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195部分

极品明君-第195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
  见此情形,那兵部尚书于谦本欲开口,已经平复了怒火,却忍旧满心不忿的朱祁镇却先行开言:“诸位卿家,朕想问问诸位,我大明能有今日,是靠着仁德礼义教化出来的呢?还是靠将士用命,百官齐心,才开创出来的?”
  朱祁镇这句话一扔出来,原本想要说话的于谦不禁嘴角微微一扬,重新闭上了嘴,至少,朱祁镇这一开口,就代表了他这位大明天子的态度。只不过,这些文武百官,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于谦打定主意,想看一看,朱祁镇到底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折服,或者是说服这些臣工们认同他的态度。
  而这句话,让方才那些赢了一场嘴仗面有得色的文官们都不禁乖乖地闭上了嘴巴子,谁要是说靠仁德礼义教化出来的,那真是自己想挨耳光子抽。
  大明从无到有,靠的正是一刀一枪,无数人的鲜血和生死铸就出来的。方有今日之大明,这一点,哪怕是那些读书读得大脑犹如死水一般的官员,也不敢去否认的真理。
  “卫铭童,去把那些东西拿过来,好好读给诸位臣工听听,让他们知道一下,我大明是如何以仁义对待那些女真的。”朱祁镇看到厅中的文武没有吱声,不禁冷哼了一声,朝着那身边的卫铭童点了点头言道。
  卫铭童朝着朱祁镇恭敬地一礼之后,站了出来,拿起了那一份早就抄录好的资料,当着文武臣工的面便大声地宣读了起来“……大明洪武十五年二月,故元鲸海千户所速哥帖木儿、木达哈千户所完者帖木儿、牙兰千户所皂化自女真来归,太祖皇帝不计前嫌,充尔等所求,除编入辽东都司所属卫所之外,余者大份皆安置于北京或者南京左近。不但安置其驻地,还按人口户数给供柴米油盐等,并常有赏赐,以抚其心。”
  “洪武十七年六月,兀者野人酋长王忽颜哥等十五人自辽东来归,赐绮、帛衣、钞有差。”
  “永乐六年三月已未,喜乐温河、钦真河等卫女真野人千户喜省哥等来朝,自陈愿居京师,赐袭衣、彩币、牛、羊、薪、米、居宅。兀者右等卫指挥千百户贾你等奏,愿居辽东三万等卫,从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命所在官司给之。”
  “……永乐七年六月丁未,敷答河千户所镇抚弗里出、忽儿海卫镇抚火罗孙、皆自陈愿居东宁卫,允之,命礼部给赐如例。永乐九年四月乙酉,友帖卫指挥亦令哈,建州卫千户牢若秃等愿入开原及自在州居住,允之。永乐九年六月癸巳,卜鲁兀等卫千户团脱等奏,愿居安乐州,许之。永乐九年九月癸酉,建州卫千户囊纳哈等来朝奏,愿居辽东快活城,帝允之……命所在官司给之,自后愿居边卫者,赐予准此例。”
  扫了一些在场凝神而听的那些文武大臣,卫铭童的嗓音忍不住提高了两分:“也就是说,但凡日后,北辽东属地的那些异族来附我大明,皆会照前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
  听着那些从太祖皇帝开始,一直到永乐未年期间,那些归附于大明的女真和蒙古人所得到的待遇,莫说是那些武将,就算是那些成天嘴边挂着以德报怨的文官们,也不禁暗暗咋舌不已。
  朱祁镇侧耳细听,嘴角微微翘起,冷笑不停,这就是我大明啊,为了仁义之美名,送出去了多少钱粮?或许一开始,是为了分划瓦解元蒙,可是后来呢,我大明以为天下之主,兵强马壮,天下何处去不得?何人敢缨其锋,为何还要如此?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咱们的太宗皇帝,实在是太好脸面了,或者觉得如此,才能显示我大明天子的仁德,显示我们大明宗主国多么的仗义。
  听到了这,朱祁镇忍不住捏紧了拳头,而卫铭童的声音,却还在那里继续不停……
  “……永乐六年四月,太宗皇帝下旨:‘朕即位以来,东北诸胡来朝者多,多愿留居京师,以南方炎热,特命于开原置快活、自在二城居之,俾部落自相统属,各安生聚,近闻多有思乡土及欲省亲戚去者,尔即以朕意榜示之,有欲去者,令明言于镇守官员,勿阻之。’”
  “……又有永乐十六年九月,太宗皇帝诏曰:‘近辽东缘边官军,多出境市马,以扰夷人,其禁戢之。今后非朝廷文书,而私出境者,处以重刑,其守臣不严管束者,论罪如律。若安乐自在等州,女真野人鞑靼,欲出境交易,不在此例。’”
  “建州毛怜等卫夷人降附……初谓其犬羊就柙,犷悍犹存,故不差不粮,亦不委任以事。”
  “另:永乐四年三月,为抚诸部,初设辽东开原、广宁马市二所,初,外夷以马鬻于边,命有司善价易之。至是,来者众,故设二市,命千户答纳失里等主之……正统十五年,因漏边事已罢其二,唯开原南关市独在……”
  听到这些,礼部尚书胡濙也不禁谓然一叹。这些事情虽然已经隔了数十载,可是对于当年太宗皇帝对待那些北方诸胡的态度,胡濙却仍然记得。
  而他更记得当年宣宗在时说过的那些话:“……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皇祖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
  我大明并不缺少这些玩意,只不过那些女真野人连织布都不会,不论是衣食之物,皆依赖于我大明,若是真个不与那些野人交易,怕他们心怀怨恨,所以,太宗皇帝许其互市,说白了就是可怜这些穷苦野人,方施之以恩惠。
  可怎么也想不到,老实了几十年,大明花了数十载,养肥,养壮了他们之后,这些女真野人,不但不思恩图报,反而在大明虚弱之时,趁势而袭,掠财物,夺妻女,侵边镇,这样的结果,实在是……
  胡濙不禁摇头,对于这样的异族,胡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只是不知道朱祁镇会用何等的手段?
