼的立刻拿出一支大军,这说明什么?说明金国军队从来不曾解散,而此时辽国分明已虚弱不堪,所以,金国军队不解散的目标分明不是残辽。
  对这种诡异情况,童贯依旧毫无所觉,反而对金人的一求必应沾沾自喜,与此相对应的是:岛国高丽上不怎么聪明的王叔都觉得不对劲——童贯之蠢,简直令人找不到一个形容词。
  稍停,时穿直截了当地问:“你需要什么?”
  王舒风轻云淡的笑了,拖长语调说:“金国使节——”
  时穿摆摆手:“那个白痴不值得当做条件——我可以把他当作额外赠品。”
  王舒轻松地一笑:“他可曾要求对我严加处置?”
  时穿点头:“他说你可能是假冒的密使,所以要求我斩杀你,作为对盟约的支持。”
  王舒解释:“我们在上国理藩院碰过面。小使入京之后递交国书,随后要求礼部人员帮助约见某些官员,对于小使入京的事,小使曾要求上国保密,但上国礼部官员随后要求我与金使对质,迫不得已,在下只好出逃……但在下来上国,除了提醒上国之外,还有些其他食物想恳请上国帮助,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来大人这里寻找门路了。”
  没想到在门口遇到一路追来的金国使者。
  王舒解释完自己的行程后,静静等待一会儿,时穿显得波澜不惊,屋内四名武官与一个幕僚也不开口圆场,王舒只好继续说:“金国前不久向敝国勒索五十万石粮草,这些粮草要求明春交付。金使之所以追杀我,怕我告之金人动态倒在其次,为这批粮草能安全交接则是最主要的。”
  时穿依旧不语,王舒(王叔)沉默片刻,坦然揭示自己的身份:“我乃高丽肃宗之子、睿宗之弟,当今王叔,通义侯王侨。”
  时穿扭身瞥了一眼地图,突兀的说:“一百万贯!”
  “什么?”,王侨张嘴结舌。
  时穿指点着地图,说:“睿宗只有一子,就是高丽当今,当今不死,谁都无法继位。你来皇宋出使,恐怕高丽仁宗真的不知情,我怀疑那份国书都是伪造的。权臣李资谦本是王之外祖父,如今他又把三女与四女进献仁宗为后妃,王宫之内他已经把持住了。
  李资谦及其党羽拓俊京扶植仁宗即位,仁宗信任并重用他,如今后宫全是李姓党羽,李资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必要火中取栗不是吗?但如果这二人不起内讧,高丽政权铁桶江山,少了混水摸鱼的机会……现在突然传出‘十八子(李)将王’,这谣言不会是你散播的吧?
  王宫若起内乱,王族尽丧的话,或者你有了出头之日。但这些是慢工细活——新君刚立,现在两人彼此信任,突然跑来一个人说李资谦不可信,要杀了他,恐怕满朝大臣都不信。唯有等到李资谦反绩彰显再动手,才能树立威望,乘机取而代之。不过,李资谦虽然被谣言所惑,但谋权篡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肯定要布置一番……时间拖下去,就不知道需多久了。所以,一百万贯,这价格很合适。“
  王侨张了半天嘴,答:“没,没想到上国贵人如此直接!”
  时穿竖起指头,盘点说:“我可以提供数名死士近距离刺杀,也可以提供数只军队——当然,如果你想训练自己的庄丁家奴,我也可以在海外孤岛上进行秘密训练,而后借助通商船只将他们秘密运入高丽。”
  王侨咽了口吐沫,答:“敝国穷困,整个国家不见得能拿出一百万贯。”
  “那么就交换——我需要用你的身份做一点事,比如……忘了问一声,高丽现在的国土都包含那里,我是说最北边。”
  “我高丽南接辽海,西接辽水,北接契丹旧地,东接大金……(也就是鸭绿江以南全部领土,以及辽河以东,松花江以南,图们江以西的地区)”
  “夸张了吧?鸭绿江之北是原契丹西京府,我不信你们敢跟辽国人打……嗯,现在,金人都搬迁到中京,或许你们乘虚而入进入了原辽国西京道,所以你们才知道金国的动态。而我正想利用你们这点,用你们的身份与金人打交道,借此刺探金人情报,作为交换,我可以派出贴身卫士保护你的安全,并协助你行动。”
  王侨脑海中电闪雷鸣——原本这趟只是探探路子的下意识行为,竟然获得了如此大的收获,让他不禁惊喜交加。
  但只要稍稍衡量,他立马觉得此事可行:对方是上国高官,只听说高丽大臣、富豪羡慕宋人的生活,想移居宋国居住并获得宋人身份,没听说宋人贪图高丽身份的。高丽的官位对对方毫无吸引力,对方只是求财,如此一来,借助对方的势力暗中行事,高丽国内不可能将密谈派到宋国来,隐秘不说,事后,无论对方喊多么高的价,事后自己总有办法还清债务,不是吗?
  王侨望了望这间屋子,屋内除了他总共六人,据说其余人都是时穿亲信。
  “大人刚才说到交换……具体细节呢?”
  “你先给我一处庄子,再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