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兴宋 >

第71部分

兴宋-第71部分

小说: 兴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翔脸一红:“我却不是为这个犹豫,时兄还要留在海州城照顾娥娘,如果你倾尽所有,娥娘岂不是要跟着受苦……”
  时穿满意的点点头:“没错,但我每月多少有点进项,虽然钱不多,可那是活水,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地流进来,饿不着娥娘……林兄如果过意不去,那就给我留下十贯钱吧。你自己拿二百九十贯,省着点花,这次科考足够了。等你通过州试,再上京城的时候,我另有程仪送上。”
  林翔深深鞠躬:“却要感谢时兄了……”
  时穿挥挥手,吩咐段小飘:“你回铁匠铺准备材料,我这里还要巡街,等我转到你那里……”
  不等段小飘答话,时穿牵着林翔迈步向院内走去,他脸上带着傻乎乎的笑,循循善诱的低声叮咛:“给个笑脸,多微笑,体现一下对娥娘的关爱……哦,你刚才你说王荆公变法,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可我怎么听说王荆公变法,是为了裁减冗兵冗员冗费,使得朝廷因此财货富足,怎么你说的,跟我听的不一样?”
  时穿说后半段话的时候,脚步已经迈进了院里,林翔显然对这话题很感兴趣,书生嘛,平常以文会友,全是指点江山谈论这些时局问题,其实主要是告诉别人——如果我执政,该是个什么政策?
  林翔精神振奋,因为解决了后顾之忧,他脸上的表情舒缓了很多,此时他一甩袖子,潇洒的回答:“安石变法使得朝廷财货充足,这一点也不错啊朝廷是财货充足了,但‘财货充足’的只有朝廷——天下财富有定数,钱都到了朝廷那里,平民百姓手里的钱呢,朝廷的财货充足,背后是多少平民百姓毁家破产。
  当初,郑侠上《流民图》描绘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连王安石本人,都不能当面辩解,为此罢相而去,新法就此破产——偏偏现在,无数人背后粉饰当时的情景,指责郑侠污蔑,哈,郑侠那份图,可是王安石本人都低头的,事后篡改事实,有用吗?
  就说王荆公裁减‘三冗’——嘿嘿,王安石当初确实是喊着这个口号上台的,但上台之后,为了稳固地位,他发动了‘熙宁开边’,费了朝廷多少钱财,偶尔胜了西夏一场,但这场胜利给百姓带来什么?之后陕西百姓是否因此减少了军费支出?哈,再说,‘熙宁开边’那场胜利,是因为‘裁减冗兵’而取得胜利的,还是因为扩军备战而胜利的?冗兵,何曾裁减过。“
  时穿点了点头:“王安石绝对裁减过冗兵,我知道——变法之后,军队总数量虽然因王安石的‘裁减’而增加了不少人,百姓承担的军费因这一‘裁减’而上涨了不少,但百姓本该享受的安全保障,现在,让纳税人自带干粮自己承担了,承担不好还要挨罚——东海社兵我曾亲眼见过。就因为王安石裁减‘冗兵’,东海县才没有了水军与国防巡逻。所以,安石确实‘裁减’了,还裁减了不少,国库因此减少了支出,官家很高兴。”
  时穿说着,回身看看,段小飘正在吩咐他的弟子守在门口,自己则小心的迈入了院门,步步紧跟着时穿。
  林翔似乎被这个危险的话题引起了兴趣,他挥了挥衣袖,突然感觉手上缺点什么。就在这时,环娘出现了,她拎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扇子挤过铁匠组成的人墙,嘴里嚷嚷着:“闪开点闪开点,我给哥哥送扇子……”
  好吧,这些扇子多是端午节的积压货,刚才环娘坐在马车上经过街头,消息灵通的摊贩早知道时穿出任大将的消息,赶紧乘着大将本人还没有觉悟过来,先拿陈年积压品讨好一番。
  环娘一边发扇子,一边嚷嚷:“哥哥,你拿上大将官身文诰了吗?你选的是哪三条街道,咱们今天可以去看看吗?环娘等不及了,姐姐看好房子没有,要不,我们先去看看街道,再来接娥娘姐姐?”
  第138章 排除异己
  旁边的铁匠一人被分到一把扇子,时穿接过扇子,轻轻地摇了摇,对环娘说:“我这里恰好跟林舅舅有事,说几句话,你去找娥娘,等会儿我喊你……”
  环娘给人分扇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喊哥哥上街,实际上,她是被铁匠围在外面很不甘心,就想借机冲进人圈去,跟娥娘姐姐讨论一下新居的安排布置——女人嘛,对这些东西格外敏感。现在她得到哥哥的吩咐,环娘马上一闪身,兴冲冲的窜入院里,寻找黄娥一起讨论新屋的优劣。
  有了折扇做道具,林翔的神态更潇洒了,他知道这是一场拷问,好比官场上常见的策问应答,答案好不好,关系到自己能否获得赏识进而获得别人的全力支持——读书人之间,这种相互质询已经是常态了,所谓文会,就是彼此模仿现在的场景,相互问答而已。
  他唰地一声打开扇子,意气风发的继续说:“没错王安石公确实裁减‘冗兵’了——他把不听自己话的将领裁撤了,每裁撤一个不听话的将领,他会提拔三个听话将领上来,以便分权、制衡。
  王安石设三司使,他‘裁减’之前,诸班直禁军有多少将领,等他裁减之后,将领数目是多少?新来的个个是他提拔的,要不然,郑侠一幅图,能吓得官家趁机罢相吗——皇宫左右都全是王安石提拔的看守,还说这是‘裁减’之功,官家吓得夜不能寐啊?
