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铁器时代 >

第450部分

铁器时代-第450部分

小说: 铁器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大惊,这可和情报说得大有不同,几万精锐骑兵,拿的武器和明军一样,这仗还怎么打?魏忠贤也发现了情况不对,此时来不及检讨情报失误,只能赶紧组织皇帝后撤,远离危险境地。
  此时明军各部将官也都看见了他们今天要狩猎的对象,一个个眼神呆滞,嘴唇焦干,这到底是谁猎谁啊,五万明军步兵,对不知道几万鞑子骑兵,况且还是背靠大江,这形势实在堪忧啊。
  可是皇帝的大驾没有动,大家还是不敢动,眼瞅着鞑子骑兵一步步紧逼过来,虽然还没进入有效射程,有那过分紧张的士兵已经开始射击,一个铳响,引发了全线射击,即便有些明白事理的基层军官大唿停火也无济于事。
  虽然不在射程之内,但仍然有些流弹击中了鞑子骑兵,但那股黑色的铁流却丝毫不为所动,人员倒下之后的空缺迅速被填上,部队的行进速度丝毫没有变化,依然是小步慢跑,几万铁蹄击打在大地上的声音着实恐怖,如同一堵墙一般排山倒海压过来。
  朱由校早就吓得面色苍白,缩回有铁板防护的御车中去,魏忠贤慌忙喝令后撤,代表皇帝的明黄色龙旗一动,军心更加涣散,无数士兵蠢蠢欲动准备逃跑。
  此时蒙古人的步伐开始加快,从慢跑变成了疾驰,急促的马蹄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就如同催命鼓一般,明军疯狂射击,各营的火炮也开始施放,可是他们所带的弹药太少,除了铳膛里的几颗子弹之外,竟再无一发。
  蒙古人也开始射击,一轮齐射就撂倒了一大排明军,四下一片鬼哭狼嚎,蒙古人动作娴熟的射完了子弹,把火铳插回马鞍,反手抽出腰刀,顿时一片刀光雪亮,堪与日月争辉,明军再无斗志,顿时溃散。
  朱由校在御林军的保护下弃了车辆,仓皇登船,好不容易躲进船舱,茫然回顾,北岸一片悲惨景象,蒙古人如虎入羊群,在明军步兵中居高临下大开杀戒,惨唿声不绝于耳,朱由校不忍再看,转头道:“快开船。”
  可是船却开不动了,无数败兵扒住了船舷希望能逃出生天,魏忠贤赶忙令御林军砍手,一阵刀子剁在肢体上的声音,哀号刺耳,渗的人心里发毛,所幸的是船终于开动了,魏忠贤手里拎着宝剑,一脸鲜血进来,哭丧着脸说:“陛下,败了。”
  第六十八章 求和
  朱由校是逃回来了,北岸的五万大军却全军尽墨,因为魏忠贤在逃跑的时候忽然想起还要靠长江水师防备敌人渡江,所以急令水师后撤,不得搭载陆军渡江,长江北岸地势平坦,正适合骑兵冲杀,可怜五万大军全成了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战船上的水手们和南岸的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长期以来刘子光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把各路蛮夷杀得血流成河俯首称臣,在人们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固有思维,那就是明军天下无敌,任何蛮夷都是土鸡瓦狗,可今天北岸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人们心中的美梦,原来大明军队也会败,也会被人家当成猪狗一般宰杀。
  五万大军啊,即便充斥着昏庸之辈,总有些热血汉子在里面,面对蒙古人的铁蹄,他们奋起抵抗,用刺刀和敌人的火铳马刀做殊死搏斗,没了子弹的火铳远不如长矛好使,明军又不像红衫军那样组织有力,十几个人二十个人的小团体困兽犹斗,只是能暂缓灭亡而已。
  蒙古骑兵来去如风,骑手根本不用操控缰绳,两腿就能掌握马匹动作,他们一手火铳一手马刀,利用速度优势居高临下屠杀着明军,马刀平伸,连砍都不用砍,利用战马的速度和刀的锋利就能斩下人头来,骑兵们五六百人组成一个个小集团,来往冲突,所到之处一片尸横遍野,有那被吓呆了举手投降的明军也被一刀斩了,腔子里的血喷出老高,尸体还不倒地,情形极其凄惨恐怖。
  很多明军被赶下水去,蒙古人赶到江边用火铳攒射,尸体飘满了江面,鲜血染红了大江,战船上的将士再也忍不住了,纷纷要求靠岸援救友军,但是已经靠上南岸的魏忠贤又用旗语下了严令,不得片板靠上北岸,违者斩首。
  水师中尚且有些有胆气的汉子,破着违令的罪名毅然靠近北岸,一边用炮火杀伤敌军,一边救助落水的陆军,可是蒙古人竟然迅速组织反击,用缴获的大炮向战船轰击,魏忠贤见状又下命令,全体水师不得向北岸发炮,一律停靠南岸,违者全家抄斩。
  不得已,水师只能返回南岸,北岸硝烟袅袅,落日的血红光辉照在大地上,无数乌鸦在空中盘旋,隔着一条大江都能听到伤者的哭嚎,浓烈的血腥,这五万京营将士的家眷多在京城周边,很多妇女儿童今天特地来看、丈夫、爹爹痛打鞑子呢,结果却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心灵上的创伤极其深刻,一时间南京城哭声萦绕不绝于耳。
