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376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376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习于大宋风俗之人一同北上,当时说道是便于他等在辽东与当的女真人交流,并可择机招诱温都部旧部,如今史文恭说起这话,必是有所得了。
  果然史文恭面有得色,笑道:“当日甫抵辽东,我便命小徒曾密率部前往女真境地,寻访其旧日族人所往。只是目下辽东乱局方兴,道路不靖消息不通,是以一去经年,也只传回寥寥几个字句罢了。前日我那小徒忽而转来,说道已寻得温都一部族人,愿意迁来此地居住,只是老弱居多,道路难行,又欠缺粮草马匹,故而须我这里派人前去接应方可。”
  郭药师正发愁完不成任务,不知如何向高强交代,闻言登即大喜,击掌道:“妙极!正是雪中送炭,若能令此部女真安居我境,再将其情事传扬出去,取信曷苏馆诸熟女真亦不为难矣。史大人,就请速速发兵接应!”
  史文恭答应了一声,却不即动身,眼睛望望陈规和花荣。陈规见状,已知其意,便道:“我知史大人之意了,必是不知彼部女真到此之后,当如何安置,是也不是?”
  史文恭点头称是,郭药师也觉得自己着急了些,道了声惭愧,复又向陈规问计。陈规想了一会,又遍观诸人,见都无甚主意,只好且道:“既是一时没有定计,只好飞鸽传书,请相公定夺,史大人这里可急速排布兵马接应彼部女真,料想到埠之日,相公亦当有指挥降下了。”
  众人听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好在尚有回旋的时间,不必急就章的胡乱措置,于是又议了些他事,什么兵马编制,粮草和兵器补给分配,战略要点的占据和经营等等,说到月上中天方散。
  不说史文恭如何派兵马接应那女真部族,只说一羽信鸽,将此间大事传过海峡,直传送到大名府高强手中,前后不过三日许。
  信鸽传书,只载得几句言语,高强转眼读罢,心下一声浩叹:“人才难求啊!如今这事要闹到我这里来定夺,分明是辽东诸人缺乏独当一面的人才,不能应付复杂的局面。”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有些过分苛求了,自来能定大乱局者,都是一方枭雄的材料,此等人物一个时代中未必能出两三个,何以自己的手下中就能有这样的大才?真有这样的人的话,自己驾驭起来恐怕又要费劲了吧?
  “说实话,宋江倒是个有这方面潜质的人,可惜死了……说不得,那辽东诸族尚力为尊,宋江的本事收买人心则可,要压服那些刚开化不久的人,只怕也难以成功。”抛下这些遐思,对于手头这件难事,高强也没什么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好在现代人比古代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从史书上多学到一点经验。
  关于组织和管理游牧民族,尤其是多民族的人群,中国宋元之后有几次大的成功经验,其中两次是由女真人创造的,一就是眼下阿骨打正在着手施行的编整猛安谋克,二就是明末努尔哈赤建立八旗。这两者都是成功地将生产和战斗组织结合起来的范例,对于目前辽东乱局来说,既可以稳定生产和人心,又能够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无疑是相当适合的。
  “不过,这两种制度如此适合女真人,那我就不能照搬了,否则女真过于强大的话,往后难免尾大不掉。”从自己民族的安全出发,一面要安定当地的局面,一面还要设法打散女真原有的部落组织。象这种不够开化的民族,一旦走出了他们原先相对闭塞的生存环境后,就很难再保持其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而迅速地被更先进和开化的民族所同化掉。
  想到这里,高强一拍大腿,已有了定计,匆匆找来赵良嗣和宗泽等人商议一番后,便定议:“辽东当行二制,其汉人、渤海人能自种田地者,按丁数给以田地耕畜犁铧种子等物,教以耕稼,劝其农桑,设州县以聚之,是为民屯;其女真、契丹、奚人并其余诸族素不习农事者,按战士披甲人数编订部伍,凡十夫设一长,名曰什长,其上有百户,千户,大者为万户,不论奴婢多少,皆以甲士给授田地,百户总其事。诸百户不隶州县,统归常胜军军额,是为军屯。倘若不能耕种,可转佃于官,官募民耕种,分其地租与之。”这个制度,乃是高强将蒙古军制和其滥觞的明朝军户制糅合起来而成,开头能保证其战斗力和安定性,天长日久之后,根本不用去管他,这些军户势必会渐渐衰败下去,直到沦为一般百姓,到那时,一纸政令就可以将其转为平民,彻底同化。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四章
  计议已定,却难以用飞鸽传书送去,只因这计划牵涉甚广,别说是飞鸽传书那可怜巴巴的一点字数,即便是写一本书长篇大论地讲述,也还有所不足。以高强看来,最好是有一个了解其中含义的大臣亲自去往辽东主持其事,才可保万全。
  本来么,若是能脱的开身的话,高强自己去一趟是最好,不但可以亲自主持辽东常胜军的建设,更可亲身掌握当地的情况,免得彼处诸人一有大事难以决断时,便即传书请示。只是这边常胜军的练兵正在紧要处,这一支兵经过河北大阅兵之后扩充而来,兵员素质是有了保证了,得罪的军中和地方人士可也着实不少,倘若他不在的话,还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没奈何,只得请宗泽将一应事项都写明了,命人请了李应来,密密叮嘱许多话语,遣他李大员外走上这一遭。李应得了吩咐,满口答应,将那封长信贴身藏好,点起一百心腹家丁,从水路直往辽东而去。
  这边遣走了李应,高强的心也早就飞到了那北的战场之上。“宗大夫,此前咱们推演之时,曾道那女真初战若胜,养成气候,辽主极有可能亲征,到时便是决战之局。如今女真连战得胜,气势更旺,兼之兵已过万,那契丹更是闻风丧胆,眼见得非亲征无以挽回大势,然则辽主亲征当在何时?”
