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136部分

铁器时代-第136部分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是死在家族的祠堂里的,因为她败坏门风,和父亲私定终身,所以被李家的老太爷和几个哥哥活活打死,可怜那时候她已经身怀六甲,在重殴之下诞下我不久便失血死了,而我生下来的时候毫无气息,被他们认为是死胎,便同母亲一起用草席卷了扔到荒郊野外,幸而被赶来收尸的老家人救起,才有了今天的我。”
  胡懿敏诉说这个真实的故事的时候语气平淡,波澜不惊,但是却让那位听众震惊万分,原来胡大小姐还有这么一段凄惨的往事,一时间刘子光手中的葡萄酒都忘了喝。
  “父亲只是徽州一个穷书生,当然不会是姥爷和舅舅们心中合适的东床快婿,何况母亲是定好了要嫁到宫里去的,所以他们才会这么下狠手,这里面也有我的姨母,也就是如今住在冷宫中的那位太后李娜的一份干系,如果不是她告密,可能母亲和父亲早就远走高飞了。”
  这简直像小说一样精彩了,刘子光听的入港,胡懿敏停下来饮酒的空当 ,他急忙催促道:“后来呢?”
  “后来……后来父亲带着我辗转流落,穿百家衣,吃千家饭,终于将我养大,父亲满腹才学,可是由于姥爷的关系无法参加科考,只好投身商海,隐姓埋名,靠着一文铜钱的本钱发展成了徽州赫赫有名的大商号日升昌。”
  “再后来,我那心硬如铁的姥爷终于归西了,父亲觉得生意做得很大了,也有点说话的资本了,便带着我上门讨要说法,却被两个舅舅乱棍打出,那时候商人再有钱也无法和官员抗衡的…我们只有把仇恨藏在心里。”
  “随后发生了十年前的夺宫之变,我那皇后姨母到底继承了姥爷心狠手辣的血统,联合九千岁斗败了东宫太子,掌握了朝政,不知道她通过什么路子,居然找到了父亲,要借一大笔银子当军饷,那时候的朝廷不比现在,国库里根本没有几两银子的,父亲经过深思熟虑竟然答应了她,发动徽商筹措了一笔巨款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从此后徽商的地位也被朝廷认可了,父亲的日升昌也办起了票号钱庄的业务,有当朝太后的支持,当然风生水起,日进斗金。我想,也许是姨母在用这种方法来弥补她心中对母亲的愧疚吧。”
  “姨母把我招进宫中,百般怜爱,说我长的象她死去的妹妹,可是这些都不能化解我心中的仇恨,于是我秘密加入了一个叫东林的组织,其实他们是些什么人我并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他们是把推翻后党作为宗旨就足够了,这几年日升昌提供了不下百万两银子给东林,我也坐上了所谓右护法的位子,多亏母亲大人在天之灵保佑,也靠众位同仁努力,终于推翻了后党和阉党,我那两个可恨的舅舅也都死在了奉天殿,他们的妻女被送进了教坊司。”
  “你的仇已经报了,可是香君这孩子是无辜的啊。”刘子光道。这段故事他已经听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把李香君弄到教坊司里,又为什么要救出来送入自己府中呢?这两个疑问还没有得到解答。
  “香君从小娇生惯养,让她受些磨难也好,至于为什么要送到你镇武伯府上,那更简单,因为我表妹喜欢你。”胡懿敏说完这句话,一仰脖把杯中残酒饮干了。
  刘子光吓了一跳,没想到李香君居然喜欢自己,看来今天来救她还真来对了。不过胡懿敏为什么要做这件好事,她既不是红娘也不是雷锋,今天作出如此举动,肯定有其他目的。
  “胡大掌柜此举不光是为了成人之美吧?有什么话不放直说,如果能帮上忙得决不含煳。”刘子光开门见山的说道。
  “合作,我要的是合作,镇武伯是铁厂出身,我们日升昌是徽商出身,虽然咱们现在在朝廷里都有一定位置,但是根基不稳,随时都有出局的危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帮正途科班出身的官僚是容不下你我这样的人的。正所谓树大招风,这个浅显的镇武伯你不会不明白吧。”
  这么一说刘子光倒真有些担心起来,明朝皇帝通常都有杀功臣的嗜好,现在自己手握禁宫兵权,又控制了五城兵马司,万一有人在皇帝那里偷偷说点什么可就惨了,他倒不怕和朝廷翻脸,但是兄弟们现在都结婚安家了,再起刀兵反出京城很不现实。
  “好吧,说说你的合作条款。”刘子光略一思考便答应了胡懿敏的提议。
  一番商量过后,刘子光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府邸,刚进院子,两个手下便过来禀告:“大人,我们按您的吩咐,把徐老太送到衣食无忧的地方去了。”
  刘子光点点头:“不错,让这老东西在大狱里面过完残年吧。”
  两个手下面面相觑,然后齐道:“大人,您说的衣食无忧的地方是大狱啊,我们…我们把徐老太直接送回老家去了。”
  第六十二章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杀了?”刘子光问。
  “我们把老不死的从府衙提出来以后,拎到没人的巷口里一刀就送她归西了。”手下忐忑不安的回答,大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是喜是怒,“杀了就杀了吧,尸体要处理好,白天闹得这么大,晚上就让人杀了,不怀疑到我头上才怪。”刘子光眉头微皱,这些手下丘八出身的侍卫办事总是粗手大脚,管杀不管埋。等明天徐老太的尸体一被发现,又是个麻烦事。
