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161部分

铁器时代-第161部分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一个不入流的吏目,每年的俸禄不过百两纹银,再加上十亩棉田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两百两纹银,而你去年新盖的江景宅子里,据说一根南洋进口的房梁木料都要一千两银子呢,整座宅子造价超过五万两银子,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这笔银子?”钦差大人的话音虽然轻柔,但是字字都像尖刀一样扎在张四喜的心窝上,斗大的汗水从他额头上冒出,还没来得及申辩,钦差大人的第二个问题又抛出来了。
  “你家里的人口好像也不止十五口吧,听说你光小妾就娶了八房,儿子女儿生了九个,这些人丁加起来就有十七个了,你可别告诉我你的爹娘不算人。”
  张四喜的后背都湿了,没想到钦差大人连他这个小吏的底细都摸得这么清楚,可见人家是有备而来,再怎么解释也是于事无补了,他将求助的眼神望向旁边低头喝茶的总督大人。
  总督大人依旧吹拂着茶杯上的热气,根本不理睬张四喜的求助,其实此刻程良珏的内心也是一片翻腾,南厂果然名不虚传,在这些特务面前,寻常人等就是透明的存在。眼下人家把张四喜作为突破口,如果能证明张四喜贪污,那么他们就有理由查问市舶司所有的官员,把他们的底细都翻出来,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哪个市舶司官员身上不能揪出几条线索,引到上海道的各级官员身上,这么查下去,早晚把全上海的官员都牵连进去。
  程良珏没说话,他的脑子在飞快的运转着,思考着对策。旁边一位市舶司的副提举到站出来帮张四喜说话了:“启秉钦差大人,张四喜有个弟弟叫张五喜,是做出口棉布生意的小老板,此人收入颇丰,接济一下当哥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张五喜,自从张四喜进了市舶司才开始做出口棉布生意,短短四五年时间就家财巨万,而和他同期开始做棉布出口的商人里,能做到家财万两就算不错的了,接济哥哥,哼,我看是哥哥利用职权接济弟弟才是。”刘子光早已拿到了张四喜贪赃的证据还有其家庭的具体情况,那副提举提到张五喜,分明是往刀刃上撞。
  副提举也意识到自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敢再说话,唯唯诺诺的想退到后面,刘子光却不想放过他,眯眼看了此人一眼道:“阁下就是市舶司副提举胡明大人吧,久闻胡大人是个马痴,别人都用轿子代步,你偏偏喜欢骑马,市舶司衙门马厩里那匹大食神骏就是你的座驾吧?我看那匹马恐怕没有一万银子买不来哦,你可别说也有个家财万贯的弟弟帮你买的。”
  “这……”副提举头上也冒出了和张四喜同样的冷汗,对钦差大人的发问无言以对。
  刘子光很满意这种效果,转向程良珏道:“程大人,本官看这市舶司的问题颇多,寻常小吏居然能有如此巨额的财富,光靠他们的俸禄不吃不喝攒一百年也没那么多啊,皇上命我巡检江南,查的就是此等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之徒,我以为市舶司的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审查,只要查处贪污受贿,决不姑息,程大人以为如何?”
  “全凭钦差大人做主。”程良珏面色冰冷的说。
  市舶司和江南织造不同,江南织造虽然腐败,但总有几个干净的人,下层工人也都未参与其中,所以只要组织得当,是不影响生产的,可是市舶司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每一个官员,每一个差役都参与其中,不肯同流合污的人早被清洗出去了,所以审查起来遇到的阻力相当之大。
  首先是市舶司官员的集体抵制,虽然这是个五品衙门,但是人员比一般府衙还要多,光凭刘子光带来的一百多个侍卫和三四个户部的账房,无论如何都开展不起工作,要找的卷宗找不到,想查的人抓不到,上海道按察司的官员也极力的不配合,更严重的是,审查工作遭到了广大进出口商人的强烈抗议。
  这种抗议可不是程良珏组织的,而是商人们自发组织的,市舶司被查,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影响到了他们的生计就变成了坏事,外面的货物进不来,里面的货物出不去,车站码头积攒了大量的货物,数千苦力也没有了工作,原本虽然受到市舶司的盘削,但是总算有一套规则在运行,大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是钦差大人这样一查,大家连活路都给断了,众人无奈,只好涌到馆驿外面闹事,想钦差大人施加压力。
  总督府派来的兵丁们出工不出力,任由商人们冲击着大门,索性这些人只是和平请愿,他们不求别的,只求尽快恢复市舶司的运作,让他们的货物资金尽快周转起来,对于这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刘子光也有些着慌,不过很快他就有了对策,这还是胡懿敏给出的主意。
  商人们的代表被请进了馆驿,和钦差大人面谈了半个时辰以后才走出来。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商人,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面色潮红,好像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走出大门就高声喊道:“伙计们,钦差大有令,市舶司懿案未果之前,所有税目都免收,不用公凭就可以上下货了!”