  至于裁减冗员……王荆公变法,增加了很多新法律,为了监督这些法律的实施,又增派了许多官员上下监督,以催缴百姓的青苗钱、保马钱、免役钱……他确实裁减了不少官员,都是些不听他话反对新法的,但他新提拔上来的官员,至少是他裁减的一倍以上,这也叫裁减‘冗员’吗?
  至于说冗费……嘿嘿,至今,朝廷唯一裁减的‘冗费’是修理黄河的费用。自从王安石变法以后,黄河河道至今未加修缮,可是‘整修河道费’能算是冗费吗?自王荆公罢修河道以来,黄河泥沙拥塞,运河南北支流逐渐断流,我听说去年因为运河水浅,运粮的船无法进入京师,以至于汴梁城发生春季大饥荒,物价也一起飞涨——这一涨上去,就再没有掉下来。真亏了王荆公裁减了修理河道的‘冗费’……“
  林翔不会知道,因为六十多年未能修缮河道,黄河不久后会再度改道,夺淮入海,从此南方也饱受黄河水灾的危害,黄河的泥沙堆积,形成了现在的上海……
  时穿摇摇头,把话题又转了回来:“没错,经济是由‘看不见的手’操纵的,但我们的官员,哈哈,总以为自己是星宿下凡,以为自己能代替那双‘看不见的手’,可千百年来,只要官员一说自己关心经济——基本上他们关心什么,什么价格就要上涨。
  好吧,林兄,闲扯完了,该谈正事了,你的政治观点我已经清楚,但你如果以这种态度去参加科考,也难怪屡试不第呐,现在政事堂执政是谁?是王安石的弟子蔡京他在搜刮百姓上青出于蓝胜于蓝,你科考的文章如果都这样写,绝不会讨阅卷老师的喜欢。“
  林翔跺脚,唰的合上扇子:“朝有奸臣啊……”
  时穿哈哈大笑:“朝有奸臣——却是未必,我听说连续几个皇帝都坚持走变法的路,你知道为什么吗?”
  林翔噎了一下,时穿马上接着说:“把老百姓的钱财装在自己兜里,那是所有皇帝的毕生目标。仁宗朝满朝君子,政治清明,朝廷宽松,以至于民间富足,老百姓存下了不少钱。但老百姓手中有钱,君王能放心吗?所以几任皇帝都要把钱‘变’着‘法’装在自己兜里——这就是‘变法’了。
  你瞧,眼前这副富足的景象,不是被称为‘丰亨豫大’吗?全因为老百姓的钱被从口袋里骗出来了,供一人花销。花石纲的搜集、艮岳的修建,西域括田所的夺田……哈哈,林兄,你想做朝廷的官儿,现在当政的又是变法派,你却反对搜刮百姓,这能成吗?“
  时穿这句话,直指历任皇帝才是最大的变法派。这与通常的民间论调有所不同,民间通常认为最高领袖是神,是至高无上的,他不会犯错误的,犯错误的都是下面的人。时穿却说:下面人犯错,都是“遵守命令去犯错”。更进一步指点林翔说:你想当官,就必须学会“遵命犯错”。
  林翔被这番言论震惊的站不稳,他感觉到有点头晕眼花,禁不住张开扇子遮住了刺眼的阳光。
  古代中国是一种政教合一体制,皇帝是最高大祭司,掌管祭器——鼎,并负责与上天沟通,拥有对“天意”的独一无二的解释权,是神在地上的唯一代言人兼形象代表,故此被称为“天之子”,“天子”。
  而天子底下的官员也不是普通人,全下凡的神灵——人考试考得好,那他一定是“文曲星”下凡;擅长作战与军事训练,这本事跟勤学苦练、头悬梁、锥刺股等个人努力全无关,就因为他是“武曲星”下凡;
  文武都不成,审案子审的好,也不是因为他自小苦读法律书籍、精擅逻辑推导等等,就因为他是某个神仙下凡,或者跟某个神仙有亲戚关系,以至于神仙给他塞了点私货,或者替他走后门不喝孟婆汤等等——总之他不是人,所以被称为“青天”。
  平常议论官员还则罢了,但皇帝是人间最大的“神意形象代表”,拥有独一无二的“天意”解释权,这也是能随便议论的吗?
