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427部分

高衙内新传-第427部分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神兵厉害啊!神兵厉害啊!”众军人同此心,马同此理,不约而同地一齐转头逃命起来。刚才是顺风突击,跑起来顺当省力,眼睛也不迷,现下逆风而逃,马跑得也慢了,眼睛也迷瞪了,听得身后的雷发锣响,众奚军更是手脚发软,有那鬼神心重得更是疑心生暗鬼,还以为身后有神兵拖住他的马缰,故而走不动,一时间丧失理智,哭爹喊娘地求饶,奚军一时大乱,人马自相践踏,不成阵列。
  樊瑞在阵中看得分明,他却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这些人马搞搞鬼名堂是得心应手,真要出来大家一刀一枪的厮杀,神兵可要变成鬼兵了,当即命帐下大将丧门神鲍旭飞奔去报与高强,说道敌军大乱,请相公定夺,是否要整军出击。
  此时高强赖得樊瑞一军抵住了敌军,中军人持枪柄联结成阵,人情始安。待接得鲍旭通禀时,这一喜非同小可,敌军虽然不知多少,然而许多人马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自己这边实力占优是一定的,如今敌人自乱阵脚,丧失了突袭的优势,岂不轮到自己这边的优势兵力发威?
  他站起身来,正要发号施令,却忘了背风说话,一张嘴吃了一口沙,只顾呸呸呸地狂吐,话也说不出来,心里却在发愁,如今大好战机在前,自己这边却无法整顿兵力予以突击,如何是好?
  正在吐沙子,忽听有人朗声道:“末将敢请相公将令,率本部冲乱敌军阵脚,相公督帅大兵继近,无不破者!”这声音无比熟悉,正是高强的学武师父,林冲林教头。
  他背着风势,抬眼看去,但见林冲骑着一匹黑马,身上全装惯带,那马亦穿着马甲,从上到下犹如一尊黑铁塔一般,端的威武雄壮。再看林冲身后,一模一样的黑铁塔不知多少,俱在风中稳稳矗立,不问可知,这便是专门培养军中使臣的常胜军教导营,五百骑俱是精绝强猛之人,连战马亦是精选出来,可堪承受重甲之负,最号骁劲。
  这一军之精锐自然不消说,然而此时逆风而战,再怎样精锐也终究不能扭转天时,高强心中不定,有心要不允时,却听林冲大吼一声“得令!”随即将掌中大枪向上一举,提丹田之气吼了一声“全军突击!我军~”
  那五百使臣俱是悍不畏死之辈,渡河之际业已披甲在身随时预备作战,适才只因狂风骤起,不得整列,故而憋了好一阵子的气。此时但听林冲一声战号下,各抖缰绳齐催战马,五百胸膛里齐齐吼一声“常胜!”山崩地裂般地响,五百骑铁马如同红色的潮水一般,逆着扑面的狂风直向西北面冲杀而去。
  “师父,师父!”高强跟着后面叫,哪里叫得住?那林冲打马扬鞭,一骑当先,掌中大枪在空中连连舞动,号令部下们保持阵形,不可被狂风吹乱了阵脚,一声声大吼俱以丹田之气喷出,虽在大风中亦皆听得分明。
  “稳住!稳住!”马力有限,林冲一面纯凭双腿策骑着大黑马,一面以手护眼,眺望敌军阵势,果见前方拒马阵被神兵拉开一条缝隙,其外数百步隐隐可见敌军人喊马嘶,乱成一团,那阵门旁一个穿着道袍的人上窜下跳,正挥手催他快些进兵。
  “好个樊瑞!好个神兵!”林冲心头无端地起了一股热流,谁能料到,进兵燕云的第一战,建立首功的不是骄傲的背嵬军,不是骁勇的前军,不是稳凝如山的右军,竟是这一支素来被人敬而远之的神兵!就是他们,在大风惊起,敌军突袭的要紧关头,以区区五千步兵,不但挡住了敌兵大队骑兵的突击,更令敌军溃不成军,保护了全军的安危,赢得了最佳的反击时机!
