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222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222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青咬了咬牙,向晁盖道:“哥哥,倘若真个中了那小贼的圈套,哥哥只怕连城门都出不来,如今哥哥平安到此,一则是哥哥洪福,二则那小子恐怕也未必有什么严密的圈套。以小弟之见,此地不可久留,咱们须得急速渡过黄河,在对岸用马匹代步,赶回梁山才是。”
  晁盖累的只想休息,不过他头脑还算冷静,知道张青说的有理,只得强打精神应允了,迈开双腿便向黄河渡口奔去,一面跑,一面想起自己的“亲密战友”宋江来:“天可怜见,这宋黑子可不要出什么岔子,乖乖把飞虎峪隘口给我打下来才好!”
  而另一边,张青却悄悄打发自己的一个亲信单独向南而去:“告诉员外,情况有变,晁盖这里已经完了,咱们恐怕要靠自己了……”
  第十卷 大名府 第一四章 狭路
  正月十八日,傍晚时分
  高强骑着自己的照夜狮子马,站在一处不到一丈高的小土坎上,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四下张望,身边跟着燕青和史进,还有那个来历颇有些神秘的少年李孝忠。这个望远镜是按照高强的指点制作出来的,因为宋朝人已经认识到了小孔成像的物理现象(载于《梦溪笔谈》)高强的这些理论倒也没被看成什么划时代的贡献。不过这时代烧玻璃的水平显然无法与后代相比,不但产量很小,烧出来的玻璃质量也不高,主要是杂质多,分布也不均匀,象这只望远镜上所用的透明玻璃,价值足有五百贯之多。——也只是圆圆的一小片。
  产量小,价值高,这种玻璃完全不具备量产的可能性,直接导致了高强心中一个发财梦想的破灭,令他很是郁闷了一阵子:“见鬼了,怎么就有那么多人回到古代,凭借着烧玻璃发了财呢……无论是技术角度,还是商业规律,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吗!”腹中大骂了几句“意淫小说害死人”,高强也只得抱着这具四倍望远镜过起了干瘾。
  燕青见高强东照西照,很明显是在打发时间,和别人的表现完全不同  那些人头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世界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大呼小叫的  不由有些纳闷,问道:“衙内,这望远镜莫非不够清晰?”
  高强仍旧架着望远镜向北边了望,满不在乎地答道:“还行了,放大倍数虽然不够,玻璃片算是透明匀净。放到海上想必用处大得多,这大地上么,作用有限。”这么一架望远镜,燕青对外直接叫价五千贯,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按照目前一个月只能保证生产两具的速度,接受的订单可以做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玻璃本身价值高,适合用在望远镜上的材料更加稀罕。另一方面,中原根本没有专业的磨玻璃工匠,因为原先玻璃乃是宝物,多半用来制造装饰品,燕青好不容易才培养出了两名能够磨制镜片的匠人。——这么几样加起来,这望远镜的产量能大的了才怪了,现在都是优先供应给探索未知航线的船队使用,就连常年往来东瀛贸易的船队,也只是旗舰上有一具而已。
  大宋的高手匠人发明的类似于经纬仪的定位装置,日趋成熟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加上高强先进的海外贸易理论和组织,以及这么个望远镜——几样加在一起。就促成了应奉局下属商船队的高速发展。
  不过,现在这会,高强的心思根本没放在杭州的事务上面。这天的早些时候,石秀派出来给燕青送信的那个部下已经赶到,将大名府的情形讲述一遍之后,又把石秀那个关于卢俊义行动想当然的结论转达了燕青。
  尽管半信半疑,但燕青一时也没有找到怀疑的理由。只得暂且收起了对卢俊义地戒心,毕竟按照现在的形势发展,这飞虎峪绝对就是晁盖一伙的葬身之地,如果石秀和大名府的官兵能在城中和黄河渡口处给予其沉重的打击。再加上一路上冰雪封路,乐观点看来,大概高强的八百精骑都不用动手,索超那三千兵马就足以终结这一切。
  明知这种简陋的望远镜绝无可能看到大名府的情况,现在这种失去联络的情形还是让高强有些郁闷,他一面百无聊赖地看着镜头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雪景,一面向燕青道:“小乙,你算算,这晁盖一行人眼下走到哪了。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此地?我都等不及了!”
  燕青笑道:“衙内少安,大名府到此地百十里路。纵然是天气晴好,快马奔驰,也须半天时光,眼下大雪封路,纵有好马,也得走上一天……”他正在计算,忽然心中咯噔一下,脱口道:“不对!”
  高强怔了怔,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诧异道:“什么不对?”
