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上品寒士 >

第282部分

上品寒士-第282部分

小说: 上品寒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玄心里想着他四叔父谢万此时想必已不在人世,此时也不愿说这事,却是笑道:“凯旋时,迎接子重的将是娇妻稚子成行吧。”
  陈操之微笑起来,是啊,葳蕤是去年八月底受孕的、小婵是九月初,此时都应该分娩了,不知母子平安否?是男婴还是女婴?
  谢玄道:“子重,听说你与长康约为儿女指腹婚,今我也与你相约,我阿姐生的若是男儿,就娶我谢玄之女,若是女儿,就嫁我谢玄之子,我总要生出儿女来相配。”
  陈操之哈哈一笑,姑表联姻,自古有之,即便后世也仍有很多国家不禁,毕竟生弱智儿的概率是很低的,谢玄这时说这样的话显然有但愿人长久的意思,二人亲冒矢石北伐,生死未卜,这样说也是一种生存的信念和美好的希望——
  陈操之道:“好,就这么说定了,钱唐陈氏要再一次高攀陈郡谢氏,哈哈。”
  谢玄亦笑,说道:“子重能娶我阿姐不稀奇,稀奇的是能让我阿姐甘与陆氏女共侍一夫,我阿姐是个多么高傲的人啊,这齐家本事的子重无人能及。”
  陈操之嘿然道:“道韫是这世间最聪慧的女子,她能应付各种局面。”
  说话间,冉盛的一千重骑兵准备渡河了,陈操之随这批骑兵一道过河,此时已经是四更天,若是晴好天气,东边天际就将透出曦光,但现在却是墨云翻滚,电闪雷鸣,暴雨将临,因为风势强劲,五艘楼船皆降下半帆,在大风中驶离南岸,刚航行至河中央,大雨瓢泼而下,陈操之头戴兜鍪,身着白袍,披明光甲,立在船艏任凭大雨浇注,纹丝不动,十名亲卫环侍身侧——
  这黄河先前风平浪静,似是人畜无害,此时借风势,浊浪排空,恶相尽显,也只有这种载重万斛的楼船才敢夜渡,而且对岸这一段没有峭壁巨岩,不然还是非常危险的,但行军就是要冒险而上,哪里等得天时地利尽得才从容进军!
  陈操之、冉盛一行浑身湿淋淋上得对岸,楼船往回驶时,吃不住风势,往下游漂下十余里,南岸还有五千军士一时间是过不来了——
  天色微明,雨势稍小,陈操之命军士食用随身带着的面饼,稍事休整,准备奇袭十五里外的温县,随军的黄小统放出“戾天、”“扶摇”二雕哨探,原是例行公事,不料一刻钟后,“戾天”飞回盘旋唳叫,而“扶摇”未回,这表明二雕发现了黑盔黑甲的燕军,“戾天”飞回报信,“扶摇”原地监视,从“戾天”飞回的方向来看,燕军在正东方——
  陈操之心头大震,这是哪里来的燕军?慕容臧的大军?
  陈操之心里虽然惊骇,面上神色不动,命斥候速沿河东下哨探,一面令军士将两百辆兵车驱至距河岸百步处以弧形排列,与河岸呈半月形状,每辆战车配备七名持马槊和兵杖的劲卒,又有五名持大盾的步卒保护战车和持槊军士,一千名强弩手隐蔽战车后,更以布幔将战车遮挡,让敌军不明究竟,五百名快刀手防备敌人突破——
  这个大型的却月阵刚布列完毕,雨也停了,天空迅速明朗起来,派去的斥候兵面无人色地纵马奔回,后肩还中了一箭,大叫道:“陈司马,有大批燕骑正巡河而来,现在正加速往这边疾奔。”
  陈操之问:“约有多少人?”