  乾清宫,朱由校歪坐在龙椅上,脸上一抹病态的醉红,今天他是真受惊了,在船上的时候,一发流弹在距离他脑袋三寸的船板上钻了个洞,差点就要了小命,再加上五万大军转瞬就覆灭,更让他恐惧,回宫以后就赶紧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
  “陛下请放宽心,南京城高墙厚,各种城防武器完备,尚且有六万大军,再加上两厂一卫应天府的人手,肯定能守得住,鞑子没有船只不能渡江,咱们趁机召集江南诸军拱卫京城,湖广、山东、河南、河北的军队勤王救驾,鞑子能奈我何?”这是内阁首揆侯恂在说话,侯老大人两朝元老,也曾经历过数次战火,这个提案中规中矩,确实是拒敌的良策。
  但是魏忠贤却吓破了胆,他立即提出反对意见:“侯大人今日不曾在北岸目睹鞑子的厉害,他们有炮有铳,武力不在我军之下,数万人马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南京城下,天知道他们不会连夜渡江,到时候京城危矣,陛下危矣,大明社稷就不保了。咱家建议立刻迁都上海,放弃京城。”
  虽然侯恂是魏忠贤提拔起来的,此时也不免感到这个提议匪夷所思,简直是脑残到了极点,他忍不住反驳道:“魏公公所言极是,但是轻易放弃京城未免给百姓带来恐慌,南京虎踞龙盘,城池高大,粮草充裕……”
  “够了!”话没说完就被朱由校粗暴的打断了。
  “五万大军,说败就败了,就算是五万头猪,也要捉上两天吧,朕失望透了!朕信不过他们!赶紧调袁承志来勤王,袁承志没到之前,朕不会留在京城,迁都不至于,朕先巡行江南去。”
  说是巡行江南,其实和迁都也差不多了,大敌当前,皇帝不和军民同甘共苦,反而跑到江南去避难,这在军心上将会造成多大的打击可想而知,侯恂还算有点良知,立刻跪倒苦谏:“皇上万万不可啊,您一走军心就垮了,更没法抵御鞑子了。”
  朱由校怒道:“刚才你不说南京城池高大防御完备么,怎么朕一走就变成纸煳的了?简直一派胡言,朕意已决,明天就动身,小魏子,今夜你去城墙上帮朕守着,朕不放心他们。”
  当夜,紫禁城中一片繁忙,太监宫女侍卫们忙着准备出行用的物品,皇上的御驾自不必说,还有大量的工具、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朱由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他的这些玩具,不过这次出行除了必要的随行侍从以外,闲杂人等一律不带,冷宫中的皇后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皇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依然待在冷宫中怀念着已经横死的哥哥。
  城墙上,魏忠贤面色阴沉望着对岸的点点篝火,蒙古人正在欢庆胜利,阵阵歌声和马头琴的悠扬旋律传来,明军将士无不愤慨,难怪鞑子们开心,这一仗引蛇出洞,把艰难的攻坚战变成了围歼战,消灭了五万有生力量,缴获了大批武器铠甲,更加大大打击了明军士气,想想简直走运到了极点。
  对岸到底是哪个部落的蒙古人,是怎么穿越万里河山来到大明腹地的,魏忠贤百思不得其解,他只是由衷的感到恐惧,京营十几万大军,第一天迎战就折损了一半,京畿部队可是整个江南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了,若是让苏杭上海那些卫所的兵将来打,恐怕更加不堪。
  想到这里魏忠贤又担心起来,万一皇帝躲到苏杭去,蒙古人攻破京城一路追杀,那根本就没有兵力去抵御啊,看来迁都也不是办法,大明朝现如今最强的军队应该是袁承志的部队了,嗯,迁都北京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
  正在胡思乱想,手下人来报:“督公,水师中不听号令擅自开炮的人押来了,听候督公处置。”
  魏忠贤拿眼一瞄,城墙下面跪了几十个身穿水师服色的汉子,看到这些人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就是因为这些人不尊号令仗才打败的,当下断然一挥手:“统统砍了。”
  众将赶忙求情,魏忠贤想想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便准了他们这个人情,众人赶忙谢过督公大恩,又有人提议趁着夜色杀过去袭营,被魏忠贤断然拒绝,下令没有号令决不许动用一兵一卒,向对岸发射一弹一矢,违者绝不姑息!自此明军中仅存的一点血性也被魏忠贤消磨掉了。
  提心吊胆捱到了天亮,一夜没合眼的明军官兵刚想打个瞌睡,忽然被对岸的号角吵醒,远远望去,不知道多少黑盔黑甲的骑兵井然有序地列阵,声势浩大,杀气腾腾,整个北岸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当中,天启皇帝的金龙旗从旗杆上降下,被一名蒙古精骑栓在马尾上疾驰于军前,被拖得污秽不堪,千疮百孔,然后一面硕大的黑色旗帜冉冉升起,上面赫然是一个青面獠牙的狼头!
