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49部分

兴宋-第49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鑫摇头晃脑:“没错,这神像上上下下斑斑驳驳的,许多地方都有斧凿的痕迹,这处,鼻子缺一块,指头短一截,身上到处是划痕……师傅,似乎要打磨一下,再贴上金箔……”
  屈鑫话越说声音越低,三名徒弟相互看了一眼,神色恭敬的擦手而立。时穿接过话题,随口说:“这么高的神像,哪可能是整块木头雕出来的,自然是用许多碎木料拼接而成的,采用的材料来自不同树木,颜色自然很不均匀,所以,你看着整体很斑驳……嗯,拆了吧,都是上好的檀香,碎木屑也可以做焚香,千万别糟蹋了。”
  李石张嘴结舌:“师傅,这么好的神像……上等的檀香制作,要拆了……”
  鲁蕴插嘴:“师傅想拆就拆,你吵什么吵。”
  屈鑫嚅嗫的问:“神像啊,该从哪里下斧头……”
  时穿围着神像转了两圈,拍打着神像各处部位:“似乎是用各种木块拼接出来的,然后用一个木楔子,采用挤压式固定各部件,如此将这堆积木固定起来。只要找到那根木楔子,把木楔子拔出来,整堆积木体就松动了……这木楔子在哪里涅?”
  鲁蕴看着脚尖,低着头回答:“徒儿听说过这种拼接式雕刻法,那根用来固定的木楔,应该在五心部位,所谓五心,指的是:眉心、腹心、背心、手心、脚心。据说,高明的匠人只用一根木楔子,就能把整尊神像固定起来,这样独一根的木楔,应该在‘进出之门’;而差一点的雕刻师,则‘五心’全上,也就是说:神像通身总共五根木楔子。
  徒儿刚才看了,这神像手心没有颜色变化,整根胳膊都是一色,应该是一根木头雕出来的,神首以及胸前背后虽有拼接的痕迹,但却不是楔子的形状——神像身上的楔子,一般都是六角形,寓意六根清净……“
  “进出之门,六根清净?……我明白了,你说的是这神像的‘菊花’——直说嘛,叫屁眼就行,让我来……”
  第103章 动作很粗鲁
  既然是毁灭性拆解,时穿动作很粗鲁,他拆解这尊雕像只是为了便于隐藏,才不在乎怎样完整的取下木楔子。
  不久,两尊神像的木楔子全部取下来了,随后拼接出来的木块出现了松动……剩下的活无需多少技巧,时穿丢下徒弟,赶着去弄早饭。
  昨天雇来的的那些婆子没有完成拦门的任务,放了和尚走进院落,和尚在算命的时候,那几个婆子被货郎的便宜货所吸引,出到街上围着货郎疯狂购物,而那位买便宜货的货郎,正是几次意图闯进院子的行商——其实那厮是老和尚的掩护人。
  结果时穿进入后院的时候,只见到老和尚在那里算命,院子里应该照应的婆子一个都不见。事后,时穿随口责备了几句,没想到那些婆子听说进来的两人,有可能是拐子扮演的,立刻借机请辞。
  宋代的仆人都是雇用仆人,没有彻底的卖身奴隶,几个人不想做这份工了,哪怕他们是关系户黄氏介绍来的,时穿对他们也没有约束力,只好放他们跑路。人都走了,饭要亲自动手,唯一的好处是,院子里少了可能泄密的人手。
  眼见的时穿走入厨房,李石低声对兄弟们说:“某家有个猜测——这神像上原来应该镀有一层金箔的,后来被人揭去了,揭的时候粗手粗脚,以至于雕像身上到处是划痕,许多地方还残留着金箔碎片。”
  鲁蕴粗声粗气:“怎么那么多话,赶紧动手。”
  屈鑫缩了缩脖子:“子曰……你想说——桃花观?!”
  鲁蕴继续呵斥:“住嘴,赶紧动手。”
  屈鑫缩手缩脚:“子不曰怪力乱神……这可是神像。”
  鲁蕴沉声回答:“天大地大,师傅最大。再说这神若有灵,怎会看着供奉他的人作恶,可见此物已被邪祟污染,师傅如此动手,正是还世间一个清明。我等协助师傅做下这事,也是一件功德。”
  屈鑫犹豫了一下,像是为了强化自己的信心,低头自述:“元丰七年,淮南东路也曾发生过一件淫寺用蒙汗药麻翻了来上香的姑娘夫人,而后藏匿在寺中强暴的事件,后来有女子逃归,地方官也是扒了寺庙,焚烧佛像……我记得那位知州后来也做了相公,可惜记不清是谁了?”
  鲁大闷声回答:“屈二你记岔了,焚烧淫寺的是安石公(王安石),那事很有名的,却不是元丰七年的事……此外,三国时代的曹操也曾焚烧过淫寺,唐代……”
  “行了行了!”李石拿起了斧子:“师傅交代的话,我只管照做就行,对不对不关我事。我李石不容于父兄,是师傅收容我,让我有了今天,别说师傅让我毁了淫像,便是师傅让我杀神灭佛,某家也毫不犹豫,谁管他安石与曹操……屈二,你干不干?”
