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天下 >

第12部分

天下-第12部分

小说: 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庆安摇摇头道:“士兵打仗,以军功记赏,你之所以少得,是你丈夫立功少的缘故,如果你不相信,我把你丈夫叫出来,让他自己给你说。”
  他转身对韩进平道:“去把秦雷叫出来,不!把她们丈夫全部叫出来。”
  这帮妇人顿时慌了手脚,她们本来是私自相约而来,听说李庆安新官上任,便想着给李庆安施压,多少能捞点好处,如果她们丈夫真的出来了,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女人大多为己,鲜有桃园结义的精神,一旦要损害自己利益,临时联盟立刻崩溃。
  她们面面相视,开始互相埋怨起来,“秦二娘,我们都不想来,都是你挑的头,这下该怎么办?”
  秦二娘也呆住了,但她依然嘴硬道:“大家不要怕,他敢乱来,我们就去程都护那里、去夫蒙节度使那里告他。”
  李庆安心中忽然生出一丝警惕,这和程千里有什么关系?他不露声色地笑了笑道:“你们觉得不公平,想多要土地,可以,我可以给你们,不过打仗时,你们丈夫就要第一个冲上去,这就是代价,你们真的想好了吗?”
  妇人们开始倒戈了,竟异口同声道:“没有!我们都不想要,是秦二娘自己想要,我们只是陪她而来。”
  李庆安点了点头,“那好,既然你们都不要,就赏秦雷一人。”
  他一挥手,对韩进平道:“你去告诉秦雷,他娘子嫌赏赐少,我打算多赏他二十亩土地。”
  秦二娘的眼中露出了惧意,她眼见韩进平要进军营,连忙跪了下来,颤声道:“李校尉,请等一下!”
  李庆安慢慢走到她面前,蹲下来问道:“你不是要去程都护、去夫蒙节度使那里告我吗?我害怕了,所以要多给你二十亩土地,你应该高兴才对,你害怕什么?”
  秦二娘悄悄回头瞥了一眼,依旧低头不语,李庆安站起身对其他人道:“你们去吧!这件事就算了,我会禀公处置每一个手下的军功,以后不要再随意闹事了,这对你们丈夫没好处,知道了吗?”
  众妇人纷纷答应,作鸟兽分散,见其他人走了,李庆安这才又问秦二娘道:“说吧!是谁指使你来的?”
  秦二娘咬了一下嘴唇,欲言又止,李庆安冷笑一声道:“既然你不肯说,那你就去领你的二十亩土地吧!”
  说罢,李庆安起身就走。
  “啊!李校尉,我说,我说!”
  秦二娘嘴唇哆嗦着,低声道:“是……是程都护派人来指使我这样做,让我来闹事,如果我们问倒李校尉,然后他再带我们去夫蒙节度使那里告状。”
  果然和程千里有关,李庆安哼了一声,问道:“那他给了你什么好处?”
  “他们答应事成后给我五贯钱。”
  “五贯钱?你的命就只值五贯钱吗?”
  “命?”秦二娘不解地望着李庆安。
  李庆安冷冷道:“我实话告诉你吧!这是安西军方高层的权力斗争,你一个小小的人物却贸然卷进去了,最后事情若闹大,他们只能杀你灭口,难道你不明白吗?”
  秦二娘脸色刷地变得惨白,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贪图一点小便宜,哪里懂这种勾心斗角之事,听到危机到自己的性命,她吓得浑身直抖,慌忙问道:“那、那我该怎么办?”
  “他们问起来,你就说,李庆安一文钱也不肯多给你。”
  ……
  营帐里,李庆安沉思不语,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卷进了程千里和高仙芝的斗争中,很明显,因为高仙芝私下赏赐了自己,他们便想利用自己分赏这件事寻找突破口,最后将火烧到高仙芝身上。
  这时,韩进平在一旁小声道:“将军,属下以为程千里其实做得并不高明。”
  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忽然想起他是科班出身,又当过一县校尉,说不定能有什么好的建议,便笑道:“你说说看,怎么个不高明?”
  韩进平见李庆安肯听他的意见,连忙道:“他找人挑拨军属来闹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将军施压,可实际上非但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暴露了他的企图,如果我是他,我绝不会让一些妇人来吵闹,而是会暗地收集将军的证据,再找几个军属作证,直接到夫蒙节度使那里告将军一状,只要人证物证俱全,恐怕将军就会吃不了兜着走,可现在他这样一闹,将军就可以从容应对了。”
  李庆安点了点头,韩进平说得不错,便又问道:“那你说我该怎么样应对呢?”
