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171部分

上品寒士-第171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年老的全礼和陈咸、还有王凝之不去外,其余王劭、冯梦熊、陈操之、谢道韫诸人跟随贼捕掾去褚氏庄园,六十八名午潮山贼除被杀死的六人外,其余全被绑在褚氏庄园的树上,钱唐县廷掾已讯问出其中十三人是褚氏隐户,是褚俭为避土断检籍而命这些人投奔午潮山的——
  冯梦熊命人将这些山贼、隐户尽数解往县狱,短短三日,褚氏勾结山贼之事彻底解决了,此案自有扬州内史王劭与钱唐县令冯梦熊进行审理,陈操之建议把这些山贼解往扬州一些偏远郡县进行开荒屯田,王劭深以为然,若把这些查出来的隐户和山贼全部落籍兵户解往军府只会壮大桓温的实力,这是琅琊王氏不愿看到的。
  山贼危机过去,褚氏一门彻底沦落,陈操之算是放心了,同时也觉得有必要壮大陈氏私兵,陈氏的田产已超过丁氏,丁氏有六十名私兵,陈氏只有四十人,遇有大股的山贼不易防御,偌大的钱唐县只有六十马步弓手,只能督促收收租赋、执行徭役,各世家大族基本靠自身的力量保护族人和财产的安全——
  十月十六日上午,丁幼微启程前往华亭探望陆葳蕤,润儿也想看到那个美丽的丑叔母,便跟着一起去,随行的还有雨燕和阿秀,以及八名陈氏私兵和八名丁氏私兵。
  陈操之与冉盛送丁幼微一行出东门外驿亭,陈操之道:“嫂子,我今日回陈家坞,明日便要赴会稽山阴,不能等嫂子回来了。”
  丁幼微问:“小郎年前总能回来吧?”
  陈操之点头道:“应该能,山阴距此不远,有事我会遣使回来报信的。”
  润儿道:“丑叔,陆小娘子是不是《华山碑》写得极好,这次润儿见了她,要向她请教。”
  陈操之笑道:“好,润儿要代我问候陆小娘子哦。”
  润儿小手招招,让陈操之靠近,附耳道:“丑叔,润儿代你诵《关睢》给丑叔母听好不好?”说罢,格格直笑,脑袋缩回车厢里。
  送走了丁幼微,陈操之又去县署向王劭、冯梦熊辞行,他去了陈家坞之后便直接赴山阴,不再来县上了。
  午前,陈咸、陈操之、冉盛、陈宗之、谢道韫一行人从枫林渡口过江,朝陈家坞而去,陈咸让陈操之与他同车,说道:“真想不到褚氏还有那样的险恶居心!”
  陈操之道:“四伯父,我钱唐陈氏这两年迅速崛起,难免要触及他人的利益,鲁氏、褚氏就是被我陈氏打垮的,鲁氏、褚氏的田产有很大一部分归我陈氏,遭人忌恨是肯定的,我陈氏除了继续扩充部曲私兵外,也要多多行善、惠及乡里,这样的家族才能持续兴旺发达。”
  陈咸点头道:“上半年荆奴说要组建百名陈氏私兵,我担心陈氏无力供养这一支百人私兵,毕竟这些私兵的赋税、徭役要全由我陈氏承担,每年支出约需两百万钱,你六伯父热衷于购置田产,认为扩充私兵徒耗钱财,现在看来,扩充私兵很有必要。”
  陈操之道:“我陈氏原有私兵四十名,可再扩充四十名,这些私兵还是从荫户、佃农子弟中选取,农闲时练兵,平日依旧耕种,给予这些私兵的父母适当的租税减免。也就是说陈氏八十名私兵,其中相对精锐的四十人不事农耕,每日操练巡防,另四十人则为后备,若有贼人来攻,可立即加入防御抵抗。”
  陈咸喜道:“好,这样可节省不少支出。”
  牛车行出一程,陈咸又道:“操之,伯父还有一事要与你商议,按照朝廷新颁荫衣食客令,我钱唐陈氏可拥有九十荫户,是不是这次招募齐全、填注家籍、并报知县上?”