  宗泽双目半开半阖,手捻长须默不作声,高强也不敢打扰。不晓得他是不是又在弄那套浩然正气的功夫。屏住了呼吸在一旁守着,间或和赵良嗣对看一眼,彼此脸上表情都很是精彩。过了一会。宗泽睁开双眼,高强眼前一亮,就好似看到那拿手指蘸口水抹了脑门的一休和尚发出了“叮”地一声,眼巴巴地望他出一个成果来。
  哪知宗泽却皱眉道:“今女真两战而起,各部归心,势力大张。已养成气候,其势非辽主亲征,莫能抵御。然而如今计较契丹情势,外则女真崛起,辽东大乱,内则连年灾凶,牛马多死,官私皆困,要大举出兵亦有所不能。于今契丹须时集结大军,筹措粮草兵马,眼看隆冬将至,粮秣筹集不易。只怕要等到明年春上,辽师方出。”
  赵良嗣在一旁亦点头称是:“相公,某亦与宗承旨之意相同,想那辽主天祚帝性好围猎,四时捺钵从无缺少,纵是天塌下来,恐亦难改其行程。那女真之地在东方,毗邻鸭子河,乃是辽主春捺钵所在之地,料想天祚若要亲征,多半也是当作捺钵出行一般,故而要到开春方始动身。”
  高强瞠目以对,心说还有这种理由?外面已经天下大乱了,这位皇帝居然还以自己的游猎行程为第一优先,真叫人不知说什么才好,莫非亡国之君都得有这么点个性不成?
  不过,按照辽东传回来的情报看,阿骨打应该是忙于整合内部资源,暂时也无暇他顾,倘若辽主今年不出的话,看样子这辽东倒有几个月安宁日子,正好让郭药师和花荣等人放手整编辽东常胜军。
  “也罢,出京大半年了,我也好该回京城去瞧瞧,有什么事情要办的趁早料理,明年必是北的决战之年,那是有的忙了。”
  如今高强身为枢密副使,此番又是奉旨出京校阅河北诸军,那也不是说回京就能回京的,先得遣使奉表,说明自己校阅已毕,诸军安集,请旨回京面圣述职;而后圣旨下来,宣慰一番,同行将吏一一封赏,才宣召高强回京面圣。
  一场折腾下来,已经进了十月,正是秋高气爽之时,高强也不乘车船,就一骑白马,带着百来牙兵从大名府南返。宋时官员待遇之中,有一桩好处,虽然给官员的俸禄津贴甚为丰厚,却是高薪养廉,极少给予官员吃公家饭,占公家便宜的机会,比如在京做官的,房子基本上都得自己寻觅,租房住者不在少数;这出行也是一般,即便是京官外派上任,路费都是自己打点,宦囊较为羞涩者不免要向同僚告借方能出游,比如苏轼出知杭州时,皇帝就送了一百两白银作为路费。
  高强囊中自是有钱,天下大可去得,这次又是回京述职,例行公事而已,心态竟是少有得轻松,一路游山玩水,馆驿都不大去住,闹得沿途大小官吏大叹高枢密行藏难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奉承都无从说起。
  这日到了孟州,过河便是汴京治下,高强便到快活林歇宿,顺便看看久违的施恩,少不得又是一番酬。施恩当日蒙高强指点庇荫,夺占了快活林至今,家中一座金山也有了,见了高强那是打从心底里出来的恭敬,那架势和接驾奉圣也不差多少了。
  酒足饭饱,高强坐在快活林楼上雅座饮茶,与施恩说些闲话,听得各地行商兴旺,道路亦宁靖许多,虽单身客商亦敢行远,自是因为石秀整治这一带的黑道有功之故,心下甚是安慰。
  正说间,忽然有个小厮登楼,呈了一纸信笺给施恩,高强一看形制,便知是石秀属下用于飞鸽传书的信笺,不过这等寻常小事自不用他操心,因此不大闻问。哪知施恩看了之后,却凑上来,低声道:“衙内,这可有些不大寻常,这消息是从大名府传来,道说有北地人用秀字令牌发了暗花,要见衙内一面。”
  当时中国的市民社会刚刚发展起来,黑社会自然更加不专业,种种术语都是从缺,暗花这个词就是高强“贡献”出来,作为石秀治下黑道的一种游戏规则。要知暗花只须有钱就能发出,形成行内都熟悉的规则之后,便大大便利黑道好汉与白道相结合,也省得这些刀头舔血之辈除了打家劫舍之外就没有什么弄钱的门路。石秀属下的黑道们能与当的百姓相安无事,这种从经济上融入正常秩序的指导思想也居功不小。
  只是这暗花的目的五花八门。大到杀人放火。小到恐吓盗窃,什么样的都有,但指名要会见一位官员。却是闻所未闻,尤其高强还是石秀背后的大老板……
