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179部分

极品明君-第179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臣遵旨,陛下放心,老臣虽然如今年纪大了些,可是这把骨头还硬实着,老臣这就去办。定不会叫陛下担心。”
  待那孙继宗领旨之后,朱祁镇吩咐那钱钟率领那些挑出来的侍卫随同那孙继宗同往,处置完了这一桩大事,朱祁镇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感觉一股子倦意袭了上来,赶紧抬起了手用力地搓了搓有些发木的脸颊,这才感觉精神了些。“袁卿,现在掌宫禁的是何人?”
  袁彬赶紧俯身答道:“回禀陛下,现如今主掌宫禁的乃是腾骧左卫指挥使王勇,以及御马监提督太监曹吉祥,还有钱宁钱大人。另外,亲军有五千布置于大内和皇城,其中,仁寿宫以及乾清宫等紧要之所,各安置了近一千亲军守备。”
  朱祁镇点了点头:“宫禁不能乱,也乱不得,这是最要紧的,另外,郕王府那边可有什么情况?”
  “回禀陛下,郕王府一切安泰,并没有什么异常,郕王府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足够的人手,不会出差池。”
  “那就好,另外,传朕的旨意,着令京中各个衙门,今日起,照常办公,不得延误,除了已经被拘押的官员之外,其余的官员……告诉他们,朕既往不咎。”朱祁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重地道。
  “陛下。”袁彬心头一凛,恭敬地答道。“陛下仁慈,只是若是那些官员,若是贼心不死,还有妄念……”
  “呵呵,郕王当政之时,朕正落难,那时朕尚且不怕,何况今日?”朱祁镇不禁笑着言道,话语里边透出的果决还有强大的自信,让身周诸人都不由得眼中流露出了深深地敬畏与折服。从草原到宣府,再到草原,至京师,朱祁镇的胆气和英武,早已经深入他们的心中,这样的帝王,如何不值得他们的追随与甘愿效死?
  “另外记住了,着人保护好那几位老大人,切万不要出任何差池,另外告诉王珂,那些已经被拘押的官员,都给朕看好了,别在监牢里边出事,不然,朕可饶不了他王珂。”
  “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布置。”
  “对了,江淮的伤势如何?”朱祁镇在那仁寿宫的后花园里寻了间小石亭坐了下来,打量了一下周围,已是秋末那些金黄色的落叶遍地皆是,而远处,时不时能见到一小队一小队全副武装的亲军士卒巡视而过。
  “陛下放心,照您的吩咐,已经安排了太医给江淮疗伤,据太医所言,箭虽透肩而出,幸运的是未伤其筋,只要好好养伤,当可完好如初。”袁彬笑着答道。
  “嗯,那就好,当日,是朕太过大意了,幸好只是受了伤,若是江淮有个万一,那朕可就……”朱祁镇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心里边也轻松了许多。
  “陛下不必如此,其实,陛下能亲身犯险,说服城中诸军,大开城门,不动一兵一卒,不使我大明边军与京军刀兵相向,已然做到了极致,可是,这样的大事,牺牲终究是在所难免,还望陛下莫要想太多了才是。”
  “朕当然知道,可是朕,呵呵……”朱祁镇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解释,但凡是身边亲近的,或者是熟悉的人,朱祁镇都希望他们能够活着,至少,不会这样,死在自己人的手中,虽然说,在战场之上,自己看到血腥之时,也能冷酷无情,可是,战争之后,看到了那些倒下的明军将士,自己的心里边还是很不好受。
  看到朱祁镇如此,袁彬干脆就岔开了话题。“陛下,昨日晚些时候,微臣已经遵照您的旨意,把您回到京师,重掌皇权的喜讯,通报于驻扎在满套儿一带的边镇诸军,以及宣府等各处边镇。”
  “也通知了罗巡抚,想来,过不了多久,诸位娘娘,就应该会往京师来与陛下团聚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朱祁镇的脸色不禁好些了些,表情也变得温柔了起来。“朕记得,朕离开宣府一个月的时候,皇后,就已经生产了对吧?”
  “正是,皇后娘娘生下了一位皇子。到现今,差不多快有半岁了。”
  “呵呵,半岁了,可惜朕当时不能陪在她的身边。也不知道娜仁那丫头现今如何了,生的是男是女……”朱祁镇倚着那石亭的柱子,喃喃地细语着,不知不觉间,已然合拢了双眼,就在这石亭之中,倚着柱子,酣睡了过去。
  “陛下?陛……”一名侍卫看到了朱祁镇如此,不由得凑上了前去低声的轻唤,却被那袁彬抬手阻止了。“让陛下多休息一会吧,陛下已经连续的赶了两天的路,到了京师之后,也一直没有休息过,要是吵醒了他,怕是又休息不成了。你们去拿些毛毯来,快去!”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因为睡姿下正确而被硌醒的朱祁镇总算是醒了过来,睁开眼之后,看到了披盖在身上的毛毯,再看到袁彬等人投来的关切目光,不禁笑了笑,缓缓地站起了身来活动了下酸疼的身体。“呵呵,真没有想到,居然能在这样的地方睡着了,朕睡了多久了?”