  陈操之心知四伯父是把钱唐陈氏先辈的品官占客全部算上了,当然,这也说得过去,只是在这大土断的非常时期,三吴士族人心惶惶,钱唐陈氏却依新改的荫衣食客制由原有的四十荫户骤涨为九十荫户,而他陈操之又身居土断司左监,借土断获益,这极易遭人弹劾——
  陈操之将此顾虑对四伯父陈咸说了,陈咸连连点头,他深知陈操之仕途的前程就是钱唐陈氏家族的前途,陈操之若仕途不利,陈家坞就是聚敛了再多的财物也是难保,决不能因眼前小利而损害了整个家族的长远利益,陈咸道:“你六伯父一心想把他的几户姻亲全部列入陈氏荫户,以避赋役,我这次回去要严词拒绝。”
  陈操之想起上次五兄陈昌来建康,为一些茶叶、鱼干斤斤计较,北楼六伯父一家真是狭隘啊。
  第二十三章 知易行难
  将至小松林煅冶铺时,陈操之下了牛车步行,轻叩谢道韫的车壁,谢道韫的侍婢柳絮撩开车帘,探头笑问:“陈郎君,何事?”
  陈操之朝车内一看,谢道韫正在给脸上敷粉,便道:“英台兄,我有事向你请教?”
  侍婢柳絮道:“那么陈郎君到车上来吧?”
  谢道韫横了柳絮一眼,心道:“车厢逼仄,如何好与子重同车!”命车夫停车,她下车与陈操之并肩而行,问:“子重,何事?”
  陈操之便将北楼六伯父陈满一家与整个陈氏家族之间的不谐之事说了,道:“英台兄出身大家族,阅历积累,定有以教我?”
  谢道韫见陈操之将家族私事向她请教,显然是当她是知心密友,想了想,说道:“那年在吴郡我就听说陈流陷害你之事,陈流是你六伯父之子,虽被逐出宗族。且已身故,但你六伯父显然心存芥蒂——子重是不是也很少与你六伯父交谈?”
  陈操之虽然温雅持重,但对北楼六伯父一家的确没有好感,四年前六伯父被其子陈流怂恿起来欲侵占他西楼的田产,那样欺负孤儿寡母之举实在令人不齿,所以陈操之一直对六伯父一家不冷不热,点头道:“是,有些事难以释怀。”
  谢道韫侧头看着陈操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陈操之也有怨气啊,浮颊一笑,说道:“我三叔父常诵《大戴礼记》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子重有志于天下,如何会不知为政至察则众乖,同为族人,那些旧怨不必太在意。”
  这些道理陈操之并不是不懂,但被少年时的怨气蒙蔽,不能放下,现在听谢道韫这么一提醒,有豁然开朗之感,展颜道:“多谢英台兄指教,我明白该如何做了。”
  谢道韫轻笑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我善会说教,其实自己是最少雅量之人,不然我三叔父何以常对我诵‘水至清则无鱼’?我对不合我心意的人和事,很难让自己屈就或虚与委蛇。”
  陈操之心道:“谢道韫是个完美主义者、第一等聪明人。”说道:“英台兄既入仕途,以后治一县、治一郡、治一州,还得向安石公学学为政之道。”
  谢道韫一笑,说道:“州郡长吏,我是做不了的,人贵自知之明,我知强于行,适合做幕僚佐吏,以后子重开府仪同三司,我做你幕僚吧?”
  陈操之嘿然道:“英台兄取笑我!开府仪同三司,英台兄认为我能晋升到那一步?”
  谢道韫道:“如何不能?陶侃、郗鉴俱非高门,不也位列三公?”
  陈操之笑道:“待我开府仪同三司,发苍苍而齿摇摇矣,岂不误了英台兄——”陈操之原本要说“英台兄终身”,想想不对,急改口道:“——岂不是误了英台兄仕进?”