  屈二嘿了一声:“你说得对,是师傅收容才让我有了今日,咱师傅厚道,徒弟的工钱只取三成。做徒弟的,再三心而已,那不是狼心狗肺吗?神在哪里?佛在那里?师傅让我去,我砍、砍、砍!”
  这两尊神像确实是巧夺天工的作品,虽然外表被损毁的不成样子,但木楔子拔出以后,三名徒弟上下敲打一遍,等木楔子敲松以后,居然完整无缺将神像的各个部位的木料完好的分解下来。稍后,李石看着满地的部件,直惋惜:“都是好木料啊,也不知道师傅打算做什么,难道真要当劈柴烧了,可惜了。”
  鲁蕴瓮声瓮气的提醒:“我昨天听胡掌柜说,师傅要订购二十只妆盒,妆盒图样由师傅亲手设计,要求用上好的木料,上好的油漆,还要上好的做工。”
  屈鑫低声回答:“二十只,这堆木料做一百只都有余,只是这堆木料还能看出胳膊腿的痕迹,拿出去恐怕不妥。”
  李石跃跃欲试:“二十只妆盒,恐怕要给那些小娘子作陪嫁吧,两位兄长,咱们如果娶了她们,那这些妆盒岂不要传给自家女儿——师傅亲手设计,可都是宝贝,这上好的檀香木料,真要传给我女儿,便是拿出去做嫁妆,也不跌了身份啊。”
  屈二眼睛亮亮,赶紧表态:“师傅虽然只让咱们拆解,不如咱费点功夫——拿锯子来,把那些边边角角都锯掉,把木料裁的方方正正,师傅见了一定喜欢……噫嘻,这可是给自家做活,没准咱要是勤快点,讨喜点,这些东西或许能进了咱家家门……要精心点,碎的檀香木屑也不能丢,师傅说可以制作焚香材料。”
  李石眨巴着眼睛补充说:“二兄,虽然……这檀香木特坚硬,锯开这些木料恐怕要花不少时间,这活路不能交给其他人,咱得替师傅保密不是吗?如果自己慢慢做的话,也不知多久能做完……师傅今日还要教我们‘不用一根房梁制作拱顶的技艺’,咱们岂不是耽误了……”
  鲁蕴三人开的班子现在称为三星班,因为这三人还没有完全出师,所以他们揽了活儿,都要跟主家说好了,上半天他们来师傅这里学习技艺,下半天才能替主人干活。这样做虽然耽误了工期,但因为目前这三人的手艺在海州城那是独一份,而且从时穿手上,他们首先学到的是对工程材料的计算,以及工程进度的调配。每当他们揽上活后,总要向主家提供一份详尽的工程进度表,每天该干什么,需要多少材料,写得明明白白。
  主家接到这样的工程单子,最初时感到惊愕,再后来发觉三星班确实每天都能按计划完成进度,而且临走的时候,工地收拾得干干静静,口口相传之后,大多数找三星班做活的主家,已经提前了解了三星班的工作习惯,也都觉得这种工作方式也可以接受,故此三星班虽然出名的工程进度慢,主家也不担心,毕竟每天进展到哪里,自己也明明白白,也好按照三星班的进度安排自己的生活,彼此都不耽误。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三星班刚刚成立,领衔的三个班主还没完全出师,但他们在海州城豪门大户口中口碑极好,如今三星班接的工程,已经排到了明年秋季,三位班主每天的日程也排的满满的,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让他们增加一些木工活,虽然是为自己干,但也没有额外的时间不是吗?
  李石的问题让屈二犯难了,他望向鲁大,等待他的意见。
  “带回家里干!”鲁蕴插话。这不是征求意见,是命令。
  第104章 防盗的好办法
  宋代建筑大多数是泥土与木材制作,砖瓦这种高科技产品当时主要用于修建寺庙和道观,直到明代砖瓦才大规模的进入民居。而作为宋代泥瓦匠,不会几手木匠活,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师傅虽然没有教,但木匠活手艺,却是三位立志从事建筑行业的班主必修课。
  “也是,这样的好木料,如果交给别的木匠,若做活一点不精心,粗枝大叶的裁剪,凡事只图自己方便,那真是糟蹋了好材料!”屈鑫终于说了句直白话:“自己带回去慢慢琢磨,细心点,材料糟蹋的少,也能多做点物件不是吗,回头材料弄好了,师傅能亏待我们吗?”