  他策马驰过樊瑞身边,举枪斜斜向上,行了一个骑礼,口中大喝道:“我军常胜!神兵佑我!”其声如雷,四野可闻,身后的众使臣们只沉默了片刻,随即爆出一声地动山摇的大吼“我军常胜!神兵佑我!”五百骑如同一阵旋风般,从樊瑞身边飞驰而过,向敌军杀去。
  “神兵佑我……神兵佑我……”樊瑞绝没想到,从全军最精锐的教导营口中,从教导营的教头林冲口中,竟会喊出这样一句话来。好似是有什么东西一下梗住了喉咙,他原本想要喊出的话竟是一句都说不出来,几年来在军中的日日夜夜,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用尽了全身的气力,最终也只喊出一句话来:“我军!常胜!”
  五千名神兵此刻亦全都摘下了面具,战号欢呼声响彻天地,“我军常胜!”“我军常胜!”
  林冲掌中长枪连连舞动,角度亦从向天直指,渐渐变成放平,眼看着对面的敌军越来越近,纵使眯缝着眼睛,亦可以看见敌军的慌乱和无序,胸中顿时涌起一股豪气来:想我林冲学武三十年,到今日竟无一功以利国家,虚掷光阴如此,如何能称男儿?当今神兵先立首功,我林冲纵使不堪,亦不可叫他们比了下去。
  “我军!常胜!杀!”五百使臣一起放平了大枪,铁马踏碎泥土,向着乱成一片的敌军直杀将过去。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五七章
  林冲之所以能成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其枪法实为军中翘楚。自昔唐末五代混战不休,以大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民风尚武,枪法逐渐转向大枪,并取代马槊而成为最为人熟习的武艺,故此有宋一代,军中枪法极为盛行,凡有名大将都有枪法传世,如杨家枪,呼家枪,高家枪,以及后来最为出名的岳家枪,其发端多半都和这一地区的武风沿革有关。
  林冲是在王进被高俅逼走之后,由军中推选出来的教头,且甚得高俅的信重,其枪法武艺端地了得,经他一手带出来的战将不计其数。他到了常胜军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这教导营上,所部都是各军使臣精选出来,教习武艺和行营布阵之法,且要他们粗通文墨,成为新一代的武臣苗子。故而经过数年练兵,教导营中使臣个个文武兼修,眼睛都长到额角上去,虽未经实战,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却已经有了。
  可今日这进军燕云的第一战,首功却已然被军中一向不大招人待见的神兵给抢了去,众使臣们哪个心里不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只见林冲大枪一抖,胯下大黑马不待催迫,昂首一声暴啸,四蹄腾空踹进敌阵,林冲那柄大枪抖开无数枪花,上护其人,下护其马,本已乱作一团的辽兵如同波开浪裂,顷刻倒下七八骑,被林冲直杀入阵中去。
  “保持队形,保持队形!”自营长呼延通以下,各级都头、押队、承局、十将等使臣各各大声嘶吼。竭力在高速的冲锋中控制着坐骑,五百骑俱是全装甲骑,人马的具装加起来足有百十斤重,也就是这些精选的战马方能承受。饶是如此,这般逆着强风冲击,想要提起速度来亦是大为不易,因此保持阵形就显得犹为必要。
  林冲当先破阵,这五百骑的冲击对于正因为神兵的出色表现而乱作一团的奚军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原本以轻骑为主的奚军要和重装的甲骑正面冲突的话。先天上就处于下风。如今阵形不整,士无斗心,更是叫人无心恋战,是以林冲一军所到之处,奚军只办得哭爹喊娘,退避不迭,人仰马翻更不在话下。众宋军使臣们几乎不需摆动大枪,只是铁蹄践踏就足以杀敌无数了。
  萧干立于中军,望见对手发动的这一计反击竟是如此犀利,一时脸都有些白了。“这一战岂可败衅?我本已将自己的前程都押在这一仗上,倘若今日一败,不但自家败散,军卒逃遁,并那大宋高强,恨我背信败盟,势必要得我而后甘心,这天下虽大,哪里还有我的容身之处?”