  陈操之这短促一顿,谢道韫已明其意,说道:“子重,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发苍苍而齿摇摇,正是终生为友之意,而且,桓公有云‘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陈掾当作黑头公’,我做你幕僚,似乎不必等到那么老吧。”
  陈操之心里温暖而沉重,看着谢道韫,谢道韫转过头去,指着前路道:“子重,你族人来迎你了。”
  陈操之举目一望,一大群人从松林转出,正是陈满、荆奴等人,陈满担忧山贼来袭,这两日是寝食不安,一直在等县上消息,这时听庄客来报,族长和操之小郎君一行回来了,便急急出迎,要问个究竟。
  陈操之向六伯父深深施礼,不急着说剿灭山贼之事,只是道:“待回到坞堡,侄儿有要事向六伯父细禀。”
  陈满见陈操之谦逊有礼,还说要向他细禀,心里便有些快活,这个侄儿以前有事都是与族长四兄商议,何曾向他禀报什么,原以为陈操之做了品官之后、又得当今第一权臣桓大司马重用,会更加盛气凌人,未想谦恭更胜往日,实在有些意外。
  陈氏荫户、佃客、雇工都来迎接操之小郎君,这两日陈家坞上上下下都担惊受怕。虽有丁氏、全氏的百名私兵相助、日夜巡逻,但陈氏庄园方圆十余里、更有碧波千顷的明圣湖,可谓防不胜防,现在得知山贼就擒,贼首苏宽被冉盛杀死,众人欢声雷动。
  青枝腆着大肚子也来相迎,小婵赶紧上前拉着她的手,告知来德年前能回来,操之小郎君都安排好了的——
  这一路行来,谢道韫明显感觉陈家坞变化巨大,有一种蒸蒸日上之气,转过松林,以前是看到那座巨大的环形坞堡,而今先看到的是那座新建的方形楼堡,比环形坞堡更加宏大,倚山而建,前低后高,从远处看,楼堡与后面的九曜山浑然一体,势若猛虎下山,显示钱唐陈氏强劲的扩张之势。
  方形坞堡尚未完工,主楼还在进行室内装饰,但相对简单的厢房和横屋已经可以住人。丁氏、全氏的百名私兵这两日便是住在那里面,陈满介绍说年底可竣工,陈氏族人可在新居过新年。
  这时大约是申时初刻,环形坞堡迎着斜阳,土石夯筑的坞堡外墙有些斑驳,厚重的青冈木大门已有古旧之色,与左侧新建的方形坞堡相比,这历经风雨近百年的环形楼堡更显沧桑——
  陈操之牵着侄儿宗之走在前面,眼望那坞堡大门,不免想起母亲,以前他赴吴郡游学、去初阳台借书。母亲常常倚闾而望、等他归来,而现在,母亲静卧玉皇山上,与阴阳永隔,他就是高官厚禄、衣锦还乡,也有永不能弥补的遗憾,因为母亲看不到这些了,母亲去世时,陈氏尚未入士族,母亲很喜欢陆葳蕤,但想必母亲是认为儿子很难娶到陆氏女郎的,只因为儿子与陆氏小娘子相互倾心,母亲就不忍多说什么,母亲是很爱他的——
  宗之摇了摇陈操之的手,问道:“丑叔想去玉皇山看望祖母了吗?”
  陈操之低头看了侄儿一眼,宗之沉默而细心,与他十五岁前很相像,点头道:“等下与丑叔一块去。”
  进到环形坞堡,稍事休息,陈操之即请族中长辈到有序堂议事,让冉盛正式认祖归宗,陈操之又将褚氏勾结山贼意欲洗劫陈家坞之事略加渲染对族人一一道来,陈满等人都是心有余悸,上虞某庶族大姓被盗贼夜袭、钱帛洗劫一空、族中妇女亦被凌辱就是前年之事,所以,当陈咸提出增加四十名陈氏私兵,族中长辈一致同意了,坞堡若无安全,钱帛再多又有何益!