  “说到糟蹋材料,我只可惜了这尊好神像!”李石一跳一跳的说:“我听说桃花观最后取消了报案,坚决不承认丢了神像……呀,这木料都在金箔包裹下,阴干了上百年,从此它们再不会变形了,多好的东西,你说,我们要是再给神像刷一层金箔,桃花观肯不肯要?我猜是一定肯的。”
  屈鑫精神一振:“我怎么忘了桃花观取消报案了,怨不得师傅敢将这两尊神像摆在院中,它如今就不是赃物,凭什么不能大明大方的摆出来?……阴干上百年的檀香木啊,这样的好木料,原该给我家女儿做嫁妆的。老大,你说我做的精心点,给师傅多省出料来,师傅会送于我一些吗?师傅那么厚道,怕是肯的。”
  这么一说,三位徒弟更觉得干劲十足了。李石凑趣,又加上一句:“这尊神像曾受了多少香火,檀香味已经深入木料最内层……你说,锯下来的那些边角料,师傅会不会再要,那些锯末,师傅打算做焚香,他能自己动手吗……听说这东西可是稀罕物,我顺便打扫打扫地下,这些下等的檀香粉屑,恐怕师傅不会跟我争吧?”
  几名徒弟手脚快了起来,并且不自觉的融入角色当中,一边收集那些木料,一边琢磨如果自己下手,该怎样进行切割……
  正谈论着,院门再度被敲响了,李石跳到门口,从门缝一张望,立刻跑了回来:“坏了坏了,蒙县尉带着几个官人跑过来了,他可是知道桃花观丢了神像,让他看见这堆木料……”
  鲁蕴当机立断:“不怕,只把神首与胳膊腿,这些能看出形状的木料藏起来,其余的物件只管摆在院中,蒙县尉就是看见这堆木头,又能怎样?”
  屈鑫跳了起来,拎起两颗神像头往柴房跑,神像的头部以及胳膊腿都是用整颗木头雕成的,去了神头与胳膊腿,这堆碎木料不过是三名泥瓦工学艺的副产品,人桃花观都否认丢失神像了,就算蒙都头怀疑,只要没有明显的把柄,他能有什么办法?
  门外,蒙县尉还在拍着门,他有点不耐烦了:“时大郎,是我,你昨天不是要求衙役在门口值班吗?我给你领人来了,莫怕莫怕,我是官人,不是歹人,快开门。”
  旋即,拍门声停止了,只听蒙县尉声音改成了讨好的口气:“娘也,黄举人,怎么你也来了……哟,今儿可巧了,施衙内也赶上门来,褚姑娘也在啊,今天可真热闹。”
  门外响起黄煜不冷不热地说话音:“蒙大人,学生有礼了,还请蒙大人注意官体。”
  门口马上响起了一声装腔作势地咳嗽,可以想象蒙县尉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娘也,本大人居然忘了,我现在已经是官,而不是吏了……”
  紧接着,声音又低沉下去,重现变得充满讨好:“黄公子提醒的好,不过我老蒙就是一个吃力气饭,全凭刀剑上的本事做官,现在即便升了官,干的还是原来的活,黄公子本乡本土的,老蒙还要在海州城混,这辈子估计也就是一个老县尉了,黄公子莫要取笑我。”
  “嗯,不骄不躁,蒙大人的涵养越来越长进!”黄煜不咸不淡的回答。
  紧接着,门外响起褚素珍细细的,很文静的问话声:“昨日听说拐子已经跟长卿兄撞上了,蒙大人昨晚就应该派衙役来,现在迟迟不开门,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蒙县尉吓了一跳:“不好,我这就派人翻墙……”
  李石赶忙在院内答应:“来了来了,我等忙着改建院落,昨天在院里堆了很多碍脚的物件,我现在正收拾,清出一条走路的道儿,蒙县尉稍等,马上就好。”
  门开了,蒙县尉按着腰刀,神情威严的走进门来,他看了看,堆成小山一样的木头,点头赞赏:“娘也,这都是经验啊——满地堆些奇形怪状的木头,夜里天黑,没留神脚下,难免磕着碰着,能不能伤了人且不说,发出动静来,惊动了屋里人,那才是最主要的——记下了,以后防盗,院子里不妨随便堆些劈柴。”
  褚素珍望望院子,见到三名徒弟满脸紧张的手持木棍,她随口夸奖:“你们这三个徒弟倒是忠心,昨天守了一夜吧?”
  不等三名徒弟回答,她马上又问:“时大郎在吗?姑娘们还好吗?”
  首先迎出来的是黄娥,她盈盈拜谢:“褚姐姐昨天差点被那老和尚威胁,今天一早又跑来关心我们这群没家的孩子,娥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正说着,环娘揉着眼睛走出屋门,黄娥瞥了一眼环娘,赶紧补充:“哥哥昨天守了一夜,我们院里倒是平安无事。”
  环娘脱口而出:“哥哥该回来了,我去他屋里看看。”
  大家的注意力都从那堆碎木料上转开,三名徒弟悄悄松了口气,他们继续很勤奋的将木料搬入柴房,黄煜拱了拱手,眼角瞥着褚素珍,面容平静的回答:“昨天我偶遇时大郎,回家去却听店铺掌柜说了,说大郎又制备出新的东西,本想当即过来看看,可突然听说小施四处打听我会友的酒楼,我觉得奇怪,赶紧派人去寻那名帮闲虞山,谁知帮闲虞山已不知所踪,他家人还声称什么都不知道……
  此事蹊跷,我觉得纳闷,赶紧寻小施询问,才知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