  卫铭童读完了那一份长达十数页的清单之后,再次退回了朱祁镇的身后,朱祁镇打量着那些文武大臣们的表情,盯着他们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诸位臣工,朕请你们好好地想一想,那么多年来,那些衣着褴褛,兽皮裹身,茹毛饮血,在那北国的冰天雪地里边,像野兽一般挣扎求生的异族,络绎不绝地蜂拥而来,带着一脸的悲苦和哀伤,请求大明收留他们。”
  “是的,我大明仗义,够仁慈,够慷慨,以她宽广仁爱慷慨的胸襟,对待前来归附的人,可结果得到的回报是什么?”朱祁镇浑厚凝重的声音陡然一提。“换来的是一群养不熟的狼崽子!”
  “我大明不但给予极其优待安置,而且给予了最大的自由度,汉人无政府文书出境就是重罪,而女真鞑靼出境却是自由往来,其自由度之大,自有史载以来,闻所未闻。”
  “……既不负担劳役,也不承担税赋,还赐予钱帛米粮,更设马市,以惠于女真诸部,难道我大明还不足以显示仁义吗?”朱祁镇缓缓地站起了身来,漫步到了厅中,声音越发地显得狠厉。“可是,我大明的一片好心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一群养不熟,喂不亲的狼崽子。”
  第三百四十章 为武人者,焉能不喜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乘我大明危机之时,不思反哺倒也罢了,居然还乘隙犯我边镇掠我民财,害我百姓,夺人妻女,这些的豺狼之辈,如此恩将仇报。难道朕还要再笑眯眯的把脸凑上去,再让那些不思恩义的虎狼之徒,再狠狠的煽上一巴掌吗?!”
  朱祁镇呵呵一笑,冷冽的目光扫过了那些方才唧唧歪歪的文臣,摇了摇头:“朕做不到,朕也做不来对大明的敌人卑躬屈膝的事情。朕更受不了我大明的子民为异族侵扰残杀之后,朕还要扮出一副慈悲的嘴脸去谈什么仁义与和平。除非,那些敌人,都已经被我大明踩在了脚下,那个时候,朕或许可以扮一扮慈悲,谈一谈仁义!”
  听到了这话,那些满腹四书五经的文官皆不由得心头一寒,暴虐、凶残等一系列的形容词纷纷从他们的脑海里边冒了出来,虽然没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指责朱祁镇的话有失天朝皇帝的仁义美名,不过这些形容词仍旧在他们的脑海里边徘徊不停。
  而那些武臣,甚至有不少都脸上露出了快意之色,看向朱祁镇的目光里又不由得多了几丝的敬意,怎么看,都觉得朱祁镇这位天子实在是比那些读书读坏了脑瓜子的书呆子文官们可爱多了。
  “昔日,汉武曾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难道我大明,还比不得千百年之前古人的风骨吗?”朱祁镇的目光落向了殿外,声音越发地透出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果决与坚定。“朕现在,不是让你们在此议论是战是和,朕让诸卿来此,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要你们商议,我大明的百姓,被异族欺负了,我们应该怎么去收拾他们,让天下的异族都清楚地看到,都明白一个铁一般的真理,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陛下圣明。”那石亨当即拜伏于地,高声喝道,之后,诸多文武,不管愿意,不愿意,都纷纷拜倒于地,口称陛下圣明。朱祁镇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这些文武大臣们的朝拜,心怀激荡不已。不错,我大明就应该强硬,用我们的火炮和铁蹄,将所有异族踏在脚下,之后,再慢慢的扮仁义,讲道理,这才是一个维护自身利益的强大帝国应有的手段和魄力。
  建州、西海女真,别人或许不清楚,可是朱祁镇这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焉能不知?