  斥候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军,可根据阵形间隔、蹄声的轻重大致估摸出敌军数量,当下答道:“有轻骑还有重骑,总数应不下于五千人。”
  陈操之心一阵抽紧,五千重骑兵必有上万步卒配合行动,己方只有不到五千人,虽有一千重骑兵,但战马尚未全部运过来,一千重骑兵也无法对抗敌骑三千,燕军何以料到他会在此时渡河?
  这时已无暇去想这些事,都已经可以感觉到燕军铁骑奔腾时地面的震颤,陈操之高声道:“吾属并家皆在江南,此为黄河北岸,去家万里,南岸舟楫随水流去,想要撤回已无可能,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无它路矣,卿等勉之!”
  众将士齐声大呼:“愿随将军誓死破敌。”
  黑压压的燕军铁骑潮水般涌来,汹涌不绝,这何止三千骑,足有万骑,重骑兵就不下五千,而且后边的步卒正源源不断地奔来——
  燕军主将慕容庙见果然有晋军乘雨夜偷渡,恰被堵截在河边,大喜,喝道:“冲锋,将这吴寇尽歼于此,一扫我大燕军队在河南的颓势!”
  慕容庙仗着燕军兵力优势,大军呈扇形散开,对晋军的弧形却月阵发动全面进攻,以甲骑具装的重骑兵冲锋,要一举冲进晋军战阵,践踏屠杀——
  陈操之立于河岸高处,竖一白旄大旗,见敌近迫近百步之内,即指挥弩手射击,这种劲弩可射穿重甲,第一轮劲射,便有燕军数百骑中箭翻倒,因地形逼狭,后面的燕骑便不好冲锋——
  慕容庙便命两名步卒跟在一名骑兵后面向晋军阵地冲锋,那步卒执盾牌冲至晋军战车屏障前,布幔中陡然一槊挺出,登时刺穿毙命,不到半个时辰,却月阵前堆起一道燕军的尸墙——
  慕容庙暴怒,集中弓弩手朝晋军猛射,晋军亦多有伤亡,慕容庙再命重骑兵前仆后继冲击却月阵东南一侧,誓要撕开晋军防线——
  第五十章 陈年妙计
  燕将慕容庙和李邽率两万六千步骑,不计伤亡,从三面向晋军战阵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箭矢如雨,血肉横飞,战况空前惨烈,但无论燕军的攻势如何怒潮澎湃,晋军四千余人组成的弧形战阵宛若中流砥柱,怎么也冲不散、打不垮——
  冉盛身披重甲立在白旄旗下,手里握着的双刃矛已被掌心的汗水打湿,他手下的六百装备齐整的重骑兵整齐地列在却月阵中,马槊横举,随时可以上马杀敌——
  “阿兄,让我率重骑杀出去吧,这战阵快要支撑不住了。”冉盛热血沸腾,有些沉不住气。
  陈操之心跳如战鼓,努力平静道:“尚未到反击的时候!田将军,传谕战士们再坚持半个时辰,南岸的援兵就要到了。”
  龙骧将军田洛的四千步军率先渡河,是却月阵的主力,田洛看到他手下的这些能征惯战的田氏私兵伤亡不断,心急如焚,对陈操之雪藏六百重骑兵不肯出战颇有些不满,但这时必得遵令,而且他也相信南岸的谢玄、蔡广会迅速渡河来援,所以嘶吼着激励军士坚守、杀敌——
  四千余晋军拼死抵抗,他们的信心既源于南岸的援军,更是陈操之说的“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军士沥血苦战,受箭伤刀疮的只要还能站得住,就决不退后——
  一夜大雨,至清晨又若无其事地晴朗,天之苍苍,大河汤汤,这古牧野的战场,一场殊死的大战惨烈无比,弧形却月阵前,燕军死尸堆积,血沃岸石——