  他蓦地从鞍桥上抽出弓来,一箭将一名退避过来的奚军射下马来,厉声道:“我军顺风,敢退者斩!众亲军,随我来!”说罢,催马驰下高坡,径直迎着突阵而来的宋军铁骑冲了上去。所谓将为兵之胆,萧干又素来能得众心,他这一下情急拼命,竟镇住了周围不少奚军,更有其亲军数百人簇拥着萧干向前冲锋,声势亦是甚盛,已有不少乱跑乱窜的奚军渐渐止下脚步,不由自主地跟了上来。
  “加速!加速!”林冲迎风纵声狂吼,虽在狂风之中,他这吼声亦是如同巨雷一般清晰可闻,众使臣顶着大风冲了这一阵,马力已是稍显疲惫,但听得主将一声吼时,登即又战意昂奋,俱都大吼相应,用力踢打着坐骑的肚皮,整个骑阵就在林冲的一喝之下,立时又提起速来,以全速对着萧干的中军冲刺!
  两阵刚刚近至五十步,对面的萧干率先一箭射出,那一箭乘着风势飞出老远,正正射中林冲左臂上。老实说,顺风放箭虽然射程占优,但准头亦是较难控制,纵然萧干素来捷于骑射,这一箭仍旧是侥幸成分居多,否则以林冲之能,也不是他这一记冷箭能伤的,这叫错有错着。
  然而运气归运气,这一箭射中仍旧令奚军们混乱的军心为之一振,齐声欢呼,有些人甚至在那里大声叫道:“倒也!倒也!”
  这一箭穿透甲叶,正正钉在林冲的左上臂上,靠近肩头,深入肉中几达臂骨,伤的委实不轻,林冲但觉半边身子立时就麻了,使不上力气。他深深吸一口气——重甲骑士皆有面甲,因此迎风突击也不成问题——双腿死死夹住马鞍,将大枪架在鞍桥上,抬手去抓住箭杆,一把折断丢在地上,随即单手举起大枪来,虎吼一声:“来得好!”一枪便向迎面而来的萧干刺了出去。
  单手使枪,常人已是难以想象,萧干方将骑弓挂好,掣起铁蒺藜前来厮杀,正要一击将这顽强的敌将扫到马下,陡然见对手的枪尖在风中颤动不休,竟是无法捉摸,脑海里电光般地一闪,想起故老所传,大宋军中有一种枪法,号称兵中之贼,最是难以抵挡,莫非就是此枪?
  当时不及细思,他奋力将手中蒺藜向枪杆上一架,若是寻常敌手时,纵使力道再大,单手握枪终究难得平衡,被他这样一架,那枪定是直荡开去了。但萧干的兵器搪到对方枪杆上时,就觉得那枪好似是活蛇一般,滑溜溜地不着力道,往上一跳一窜,贴着蒺藜柄直奔萧干的面门而来。
  当时二马相交,如电光石火,那大枪也不知是如何借了力道,竟是速度陡增,瞬间就到了眼前,萧干亡魂大冒,不顾头脸,将那蒺藜往空中一抛,甩开半边脚蹬往旁一栽,耍了一个镫里藏身,竟将这一枪给躲了过去。只不过这一下过于狼狈,没藏到马镫里,半边身子都被拖在地上,萧干奋尽平生之力,方才翻了上来。
  骑兵对战,速度极快。他这一下起落,已然跑过了宋军的骑阵。也亏得他这一下镫里藏身演技极佳,后面的宋军看见他半边拖在地上的样子,好似已经是个死人,还道他被林冲的那一枪刺死了,因而也不来杀他,倒被他无惊无险地冲了过来。方翻上来,摸摸脑袋上的兜鏊已经不知哪里去了,所幸首领还在,正在庆幸。萧干把眼向前面一看,不由得叫一声苦,不知高低:但见前面宋军大队人马滚滚而来,当先一人白马极为显眼,手持一枝长枪,不是高强是谁?
