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75部分

极品明君-第75部分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这些罪名,够不够拿你?!”袁彬眉头扬起,一双利眼冰冷得犹如那浸在寒潭之中的三尺青锋。“上皇当初,委尔重任,望着尔能替上皇分忧,为朝廷出力,抚督边镇之军心,可你都做了什么?你实在是太让上皇陛下失望了。”
  江福抬手一挥,拱门之外,瞬息之间涌入了无数披盔带甲的悍勇边军还有一大批的锦衣卫,手中的利刃上那四溢的寒光,让那些原本逃到了后院,希望自家主子能给予庇佑的严府家奴们皆尽跪伏于地,不敢有所反抗。
  “咱家要见上皇。”严顺那尖细得犹如老娘们一般的嗓音在后厅里回荡着,绝望的脸庞上,那双邪恶的三角眼里边尽是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疯狂。
  “放心吧,我等乃是奉上皇之命前来拿你,只要你别反抗,就还能有机会活着见到上皇陛下。”江福阴阴一笑,看着这个平日里骑在自己头上,高高在上的镇守太监变成了如今的模样,一种说不出的痛快感,简直比三伏天喝凉水还要爽利。
  看着那两名面带残忍暴虐的狰狞笑容,目露凶的悍卒迫近了自己,严顺双腿一软,径直跪拜于地,被那两人边军悍卒如同捆绑死猪一般三下五除二便勒成了一个粽子,朝着拱门外拖去。
  到了最后,连带从严府各处锁拿来的家丁役仆,居然足足有四百余人,这还不算那一百余名的丫鬟使女,袁彬不禁连连苦笑,单单一个镇守太监的府邸里,就养了这么多人,一年下来,那得花多少银子,看样子,大明的这些个镇守太监、守备太监什么的,还只是像上皇所形容的一般,一只只养得肥硕无比的,正适合出栏宰杀的年猪。
  “袁大人,这些人该如何处置?”江福虽然是堂堂的宣府总兵,可是面对袁彬这名心机深沉的天子心腹时,却丝毫也不敢托大,反倒是摆出了一副属下垂耳听训的恭敬模样。
  “宣府城外,有一处荒弃的军营,不知可有此事?”袁彬倒也不跋扈,而是一脸温和之色,向着那江福问道。
  “不错,宣府城东,本有一座军营,不过至去年瓦剌大军入寇,军营被毁坏甚巨,而我宣府边军损失不小,故此,那座军营现如今还空闲着。”
  “那此事就要劳烦江总兵你了,待尹千户将一干人等清点造册之后,所有男丁,除了那些被役使于此府邸之中的边军在籍军士外,皆押往那所军营看守。”袁彬径直言道。“现下天热,这些男丁,正适合修缮军营,让他们自己给自己造遮风挡雨之所。也省得徒费钱粮。”
  “袁大人好想法,一会,兄弟我就着人让他们去办。只是……”那江福的目光扫过了那些如花似玉的妙龄侍女和丫鬟,再次落到了袁彬的身上。
  袁彬也不禁一呆,看着那一百多名妙龄女子,想了半天才道:“原籍在此的,可着人给予钱粮,遣人护送归家,若是外乡的……就且让她们先留在此地,等陛下处断。”
  “袁大人放心吧,我等一定会为上皇陛下办得妥妥当当的。”江福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心里边盘算着上皇的行宫里如今可没几个能侍候的人。的确也该进些妙龄女子了。
  上次,天子遣来的那些个宫女,说实话,就天子送来的那些年纪最轻的都二十多岁宫女,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女官,就连江福都瞅不上,那些二十多岁的宫女已然将近到了可以归乡的年龄,而五六十岁的老女官也同样。
  也就是说,天子根本就是耍的面子工程,让天下人都知道他送了一堆宫女女宫还有宦官去侍候太上皇,落了好名声,可实际上呢?光是要遣返这些宫女,女官,这可就是一笔钱帛,照当今天子与太上皇的关系,怕是只能太上皇自己掏腰包。
  而且,派遣来的宦官除了老弱之外,倒真有一批精明能干的,可那些人,谁又能保得定不是当今万岁遣来上皇身边的探子?