  在一百多年之后,大明帝国,在内外交困之时,就是这些恩将仇报的女真人,让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帝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而现在,朱祁镇来了,大明的劲敌瓦剌,已经被他踏在了脚下。如今不过只是一些小小部族的西海、建州女真,居然胆敢乘虚而入,朱祁镇要是不乘机把这些满清帝国的祖先给拾掇了,除非他脑袋让雷劈了。
  “朕想问问石卿你,到了辽东,将如何去做?”朱祁镇看着那拜伏于自己跟前的石亨,径直开门见山地道,此刻,朝中诸多臣工皆已告退,除了袁彬等几名心腹之外,朱祁镇只留下了石亨于殿中奏对。
  “回禀陛下,若是想要平定辽东诸胡,当以雷霆之势,荡平胆敢与我大明为敌之异族,以儆效尤,使诸胡畏我天朝湟湟兵威,不敢再起反复之心。”石亨沉声应对道。
  朱祁镇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朱祁镇的眉宇之间,仍旧紧锁着,在他看来,以泰山压顶之势,将西海、建州女真荡灭扫平,杀鸡儆猴,以摄辽东诸胡,这是必须的,只不过,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老老实实了,朱祁镇怎么才能有理由去收拾某些看不过眼的藩国?
  比如那就在辽东旁边的朝鲜,唔……对于高丽棒子,朱祁镇前世今生都从来没有半丁点的好感,反正虽然比倭国好一些,可是也好不到哪儿,都是偷师学艺,恩将仇报的主。
  “朕听言,女真部族之中,有不少,在朝鲜境内停留,不知可有此事?”朱祁镇招来侍卫,给那石亨也端下了热茶,想了想之后,沉声问道。
  “回陛下,微臣查阅了辽东边镇历年的诸多文书、资料,确实有不少的女真在朝鲜境内,且为朝鲜所驱使。”石亨凝神想了想之后,肯定地答道。
  “嗯……”朱祁镇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眼珠子贼溜溜地转了几圈之后,很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把声音压得极低。“你说,会不会是那李氏朝鲜还背后捣鬼,联合了建州女真,犯我大明?”
  正恭敬地坐侍于朱祁镇身后边,整理着稿件的卫铭童听到了这话差点一头栽在那案几上摆着的砚台上。袁彬亦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朱祁镇,手中的鹅毛笔在那前襟上浸染出了一大团的浓墨亦未所觉。
  而那石亨,嘴咧得老大,呆呆地看着那朱祁镇,半天似乎才回过了神来,一代大明名将有些不顾形象地结巴了起来。“陛下,这,这似乎不太可能吧?”
  对于自己这些心腹臣下的反应,朱祁镇颇不满意,脸皮也实在是太薄了吧?这可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想要取得胜利,想要扩张,想要殖民,就得脸厚心黑,大胆心细,无中生有,总之厚颜无耻这只是基础,嗯嗯……
  “凡事不能说得那么肯定嘛,朕虽然不太了解兵事,可对于那朝鲜,可还真是记忆犹新啊。”朱祁镇白了一眼这些家伙,清了清嗓子,决定要好好的给这一群家伙上上课,让他们知道认识到,朝鲜那个藩国,曾经对大明,对华夏民族造成过的伤害。
  “想春秋,呃,这似乎太远了点,是吧?朕在想一想,嗯,汉朝……唐朝……宋,呃,朕这记性,还真是不行了,卫铭童,你且看看,朕这崇智殿里,关于朝鲜半岛的资料,还有关于朝鲜的历史。”朱祁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上,主要是自己这段时间也实在是太忙了,再说想要借女真收拾朝鲜,这也是一时动念,罢罢罢,就挑近一点的说吧。
  “好的陛下,微,微臣这就去取来,请陛下稍候。”卫铭童抹了一把脸上的臭汗,脚步有些虚浮地朝着那后殿行去。而石亨与那袁彬亦同样下意识地抹了一把额间的冷汗。
  袁彬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朱祁镇的耳边小声地劝道:“陛下,这,咱们是不是用不着扯那么远,毕竟时隔太过长久,更何况,过去那些朝代,皆过久远……”
  “知道朕为什么这么做吗?”朱祁镇干咳了咳,板起了脸,一副凝重而沉肃的表情,看着这眼前两人。那袁彬与石亨都一脸无语的摇了摇头,以示不知。
  “我大明所继承的,乃是华夏血统,传承的也是我们祖先的土地疆域,莫非,那些被异族所侵吞占领的土地,我大明就眼睁睁地看着为异族所占,而沉默不语吗?”朱祁镇扫了一眼二人问道。
  石亨不由得一呆,这个他还真没有注意过,倒是那袁彬皱眉沉思了一番之后,略有些犹豫地道。“这自然不行,凡我华夏故土,皆应为我大明之疆域。”
  “不错,就应该是这个道理,而且,我们应该再把思路放开阔一点,眼光放远一点。”朱祁镇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解释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