  “过了大半个时辰,陛下,您这些日子,一都没都有合过眼,您还是应该先好好的休息休息才是正理。”袁彬步入了石亭之内将那些毛毯丢给了旁边的侍卫,又给朱祁镇掸了掸背后的灰,一面劝道。
  “朕也想休息,可是现今不是时候,还有多少事情需要处理,让他们给朕拿些热毛巾来,多擦擦就好。”朱祁镇揉了把脸,朝着那石亭之外行去,虽然只休息了大半个时辰,可终究是比之前脑子要轻松活泛了许多。
  现在,可还不是自己能够安稳休息的时候,至少,在整个京师还没有恢复正规,完全的平静下来之前,自己必须把该处置的事情都给处置了。
  不得不说,朱祁镇所采取的这种温和,或者说迅雷不及掩耳的夺位方式,的的确确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而除了当日禁宫之内所发生的战事之外,在京师之内,皇城之外,除了几个卫所和兵营内出现了小规模的骚扰之外,就再也没有了任何的血腥出现。
  当第二天清晨,老百姓们都从那睡梦之中清醒过来之后,看到了满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安民告示,宣布京师的门禁已然解除。至于宫禁之内的那一场大战,自然用春秋笔法带来,没有必要给京师内的老百姓带来惶恐和不安。
  老百姓们对于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多的计较,既然城门开了,这自然是好事,能做生意的继续做生意,该干嘛干嘛,总之北京城里边就恢复过昔日的喧闹与繁华。
  而知道真相的那些官员们,都在惶恐不安中,遵照朱祁镇的旨意,重新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因为他们知道,朱祁镇回到了京师,朱祁钰已经被软禁于那郕王府之后,大明的江山,已然重新回到了朱祁镇的手中。
  第三百一十三章 阅兵以宣威,择日以定典
  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三天之后,当今天子朱祁钰的逊位诏书明发天下,而朱祁镇亦于这一天,于京师南郊祭祀天地,重新坐到了那金銮殿内的龙椅之上,再一次,成为了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大明帝国的历史车轮,已然他所掌握,开始缓缓地,向着一个未知,而又崭新的未来前行。
  而朱祁镇登基上位的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动,因为另外一个消息,似乎能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那就是与大敌交战近百年,时时袭挠大明诸边的草原劲敌瓦剌,为朱祁镇所平定,并且,朱祁镇在其登基的当日,还搞了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和阅兵仪式。
  这自然获得了老百姓们的欢心,至少当日京师可以算得上是万人空巷,而且朱祁镇耍了一个花招,或者说,用了不常规的方式进行献俘,也就是在那承天门外的那片大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献俘仪式和大阅兵式。
  一个边镇又一个边镇的方队,肃穆地经过那承天门外,在数以十万计的京师老百姓面前,在那承天门前发出了整齐划一的吼声。“大明帝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听到那些士卒们的如雷吼声,数不尽的老百姓也不禁热血沸腾的随之呐喊了起来,因为两年前,京师被困的那一幕,至今仍旧没有人会忘却,而今天,那些昔日狰狞的,趾高气昂的胜利者,却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手下败将,只能垂头丧气的,甘拜于地。
  多少年了,有多少年,大明的百姓没有听到过这样让人胆气皆壮,欣喜若狂的胜利,听着那承天门前那片开阔的广场附近无数百姓欢呼与呐喊所交织而成的隆隆之声,看着那一个接一个经过承天门下的边镇方队,承天门城楼之上的那些官员们都不由得心神摇曳,一脸的激昂兴奋之色,若不是因为此刻没有纸笔在手,说不得,这里的不少官员定然会兴之所至,豪情满怀的赋诗以诵。
  特地是像王直、胡濙、陈循、高谷这些未曾亲上过战场的文官,在这一刻,反倒显得比起石亨、杨洪等军中宿将更加地显得激动,甚至于胡濙都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老泪纵横地哆嗦着嘴皮子在那里一直念叨着什么王者之师,仁义之师,听得就站在近前的朱祁镇直咧嘴。
  这些如狼似虎的家伙,上了战场,就跟一群饿了十天半个月的凶兽似的,跟仁义有屁的关系,不过,他们能够这么想嘛,自然是更好,看看那些京中的老百姓的态度,就很明显,这一场自己临时决定的阅兵典礼,还是对于提升这些军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杨洪等人,虽然不像那些文官一般激动得面目狰狞,捶手顿足,摆出一副慷慨激昂状,但是也都面色发红,鼻息粗重。想想也是,这样的大场面,一般都只会出现在与敌人交战时,敌人会给你欢呼吗?会向你献出鲜花和掌声吗?除非那群敌人是一批智商有问题的二百五。