  “很简单,这次高帅给了将军十五顷土地,是要将军以军功分赏,只要将军对每一个人都分赏得有理有据,程都护就算告到夫蒙大帅那里去,高帅也能替将军一一辩驳,现在将军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整理出一份最详细的分赏依据。”
  李庆安取过桌上一份分赏明细清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每一个参战士兵的功劳的勇敢程度,阵亡士兵家属可以得到五十亩地的抚恤,不在他的赏赐范围,每一个参战士兵都有十亩地的基本赏赐,然后按照功劳依次向上追加,最多的一人赏到了四十亩地。
  如果说有可能出现不公平的话,那只有一个人,一个他部署在外围的斥候老兵,战后这个人失踪了,不知道他是被杀,还是逃跑了,所以他没有任何赏赐,也没有抚恤。
  现在他任何一个细节也不想放过,他立刻令道:“备马,我要出去一趟。”
  第二十四章 老兵遗孤
  开元二十五年,大唐帝国正式确立了长征健儿的戍边制度,从内地招募志愿者赴边疆戍边,准其携带家眷,同时官府给予健儿土地和税赋优惠,从而在边疆形成军户体系。
  龟兹是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军户最集中的地区,一般分布在各大屯田的周边,形成一个个汉人村落,在龟兹城西也有一大片军户聚居之地,住有数千军户家属,早在军户之前,便有许多来龟兹谋生的汉人在此建屋安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一带已经成为了汉人的聚居地,无论语言、人文习俗还是建筑风格,均和内地分别不大,李庆安经常来的中原酒肆,也在这个地区。
  李庆安带了几名士兵,在一名火长的引导下来到了一处小院前,这里是那个失踪老兵的家,围墙只有齐肩高,越过围墙只见院子里有个穿着粗布衣裙的小女孩在低头缝纳布鞋,旁边放着十几双已经做好的布鞋,她缝得很专注,以至于外面来了一群军人她也没有发现。
  大门很破旧了,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缝,火长重重地敲了一下门。
  “谁啊?”女孩子的声音很稚嫩,听得出年纪不大。
  门‘吱嘎!’一声开了,刚才纳鞋的小女孩出现在他们面前,她年纪尚小,最多不过十一二岁,但眉目清秀,长着一只精巧的鼻子,圆润的嘴唇,十足一个美人胎子,年纪虽小,但眼睛里却有一种和她年纪不相配的成熟感。
  “你们找谁?”女孩疑惑地望着众人。
  “请问,这里是夏武亮的家吗?”
  “是的,但我爹爹不在,他去打仗了,还没有回来。”
  她看了看李庆安,迟疑着问道:“你们是和我爹爹一起的吗?”
  火长笑着点点头,给她介绍李庆安道:“是的!这位是你爹爹的校尉,他特地来看你。”
  “啊!你们快请进来。”
  女孩慌忙打开门请他们进来,李庆安走进院子,四下打量了一下,三间旧房子,院子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院角是一棵高大的槐树,树荫浓密,槐树下有一块地,种满了菊花花。
  “各位叔叔,你们请坐!”女孩搬来几把椅子,又倒了一杯茶。
  李庆安端起茶杯笑道:“我姓李,你叫我李校尉好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夏小莲。”
  “哦!这个名字不错。”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小莲,你娘呢?怎么不见。”
  女孩低下头小声道:“我娘五年前就没了,家里就我和爹爹两人。”
  说完,她抬起头紧张地看着李庆安,问道:“李校尉,我爹爹没有出什么事吧?”
  “没事!没事!”李庆安笑道:“他是斥候,去岭西执行军务了。”
  从女孩紧张的表情,李庆安便可以断定,夏武亮没有回来过,而他不可能把自己唯一的女儿丢弃不管,那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被突骑施人抓走,但这个可能性不大,最大可能就是他已经阵亡了。
  李庆安暗暗叹息一声,心中感到十分内疚,便柔声道:“小莲,按规定,士兵阵亡后会有五十亩地的抚恤,但你父亲只是受了伤,所以没有抚恤,但他作战勇敢,可以得到奖赏,给你父亲的赏赐是四十亩和五十两白银,你收下吧!”
  说完,李庆安取出一纸地契和两饼白银递给了夏小莲,夏小莲更关心父亲的情况,听说父亲没死,她顿时笑逐颜开,连忙给李庆安施一礼道:“谢谢李校尉的赏赐。”
  “不用谢,这是你爹爹的军功。”
  李庆安起身便笑道:“好了,我们就告辞了,假如有你爹爹的消息,我会立刻派人来告诉你。”
  “谢谢李校尉。”
  夏小莲连忙拿起布鞋,塞给每人一双,“这是小莲做的布鞋,一点心意,各位叔叔请收下吧!”
  众士兵慌忙推辞,李庆安却笑道:“这是小莲的心意,大家都收下吧!”
  众人只得收下了,纷纷告辞而去。
  离开夏武亮的家,李庆安的笑容消失了,他回头对众人令道:“谁也不准泄露她父亲的情况,违令者重责。”
  “将军放心,我等绝不泄露!”
