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398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398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张晖侃侃而谈,对自己又甚是恭谨。郭药师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待得听他说及高永昌,不禁冷笑道:“高永昌所部向称勇锐,旁人惧之,我却视为豚犬尔!今番若要大举,不如索性将东京辽阳府也占了,岂非干净?”
  这就是纯粹武夫的想法了。其实从军事上来说,常胜军眼下可动员的兵力已经达到五万人,对付高永昌区区万余人,确实不成问题;然而攻打辽阳府却不是那么好耍的,这就涉及到政治问题,这等于是对辽国竖起反旗了,你以什么名义,什么理由去打?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辽东各族对于常胜军的认同问题,随之而来的甚至是常胜军中那些新附部族的向心力也成疑问。
  然而这样明显的问题,苦于在座都是武人出身,虽然也觉得有些不妥,却无人能将这个问题说的明白透彻。一时之间,帐中的气氛颇有些沉闷。
  花荣见郭药师一开口就弄僵了局面,暗自摇了摇头,正要开口时,忽听帐外有人高声道:“旅顺口都统武松大人到!”
  武松手握着所有南来物资的转运和分配大权,常胜军诸将都敬他三分,只是他素常只在旅顺口留守,时而又乘船往返登莱,几乎是足不出苏州关,故而乍听他前来此地,诸将都是几分惊异。
  少停,这白发头陀大步进帐,团团一个合十,算是给诸将都行了礼,便笑道:“某今番来的鲁莽,叫列位大人见笑了,只是今日有中原来使书前来,说及几桩要事,某见兹事体大,只得亲身送了前来。”说着将身一闪,诸将才见他身后又有一人,穿着辽东汉人常穿的左衽儒衫,样貌清癯,约莫四十不到年纪。
  待通了名姓,诸将方知,此人名唤朱武,向为高强身边书吏,所赍书信即是高强手书。在常胜军中,下层军将多半只知本军能以旅顺口与南朝贸易,至于常胜军和南朝的实际关系,则很少有人能确切知晓——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当然是少不了地,不过在如今的辽东,传言恐怕比人的舌头还要多,又何必在意?真正知道高强对于常胜军意味着什么的人,也只有如今帐中的这些人而已,其中张晖、王伯龙和召和失也只是猜到些而已。
  待朱武取出高强书信来宣读时,才说几句,花荣心中便是一喜,适才他才看出来的常胜军组织上的问题,居然已经在这封信中说及了,莫非高强与此间有神人感应不成?
  这当然不是现实,高强身上虽然发生过灵魂穿越附体这样的灵异事件,然而也仅仅这一桩而已,其他时候亦和神人不大熟稔。常胜军在组织上的问题,其实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么一个成分复杂的组织,如果要面对强敌的挑战,不出问题那就怪了。是以在得知女真与辽国即将展开决战时,他与参议司宗泽等人商议后,便即请记室写就这一封书信,命朱武带来宣讲。
  “常胜军诸将不可向女真妄开战端,当遣使先致交好之意,至于其余,权且不论。东京之事,高永昌野心勃勃,觊非常,当辽主败绩之时,必将有所异动,诸将可趁此进取东京,以为契丹讨叛为名,可安众心,仍以招抚安集辽东各部为要务。待取辽阳之后,东则开州、保州,西则乾州、显州,可相机进取。军中诸事,以郭药师为主,花荣辅之。诸将计议而行,毋得擅专,小心,努力!”
  高强这封书信中,将常胜军未来一段时间的大略都定了下来,即以高永昌为口实进取辽阳府,亦可趁此机会炫耀武力;对女真则采取两不相干的政策,避免主动挑起冲突。重点仍旧要放在抢夺人口和土的资源上头。
  郭药师听得仍旧以他为主,心中大是满意,他亦不是什么有大志之人,但求一己之富贵而已,跟随高强以来。他已经从一个区区白身地渤海部族首领,一跃而成为数十万百姓、五万劲兵的魁首,拔兴何其暴也?对于紧紧跟随高强这一点,郭药师始终不曾有任何动摇。而今高强的态度,亦证明他选择这条路的正确性了。至于其事权是否被旁人挚肘,他倒不大放在心上,只须其本身的实力也随之扩张,日后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他的份,怕的甚来?
  当下与诸将谢过了朱武送信,请他一旁坐了,郭药师和颜悦色地向张晖道:“张千户,适才所言首件为难处乃是高永昌,今已有定计,谅不为难矣,尚有何事?”