  而现在,且不说这些城墙之上远观的诸人,而那些正在大步前行的边军士兵们,原本还只是觉得自己等人跟耍猴似的来这里,还不如在那军营里边呆着练练筋骨来得痛快,可是当听到了那一声声完全是因为他们而起的欢呼与呐喊声,还有那一双双充满了赞赏和倾慕的眼光,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把收腹挺胸,把头高高地昂着,脚步也仿佛变得更加地轻快而有力,身上的铠甲,此刻不在是负赘,就好像觉得自己身上是披了世界上最漂亮的羽毛,以此来吸引着无比充满了爱意的目光。
  “可惜了,虽然效果不错,可惜这些士卒终究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还是走不出太多的气势。”朱祁镇略略显得有些不满意地嘀咕道,就站在他身边的袁彬不由得一阵眼晕。看样子,天子的心思还真是神鬼莫测。
  明明这样的场面,连自己都也看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能跳下城楼去取而代之,再看看那些京师百姓们的欢呼声,怕这是袁彬记事起,所见过的最盛大的场面。可落到了陛下的眼里,居然还嫌效果差……
  “陛下圣明。只此手段,足可收京师百姓,朝中诸臣之人心矣……”这个时候,激动得两眼冒眼泪花的孙继宗不知道何时凑到了朱祁镇的身边,声音里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得意。
  “呵呵,这不过只是做了做表面功夫,先定定百姓和百官的心。真要想让天下人认同朕这个皇帝,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才刚迈出去而已。”朱祁镇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越过了承天门下的军队,越过了那些百姓,越过了那些高低不平的建筑物,望向那极远方,大明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自己的路,同样也还很长,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这也仅仅只是自己的第一步而已。
  这一场临时决定的阅兵仪式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可是,京师的百姓却几乎来了将近一半,可以想象一下,这场面之宏大与喧闹,也幸好京师大营的大部分士卒都被抽调过来维持次序,不过即使如此,朱祁镇还真是捏了一把冷汗,要是在今天发生什么大规模的踩踏事情,那自己也实在太衰了。庆幸的是,没有发生,而获得的成功,也是远远好于预期。
  至少所有的臣工,还真没有谁跳出来吱吱歪歪说什么劳民伤财之类的屁话,一个二个正激动得在那里正陶醉不停,激烈地讨论着这真不愧是干掉了大明劲敌瓦剌的威武雄壮之师。
  “陛下,老臣冒昧,有个请求,不知……”在阅兵仪式结束之后,恋恋不舍地收回了目光的杨洪等武臣凑在一块嘀咕了不少的时间之后,杨洪当先而行,步到了那正在跟身边人说话的朱祁镇身前。
  听到了杨洪之言,原本在窃窃私语低声谈笑的诸位臣工也都把注意力投了过来。朱祁镇转过了头来朝着那杨洪虚扶了一把。“不知杨老爱卿有何所求,还望明言,朕也方好斟酌。”
  “其实,老臣与诸位武臣皆觉得,这个阅兵之典,颇能打动人心,亦可凝聚士气,使得将士明白自己之使命,又可使得我大明百姓得见我大明雄壮之师,以涨胆气,故尔,老臣觉得,日后,是不是每逢大型节庆之时,也如这般……”
  听到老杨洪这么一说,朱祁镇自然明白了,看这些跟随着老杨洪一同过来的石亨等人,还有那些一直在军中效命的勋贵们,全都一脸的期盼表情。
  而那些文臣们好像此刻或许是还沉浸在方才热血沸腾的那一幕中,以至于没有谁在这个时候不识趣地跳出来反对,毕竟,这个时候要是跳出来,那就是等于说朱祁镇今天所做的是错了。
  而今天做的是错的,那自然会有很多人别有用心的去引申着去想,到时候,谁也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风波来。所以,那些文官这个时候都很默契地保持着安静,更何况,这样的大场面的的确确没有谁不喜欢看的。
  “臣附议……”武安郑能大步而出,亦拜下,紧接着石亨、张軏等武臣纷纷站了出来附议,而那位内阁首辅陈循撩起眼皮左右一看,清了清嗓子之后,亦站了出来。“陛下,臣附议。”
  内阁之中,唯有那已经被拘押于狱中的王文是二品,其余的阁员,皆职位不高,可谁都知道,内阁成员官位不高,却取代了昔日宰相的权责,而陈循又是首辅,他站了出来之后,倒是起了一个表率,不少的年轻热血的官员也纷纷站了出来,支持杨洪的进谏。
  “呵呵,且不说诸位爱卿,便是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