  慕容庙、李邽越战越心惊,燕军伤亡已不下两千人,却依然无法撕开晋军的防御战阵,这背水一战的晋军弧形阵出人意料地顽强坚韧,慕容庙眼睛血红、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命令步骑冲锋,晋军不足五千人,现在也应有数百伤亡,拼下去,只要弧形战阵被打开一个缺口,燕军铁骑踏入,就将是一面倒的大屠杀——
  晋军弧形阵右翼已见松动,慕容庙命令重骑兵全力冲击其右翼,陈操之急命刘牢之助守右翼,紫面钢髯的刘牢之披两当铠,双手挺两丈三寸大钢杖,钢杖抡起劈下如泰山压顶,燕军骑兵虽有盔甲护身,却也是中者立毙,然而,晋军形势已见危急——
  就在这时,燕军左后翼大乱,有军士急报:“有晋军渡河杀至——”
  对岸的谢玄已知陈操之在北岸遇敌,但五艘楼船和十艘多桨快船都被急流冲到下游七、八里外,谢玄急与讨逆将军蔡广领四千劲卒沿岸往下游疾奔,完全不惜体力,漂到南岸下游的那十艘快船也知北岸紧急,一面命军士拉纤,一面奋力划桨,谢玄、蔡广半路遇上,便率一千两百军士迅速登上十艘快船,其余士卒乘楼船渡河——
  这种六十桨的快船速度远远快于一般战船,奋力抢渡,在晋、燕大军战场下游十里处登岸,谢玄命十艘快船的六百水军一起上岸参战,往西疾行,在六里外就与燕军步卒相遇,谢玄、蔡广身先士卒,众皆踊跃争进,燕军后翼大乱——
  却月阵中的陈操之遥见燕军左后翼溃乱,便知谢玄来援,他心里清楚谢玄援兵不会超过两千,若让燕军稳住阵势,那晋军依然会寡不敌众,但他要的就是燕军不知底细的短暂慌乱,当机立断,厉喝道:“陈裕,出击!”
  冉盛及其手下六百重骑兵早已忍无可忍,得令暴雷般响应一声,迅速执槊上马,却月阵的弓弩手一阵劲射后,将战车撤开,却月阵中间和两翼各打开一个三丈缺口,六百北府重骑兵奔腾而出,其余步卒也跟在骑兵一齐冲杀——
  燕军久攻却月阵不下,死伤数千,已是心生怯意,这时右后翼扰动,不知有多少晋军渡河来援。却月阵中更冲出一支生龙活虎的重骑兵,势不可挡,燕军前阵顿时大溃,败势一成,恐惧心理宛若迅速蔓延的瘟疫,两万余燕军步骑只知往东北逃命,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领军大军慕容庙被冉盛杀死,燕豫州刺史李邽死于刘牢之钢杖下,冉盛的重骑兵一路冲杀,田洛的三千步卒紧跟杀敌,谢玄、蔡广见燕军溃败,当然也是穷追猛打,燕军一败涂地,死尸枕籍,一直追到温县,两万六千燕军步骑死的死、散的散,逃回温县的竟然不到五百骑,而晋军阵亡四百军士,重伤的约五百,此战以弱胜强,大获全胜——
  南岸巩县的数千晋军从容渡河,围攻温县,温县的两千守军被败退回城的五百残兵感染了败亡情绪,竟弃城退往冀州朝歌。
  陈操之率众进屯温县,一面休养士卒、安抚当地民众,一面遣使向河南报捷,谢玄率大军顺河而下至浚仪黄河岸,准备浚仪的晋军大部渡河——
  桓温先得陈操之洛阳大捷的消息已是大喜,氐秦援燕的两万大军甫出潼关便遭败绩,短期内秦军是不敢再觊觎洛阳了,仅仅隔了五日,又传来陈操之背水一战,击溃燕军三万步骑,斩首万余,俘敌五千,已占据温县——
  桓温只是想求稳,决非不想灭燕,今有陈操之为他打开渡河的缺口,即下军令,西府与北府的五万大军渡河,只留朱序、郭铨率两万众缓攻荥阳——
  燕大司马慕容臧已被温县的大败惊得六神无主,桓温大军渡河,十余万燕军不战而退,兵败如山倒——
  六月二十九,桓温军至武阳,燕故兖州刺史孙元率其族党起兵响应,桓温大军锐意直进,七月初四至枋头,枋头距燕都邺城不过三百里,陈操之向桓温建议暂屯枋头,莫要急攻邺城,桓温怪而问之:“子重前言要渡河急攻邺城,此时却又说宜缓,何故?”