  所谓做贼心虚,见到债主当面,萧干想也不想,拨马就走,不料这一转过身来,他没了兜鍪,立时就领略到了逆风的苦楚,大风吹得眼睛也睁不开,当下只好遮住了头脸,往斜刺里没命奔窜。也亏得这场大风,高强这边视线受阻,没有认出他来,任凭他这一骑逃了开去。否则大军围攻之下,任凭他萧干有三头六臂,亦是难逃公道。
  此时高强见林冲率军冲阵,敌军稍作抵抗之后便即溃不成军。教导营五百骑真是势如破竹,大呼酣战,直冲到敌军阵后,将这一大群敌人冲作了两团,左右不能兼顾。高强这刻纵使再是军事白痴,也晓得宜将剩勇追穷寇,领着中军人马就冲了上来。骑兵两翼包抄,步兵扫荡零散敌军,虽是逆风作战,仗着士气甚高,人数又多,敌方又没了主将,宋军一时步步紧逼,竟将萧干余部打得溃不成军,丢盔弃甲,狼狈奔逃。
  顺风进攻时固然是畅快淋漓,这逆风逃跑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众奚军不辨方向,蒙头乱窜,有些人竟直直冲进了一旁流淌的卢沟河里。高强瞧出便宜,仗着自己马快,斜斜跑向左翼,挥动大军将敌军尽数往右翼河水边赶了过去,再加上林冲一军冲过敌阵之后,整顿队列,复又乘着风势杀将回来,众奚军更是无法抵挡,也不管那河水湍急深浅,纵马扬鞭只顾向河水中跃去,众宋军名副其实地痛打落水狗,诸般弓弩齐施之下,直杀得血染河滩,河水为之全赤,人马的死尸随波而流,流到下游竟将宋军搭建的浮桥也冲散了一座。
  萧干逃出圈外,运气倒好,正遇着自己刚刚派出去包抄神兵阵势的外甥八斤所部数百骑,也不知这厮是不是真的包抄敌军不成,到此时方回,还是见宋军势大,不敢回来参战,躲到如今。此际敌军势大,己方败势已成,萧干也顾不得与八斤理论,当即合兵一处,复又绕着战场外缘收拢了千余骑军卒。
  他领着这千余骑,远远望见宋军大队人马已然合围,三面将自己的军卒团团围住,放手大杀,哭喊声纵使逆风也听得分明,一时间心如刀割,怎料到这一战败得如此惨法?莫非大宋当真是有天神庇佑,何以会有这样一队神兵相助,偌大风势也冲不动他阵脚?
  一时无以索解,又看看左右脸上皆有惧色,情知无论如何不能再战,只得且率部众脱离战场,向北落荒而去。也亏得宋军处在下风处,又忙着剿杀被围的奚军大部,竟没多少人注意到他这里的动向,因此萧干得以逃脱。
  可惜汉人有一句俗话,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萧干率众逃了一天,直到天明时分方始惊魂甫定,正要觅地歇息时,斜刺里杀出一队人马,打地又是常胜军旗号。萧干更无心恋战,依旧是率军夺路而走,那一队人马随后掩杀,亦斩首百级,夺得战马数十匹,直杀得萧干急急如丧家之犬,一脚奔到居庸关下,见到了辽军旗帜,方才安心。原来这一队人马乃是后军关胜所遣,他自以与萧干有约在先,一路进兵顺利,可是却完全不见萧干军的影踪,关胜心下疑惑,便搜集军中的马队数百骑向前打探,这一队由他的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