  “时间不对!”燕青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他心中飞快的计算,口中已经说道:“衙内,小人自幼生长大名府,熟知地理,这种天气,又是这样的路,纵然有好马,轻身飞驰,赶到这里也要一天时间。按照三郎的情报,贼人昨夜动手攻打牢城营,就算石三郎一看到卢俊义,立时就派出信使,也得到此时才能抵达,这使者今天辰时就到了我营中,他难道是肋生双翼?这中间必定出了什么问题。”
  高强皱起眉头,石秀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都是超一流,以往最多是情报不足,还从来没出现过情报错误的情况,这次的反常,究竟是什么原因?卢俊义又在何处?
  他这边与燕青商议,那少年李孝忠却对高强手中的望远镜垂涎已久,好容易等到高强不用了,忙半讨半抢地拿了过去,也四下照了起来,口中不时发出真正惊叹,引得一旁的史进心痒难搔。
  忽地,李孝忠“咦”了一声,一面从望远镜往外看,一面道:“怎么有大队骑兵从北面过来?居然还不是官兵!”
  高强一听就知道不对劲了,大宋马匹缺乏,不要说大队骑兵,民间连百人以上的骑队都找不出一支来。而这样的天气,在此的出现一支非官兵的大队骑兵,这意味着什么?
  他赶紧将望远镜又讨了回来,向李孝忠方才所看的方向照了过去。这一照不要紧,高强顿时就全身僵硬,好一会才缓过劲来,慢慢地把头转过来,向燕青道:“小乙,到了今天我才知道,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确乎是至理名言。”
  燕青吃了一惊,忙接过高强手中的望远镜,从镜头中望去,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骑兵,从已经露出身形的人数来看,这一队骑兵足有千骑之众!为首一员大将,身穿亮银明光铠,胯下一匹青骢马,掌中一杆枪,端得威风凛凛。
  等到看清了这员大将的面容,燕青的表情,和高强只有极为细微的差别,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转向高强:“衙内,确实是卢俊义没错。”
  “要死,石秀的情报果然出错了!”头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高强也不知该如何面对,不过他旋即就意识到,面前出现的这支骑兵,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力量,相比起石秀情报出错的缘由来,这似乎是个更虽待解决的问题。
  此时大队骑兵都还在营地中休息,高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回营。哪知他刚一拉缰绳,马头还没拨转,那少年李孝忠忽的一把扯住高强的缰绳,奇道:“高知府,你去何处?”
  “去何处?当然是去营中集结将士,准备应敌!”
  “若要应敌,知府便须在此,回营作甚?”少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高强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心说在这应敌?我们四个人抵挡人家上千骑?开什么玩笑!他根本不打算理会这少年的话,正要发力抖开缰绳,忽听燕青沉吟道:“在此应敌……衙内,或许正该如此。”
  “嗯?”高强有一桩好处,对于身边优秀部下的能力有充分的信任,燕青也这么说的话,他就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小乙,可有定计?”
  燕青不答,却问那少年:“李哥儿,你是什么章程?”
  李孝忠素来是一副满不在乎,此刻敌人出现,他却像是变了个人,显得极为兴奋:“此事易知,敌人兵力居多,咱们就算全部拉出来,也还是略居下风,到时候只能硬拼;倘若在此应敌的话,敌人只能看到咱们四骑,不明我军虚实,一时不敢冲上来的,正可调集兵马,占据有利地形,再向飞虎峪的官兵大营求援,一举围歼对手。”
  “这个……”高强苦笑摇头:“李哥儿,你有所不知,换了别个敌人,你这兵法或许妙极,不过这个敌人么,若是看到本衙内亲身在此,身边又只有数骑,纵然明知有埋伏,恐怕也会二话不说,打马就冲杀过来。”卢俊义眼下已经彻底翻了脸。跟高强还用得着虚与委蛇么?说给鬼都不信!
  他正要回营,哪知那李孝忠却又拉住了缰绳:“高知府,这敌人可是敌方大将?”
  燕青代为回答了这个问题:“不错,此人一去,余众不足为虑。”
  李孝忠嘿嘿笑了起来,好似碰到了什么极其狗屎运的好事:“高知府,既然如此,你就更不能走了,正可在此一举破敌!”接着附到高强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
  高强神色阴晴不定。若果真如这少年所料,确实是一条妙计,但若有差错。那可就是把自己的小命搭上了……他正在犹豫。却见一旁的燕青不慌不忙,从马鞍旁取出手弩来,上了一支箭,又将身旁的马刀拔出来提在手中掂了掂,不由奇道:“小乙,你这是要作什么?”