  “大人说的是,我们这就去把尸体丢到江里去。”两个手下匆忙出去了。
  今天这件事让刘子光有些感触,一个御史就敢不买南厂提督的帐,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于朝廷和百姓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毕竟一个靠特务机构维持统治的国家是没前途的,以前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些司法机构被厂卫压制的太厉害,简直就是形容虚设,现在老东厂垮台,锦衣卫的实力也受到极大削弱,新东厂和南厂的根基还很薄弱。被压制很久的三法司出现强劲反弹,争夺权力真空也是必然现象。
  但是对于自己显然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南厂如果在这场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拿不到好牌,就意味着以后很难抬头了,自己做事也要受到御史的监管。如果说三法司能够做到真正的司法独立、公正也就罢了,可是如今的政治制度并不能保证这一点,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上,还是应该主动出击为好,刀柄放在任何人的手里都不如放在自己手里放心。
  南厂的建设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红衫团出身的番子当突击队员很对路子,但是作谍报人员就逊色多了,相比之下还不如孙纲手下那帮混黑道的汉子。对于以后的发展方向,刘子光觉得还是扬长避短,发挥科技力量搞情报工作比较好。
  中秋节上,挂在乾清宫上的那串霓虹灯大出风头,不但光彩夺目,而且价格低廉,而且还有皇上给亲自打的广告,官员们都不是傻子,这样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当然都要趋之若鹜的购买,他们打听到霓虹灯出自工部尚书之手,便纷纷托人前去索要,宋应星来者不拒,把需要霓虹灯的官员名单作了统计,生产计划报给了刘子光。
  本来刘子光的意思是免费送一批电灯给这些达官贵人,让他们起到一个广告效应,随后成立电灯行,在京城内建设发电厂,开展照明业务,以后慢慢把这个业务开展到全国去,以此作为自己捞钱的渠道。
  电灯行名义上的东家是宋应星,主要技术人员都是利国铁厂带过来的人,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搞点小手脚实在是太简单了,电灯线拉到哪里,南厂的窃听器就装到哪里,反正这玩意就算当着主人的面安装也不会引起怀疑,毕竟科技含量太高了,等到京城的高官家里都装上了电灯,那他们的秘密在刘子光面前就无所遁形了。
  想到这里,刘子光不禁得意地笑了,科技不但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第一战斗力,第一情报员呢。
  “老爷,新来的姑娘已经安排到厢房了,您要不要过去歇息?”新找的管家刘安小心翼翼的过来询问,顺便把刘子光书桌上的茶水换了一盏新的。
  差点忘了,还有个李香君呢,这个小丫头弄来还真是个麻烦,一来香君还是教坊司的身份,二来自己还没结婚,趁着彭静蓉不在,搞三搞四的不大好。
  “我就不过去了,安排两个丫环好好照顾李小姐。”刘子光吩咐道,天色已经很晚了,他打个哈欠,回房歇息去了。
  回到卧房,解下腋下的火枪皮带,把火枪塞到枕头底下,刘子光开始慢慢的脱衣服,其实按照他的生活水平足以配备几个暖床的小妾大丫环了,可是他依然保持着独居的习惯。
  “喵”衣柜上面露出一个小脑袋,睡眼惺忪的刘小猫已经在这上面安了家,如今的小猫越来越偎人了,总喜欢跑到刘子光房里来睡觉,怎么赶都不走,最后刘子光也只得默许了这种举动,幸亏刘小猫也不是整晚待在这里,睡一会儿就溜出去盗窃去了,所以暂时未被好事的彭静薇发现。
  “小猫上床来睡。”刘子光拍拍床说,刘小猫却一甩头根本不理睬,显然低矮的床铺对她来说远没有高高的大衣柜上面来的舒服。
  把刘小猫收房是迟早的事,刘子光也不急于一时,既然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都允许,不弄个三妻四妾的怎么对得起自己,说道娶妻,倒是真的要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刘子光不傻,自然知道长公主对自己的感情,可是听说驸马不能参与朝政、掌握兵权,还有彭静蓉的位子往哪里放?难道让人家做妾?这些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次日一早,刘子光照例去南厂衙门坐堂,他身兼两职,只能一天皇宫一天南厂的轮换着上班。
  各种公文整齐的放在案头,已经分门别类的区分开来,有其他衙门的正常来往文件,有番子们的搜集整理的每日最新情报,还有潜伏在各地的密探?⒗吹睦āW悴怀龌В竺鞒尉戮们榭鼍湍芤荒苛巳弧?