  李庆安点了点头,又对火长道:“每月给她送三斗米和五百文钱,可从军费中扣除,不得有误!”
  “属下遵令!”
  李庆安重重抽一鞭战马,便向军营方向匆匆而去。
  ……
  正如李庆安所料,次日一早,军营来了一名节度使府的军官,见到李庆安一拱手道:“李校尉,奉大帅之命,请你去一趟节度使府。”
  “我这就去。”
  李庆安回帐取了清册,跟随着军官来到了节度使府,两名士兵领他进了东面的军务室,这里是夫蒙灵察的办公之所,进了院子,一名士兵大声禀报道:“大帅,李校尉带到。”
  “进来!”
  夫蒙灵察的声音很严厉,已经完全没有了平时的温和,李庆安快步走进房内,房间里除了夫蒙灵察以外,还有另外几人,其中就有高仙芝和程千里。
  高仙芝表情凝重,见李庆安进来,他的眼睛里略略闪过了一丝不安,他只顾考虑到安抚李庆安部下的情绪,却没想到这件事竟被程千里抓住大做文章,先是说他私授军功,在他好不容易说清这不是私授,而是兵马使的表彰时,那另一个问题便出来了,既然是正常的军功表彰,那李庆安有没有私贪士兵的赏赐,或者唯亲是从。
  “属下斥候营校尉李庆安参见大帅!”李庆安单膝跪下,行了一个军礼。
  “李校尉,你可知罪?”夫蒙灵察冷冷地问道。
  “属下不知罪从何来?”
  “哼!谅你也不敢承认。”
  夫蒙灵察刷地将一张检举书扔到李庆安面前,旁边高仙芝的冷汗冒出来了,他原以为夫蒙灵察只是质问,但没想到居然连证据都有了,他看了一眼程千里,程千里瞥了他一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李校尉,有人告你分赏不均,功高少得,功少多得,惟亲是从,你怎么解释?”
  若在往常,夫蒙灵察早就一拍桌子,下令将李庆安推出去斩了,哪会听他什么解释,但高仙芝在,他就不能随意杀李庆安了,必须要证据确凿,让高仙芝无话可说。
  李庆安从怀中取清册,双手递上道:“大帅,高副帅给属下十五顷土地,以作赏赐军功之资,这是属下的分赏清册,每一个人的军功多少?赏赐几何?上面均写得清清楚楚,一看便知,大帅可以去一一核查。”
  第二十五章 走漏消息
  夫蒙灵察面无表情地翻开清册,一条一条仔仔细细地核查,一旁程千里的笑容依旧,仿佛他早就知道李庆安已做好了充分准备。
  ‘啪!’夫蒙灵察合上了清册,交给旁边的判官王滔道:“去查查清楚,每一条都要核对。”
  “是!属下这就去。”王滔接过清册便匆匆走了,夫蒙灵察脸色稍缓,便对李庆安道:“李校尉,我们安西军以军功起家,要的是赏罚分明,高帅把土地交给你分赏,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可是你若做出有辱军规之事,那就别怪我从重处罚了。”
  “属下愿凭大帅处置!”
  夫蒙灵察点点头,“好!我会以公来断,没事,我还你清白,若有事,我就杀你祭旗。”
  他又瞥了高仙芝一眼,又道:“高帅,这件事事关我安西军军规,交给我全权处置,你可愿意?”
  高仙芝连忙躬身施礼道:“这是大帅之权,大帅可依军法处置。”
  夫蒙灵察目光一转,他忽然发现程千里给自己施了一个眼色,便对高仙芝道:“这件事要查清也非一两天能办到,你先回去吧!有结果我再请高帅来商议,李校尉,你也下去,等候处理消息。”
  高仙芝和李庆安双双告辞而去了,夫蒙灵察这才对程千里道:“程都护,我看你的情报不符啊!这个李庆安没有你说的贪赃枉法之事。”
  程千里连忙躬身道:“大帅,其实李庆安只是一个小人物,而且军功都是他一人所记,有问题也会被他说得没问题,他不足虑,属下担心的是高副帅,他的所作所为才是我安西的大患。”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对付高仙芝才是程千里的真正目的,李庆安不过是他在盛宴前摆出的一道小菜而已,是用来试探夫蒙灵察对高仙芝的态度,现在他清楚了,夫蒙灵察对高仙芝深为忌讳,一个小小的校尉夫蒙灵察都不肯放过,那高仙芝的大事他更不会轻易饶恕了。
  “大帅,有一件大事我要向你禀报。”
  夫蒙灵察疑惑地看了他一眼道:“什么大事,你说!”
  程千里压低声音在夫蒙灵察耳边道:“我有个亲戚是兵部郎中,昨天我接到他的一封信,他说高仙芝在去年下半年便连着两次上书给朝廷,要求发动小勃律战争,这件事,大帅没有听说吧!”
  “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