  张晖适才听朱武读信,说高永昌好似有叛逆之心,只是将信将疑,心说这等事如何做得准?只是见诸将竟都不以为意,他也不敢乱说,便应了一声,道:“次一件,便是这曷苏馆路诸女真中,有一路甚是特异,此族在诸系辽女真中最号强盛,有甲士近千人之众,其长者挞不野,便是当日曾为高永昌向郭大人下书之人,如今在东京留守司干事,为高永昌副将。其族中之事由其子胡十门掌管,前日小将遣使前去议款,那胡十门不加理会,出语甚是无状。小人恐他将投高永昌,便命人暗中刺探,不料此人前日听闻女真大胜契丹之后,便即招集部众,自称与那阿骨打乃是同宗,有意举全族往归曷懒甸撒改之众。此族若去,诸系辽女真恐望风而从,于我军大事不利,故此小将以为,若要用兵,亦当以此部为先,责其不礼我军使者之罪,逐胡十门于族外,分其部众为百户以治之。”
  郭药师皱着眉头听罢,撇了撇嘴道:“说来说去,若不用兵,这系辽女真终是不服,与我适才所议有何异同?此部不过甲兵近千,不足一,哪位将军愿往?”
  女真兵都在史文恭麾下,这一仗又是为了威服那些尚未降顺的系辽女真,因此史文恭当仁不让,请令愿往,郭药师便命他以本部出战,张晖为前导,克日兴师即可。至于那东京高永昌,前因刘参议落入其手之故,花荣已经命当的细作紧紧盯牢此人,日前得知其拒纳辽主使者、枢密直学士柴谊,致使辽国原本部署的南路偏师不能如期招集兵马,由此已经看出其心存异志了,只是一直未有以应对。如今既得了高强的书信,郭药师便与花荣商议,将大兵从海上以舟师运入辽水,潜至八口左近屯驻,以备不常,从此水路进兵,可收奇兵之功。
  当下计议已定,诸将便散。朱武跟着花荣回到帐中,觑见左右并无旁人,袖中取出一封信来,向花荣道:“花统领,此乃衙内密函,言明只交于你一人开启。”
  这原是花荣意料之中,便伸手拆开看罢,只见信中说起,听闻所招纳生女真阿海部,今可使阿海往辽国上京一行,迎女真阿鹘产大王东归,以分女真之势。花荣所不解者,这什么阿鹘产大王从来不曾听闻,为何却在辽国上京?
  把这话语来问朱武时,这神机军师笑道:“花统领,小人来时亦曾问过衙内,得知此人乃是星显水纥石烈部大人,曾与那完颜部争长女真族中,其时乃是阿骨打之叔颇拉苏用事,此人兵败奔辽,几次欲回奔族中而不得。及至阿骨打起兵之时,每每以辽人不遣阿鹘产为言,以此数辽人之罪,其实女真乃辽属国,每有争竞皆由辽使主之,阿骨打何能与辽争此雄长?徒以此为口实而已!”
  花荣听到这里,也算是明白了,点头道:“这阿鹘产既曾与完颜女真争雄,想亦是女真族中豪杰一员,相公倘若以兵护送其回本族称兵起事,势必可分女真之势。只是相公先前信中曾说,不得与女真擅启兵争,如今却要遣兵护送阿鹘产回归,岂非自相矛盾?”
  朱武笑道:“花统领,衙内说你必有此问,果然不错。衙内亦交代言语在此,道如今辽国变乱,上京纷扰,契丹诸军不知谁属,那阿鹘产时时以回归本族为务,必当趁此时机起兵。此人为女真豪杰,大凡女真之不容于完颜而入辽者皆遣为其部,现今亦有女真甲兵三百余人,倘再裹胁沿途部众,自可完颜部之侧,却不消我兵助之。衙内所欲者,只是待那阿鹘产东归之时,暗地以兵拦截辽兵,再以阿海等人为其向导,佐以粮草,使其得能安然从上京返抵曷懒甸之境。倘能谋划周详,只怕直到那阿鹘产回返故地时,尚且不知我军对他有如此大恩哩!”
  原来高强这两封书信,又是占了他预先知道历史的光,高永昌的背叛不用说了,不但是历史上所发生的,现在亦有许多迹象表明其异志,可翘首以待之;至于阿鹘产大王,此人颇为传奇,历史上与完颜部争雄失利后,遁归契丹,然而契丹人却被完颜部的诡计迷惑,使得阿鹘产不得归还本族,因而长留辽国上京中,称为顺国女真。
  当耶律章奴谋反之时,打到上京左近,就是被这位阿鹘产大王以三百骑一击而败,随后阿鹘产大王自我膨胀的厉害,居然裹胁了契丹本族兵要去攻打阿骨打的女真国,结果走到半路就被契丹人给拦了下来,兵权被夺,投闲置散,直到辽国被金兵打破,他被金兵俘获,人家问他是谁,他自称乃是破辽之鬼,盖因女真起兵便是以此人为口实,每次与辽国书信往还必定要求辽国送还此人。不过当真抓到了他之后,阿骨打却仅仅是打了他一顿板子就了事了,这位破辽鬼的命运显然比辽国要好上很多,这其中固然是因为女真只是以他作为起兵的口实,但阿鹘产自称破辽鬼,显然也极大满足了女真君臣灭辽之后的自满情绪,未始不是他保命全身的一个小小把戏。
  如此人物,当日读史书时便叫高强击节不已,现今正是他跃上历史舞台的最佳时机,这一着棋子如何不用?至于这阿鹘产率军东归之后能给完颜女真带来多少麻烦,这就不是他所关心的了,反正把水搅得越混,对于女真这个新兴的国家就越不利,左右不过是女真人打女真人,关高衙内甚事?