  陈操之道:“先欲急攻,乃是畏秦、燕联军也,今欲缓攻,是不欲慕容暐率众奔龙城也,奔龙城则不便追讨,我军归江南,鲜卑人又来侵扰,明公欲成大功,必尽擒燕群君臣。”
  桓温顿悟,大笑道:“燕见我屯兵不前,便有余暇收散卒,整兵再与我决战,领兵者其庸才慕容评乎?”
  ……
  燕主慕容暐闻知苻坚派出的救兵被晋军击败、晋军渡河侵温县、慕容庙战死、大司马慕容臧的二十万大军望风而逃,大惊失色,急召太傅慕容评、侍中皇甫真、散骑侍郎乐嵩、左卫将军孟高等人商议对策,尚书令阳骛此时已卧病不起——
  皇甫真建议奔龙城,他认为晋军深入河北,不可能久驻,待其班师,再谋夺回故地——
  十岁的慕容冲受任车骑大将军,这时也在座,闻言冷笑道:“桓温、陈操之,无能之辈也,只是乐安王更无能,以致败绩,我大燕二十万大军只是溃散,并未被剿灭,如何就要吓得谋奔龙城!”
  慕容评对燕主慕容暐道:“臣请击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
  燕主慕容暐乃以慕容评代慕容臧为使持节、南讨大都督,收拢败兵,更集附近州郡的军士,又得二十万众,要与晋军决战于漳水南岸。
  七月十六,桓熙、陈操之的北府兵侵略朝歌,至邺城南畿,与慕容评的大军隔漳水相望,陈操之命军士大肆宣扬慕容评贪鄙劣迹,诸如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积累家财亿万,却不抚恤士卒——
  燕军闻之,皆怨愤,莫有斗志。
  燕主慕容暐遣侍中兰伊责备慕容评道:“王,高祖之子也,当以宗庙社稷为忧,奈何不抚战士而鬻卖樵水,专以货殖为心乎!府库之积,朕与王共之,何忧于贫!若贼兵进,家国丧亡,王持钱帛欲安所置之!”命慕容评悉以其钱帛散之军士,使之力战——
  慕容评大为惭惧,当初是陈操之教唆他这种敛财手段,诸如“鬻樵卖水,不为已甚,薄征广收,民不以为苦,而大王则钱财归焉,此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之法也!盐、铁可官府专卖,树木山泉又有何不可?江东豪族皆如此,朝廷亦不之禁——”
  这时候慕容评当然不能说是中了陈操之的奸计,那样会成为天大的笑柄,但要他散尽亿贯家财,守财奴慕容评是绝不肯的,只是严命军士备战——
  桓温命大将檀玄率步卒五千,从下游处夜渡漳水,绕至慕容评营后,烧其辎重,火光映天,十里外的邺城可见,桓熙、陈操之率北府兵渡河夹击,这二十万燕军大半是从原武、封丘逃回的,畏晋军如虎,一见辎重被烧,晋军来袭,顿时溃散,从半夜战至日中,俘斩四万余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有六万余从,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六万晋军迅速进逼邺都城下。
  慕容评的二十万大军溃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让燕主慕容暐始料不及,这时想逃往龙城都难了,只有死守,期待内黄、信都的燕军来救,君臣相对,惶惶不可终日。
  第五十一章 我爱凤凰
  八月围城。
  当此时,燕都邺城守军不足万人,晋军七万。
  慕容评当政,疯狂敛财,吏治涣散,邺都附近剽劫公行,民众困苦,桓温军至,远近帖然,对于俘获的八万燕军,凡是鲜卑、羯、匈奴族的一律解往江东,分配给北伐有功将士为奴,这部分俘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