  燕青一笑:“衙内在此诱敌,小乙职当翼卫,万死不辞。”
  高强俩眼一翻,心说得了,敢情你们都替我拿好主意了,那本衙内也别婆婆妈妈了,人生能有几回搏?史进也将坐骑靠拢了过来,手中铁枪虚舞两下,也是轻松写意:“史某自当卫护知府相公安全。便请李哥儿回营调遣兵马。”
  李孝忠答应了,却不动身。笑嘻嘻地看着高强。
  高强略一转念,便即明白,伸手从腰间解下那柄大马士革宝刀,递给李孝忠:“此刀我从不离身,你持此刀去见韩都监和许总管,他们自然听你调遣。”事到临头,高强总是很想得开的,既然已经下决心在此应敌,那后面的事就一发都交给这少年来办了。
  李孝忠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伸手接过那柄刀,又望了望渐渐接近的骑影,难得的正色向高强道:“知府相公望安,此战我军必定全胜。”说罢拨马下了小土坎,向隐藏在树林中的营地狂奔而去。
  那边卢俊义见到此处有几个骑影,原已生出戒备之心,理由和高强最初的反应几乎一致,都是因为大宋境内战马奇缺,料定这几个人并非常人,这才挥军向此地前进。
  哪里知道,那几个骑者中忽然少了一个,另外三骑却一直待在小土坎上不动,显得颇为怪异。卢俊义心下越发审慎,自己身后的千余骑兵都已经拉开了阵势,随时可以包抄过去,对方不但无动于衷,更是连起码的探询举动都没有作出。
  “难道说,他们竟然是专程在这里相候于我?”
  双方距离拉得越近,卢俊义心中的疑虑便越浓,只是随着他眼中对方身影的渐渐清晰,却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心中产生。于是就这么一边心里嘀咕,一边慢慢接近,直到看清了对方的面目……
  卢俊义倏地止步!他身后的千余骑也立时跟着停了下来,显见绝非乌合之众。
  玉麒麟的心中一阵翻滚,震撼无比。会在这种情况下在此见到燕青,以及这个仇恨入骨的高衙内,超出了卢俊义最大的想像极限,以至于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陷阱,还是偶遇?敌人只有三骑?不对,刚才明明有四骑的!那一骑去哪里了?难道附近有大队人马,他去求援了?还是虚张声势?”卢俊义心中反复权衡,却越来越糊涂。然而在理智运作的同时,潜藏已久的仇恨却也开始慢慢掌控他的身体了。
  高强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对方千余骑,虽然人马都没什么甲胄,轻得不能再轻的轻骑,但从刚才的进退就能看出,精兵一队,自己这可怜的三骑,就算个个都是三头六臂,那也是一个浪花都翻不起来就会被吞没了。
  眼见卢俊义忽然止步,高强过于激动,差点从马鞍上摔下来:“卢员外,你是不是闹不清本衙内的虚实,在那犹豫不决?没关系,慢慢想,想到天荒地老,山无陵江水为竭,我都不来催你!”
  他正在胡思乱想,身边的燕青却作出了一个险些吓得他心脏停止跳动的举动:这燕小乙忽地从马鞍旁取出手弩,对着卢俊义就是一箭!
  第十卷 大名府 第一五章 拒战
  手弩的体形小巧玲珑,相应的威力也就有限,就说这射程,不过二十步之遥,而双方眼下相距百步之遥,纵然燕青这一箭是斜斜射向空中,落下时也还是离这边更加近一些。
  可就是这么毫无威胁的一箭,卢俊义心中的天平顿时就失去了平衡。他怒吼一声:“高强小狗,纳命来!”说话时,抬手从马鞍旁摘下描金鹊画弓,照着高强就是一箭。
  “喂喂,这也太不讲究了吧,那一箭又不是我射你的,要还你也还燕青呐!”高强心中大叫冤枉,不过卢俊义这一箭却不咋地,箭力准头都乏善可陈,高强轻轻松松就躲了过去。
  看来这位河北枪棒第一,在弓箭方面呈现出严重的偏科倾向……显然,卢俊义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射出这箭后,提起银枪就要挥军掩杀,陡然间听得有一人大喝一声,亚赛平地起一道春雷:“呔!~好胆贼子,吃我一箭!”
  声先出,箭后至,这一箭与卢俊义的那箭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又劲又准,闪电般直射卢俊义的心窝。玉麒麟眼疾手快,掌中银枪一挑,只听当的一声金铁交鸣,那箭已经被挑在一边。
  “好强的弓!”以卢俊义之能,挑开这一箭,虎口竟也有些发麻。他心中暗惊,抬头看时,那山坡上已经多了两骑,都是弯弓搭箭,用的好似是大宋的尖端武器  神臂弓。
  一般人或许不了解神臂弓的威力,但卢俊义却知道这种武器的可怕,在现在这种距离上,神臂弓恰好能够发挥最大杀伤力,纵然是两重钢甲,也未必能挡住这种弓上射出的透甲箭。何况,对方拥有两只这样的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要以身犯险显然是很不明智的行为,卢俊义虽然心中对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