  商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确认以后才欢声雷动起来,大伙一起面向馆驿跪倒,念叨着钦差大人的大恩大德久久不肯散去。
  第二十五章 别不把钦差当干部
  刘子光以近乎于壮士断腕的决断将这场骚乱迅速平息掉,代价就是损失掉一段时间的关税,这些关税虽然数额巨大,但总归是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反正刘子光身后有胡懿敏和日升昌强大财力的支持,而市舶司的关税是作为户部向日升昌北伐大借款的抵押,就算闹到朝廷也不用怕,唯一担心的是上海道御史对刘子光的弹劾。
  自从上回镇武伯当堂暴打御史之后,大明朝每一个御史都把弹劾刘子光作为自己天赋的使命,这回闹出钦差私自免收关税的猛料之后,上海道的御史们像嗅到血腥的饿狼,顿时兴奋起来,雪片般的奏本飞向京城,大力弹劾刘子光无故殴打提举,造成市舶司瘫痪,还滥用权力,私自免收关税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这种招数对于刘子光没有任何作用,皇上是他的哥们,司礼监兼东厂的头目魏忠贤和内阁首揆钱谦益都是他并肩作战过的战友,不会在这时候和他为难,既然无所顾忌,刘子光也就放开了手脚,下令将所有不配合的市舶司官员关押起来,大刑伺候。
  市舶司衙门内,几个穿蓝袍的市舶官员横眉冷目坐在桌案前,对户部那几个账房先生爱搭不理的,浩如烟海的卷宗账本锁在柜子里不往外拿,居然推说钥匙丢了,刚开始账房们还和和气气的和他们讲道理,后来干脆找来侍卫直接砸锁,成千上万的账本千头万绪,没有市舶司相关人员的指引,外人根本摸不到线索,尽管几个老帐房都是经验丰富,但是面对这种账本也没招,根本无从下手。
  事情报到钦差大人那里后,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凡是阻挠或拒绝对调查提供便利者,一概以贪污同案犯处理。”这一手太狠辣了,充分体现出了封建社会办钦案的特色,那就是不讲道理,不讲证据,老子说的话就是王法,说你贪污你就是贪污,不是也是!
  但是这一招的实行需要当地衙门的配合,光凭刘子光的一百来号人还要保护钦差,还要查案,根本忙不过来,暗地里调到上海的南厂力量也不适合在这个时候露面,但是上海道衙门给刘子光捣乱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帮忙。
  刘子光写了几封手令给上海境内的卫所和水师,要求他们派兵协助自己,手令如同泥牛入海,人家根本不买他的帐,没有五军都督府和内阁联合签发的调令,军队不可能随意调动,你有皇上密旨?对不起,只有皇上的中旨,没有内阁的签字,军队一样可以不买账;你是钦差,对不起,你管的是巡检织造署市舶司这些衙门,我们军队没必要掺乎。
  “难道上海的军队都姓程了?”刘子光勃然大怒,带了人请见程良珏,可是总督衙门说程总督去舟山了,让钦差过几日再来。
  你以为打发要饭的呢,刘子光当场赏了那个门房一个大嘴巴,气哼哼的扭头走了,这上海道的人也太不拿钦差当干部了,你们不把我当回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你们上海道的兵我调不动,苏州府的兵总能调动吧,一封信随着最近一班火车送到了苏州千户所,急于立功的李千户早就盼着为镇武伯效力了,收到命令后立即率领一千人马赶赴上海,只携带了随身兵器,帐篷被褥什么的都没带。
  李鹏的一千人马来的速度之快超乎刘子光的想象,也出乎了上海道所有官员们的意料,当第一个苏州千户所的官兵踏出火车车厢的时候,车站只有零散的几个巡城净街司的差役在巡逻。
  俗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性格柔和的苏州男人们都去赚钱了,才不屑吃粮当兵呢,昔日洪武皇帝开创的军户制度早已废止,苏州千户所的士兵大部分不是本地人,也不是世袭军户,而是中原逃难的农民,而且是那种性格凶悍粗俗的农民,丘八们大咧咧的站在上海站的月台上,看到光洁干净的地面,总觉得缺点什么点缀,于是一口浓痰“呸”的一声喷了上去。
  “侬,乡户拧,随地吐痰,罚款一两银子!”一个巡城虎听到吐痰的声音,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抽出棍子大喊起来。上海站的规矩大,脚底板掉泥都要罚款,何况是随地吐痰呢,很多到上海淘金来的外乡人就吃了这个大亏,一下火车就被罚光了盘缠,这也是巡城虎们的一条生财之路,一月下来,银子捞的可不少,不比外面那些掀摊子的兄弟差。