  常理上说,天子对百姓不好,那是不存在滴。一般都是天子被奸臣蒙蔽,只要换个大臣,皇帝照样继续做神灵代言人,继续“伟光正”
  ……但现在,时穿却在说:几任“天子”都擅长重用奸臣,而且专门重用奸臣,图的是百姓口袋里的钱。
  大宋朝虽然不禁言论,但像时穿这样直接说皇帝才是王安石的主使人,林翔有点不服:“当日,王安石罢三司,使得天下权力归于他一人,这摆明了是想架空官家。
  苏辙曾上书说:王安石那番举动,是在一步步走向王莽……所以新法之变,罪不在官家,不过是官家被王安石架空了,被利用……“
  时穿露了露牙齿,无声地冷笑了下:“没错,大宋没有出现王莽,多亏了现在的政治体制。当初,王安石想罢免三司权力,由他一人代表整个朝廷,他这是想做‘无冕皇帝’——王安石上这份奏章的时候,朝堂上曾经反对他的人都被官家清理一空,你若是官家,猛然发现这时朝堂上全是王安石的人,现在,自己最信任的人出手了,他现在想架空的是皇帝本人,你会怎么动手?”
  林翔踉跄几步,没敢回答。时穿咧着嘴,无声地笑着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下手哼,王安石的独生儿子王雱历来受父亲喜爱,也许王安石想做另一个曹操,比如自己先架空整个朝堂力量,再架空皇帝,但却不着急篡权,希望像曹操一样,替儿子打基础,让儿子如曹丕一样,顺理成章摘下熟桃子。
  幸好那时,御史台还有几个听话的人,他不是准备给儿子打下篡位的基础么?那我就把他儿子干掉,让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哈哈,王安石架空了整个朝堂,但他没想到,大宋朝的御史不是个个如倪大姐,只会讴歌呕吐——他们是敢批评的,所以:一个小御史出面,王雱倒了,死了由此,挽救了整个皇宋。
  按照现在的大宋体制:父子同朝为官,儿子受到弹劾,父亲也要暂时回家,等待案件审理结果,王安石哪怕做个样子,也要交出了相权回家待几天——这相权一交出来,官家还能再容他完整拿回去?所以王雱无论生死,官家的目的都达到了。如此一来,王安石即使复起,他的相权也不完整,这就是帝王心术。“
  时穿背着手,只注意远处正在查看房舍的黄娥,根本不在意身旁震惊的林翔以及段小飘,他继续说:“林兄,这就是官场,这就是真相——无论这个真相多么匪夷所思,但它目前才是最合理的答案。
  什么变法?什么新党旧党?都一路货色——党的事业,要钱而已。王安石罢相,不是因为他主导的新法出了问题,是因为他威胁到了皇权,所以王安石罢相之后,‘新法’还在继续,因为皇帝还需要有人跳出来,帮他把百姓的钱从口袋里骗出来。
  而旧党出生士绅阶层,多是耕读传家,家中佃户最多,甚至自己兄弟姐妹也是佃户、百姓,所以他们无法完成皇帝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虽然废了王安石,但依然要用新党,要挑起党政,才能让人争先恐后去压榨百姓,这就是帝王术。
  所以这世界没有新党旧党,没有什么党政,都是向第一人讨好献媚而已,吕惠卿是新党,是王安石弟子,蔡京也是,但为什么出卖王安石,背弃王安石主张的,都是他的得力干将,亲信弟子?无他,他们最接近真相的源头,所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已。“
  林翔听的目眩神迷,段小飘虽然是个铁匠,但大宋是一个普及教育的时代,所以段小飘也识字,也知道一点实事,能听得懂时穿的话……当然,他也在心惊肉跳。
  第139章 天杀的……上房
  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
  海州城著名的傻子时穿哼了一声,继续说:“林兄刚才谈到王安石变法的本质,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你的观点离真相还有点距离,太书生气了——当然,如果你不是娥娘亲戚,我大约不会跟你继续说下去了。
  像林兄这种才思,如果能再开窍一点,将来步步高升不成问题,如今看在亲戚的份上,我索性点醒你一把:自古以来,所有官员都一样,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王安石不过是普通官员而已,他做的一点不多,一点也不少。
  王安石之所以成名,不过是当今官家恰好选中了他来利用,如果官家利用的是另外的人——这样的人想必也不难找。但王安石……官家之后又选了吕惠卿、蔡京,等等,而王安石之所以在这些‘工具’里名气最大,恰恰因为他最没有道德底线。
  啊,据说王安石很廉洁,可官员廉洁应该是最基础要求吧,就人要求狗不吃屎一样——谁家会拿自家狗不吃屎来炫耀?所以,我说的王安石无道德底线,是他从不怜悯平民百姓,从不遵守自己的政治承诺……嘿嘿,三不畏嘛,天变不可畏,祖宗之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