  族中会议之后,陈操之又上北楼向陈满、陈昌父子解释暂不能增加陈氏荫户之事,说褚氏余党还在,而且反对土断的三吴士族都在盯着陈氏,想揪住陈氏的过失,想以此来反对土断,陈氏由庶入士,扩张迅速,颇遭人忌妒。所以不得不慎,发展陈氏庄园,不见得荫户越多越好,另有途径,以合适的田租吸引佃户、以契约制让佃户安心在陈氏庄园耕种,善待佃客雇农,陈氏庄园定能兴旺壮大——
  陈满对陈操之这般细心向他解释,很是满意,点头道:“操之说得对,咱们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操之放心便是,六伯父不是愚昧之人,这些事都晓得的。”
  陈操之又道:“建康秦淮河畔建宅之事,亦是为陈氏后辈计,六伯父、五兄、十四兄为家族打理田产,甚是辛苦,五兄、九兄、十四兄因为年龄不小,求学已晚,入仕怕是不能了,但侄儿辈定要读诗书、求仕进,以后入朝为官,建康怎能无陈氏宅第!”
  陈满、陈昌父子一听,深感有理,钱唐陈氏,东南西北四支,西楼有陈操之、南楼有陈尚,已经是品官,东楼的嗣子陈谟去年被评为六品官人,有陈操之提携,陈谟出仕是确定无疑的,只有他北楼一支入仕无望,陈满四子,陈流最聪明,读书最多,可惜走了歪路,死了,陈昌、陈溯、陈洄兄弟都是只读了《论语》,会识字而已,想要被中正官擢入九品官人是不可能了,没入品就不能为官,只能留在陈家坞做田舍翁,陈满父子对此是颇不甘心的,对陈操之、陈尚在建康巨大的开销心存不满,认为是他们辛辛苦苦打理族产,却供陈操之、陈尚在外挥霍,现在听陈操之此言,恍然大悟,是啊,陈昌兄弟三人是不能为官了,但陈昌、陈溯都已经有儿子,陈满孙儿这一辈可以自幼教学,以后向陈谟、陈谭那样去吴郡求学、去建康做官,这可都要陈操之、陈尚提携的——
  陈满、陈昌都感有愧,他们实在太浅见了,东南西北四楼都是陈氏子弟,家族和睦兴旺,才能惠及子孙后代,他们做田舍翁,儿孙辈可以出人头地为官啊,操之眼光比他们长远得多!
  第二十四章 二婢论嫁
  陈家坞大管事来福领着仆役杀猪宰羊,让全氏、丁氏的百名私兵饱餐一顿,然后每人赠苎布一匹,一匹苎布约值三百五十钱,全氏、陈氏私兵都甚是快活,拜谢了陈氏族长,在斜阳照映下踏上归途。
  来福之妻曾玉环知道操之小郎君要去祭奠老主母,已备好祭祀物品,由来震驾牛车先期送去玉皇山陈氏墓园。
  从陈家坞至玉皇山有八里路,若步行前往,到达时必然天色昏黑,陈操之骑马前去,冉盛自然也要去,宗之呢,就坐在陈操之坐骑的前鞍,这十二岁少年颇为兴奋。
  谢道韫骑着褐色牝马,她也要去祭拜陈母李氏,两名忠心耿耿的谢氏私兵策马跟随,谢道韫的贴身侍婢柳絮和因风跟出坞堡大门外,望着谢道韫道:“榭郎君——”
  谢道韫道:“你二人不要跟来——”打马跟着陈操之去了。
  柳絮看着陈操之、谢道韫一行转过方形坞堡不见,对因风悄声道:“道韫娘子去祭奠陈郎君的母亲了,我听小婵说,那陆小娘子也没来祭拜过吧。”
  因风道:“小婵说,陈郎君母亲出殡时,陆小娘子派了一个叫短锄的侍婢来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