  苏州来的士兵们都没披甲,只是穿着靛蓝色色平纹棉布的战袍,头顶红缨毡帽,藤牌和竹棍丢在车上还没往下拿,看起来和来上海打工的苦力差不多,听到有人拿着棍子对自己唿喝,当兵的只是斜眼瞅了一下,没理会,直接转身冲着火车道撒起尿来。
  巡城虎大怒,木棍迎头就砸了过去,当兵的听见风声顺势一躲,棍子砸在肩膀上,倒没有多大伤,就是一泡尿都洒在裤子上了,可巧这人是个小旗,手底下也有十号大头兵,当时就急了,一边扭着巡城虎暴打,一边高喊兄弟们抄家伙。
  几个巡城虎看见兄弟挨打,赶忙挥舞棍棒过来支援,其中一人还把两只手指塞进嘴里,打了一个尖利的唿哨来召唤附近的同伴,二十多个车站巡城虎听到唿哨迅速集结了过来,深绿色战袍的巡城虎和靛蓝色战袍的士兵涌到一起,最前面的人互相推推搡搡,都是一副盛气凌人的嘴脸,巡城净街司直属于总督衙门,虽然这些人没有朝廷的编制,但是穿着官服,胸前绣着补子,加上长期欺压平头百姓得来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天是老大,他们恨不得当老二,苏州千户所的这些丘八也不是好鸟,经常镇压工人出身的一帮暴徒能是什么良善之辈。
  针尖对麦芒,两拨人就算铆上了,巡城虎们已经发现对方不是什么苦力,而是成建制的军队,人数比他们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现在他们二十多条巡城虎已经淹没在店蓝色的海洋中,但是职业荣誉感让他们挺直了腰杆,就是不服软。
  “册那,侬是哪里的队伍,敢到阿拉上海撒野,叫你们营官过来见阿拉。”巡城虎们的头目本身就是个地痞,原来专门吃火车站一带的保护费什么的,自以为见多识广,胆子比熊胆还大,再加上胸前有个猛犬的补子,更加不把这些不入流的大兵放在眼里。
  “操你妈的,就凭你还想见我们营官,打了人就得赔银子,老子是朝廷官军,哪能受你们得欺负,这伤没有一百两银子赔偿,你们别想走。”小旗揉着酸麻的肩膀,根本没买巡城虎的帐。
  巡城虎的头目特意挺了挺胸膛,将胸前的猛犬彻底的展现出来,傲然道:“老子可是文官,你们看清楚了,武人殴打文官是什么罪名还用老子教你们吗?”
  “什么狗屁文官,老子看你就是条狗,不赔银子还敢疵毛,弟兄们给我打!”小旗是兵痞出身,奉行打了再说的道理,看到对方一副牛比轰轰的嘴脸就心里来气,拿过手下递过来的竹棍就打将过去。
  苏州卫的战斗素养都是在镇压手无寸铁的江南织造的工人们时锻炼出来的,在苏州的时候可能还算是战斗力强劲,可是和上海的巡城虎比起来就逊色多了,毕竟人家有着多年对付武装小贩的战斗经验,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都非常强大。二十多个巡城虎居然硬生生从上百名士兵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想车站外退去。
  第二列火车进站,更多的苏州卫士兵抵达上海,千户李鹏也在几个百户的簇拥下神气活现的从软座包厢上下来,下来之后便发现先期抵达的部下们有不少头破血流的,还有几个哼哼唧唧躺在地上呻吟,看起来伤得不清。
  “谁把你们打成这样?”李千户大怒道,立刻有人将刚才发生的情况添油加醋向他描述了一遍,说上海的巡城小吏看不起咱们苏州千户所的兵大哥。
  上海的小吏,那不就是和我大哥镇武伯不对付的那帮家伙么?李鹏的脑子转的很快,顿时明白这又是一个自己露脸的机会,当即大吼一声:“居然敢欺负我的人,苏州千户所的弟兄们,是爷们的就跟我上!”说罢拔出腰刀就要带头往车站外面冲。
  背后一个年龄稍大的百户一把拉住他劝道:“千户大人,咱们初来乍到就和上海道的人发生冲突,恐怕要给钦差大人惹麻烦的。”
  李鹏嘿嘿一笑:“钦差大人调咱们来就是制造麻烦的,怕什么,更何况现在士气可用,他们不惹事我还想找碴呢。”
  被调动起情绪的苏州卫士兵举着藤牌和竹棍一窝蜂的冲出火车站,正遇到 闻讯赶来的巡城净街司大队援兵,两方见面话也不说就战到一处,好在用的都是木棍竹棒这样的软杀伤武器,这场街头大混战的烈度并不高。
  前来增援的巡城虎们足有三百多人,战斗力强悍的他们对阵一千名士兵居然丝毫不落下风,还将对方的主将―――李千户打伤了。
  城管一出,谁与争锋,瞧见没,正规军在他们跟前都是渣
  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