  见朱武讲得明白,花荣便即放心,只是如此一来,对于完颜女真国的交涉问题就要提上议事日程了,但看高强信中的意思,却又不大允许辽东常胜军自行拟订对女真国交涉的策略,如之奈何?
  朱武闻言又笑道:“花统领,你事事周详,却尽在衙内意料之中。衙内来时说及,此事不消我等操心,那女真自当设法来与本军交涉,甚或是遣使来与大宋通好,亦未可知哩!”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二八章
  若说政和四年十一月护步答冈之战之前的辽国是处处狼烟,人心不安的话,那么此后的半年之间,北地的局势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辽主大败的消息犹如一枚投入滚油锅里的震天雷一般,把原本就已经蠢动不安的各方势力完全引爆起来。
  首先自然是在举国决战前夕举起叛旗的耶律章奴了。这位契丹宗室究竟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悍然背叛辽主天祚,当世并无多少人知晓,然而这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天祚在与女真的决战中黯然失利,辽国最忠诚和精锐的师旅损失惨重,最终能够从战场生还回到天祚身边的兵马只有二万余人,超过三万人在护步答冈及此后的一系列追击战中横尸疆场,余下的兵众则对契丹完全失去了信心,纷纷在东北各地啸聚劫掠,沦为盗贼。这些兵将的战斗力比寻常盗贼强盛许多,又大多熟知辽兵的作战部署,因而更为难缠,对于东北已经烂的局势不啻是火上浇油。
  让人无奈的是,这类盗贼的增多从客观上还是帮了女真的忙,只因这些人多半都被女真杀的怕了,平素劫掠时骁勇无比,一旦遇到女真人就落荒而逃,逃不了就索性束手就擒,投入女真国中,反过来又能引领女真兵攻袭辽国州县,结果徒然使得女真的势力膨胀更快。
  那位始作俑者的耶律章奴,此后的表现则就如同一个失败的普洛米休斯一般:他遁走途中便遣使知会在燕京的死党、魏国王耶律淳的妻舅萧敌里,请他煽动耶律淳自立为辽主,据有燕云之地,以为中兴之计,而后自己则急趋锦州,汇合锦州刺史耶律术者,得兵千余人,准备从此南入燕京去寻耶律淳。
  怎知耶律淳与他不是一条心。听闻耶律章奴举事之后正在犹豫间,那天祚的使者萧乙薛便到,持御札招集燕京群臣晓以大义,众人听说耶律章奴临阵叛逆,也不管他到底是存了什么样的救世大志。无不切齿痛骂其卖国无耻,该当碎尸万段。耶律淳一看众心如此,当即反水,将自己的妻舅一家尽数砍了脑袋,自己提着前往上京去向天祚请罪去了。
  耶律章奴在锦州得知这个消息,正如扬子江心断缆,前进不得,后退不能。一时连死的心都有了。后来与耶律术者商议之下,心想一不作二不休,既然阵前反逆这种事都作出来了,怎么也要拼个鱼死网破,若能作掉辽主天祚,尚有一线生机,耶律淳既然不肯出来作辽主,索性就由他耶律章奴自己来作罢了!
  此时恰闻追兵耶律大石将至,耶律章奴便遣使去结交当的盗贼,买通了饶州渤海摩哩一党,以为奥援。这摩哩起兵叛逆已经数年之久,一直四处游击,辽兵奈何他不得,如今被耶律章奴许以高官厚禄,并倾锦州府库财宝以贿赂之,便欣然答应为章奴效力。耶律章奴得了这一支生力军,便在锦州城外打了耶律大石一个伏击,耶律大石不防章奴伏兵,又兼众寡不敌,吃了一个大败仗,兵退显州去了。
  章奴战胜得志,便即悉众往上京去,预备与天祚决战,以争夺辽主之权。路经祖州之时,耶律章奴率领僚属参拜辽太祖阿保机之庙,哭诉自己并无篡逆之意,只因天祚无道,辽政倾危,故而不得不然,祭词中有“上则安九庙之灵,下则救万民之命”等语,在场契丹人无不感奋流涕。章奴又传檄各州县部帐,众心渐渐归一。
  无奈章奴本军甚少,那渤海摩哩部众倒占了大半,后来又招诱了许多亡命之徒,队伍军纪自然无法保证,一路上这些盗贼在上京道辽国的根本地带大肆掳掠,搞得天怒人怨,那些契丹本族人就算能同情章奴起兵的苦衷,却也不认为他有能力登上辽主之位了。
  这等篡逆大事,人心的向背比兵力强盛委实更加重要,章奴所部这么一搞,顿时将那些忠心言语所造成的些许效果尽数败去。
  此时若是章奴果真枭之心,索性以暴力威服上京各部,强行扩充兵力,或许还能多搅些风雨出来,怎奈耶律章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