  魏忠贤拿着千里镜的手一哆嗦,竟然是西夏人!关山万里,他们怎么越过袁崇焕的防线的,难道说袁崇焕的十几万大军此时已经全灭?这事太过恐怖,不过转念又一想,准噶尔西蒙古人总比察哈尔北蒙古人要好得多,噶尔丹这家伙东进无非是打草谷,要是刘子光的结拜兄弟扎木和到了那才叫麻烦,人家要钱,那小子要命啊。
  既然知道是西夏人,魏忠贤心里便有了计较,匆忙下城去和皇帝商议,建议改剿为抚,随便拿出几百万两银子,几十万匹绸缎布匹打发一下,让他们拿了钱赶紧滚蛋,等京师安全了再调集各省勤王兵马围追堵截便是。
  朱由校听了很是不喜,他是千古明君,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魏忠贤赶紧举出汉武帝唐太宗等先人的例子,说咱这是能屈能伸,反正大明朝有的是银子,拿出几百万两还不是九牛一毛,只要他们答应退兵便好,反正这些银子总归还是要流入大明换取砖茶丝绸等消费品的。
  朱由校终于被说动,答应和蒙古人讲和,不过这事太过郁闷,他不想过问,一应事务还是交给魏忠贤打理。
  魏忠贤马上想出两个最佳出使人选,一个是内阁首揆侯恂,一个是礼部员外郎冒辟僵,侯恂资历高,冒辟僵口才好,两人又是师生关系,绝对是最佳组合。
  侯恂冒辟僵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过江,百姓军兵看见他两人拿着天子符节和白旗过江议和,无不落泪叹息,我大明泱泱大国,竟然落得如此境地,被几万蛮夷骑兵打的签订城下之盟,这是何等的屈辱啊。
  望着江上那艘插着白旗的孤零零的小船,每一个有良知的南京人都在心底想念起一个人,如果这个人还在的话,大明断不会屈辱至此!
  第六十九章 蒋干盗书
  侯恂和冒辟僵登上北岸,随行护卫立即被缴了兵器,只许他二人不行前往西夏统兵大将的帅账,一路上前日征战过的痕迹依然触目惊心,泥土都被鲜血浸透了,呈现出一种怪异的黑色,空气中血腥味极浓。
  一队队面色苍白的明军俘虏正在远处挖坑掩埋尸体,而蒙古人就在这刺鼻的味道中毫不在乎地吃着干粮,喝着马奶酒,对两个钦差指指点点,时而发出讥讽的笑声。
  侯恂握着天子符节的手微微发白,虽然他见过不少世面,但是和野蛮到了极点的鞑子打交道还是头一次,人老了就会怕死,侯恂才刚当上内阁首揆,实现人生仕途的登顶,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才不忍心就此死去,所以神态谦和,对每个蒙古兵都笑脸相迎。
  冒辟僵反而依旧桀骜不驯,目不斜视,腰杆挺得如同标枪,对蒙古人的兵威视而不见,一步步走的极为沉稳。
  到了营前前,一座人头堆砌的京观赫然展现眼前,都是新砍下的头颅,面目依旧栩栩如生,大群的苍蝇在上面嗡嗡的飞着,侯恂差点没当场吐出来,冒辟僵一把搀住老师,低声道:“老师,切莫让鞑子看了笑话。”
  侯恂定定心神,勉强点头道:“为师明白。”但是颤抖的身躯已经出卖了他恐惧的内心,侯恂又道:“待会切不可争一时之义气,鞑子野蛮,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修养,你可要小心。”
  冒辟僵点点头,两人迈步来到帅账前,只见一面目狰狞的蒙古大将喝道:“来使还不下跪!”
  侯恂一哆嗦,差点跪倒,但被冒辟僵托住了,他沉声应对:“我们是大明的钦差,代表吾皇而来,尔等是西夏的将帅,为何要跪你。”
  那大将当场大怒,拔刀要砍人,忽然帐内传出声音:“土布立花,让他们进来。”
  土布立花立刻变得恭顺起来,用蒙古语答应一声,撩开帅账,对二人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侯恂和冒辟僵走进帅账,一股膻味差点把他们熏翻,蒙古人长途行军,对个人卫生很不讲究,再加上食用的都是肉类奶制品,气味当然不佳,但是端坐在帐内的那位主帅却让人眼前一亮。
  西夏统兵大将竟然是一个女子,虽然比不得江南女子的柔美娇媚,但是英姿飒爽,身段矫健,自有另一种风流,此时她正盘腿坐在毯子上,颇有兴趣地打量着两位大明使者。
  “南朝的后生确实标致,胆气也足,不错,我喜欢。”那女将第一句话竟然是评价冒辟僵的相貌,这让众人大跌眼镜,但是也让冒辟僵吃了个定心丸,对于女人,他的自信心还是很足的,此番出使,怕是有望成功了。
  “说吧,你们来有什么事?”女将用小刀割着面前的烤羊肉,很随意地问道,似乎根本没把这当作两国议和的大事。
  “吾乃大明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