  虽然如今上皇的身边有位瓦剌贵女娜仁郡主,另外还有一位不知姓名的美妇,可问题是,才两位侍妾,以上皇的年龄和规格来,实在是太少了点。若是上皇能够从这些女子里边相中一两位,那也是她们的福分。
  袁彬扭头,看到汪福那一脸猥琐的笑容,不禁一阵白眼乱翻,心里边暗暗摇头,不过也懒得点破,他的心思,也跟江福差不多,至少,太上皇身边,如今用的全是高龄宫女,这也实在是太不像话,这还是因为自己多次劝说,而且也还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不然太上皇都有将那些已经离家少则数载,多则十余载的宫女和女官尽数遣回原籍的想法。
  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实在是高
  就在那严顺被袁彬及江福等人动手抓捕的同时,在宣府、万全左卫、万全右卫、怀来卫、怀安卫,一共抓捕一共一名镇守太监,四名守备太监,而杨能与卫铭童、杨信与钱钟各自领心腹家兵或者是大内侍卫前往一处,以备任何突发事故。
  不过最终并没有让朱祁镇失望。镇守太监和守备太监及其党羽,皆尽一举成擒。而朱祁镇暗中进行的这一举动,让宣府上上下下都不由得一阵胆寒,怎么也想不到,太上皇不声不响的,居然就突然这么一伸手,将那些在宣府权势渲天的宦官尽数成擒。
  虽然胆寒,不过,他们的内心更多的是拍手叫好,连声称快,毕竟,这些宦官沉苛一气,在宣府,啥好事也没干过,可坏事却一件也没拉下,宣府边镇的百姓对这些宦官可谓是畏之如虎狼一般。
  别说是普通的百姓,便是宣府文武,又有几个不敢不卖这些奸宦的帐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杨大都督,也不是人人都是罗大巡抚。所以,这些宦官被擒之后,宣府诸文武不但没有人愿意站也来为他们吱上一声,反而都在暗中地加紧搜罗这些宦官往日里所犯之过错,以期望能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而他们的这一举动,倒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内臣外放的制度到底有多么不得人心,也间接地让朱祁镇更容易将此案办成铁案,绝无翻盘的机会。
  “查收到的白银计七十八万一千四百余两之巨,黄金也有五万三千二百四十余两,另外还有金玉古玩若干……”
  “各守备太监在宣府城内均有居所宅院,核查下来,为这些宦官为役者,在册边军士卒一千零七十三人,另有宣府精壮两千三百余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那些闲汉和地痞无赖助纣为虐。”
  “至于他们所侵占的田地,总计两千三百二十余顷,皆是上好的良田……”
  朱祁镇阴沉着脸安坐于榻上,听着那袁彬对着手中一本颇厚的册子念个不停,足足过去了约炷香的功夫,才堪堪读完。
  “袁彬,我大明税赋一年多少银子?”朱祁镇摸了摸自己因为皱得太久而发酸的眉头,沉声问道。
  “正统十三年,收入中银两百八十七万九千七百余两,所收田赋为二千万石左右,不过地方需留存一千万石,供给宗室约六百七十万石,还有供给官吏的开支……”
  “不用说了,呵呵,好嘛,仅仅这五名宣府的宦官,在不过数年的光景里,就捞到了将近我大明一年一半的税赋。这本事,可是比咱们那些官员能干百倍。”朱祁镇虽然是笑着说的这话,可是听到了在场诸人的耳中,却都觉得有些愕然,都有些惴惴不安,弄不明白朱祁镇这话是在骂那些宦官呢,还是骂那些治民官吏。
  还好朱祁镇没有继续发表这种非正常言论,将那份账本交给了钱钟让他收起之后言道:“宣府的文武官员的反应如何?”
  袁彬笑着道:“回陛下,如今各方虽然没有明着表态,不过,私下里,倒是纷纷交口称赞上皇陛下英明果决,又为宣府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呵呵,是吗?只希望到时候他们别背地里骂娘就好。嗯,那些古玩玉器,且先放着,着人去寻这方面的商人来鉴定,估算一下价值到底值多少。”“另外,原本从郭府搜到的那三十万两银子,已经先交给了哈铭继续在宣府及周边之地大肆扫货。现如今查抄到了这些金银,且放着,朕有大用。”朱祁镇摸了摸下巴估算道。
  仅仅过了三天不到的时间,宣府城外那个原本被荒弃的军营里已然是热闹喧天,可以驻扎五千兵马的军营,如今正在那些被押到了这里的那些宦官家仆们的辛劳努力之下,已然搭起了不少的简陋棚子,以遮风挡雨,毕竟现如今是夏天,所以,先搭先草棚子暂时居住,倒没惹出什么破事。
  那些宦官家仆们虽然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可是如今,看到那些看押他们的可不是善良百姓,而是特地抽调来的宣府边军之中的精锐,在几次因为食宿问题而发生了一些小纠纷,而导致三十七人当场问斩之后,这些宦官家仆自然知道该老老实实做事,低低调调做人。
  反正这些家奴中绝大部分都是精壮结实的汉子,给自己搭好了棚子之后,便开始在监工们的指挥之下,开始热火朝天地建设起了这座已经被瓦剌人捣毁的兵营,尽早使其恢复旧观。
  而至于那些被从宦官家宅之中解救出来的边军将士们,却也转移到了此地,不过他们的待遇自然是要比那些家奴好上不少,但就是因为这一点,让所有人都感觉猜不透朱祁镇这位太上皇的用意,他到底想要干吗?