  台湾郑家的使者还滞留在京城,他们的和谈条件在内阁商讨了无数次还是没有定论,就是一个字“拖”。
  北方的满清发生巨变,年轻的顺治皇帝经受不住内忧外患的打击,旧病复发,丢下一个八岁的孩子撒手人寰了,小皇子名为爱新觉罗·玄烨,在皇祖母孝庄和顾命大臣鳌拜的拥立下登上大宝,改元为康熙,对内大赦天下,免除山西灾区的赋税,对外以和谈为主,据报已经派出了庞大的使团赶往南京。
  鞑子还想使缓兵之计。刘子光暗想,山东现在还是阮大铖在当巡抚,山东众军将显然对这样桓鋈跏频奈墓俑邮视Γ禄焕匆桓銮坑驳男卵哺Ф鸷α俗约旱睦妫栽缁酪簿兔挥刑嵋榘彰馊畲箢瘢值趁τ谄渌》莸那吠蛐鳎苍菔泵挥芯苷庖惶印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已经疏浚得差不多了,铁路也在建设之中,秋高气爽正是打仗的好季节,只要户部的银子能跟上,北伐随时可以进行。
  说道户部的银子真是令人头疼,现在的朝廷是驴粪蛋子外面光,南方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可是朝廷却没多少银子,看来银子都落到那些掌握了经济命脉的豪门大族口袋里了,贪官们当然也从中分到了满满的一杯羹。这点刘子光很清楚,不说别人,就说利国铁厂,去年卖给京城的一百套蒸汽连弩系统,连同安装费一共是一百万两银子,这笔钱还是自己掏要来的呢,这里面的生产成本只有不到十万两,看起来利润极高,可是光前期投入的打点费用就有三十万两,还有许诺事成之后给经手人的二十万两银子,即使这样,这笔生意还是有的赚,所以说,朝廷的钱是被资本家和贪官们瓜分了。
  利国铁厂这还算是不过分的正经生意,真正暴利的还要数海州、扬州的盐商,海州黄家就是典型的例子,靠着九千岁的关系大捞特劳,这回锦衣卫去海州抄家,听说收获不小,以至于具体数字到现在都没有报上来。
  这回锦衣卫可算逮着了,刘子光遗憾的摇摇头,查抄黄家的任务没捞到时有些可惜,可是人家锦衣卫也要吃饭啊,有财大家发,这一点他还是很明白的,所以在皇上派差的时候并没有和齐振铭争。
  要想充实国库,还需从吏治入手,整顿了官僚队伍,减轻了交易成本,使那些原本流入贪官口袋的银子回到朝廷手里,朝廷有了钱,就能收复失地,就能打下更多的领土,为大明的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使百姓更富,朝廷更强。
  刘子光以前没想到过这些高深的东西,可是现在位置高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摆到了他面前,不考虑也得考虑。
  “从吏治入手,强国强军,但愿我的想法是对的。”刘子光不过是一届财会大专生,对于政治经济没有太深的涉猎,只能凭借学过的政治课本上的知识来思考问题,不过他毕竟是来自于一个更加先进的社会,几百年的知识沉淀还是很有作用的。看问题的思路也比同时代的人更加科学一些。
  整顿吏治,先从盐、铁、织造入手,这三样产业利润最高、对税收影响最大,换句话说是,就是明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GDP里占的份额极大,盐商的豪富和盐运业的暴利全民尽知,一个巡盐御史一年就能捞百万银子,盐商们富可敌国,一掷千金,简直就是国家的大蛀虫。
  铁,包含了利国铁厂这样的煤铁一体行业、各地矿山的采掘业,还有像戚墅堰机器厂、武昌船厂这样的制造业、运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类,这类行业是社会进步的支柱,同时也是对朝廷损害最轻的,他们不像盐商那样靠垄断吃饭,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来获得财富,对于打击贪官,减少交易环节上多如牛毛的打点、贿赂,想必他们会支持。
  还有就是江南的织造业,江南的支柱产业就是丝织业,织造局不仅管理官办的丝织厂,还监督民间的丝织业,收取他们的税金,苏杭一带的织造业及其发达,蒸汽驱动的先进织机多达万张,绸缎通过海运到达外国,赚取的差价高达数倍,也是个油水足足的暴利行业。
  江南织造涉及的层面相对简单,可以先从他们入手,想到这里,刘子光拿起硬笔,在卷宗里江南织造总管曹寅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