  “我和石秀的关系,在某些有心人眼里或许一望即知,然而普通人是根本无从知晓的。这人要发出暗花来见我,想必不在这等人中,却为何有这样的要求?”高强略一皱眉,有些参详不透。
  施恩见高强关切,当即抖擞精神道:“衙内,论起这暗花,本是不问发者,只论悬红的,然而此次涉及到衙内,大名府那里特地派了人去追索,溯及源头,竟是与辽国使节有关。”
  “辽国使节?什么来头?”辽国在汴京有使节常驻,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头一次有正式的经常性外交关系,每年正旦和皇帝皇太后地寿诞,都会有使节致贺递交国书。而大宋这边亦会派遣使节往辽国答谢,当日高强出使。便是用的这个名义。因此通常情况下,辽国并不会专门派遣使节来大宋,上一次辽国使团来到大宋,为的便是替西夏出头,讨还崇宁初大宋从西夏手中夺取的土地。
  “衙内久在大名府练兵,此事有所不知,今次辽国遣使南来,说道是贺天宁节,派的人却不比往常,乃是由北面宰相张琳为正使,北面林牙耶律大石为副使,照行程已经到了大名府了,这暗花便是从大名府流出来的。”施恩为高强效力的资格比石秀还久,办事自然妥当,例行的情报分析头头是道。
  一个地方头目功课作得如此之好,高强甚为满意,大大夸奖了施恩几句,只说得他骨头没有四两重。嘴上说话,高强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天宁节不是什么大节日,辽国专门遣使来贺,已属非常,何况规格还如此之高?多半是为了辽东之事而来。耶律大石?倒是熟人。”
  出兵辽东之时,高强便虑及辽国的反应。其实以辽国目下外强中干的实力,也不怕会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乱子来,但为了日后收复燕云师出有名,现在这个不知所谓的宋辽盟约还是得维持着,因此辽东大事都是以郭药师常胜军的名义而行,打死他都不会承认有宋军在辽东活动地。如今辽东大乱,契丹朝廷对那里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控制,更不可能掌握什么真凭实据,怕他则甚?
  看样子,辽国也还是有明白人,知道我插手辽东,明面上不能奈何我,便从黑道上设法来见我,瞧这样子,多半是和耶律大石有关了……
  见高强沉思不语,施恩不敢打搅,垂手在一旁侍立着。忽见高强头一抬,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施恩亦是懂得观眼眉的,忙问道:“衙内,此事当如何处置?”
  “我说施恩呐,说了半天,这暗花到底是多少?”大半年都在军营里忙活,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都有些生疏了,一旦出现了新的对手,高强的心情反而振奋起来,甚至都有闲心和施恩开起玩笑来了。
  施恩先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看看高强,见他神情平和,微带笑意,这才晓得衙内大概是在开玩笑,亦陪笑道:“衙内说笑了,如今两河中原一带,谁不认秀字令牌?这桩暗花若不得石三爷点头,谁也不敢接了……”
  “我问你到底是多少钱呐?价码合适的话,我也赚上这一笔,总不须你家石三爷点头了吧?”待施恩回答之后,高强大笑不止,原来为了见他一面,这暗花竟达黄金千两之多!
  “看来本衙内行市不低,现代时有人花二百多万美金拍下与股神巴菲特共进一餐的机会,今时亦有人一掷千金亦只为见我一面呐!”心里颇为受用,高强向施恩道:“施恩,你便知会石三郎,此事由他亲自照拂,我到汴京专等来人会面,只是价码要再提高一倍,黄金两千两,一钱都不得少了!这竹杠,不敲白不敲。”
  施恩忙躬身应了,眼见天色将晚,便送了高强回房歇宿。
  不一日到了汴京,回太尉府参见老爹高俅,上朝觐见天子赵佶,又要一一会过京中大小臣僚,还有枢密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