  而在这期间,在朱祁镇的行宫之内,巡抚罗亨信,知府马正达,宣府镇总兵江福,宣府镇锦衣卫千户尹左初,宣府镇按察分司赵自谓等人朕席会审那五名宦官及其重要爪牙,足足审理了近五天的时间,询问了由锦衣卫和差役从宣府边镇各地带来的人证近千人,一份份证据确凿的供状按印画押之后收存起来。
  直到了第五天深夜,虽然已经身体和心理都已是疲惫不堪,但是心情却颇为亢奋的诸人领着两名抬着供状的差役,前往求见朱祁镇。
  “陛下,臣等终不负上皇陛下之重托,至今日夜间审结严顺等五名宦官贪腐国帑,欺压良善,强取豪夺,役使边军为奴,勾结商贩暗中走私盐铁输往草原等诸案,共有案卷一千三百余件,皆是证据确凿,人证物证皆明的,严顺等人皆已画押认罪。”
  看着那厚厚地,足可以给人当椅子坐的供状,再看看这五位文武官员那一脸的憔悴。朱祁镇站起了身来,向着五人微微颔首笑道:“辛苦诸们爱卿了。”
  “能为国除奸宦,乃臣之应尽之责,岂敢言辛苦。”罗亨信脸上的黑眼圈份外地明显,显得嘶哑的嗓音里透出来的激动,却是如何也掩饰不了的。
  朱祁镇笑了笑,步上了前去,拿起了最上面的案卷粗略地翻看了一番,一面问道:“案卷一共抄录了几份?”
  “照陛下您的吩咐,一共遣了十八名吏员,共计抄录了九份。”罗亨信答道。“上皇陛下,为何要抄录如此之多?”
  “因为有用,有大用。”朱祁镇笑了笑,扬了扬手中的案卷。“其中一份,朕要拿去刊印,让宣府边镇,让整个大明都知道,这些镇守太监和守备太监,在宣府,到底干了多少败坏朝廷声誉,祸乱宣府军民,勾结不法,暗通外敌的大罪!”
  “陛下,这么做,与常例不合吧?毕竟,这五名宦官,终究是内臣,若是闹得天下皆知,天家的颜面和万岁的威仪……”江福不由得心头一跳,站了出来有些犹豫地道。
  朱祁镇看了江福一眼,对于这位胆子向来不大的江大总兵,朱祁镇决定还是解释一下的好,省得他们胡思乱想。“这五名宦官,止一人,为当今万岁所遣,其者,皆是朕过往派遣至宣府之地的。既然是朕所犯之过,那就由朕还宣府军民一个公道。”
  听到了朱祁镇之言,诸人都不由得哑口无言,朱祁镇等于是在告诉他们,哥这是自己在抽自己的脸,哥自己都好意思,你们还有啥不好意思的。
  而朱祁镇却还没有说完。“朕要让当今天子对宣府处置这五名奸宦之事无话可说,让朝廷百官闭嘴。”朱祁镇的声音不大,可是,听到这五位的耳中,却都不由得从心头冒起了丝丝寒意,这才恍然,如果将这五名宦官的罪行公之于天下,那么,谁也不敢冒出头来替这五名宦官吱一声。
  毕竟,里通外国的大罪,诛九族都不为过。更何况,这里一千余份的案卷,一桩桩,一件件,皆是有人证有物证的,每一桩按大明律,都是足以掉一回脑袋的。一千三百余年,这些奸宦就算是每个人都是九头蛇也不够砍的。
  而朱祁镇这位太上皇最多也就落入任人不明的小过,但是现如今,他却以雷霆之手段,为国清除这些害虫。这种知错能改的行举,反而更能获得文官和百姓们的赞喻和敬佩。
  罗亨信不由得在袖中暗暗冲朱祁镇跷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上皇陛下若能如此做,实乃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老臣觉得,除了刊行之外,从明日起,便着令差役,将这些案卷传阅我宣府各州县,令各州县张贴公示,以抚我宣府边镇之民心军心。”罗亨信转了转眼珠子之后,脸上的喜色更深,赶紧又进言道。
  “嗯,罗老爱卿此策大善,那就要劳烦你等再辛苦一些了。”朱祁镇笑着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罗亨信的建议。
  “另外,朕还有一事要劳烦于尹爱卿,一会你也拿走一份,由你们锦衣卫的渠道直送京师,还有赵卿,你也拿走一份,直送刑部。至于另外一份的话,由江福你送往兵部。毕竟,里通外国,役使边军行不法之事,这事,兵部要是出头说说话,应该要好一些。”朱祁镇心里边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照于谦的性子,这份案卷要递到了他的手中,嘿嘿嘿……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公审之前……
  “三贵你听说了吗?太上皇要公审那些宦官。这到底是啥意思?”一位正斜倚在大树脚下乘凉的老农,一脸好奇地向着身边同样在眯着眼享受那树荫下习习凉风的同伴。
  “我哪知道,不过,想来应该是好事吧,那些天杀的阉货,在咱们村可是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还记得那刘老汉家的孙女吗?要不托上皇的洪福,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家呢,前些天,回来的时候,瞧那一家子,都给哭成了泪人儿了。”那个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